明代状元姚涞(进士第一,明山公)

来源:百度百科
姚涞,浙江慈溪县人。明代状元、名臣。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姚涞于癸未科举榜登进士第一人,世称文状元。 [1]
生年不详,姚镆之子。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中举人,但之后多次会试均落第。嘉靖二年(1523年)高中进士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524年,因“大礼议”之争失势,受廷杖、下诏狱。复官后,充经筵讲官,迁左春坊左谕德,侍读学士
嘉靖十年(1531年),姚涞上著名的《论元世祖不当与古帝王同祀疏》。曾主持北冀乡试,取士甚多,所取试文一时为天下范式。嘉靖十六年(1537年),父丧,辞官回乡。同年卒。

人物简介

姚涞为兵部尚书姚镆之子。据说姚涞的母亲张氏有一天梦上五色鸟投入怀抱,后生下姚涞。姚涞自幼天资出众,勤学苦练,博闻强记。七岁时开始学习,长大后相貌奇伟,学识超群。姚涞怀有青云壮志,以天下为已任。传说:有一天,姚涞正在刻苦读书,突然有一个美丽的女子翩然而至,对其说:“你如此用功读书,打算做什么呢?”,于是赠一粒玉髓丸给姚涞,并说:“此丸能助你科举高中!”。 [1]

正德十一年(1516),姚涞乡试考取第七名,但会试却连年不第,姚涞从不馁气,而是更加勤奋努力,其曾放言: “读书当与天下后世争雄,长一方不足为也!”嘉靖二年(1523),姚涞会试夺得第二名,于殿试中终于登进士第一人,大魁天下。
姚涞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其时,正值世宗想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令群臣商议准备行大礼。姚涞与杨慎舒芬、杨惟聪等大臣都认为不可行。上疏奏谏极力反对,甚至跪伏在左顺门前哭谏,以至激怒了世宗帝,结果姚涞等大臣被罚廷杖。姚涞曾上疏请黜世祖祀,以正祀典。世宗命礼部复议,多数官员认为:元朝历九世而亡,元世祖最贤,其一代之治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古人有:“夷狄而中国则中国之”的说教,而且,自古帝王对亡国之君都加优遇,以昭忠厚。明太祖神谋睿断,将世祖入祀,迄今已有百余年,宜尊旧制,庙祀如故,此千古不易之论也。世宗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后来,边患频繁,礼部主事傅伯栋再次上疏,世宗遂诏令撤其塑像,革其祀。 [1]
世宗诏姚涞预修《明伦大典》,姚涞恳辞。不久,姚涞充经筵日讲官,升左春坊左谕,奉敕校注《累朝宝训》完成后,世宗赐宴内廷,姚涞加锦衣袭衣,晋升学士,出任乡试主考官。 [2]
次年,姚涞为父奔丧,因过度悲伤而去世,世宗曾问:“髯状元安在?”臣告之已去世。世宗深为惋惜,特赐祭葬。

人物事迹

姚涞生性至孝,六岁丧母,执礼如成人,对继母也很孝顺。朝廷曾以尚书例荫,姚涞却将之让与异母之弟姚汲。姚涞明达魁岸,长于史学,读书务为经济,画不拘文辞。他曾说:“三代而后汉与外戚共天下;唐与女后宦官共天下;魏晋经下与膏粱子弟共天下;元与族类共天下;我朝皆无之,可谓盛矣。但边防、海运最为今日急务。”遂作,《诸边图》,凡道路,往来关隘险阻尽在掌握之中,曾说:“海运当讲于平居时。” [1]
姚涞在当时有“翰林三绝”之称,即经学、诗学、史学。他论兵,认为:“创业之兵强,守业之兵弱。盖草昧法简而严,中世法繁而宽,简而严故用命,繁而宽,故多败。”姚涞论学曾学说:“大凡学不可立党,立党则必多争。昔朱、陆之辨,虚心求是;今辨朱、陆者,乃私心求胜也。”等等诸多言论,对于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科学的现实意义。 [2]
姚涞著作丰富,仅存有《明山集》。 [1]

慈溪状元考(姚志明)

  嘉靖二年状元姚涞

  姚涞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位名人,从小聪颖过人,记忆力超强。光绪《慈溪县志》本传云:“母张,梦五色鸟投怀,遂生……及长,状貌奇伟,资识过人。”那么,他到底有多么聪明呢?我来讲两个小故事吧。

  先讲“巧对御史”。

  弘治六年(1493年),姚涞六岁,他在一家叫三才庄的私塾读书。一天,一位叫王谟的大官(左都御史)来到私塾察访。他问教书先生:“你教的学生,才学如何?”教书先生如实回答:“这些学生,才学高低相差很大。”王御史说:“我能否当面一试?”先生急忙施礼道:“还望王大人赐教。”这时,王御史见到墙外有个牧童手拿柳条,骑着一头牛走过,就出了个上联:“柳枝策指牛。”

  话音刚落,有个高个子的学生脱口对道:“枣条戳赶狗。”

  先生听了,白了学生一眼,王御史却笑笑说:“对是对上了,只是欠文雅些。”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地说:“大人的上联俗,还有不俗的下联吗?”王御史又笑了笑说:“那我出个雅一点的让你对,好吗?”于是又出了一个上联:“前殿走到后殿。”

  那个学生想也没想,出口便对:“东街行来西街。”

  王御史听了,哈哈一笑,对教书先生说:“此生贱才也。”

  教书先生见王御史很失望,便解释说:“此生生性浮躁,又好卖弄。不过,请大人不妨再出个题,敝塾还有高才生呢。”

  王御史一听,也来了兴致,他看了看教室,便又出了一题:“三字经、百家姓,茅草小屋一先生,童子七八个。”

  教书先生听了,这课难对,心里有点着急,就看了一眼坐在中间的小姚涞。姚涞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说:“大人在上,学生应对了——八大臣、九公卿,金銮宝殿一朝廷,天下十三省。”

  王御史一听,对得工整大气,十分高兴,拉着姚涞的手说:“对得太好了,有志气!你要加紧努力,将来必成大器!”

  再讲一个“智偿巨债”。

  姚涞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姚镆欠了人家许多债,到了腊月年底,债主都来讨债,有的甚至住在他的家里逼债,姚镆束手无策,叫苦连天。姚涞见父亲如此困窘,就想出一个办法。他向父亲说,给他400文钱,他能把所有债务偿还。姚镆自然不敢相信,坚决不肯。姚涞就向母亲去要,做娘的知道儿子不会乱来,但也半信半疑,说服丈夫把钱给了儿子。小姚涞得了这点铜钱,就偷偷来到一个演小花脸的戏子家里,恳求小花脸说:“我只有这400文钱,都给你。求你帮个忙好吗?”小花脸问:“帮什么忙?”小姚涞说:“天黑后,你扮作魁星(状元星)悄悄到我家。我在楼上读书,你就站在我的座位后,只要三个晚上就行了。”小花脸大喜,满口答应。

  当天晚上,姚涞在楼上读书到三更。第二天,又读到三更。有位讨债人见小孩读书如此用功,心怀好感,忍不住在晚上上楼窥视。只见小姚涞正在聚精会神读书,背后站着魁星护佑。他大为惊奇,坚信这小孩将来必定前程非凡。于是,他向各债主说:“诸位都请回家过年吧,姚家所欠银两,都由我代为偿还。请你们等过了元宵节,再来这里兑现。”债主们见有人承担,也就放心回家了。

  到了正月十六,那人果然代还了全部债务。姚镆自然千恩万谢,感激不已。不料那人又说:“让令郎给我做女婿吧!我要请名师指点他。”姚镆喜出望外,连忙答应了。

  这是记载在清代一本《咫闻录》里的故事,说明天生异人,必有异才,也是符合情理的。本来故事到此已是十分圆满了,可是这本书的作者慵讷居士画蛇添足,使这则故事的结尾染上了迷信色彩——

  却说姚涞状元及第后,荣归故乡。他想起小时候小花脸扮魁星相助的往事,就去小花脸家拜谢。哪知小花脸闻讯前来,跪地求饶,说是当年他没去姚家扮过魁星,白拿了400文钱过年,望大人宽恕。至此。姚涞才知道当年真的是魁星相伴了。

  现在言归正传吧。

  姚涞,字维东(一作遂东),明弘治元年(1488年)生于慈溪。父姚镆(1465-1538年),弘治六年进士,历除礼部主事,后在广西、福建、贵州任要职,官至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是著名的军事家,一代名臣。

  姚涞在正德十一年(1516年)考取乡试第七名,以后连连失利,他说:“读书当与天下后世争雄,长一方不足为也。”读书更加刻苦。终于在嘉靖二年癸未(1523年)以礼部第二,廷对魁天下,做了状元郎。三月庚午(廿九),授以翰林院修撰。恰巧,他的父亲姚镆巡抚升工部右侍郎,父子俩同日谢恩,荣耀无比。

  次年,与学士丰熙等跪谏大礼于左顺门下,遭到廷杖。召修《明伦大典》,姚涞深以为耻,坚决拒绝。(汪琬《拟史传》谓姚涞“共修《明伦大典》,为士论所非”,记载有误。清姜宸英撰有《姚明山学士拟传辩诬》云:“余在史馆,疑而请之,监修徐公公命取《大典》检阅,同修者绝无姚名……此是姚公一生大节所系,彼既罹祸于生前,复被诬于身。史笔之陷人,岂在张桂群小下哉?余特为表出之,以告后之君子。”)不久即官复原职。嘉靖九年,郊社议起,他又与学士张潮等并主合祀,其言尤切,但未采用。未几,充经筵日讲,进对称旨,进左春坊左谕德,奉敕校历朝宝训成,赐宴内廷加锦绣袭衣,晋侍读学士。他还主持丁酉(1537年)北畿乡试,“得士为多,试文为天下式”。

  嘉靖十七年(1538年)五月,他74岁的父亲姚镆病逝。他回家为老父亲料理后事,由于悲伤和操劳过度,也死在家中,享年51岁。嘉靖皇帝因好久没见到姚涞,曾问:“髯状元安在?”当他知道姚状元已死,“深悼惜,特赐祭。”天启《慈溪县志》云:“讣闻,上震悼,命谕祭在五品翰林,称为异数。”姚涞墓在慈城东北两里的上午隩(又称上屿西隩),与父姚镆墓相近。

  姚涞六岁死了亲娘,既能善待后娘,又爱护同父异母的弟弟姚汲,“以尚书例荫,让(姚汲)。”他的学问长于史学,认为读书应该经世济民,为治理国家服务,而不拘于文辞。所以他对边防、海运皆有定议,作《诸边图》。时人称他的经学、诗学、史学为“翰林三绝”。他的著作在嘉靖三十六年由其子姚稽编刊成《明山先生存集》八卷(《明史·艺文志》作《姚涞文集》八卷),现已影印编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书》第105册(存四卷)。这是慈溪籍状元唯一流传至今的诗文作品集了。他的书还有《驱除录》三卷(一作一卷),清初史学大师黄宗羲曰:“明山《驱除录》,明初僭国之史也,今溪上人无知之者。”时过三四百年,现在更无人知道了。

姚网小程序,精彩在手机
姚网小程序,精彩在手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