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汉英本为后周左金吾将军。后周太祖郭威于广顺元年(辽应历元年,951年)五月,遣姚汉英、华昭胤等出使契丹。辽世宗借口后周“书辞抗礼”,将姚汉英、华昭胤等人强行留用。此后,姚汉英归顺了契丹,成为辽世宗、穆宗、景宗、圣宗四朝的一名重臣。他先后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政事令、彰武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使持节霸州诸军事、行霸州刺史、上柱国、东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五百户、食实封五百户。

朝阳学者周亚利表示,姚汉英是从辽世宗、穆宗、景宗,直到圣宗朝的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享有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兼政事令、上柱国、开国公等封号,除了封王,已是位极人臣,无以复加了。姚汉英不仅个人显贵,且福泽妻子儿孙,据《辽史·圣宗本纪》记载,姚汉英的妻子刘氏被封为许国夫人;长子姚柬之任金紫崇禄大夫、检校司空、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监门卫大将军等职;次子姚衡之,任彰愍宫汉儿副都部署、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等职……如此显赫家族,称其权势冲天也不为过。

姚汉英安葬两佛舍利

姚汉英及其家人“识解缘情,志依正觉”,崇信佛、法、僧三宝,敬仰锭光、释迦二佛,并收藏了传世、珍稀的两佛舍利。姚汉英深感佛之慈悲,佛舍利之卫护,尽管位崇将相,仍心系佛缘,一心要兴塔庙、积功德,遂“于大契丹国霸州居第东南,上兴塔庙下置石宫,藏释迦佛舍利一尊,锭光佛舍利一十八粒。”

姚景行平叛护驾死后封王立祠

姚景行(?—1076) 始名景禧,辽国宰相。
到了道宗朝,姚汉英的四个孙子中出了一位名垂青史的大辽功臣——姚景行。

姚景行学识渊博,重熙五年(1036)乙科举,登进士第。先为将作监,改任燕赵国王教授。数年后,姚景行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名垂青史的大辽功臣、宰相——姚景行

姚景行敦厚廉直,人望归之。道宗即位,其多被聘为顾问,任北府宰相。重熙九年秋(1040),姚景行告归家乡,在半路上得知耶律重元起兵叛乱,其立即收集附近兵马三百多速赴京勤王,当其到达京城时,叛乱已被平定。其忠诚之行受到了道宗帝的嘉奖,将逆贼耶律重元的全部家产赐给了姚景行。

咸雍元年(1065),姚景行出任武定军节度使。第二年,驿召拜任南院枢密使。皇上从容问治政之道,引入内殿,出御书及太子书示之,赐其什器车仪仗。 一天,道宗帝有意伐宋,就召姚景行问:“宋人好生边事,如何?”姚景行回答:“自圣宗皇帝以威德怀远,宋修职贡,迄今六十几年,若以细故用兵,恐违先帝成约。”道宗帝听了姚景行的分析,便取消了伐宋的打算。

姚景行致仕,不逾月恢复旧职,兼中书令。道宗帝问古今雅士优劣,姚景行占对称旨,受命知治兴中府。后改任朔方军节度使。太康年初(1075), 姚景行赴镇辽兴,滞狱多为冤者, 姚景行奉命为守留,不出数月,几乎释放了受冤的人,以监狱空闻名一时。

后来姚景行累乞致政,不从。复请,许之,加守太师。

太康二(1076)年,姚景行因病去世,朝廷派特使为其吊祭,追封其为柳城郡王,谥文宪。寿昌五年(1099),诏为其立祠。

姚枢曾为忽必烈“高参”

辽亡后,朝阳姚氏家族成员在金朝担任中下级官吏,后于朝阳辗转迁往中原,到了元代,出了位栋梁之才——姚枢。

元朝政治家、理学家姚枢墓(河南辉县)

姚枢(1201年-1278年),字公茂,元初政治家、理学家。公元1250年,忽必烈召姚枢至漠北访问治道,姚枢上书陈述儒家传统的帝王之学、治国之道,深受器重。忽必烈受命总制漠南汉地军事,姚枢建议在与南宋接壤地区屯兵,积谷守边,徐图灭宋,被采纳。后从忽必烈攻大理、鄂州,咨谋军中,屡谏屠戮。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姚枢以藩府旧臣预议朝政,参定制度,任东平宣抚使、大司农、中书左丞,出为河南行省佥事,入拜昭文馆大学士,终于翰林学士承旨职位。卒谥文献,元成宗即位后,追封其为鲁国公

【长按识别程序码,支持公益姚网】

请告诉我们您的宗族家事:

请将您的寻根线索、姚氏源流、家谱及故事、宗族活动等形成文字,连同图片一起发到66464065@QQ.COM或姚网上,将有机会通过姚网微信号推送给全球的宗亲。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yaogens.cn)

中华姚网,创办于2007年,为全球姚姓宗亲寻根交流公益平台,是凝聚538万全球姚姓宗亲的网络桥梁。

【长按二维码并识别,访问手机姚网,记得收藏哟】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