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663|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找爷爷的足迹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14 09:53: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7-6-14 00:54 编辑
$ X( l4 t) B! c4 I" M  L( A: Y2 `! {! A% d# l
按:今年是父亲诞辰84周年。小女欢欢即将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利用闲暇时间,寻访十几个地方,访谈了爷爷的许多健在的同事。写了这篇纪念文章,托我发表到咱姚网上,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下面是连载的十二篇文章,总题目是《寻找爷爷的足迹》,每节各有小标题。
2 l3 _  e7 u: o- T- l
. G( v5 _, ]" v: u开题的话:
; v6 n$ [# d" |7 X3 X- F
     爷爷名讳泮照,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师岗镇付湾村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农历二月初二生,一九九二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去世。一九五四年八月参加工作,先后辗转教学于瓦亭、岞、师岗三乡镇13所学校,爷爷的足迹遍及十几个乡村,爷爷教过的学生涵盖所有走过的地方,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在内乡西南部民间访问中,提及姚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爷爷,提起爷爷,大都有好多话说。
     今年年初,五爹文涛建立了家庭微信群,大家在群里畅所欲言,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17口人的大家庭,屈指算来我们现在也有19人了,而且随着小梦蓁的出生,人口必将继续增加,这一切完全得益于爷爷奶奶的功劳,为缅怀先辈业绩、总结人生得失、启迪后世智慧、凝聚家庭人心,爸爸提议开展一次“寻找爷爷的足迹”活动,得到了家人的热情响应。我们立即行动,收集资料,查阅档案,走访现场,拍照留念。终于有了一个框架。
     爷爷奶奶的事迹挖掘不尽,我们记录的只是沧海一粟,更多的故事有待进一步追寻整理,更多的启迪有待大家一起回味分享。
$ T" F+ ]0 C- Y, f0 I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6 收起 理由
姚先达 + 16 很有用,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6-17 09:1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7-6-17 00:16 编辑
* M8 j8 X& W; l9 _3 q
姚紫洪 发表于 2017-6-16 22:09, B! q% ?! |+ V: d- Q/ C
虎父无犬子,一代强一代。为欢欢写出如此感人的记实文章点赞!

' N8 L. ?, q+ k6 S. m- z* I  U% h0 K/ m7 R6 \# x# W
陈家营的记忆
     陈家营学校所在地方是一个叫杜家庄的村子,位于内、淅两县之间,过去内、淅两县县令经常来往,轿夫常常在这里歇脚,所以民间习称“官路坪”。杜家庄属陈家营大队,1970年建设泰山庙水库,陈家营被淹没,村部和学校上移至此,沿用原来的村名。陈家营村有9个自然村落270多户1300多口人,相当于付湾村的一少半人口。
1972爷爷(后二排左二)在陈家营小学送别第二届毕业生留影,后二排左三、左五分别是贫管会干部
     陈家营村东南与师岗镇吕家沟相接,学校处于老家去岞新街赶集的路上,距老家六里左右,中间要经过吕家沟、陈家岗、周漕河水库。陈家营小学是爷爷生前教学颇有建树的地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1971年8月至1976年7月爷爷在此教学。1972年3月之后,根据“推荐选拔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精神,在陈家营学校,爷爷先后推荐了青年教师许玉兰、詹殿敏等几位年轻教师上了大学(农村对中专以上学校的统称),许玉兰到内乡师范学校进修,詹殿敏去邓县师范上学,吃上了商品粮。许玉兰毕业后留校任教,也曾带着礼品去老家表示感谢,就在二爹80年上内乡师范的时候,还说起她的大恩人姚老师。2015年夏天,当时在陈家营教学的青年教师王金创的妹妹,谈起爷爷,充满了感激之情,告诉爸爸,她妈妈曾经教育她们一家“一辈子也不能忘记姚老师的恩情”。在爷爷离开此校四十多年、去世二十多年后,还有人记得爷爷、记挂着爷爷的恩德,实属罕见。爷爷在培养年轻人上,可谓胸襟宽广,无私奉献啊。作为年轻人,对于一个精心培养照顾自己的导师,谁又能忘记呢?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交易、交换的风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新世纪修建的县城通往泰山庙水库的水泥路从陈家营小学门前经过
      陈家营学校是爷爷教学生涯中工作时间最长的地方,长达七年啊!1971年9月,内乡县教育系统开始拨乱反正,狠批“文教工作危险论”“读书无用论”和“以劳代学”等错误思想,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同时选拔一批年轻得力教师充实到领导班子中,爷爷就这样当了陈营小学的副校长、校长。爸爸记得五岁的时候,曾跟着爷爷在陈家营学校小住,文涛五爹说他也在这里住过,留下了少年时的美好记忆。
在陈家营小学,两间教室,住了4个人,分左前后和右前后,中间不是墙,是用高粱杆织成的帘子隔开的,缝隙处可以钻过小孩儿。爷爷与另一位教师付俊杰分住一件房子的前后。记得爷爷住在后半间,做饭用的是煤油炉子,一些干面条放在旁边的纸箱里。据王金创妹妹讲,他们家为了感谢爷爷的提携之恩,时常带一些蔬菜来,因此爷爷也省下了一些细粮接济家里。
       1973年8月《人民日报》树立辽宁交白卷的张铁生为“反潮流英雄”,12月发表“黄帅日记”,掀起批判“复辟回潮”“师道尊严”的恶浪,在“四人帮”的煽动下,教育战线刮起“批智育第一”的歪风,“开门办学”“学朝农经验”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中小学教育再度陷入混乱之中。尤其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抛出的所谓“两个估计”认为“大多数教师和解放后培养的大批学生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成为压在教育界知识分子头上的一座大山。当时与爷爷一同教学的靳义珍老师回忆:有一天造反起家的公社革委会主任张定坤来学校视察,只和管理学校的贫管会见了面,讲了要改造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思想的那一套论调,没有和一个教师见面。张走后,爷爷十分生气,在教师会议上对张的说法进行了驳斥。1974年陈家营成为“戴帽初中”,改为秋季招生,学校开始采取“半工半读”的形式,实行所谓“开门办学”,学生半天上课、半天劳动,把学习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简单当成是学会农业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教师对教学管理和正常的考试不敢讲、不敢管,只能和学生一起抡䦆头、拉架子车,学习大庆、学习大寨。参加体力劳动成为学生的主业,学习文化知识成为学生的副业,学校教学管理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爷爷在陈家营教学时人缘极好,与大队干部保持着和谐的关系,赢得了大队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凡是学校的事情,大队干部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解决,有了重视支持教育的良好环境,当地人才培养地也比较多,当地人对爷爷的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爷爷遇到的家庭困难也是能帮则帮。在爷爷去世十几年后,当年詹洼的一位大队干部,在一次饭桌上,见到二爹,提到爷爷的事,赞不绝口,不经意间提到,爷爷生前曾接他一百元钱,而且写有字据,二爹当时立即就归还了这钱。这是多么珍贵的友情啊,借人家的钱,当事人从来不主动索要。
     爷爷刚去陈家营教学的时候,五爹还没有出生,全家还挤在老爷盖的三间房子的西间。文波四爹大概只有一岁多一点,还不能自己行走,爸爸有四岁多吧,有一天,奶奶要上地干活,让爸爸照看四爹,家里只有爸爸和四爹,爸爸哄四爹玩儿。大院内有两棵枣树,一颗大枣树,正在杨花儿,一个小枣树,枝叶繁茂,青翠欲滴。在大枣树下有一个小床,爸爸翻转过来,让四爹一个人坐在上边,背靠着床撑儿,爸爸看到小枣树上有一只螳螂,爬来爬去,走走停停,忍不住拿一根棍子去打,谁知道正好这时候四爹犯病,晕过去了。爸爸一看,见四爹瞪着白眼,爸爸手足无措,吓得大哭,邻家三老婆(姚建法的老婆,辈分较大,爸爸的老爷辈)赶了过来,用嘴咬着四爹的脚后跟进行急救。有人赶紧去北沟地里喊奶奶回家,有人跑着去陈家营喊爷爷回家。记得爷爷奶奶几乎同时到家的,爷爷请来了医生,现在想来,应该是小儿惊厥。当时,大人、小孩营养不良,体质不好,所以属于农村常见病。据二爹回忆,姥姥当时常常给家人们念叨说,等娃们长到能摸着门脑吊就好了,就不会再犯了。所以爸爸记得小时候,时常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摸门栓。不过,有了这一次经历,爸爸却是吓坏了,以后再也不敢一个人照看四爹了。
现在的陈家营小学校门
     爷爷在陈家营教学,正是奶奶身体不好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奶奶生病,家里没有其他人。奶奶让爸爸一个人去三里外的大队部给爷爷打电话。爸爸当时还小,赶到大队部向负责电话的大队通讯员讲述时,已经泣不成声,通讯员是邻村一个姚姓大爷,当他弄清情况后立即转接岞总机,又要到了陈家营大队。当爸爸完成任务回到家时,爷爷早已到家,而且请来医生。可见爷爷当时是多么的心急火燎的。
陈家营小学孩子们在享受免费午餐40年前可不敢想像能有此好事
     有了这些事情,想来爷爷在陈家营教学时也估计不会安生了,整天也是提心吊胆地,害怕家里出什么事儿。不过当时的教师很自觉,也没有自行车代步,天天住校,一周回家一趟,好在农忙时有麦假、有秋假,能帮助家里收割储运种植作物。
     当时这种“一头沉”(夫妻一人有工作一人务农)的家庭最是艰苦。由于奶奶身体不好,家里孩子多,每天出工记公分也是最低的(壮劳力10分,妇女只有6分、7分),所以到分粮的时候,总是缺粮,几乎年年垫底儿。同一生产队的熊家,劳力棒,每年挣工分最多,年底要分红130多元,而咱家每年缺粮折算也达130多元,年年如此,爷爷每月工资不到40元,据此计算,每年三个半月的工资要上交抵扣生产队分的粮食。加之奶奶生病,汤药一副接着一副,每月十几元都要送给医生了,每年吃药的钱恐怕又得爷爷三四个月的工资。留给爷爷生活的钱也就剩三分之一了,负担之重,超乎想象。不过,当时先辈生活的艰辛、经受的挫折苦难,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几十年来,激励着爸爸兄弟五人,发扬吃苦耐劳、乐观向上、意志坚定的传统精神,砥砺前进,创造着整个大家庭的美好未来。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6-21 09:4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7-6-21 08:40 编辑 % R; T! m9 Y9 p" x5 c) M! h7 w3 Q, z
姚先登 发表于 2017-6-14 14:46
! J: C; O3 \3 x0 a, ]5 N+ k: A. I8 r真是写得一手好文章,精品!而且真得感人至深!大大的点赞!
& [. q. D: h3 }5 K' d- R7 Z4 _! `9 c

; W& B$ W) S$ _0 {/ p
走近白龙庙
   白龙庙是山峰小学所在地。爷爷二月二龙抬头的当天出生,最后又在白龙庙病逝。按迷信的说法,爷爷是不是就是龙的化身?不过没有迷信之说,想来也很有趣。
   山峰是老家紧邻的一个村,位于师岗镇的最北边、紧邻老家付湾村的东北部,山峰村440多户2500多人,分布在24个自然村庄里,人均二亩地。1956年建立高级社时因其北部有寺山且地势较高,取名山峰。过去每年春节翻山进城走舅爷家,时常要路过那里。只是进城大约一年一次,所以去那里的机会不多,农闲放电影时也时常趁夜去那么一两趟。
   在爷爷那个时代,姚家有两位女婿当村支部书记,一个是路家岗的姑爷路德山,一个则是山峰王沟村的姑爷王永志。
山峰小学所在地——白龙庙
   说是“走近”,是因为山峰远没有山南村那么亲切,山峰人远没有山南人的厚道,心理上的隔阂,让人难以融入,而且当地的民俗民风、经济社会发展也没有山南那么熟悉、自然、亲切。
   山峰小学有学生290多人,处在四邻不靠的高岗上,晚上上过晚自习后,大多教师都回家去住,学校只有另一个教师(教导主任)住在爷爷对面一排的房子里。爷爷生前最后几年的岁月就是在这里度过。爷爷教学时,爸爸也曾去过山峰小学,具体什么事情,已经记不得了。爷爷当时住在西北的一间瓦房内,屋内简陋朴素,只是隔墙上由爷爷书写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几个红底黑字让爸爸记忆深刻。
   上世纪几十年代初,市场经济已经风起云涌,人们的心思远没有过去那么纯净,计较工资、计较报酬、计较各种,作为唯一一名公办教师,管理该村的六七名民办教师,而且要协调村里给发工资,支持学校办学经费,确实够难的。好在有那么一位姑爷王永志在本村当支书,也算有了一定的靠山。
   为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爷爷常常是周日下午就去学校,直到周六放学了才能回家,为当地的孩子们成长教育操碎了心。
   然而,就是那么一个青年教师不服管理,时常闹出点事来,爷爷常为此事操心。
2017年的山峰小学大门,两侧标语是“使进者自信,使出者成功”
   那时爷爷的工资已达220元左右,按规定享受着副食补贴、交通补贴、教龄津贴、洗理费、书报费等等,而民办教师工资是六七十元,而且常常放不下来,所以爷爷的工资让人眼红,爷爷的付出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因为爷爷是校长,是唯一的小学高级教师,孤掌难鸣啊!而且,由于教师工资由乡镇统筹解决,常常一拖就是半年(1992年1月才统一收归县财政),爷爷为此苦恼着、无奈着,1987年春节过后,爷爷在给大学上学的爸爸写信,透露着人生的无奈与艰辛。
   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家里五个孩子中只有两个参加工作,还有三个儿子在上学,而社会环境上又处于经济转型、社会教育缺失的年代,只能在苦难中挣扎,在磨砺中努力中去努力适应、适应……
   郁闷、彷徨、无奈……这是爷爷当时的思想状态。就在爸爸毕业的第二年,进入腊月,爷爷从师岗街买回一袋面粉准备过年,在用自行车带着回家的路上,感到呼吸困难,回家告诉奶奶,勉强过了春节,随后到县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左侧中心型肺癌晚期”,对于全家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当时,四爹、五爹尚在上学,爸爸刚刚参加工作,一家的支柱就这么塌了。
   对爷爷的打击,还有一个,就是老爷的去世。老爷名讳宗禄,生于1910年,卒于1990年7月5日,享年80岁,曾经在公社木业社干过,是一个好木匠。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毕竟是亲人,令人难过至极。爷爷与奶奶一起共同承担了为人子、为人媳的义务。
   爸爸刚参加工作时,单位分配了一间住室,九一年二爹也借调进城,在教育局成人教研室工作,也分了一间住室,爷爷奶奶来县城看病,起初是由二爹在黉学门口租赁了一间房子,吃住在里边,只是有点阴暗潮湿,几个月后,退掉那房子,一块住进了爸爸所在畜牧局院里。
   1990年2月20日是,在山峰小学门前的操场上,爷爷留下了工作中的最后一张照片,一个人坐在凳子上,目视前方,瘦削的脸庞上挂满了慈祥。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为了当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爷爷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2F15.tmp.png
1990220爷爷在山峰小学操场上留影
   当再次来到山峰小学时,孩子们正常上课,翻修一新的校园大门紧紧锁着,楼顶上一如当年爷爷的座右铭,不过换成了“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大幅标语,字的背景映照着政府扶贫的“光伏发电项目”,似乎在验证着不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地方仍然贫穷道理。
   年轻的教师们已经不记得,二十五年前,在这块辛勤耕耘的土地上,在这孤零零的山岗上,有一位老校长、老教师,心情郁结地离开了人世。山岗下分散着零星的自然农户,家里除了上学的孩子,就只有老、残、病人守在死气沉沉的村庄。爷爷当年的学生们早已在外打工、谋生,而他们的孩子都留在村里,依靠学校教师培养成长。他们对待教师就像是一个很平常的谋生职业,远远失去了传道解惑、培养人生的尊重。乡村教育的低迷,乡村教师的寂落,反映了一个时代价值的取向。一个不重视教师的民族,希望在哪里?一个不重视孩子教育的时代,前途又在哪里?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6-18 10:05: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7-6-18 01:11 编辑
6 B( {: B& w7 a! _: @- c3 T
姚绍弦 发表于 2017-6-16 11:24- u/ s$ F4 b# \% H! d% @- n/ Q4 q
这是一篇图文并茂的好帖子,点赞!
, J& ?- b" o1 _% C  n     难得欢欢这样一位北大的学子对姚家的长辈、对姚家的故事如 ...
5 l( a" O9 Q) c
& o0 v7 f- d, }* ]7 c
双堰初中“摘帽”
      双堰过去不叫这个名字,别廷芳统治时期属魏营保,内乡解放时归张集乡管辖,1949年设立黄楝树洼乡,1956年建立黄楝树洼高级农业社,1958年才改为现在这个名字。大家知道,黄楝树比较苦嘛,新社会了,日子甜了,自然得改改。由于刁河从村口过,上面有两个石堰,在周边还算有名,干脆就叫“双堰”了。
双堰小学大门,现在怎么连个名字也没有?
# [* p- X7 ?, z0 h5 f* s2 ?3 d
       1954年爷爷接受县政府分配到郭山(即温岗村)学校工作时,郭山学校也就是黄楝树洼的村校,所以教师登记卡上写了“黄楝树洼村校”也就不奇怪了。也算有缘,黄楝树洼村也是奶奶娘家,只是二者隔了一架永青山,路途相差几十里罢了
双堰小学空荡荡的校院,是啊,星期天嘛!
. \2 r1 {' C/ j! ]) s
    爷爷1977年9月至1980年8月在双堰学校教学。这时的双堰已经不再管辖郭山,村校自然不是那个“郭山学校”,而是位于内淅公路的旁边、处于师岗岞的交界地带的一所曾经的“戴帽初中”学校。
1980爷爷(第二排左四)在双堰小学送别毕业生留影,(第二排左二是著旺表叔)
7 E% ?8 Z) p$ X* l+ i, u
* f) r# ^( r1 m0 A/ T
          1977年,国家教育制度开始拨乱反正,学校的教学工作逐渐走上正轨。不懂教学工作却对教师指手划脚的所谓“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撤离学校,被侵占的校舍也予以退还。“戴帽初中”也恢复了小学的本质,广大教师在精神上首先获得了解放,砸碎了长期压在身上的精神枷锁。
     爷爷当时是学校负责人,吃苦受累是自然的,要想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似乎也不容易。记得,有一个教师叫时海法,很有些才气,一年后去魏营初中教学,后来当了师岗镇教研室办公室主任;还有一个民办教师胡明建,两年后也成了爸爸在魏营初中的物理老师。当时表叔胡著旺也是学校的民办教师,只是在爷爷离开后不久就辞职不干了。
泰山庙通往双堰学校的泥泞小路,依稀见到当年的情景
  o4 U( y0 \& X; h
        虽说爷爷是校长,可是也没什么特权,仍然是两个人一间办公室,爷爷住前半间,另一教师住后半间。还在住室外有一间空房子,算是一个过道,平时能放自行车等。学校有一块地,荒芜多年,爷爷交给了张家沟一个农民种红薯,说好管爸爸的红薯供应,可实际,只从那家拿了两次红薯,估计也不过三五十斤罢了,最后也不了了之。这或许就是爷爷使用过的唯一一次特权吧?
        也就是在双堰学校,爷爷通过在县城工作的文兴大爹,买了家庭的第一辆洋马(自行车),虽说是二手旧车,可是价钱并不便宜,花了爷爷近两个多月工资(爷爷当时的工资是每月34元,买车花了70元)。爷爷很珍惜这辆交通工具,当时整个姚家生产队,自行车也就那么几辆,所以爷爷用胶带把横梁、斜梁等缠了又缠,还买了座罩,这么一打扮,也不弱于新车。
去双堰和魏营学校步行要从刘家沟经过
- c1 {  M$ D# A: I1 R3 i& }' P
       爷爷虽然有了这辆交通工具,却也不怎么骑它,记得爸爸当时在魏营初中(岞岖公社唯一重点初中)上学,有两个星期,爷爷由于上班走路磨破了脚,还请了两周的假,让爸爸一个人去上学(去魏营初中上学要经过双堰学校,父子俩能一起走到双堰学校歇歇脚),感觉好失落。爸爸通常是挑着当周的柴油、馍、糁、红薯等步行,要经过太山庙水库、刘家沟的荒坡,去双堰学校要走8里的小路,有时到了张家沟附近分手,各走各的。甚至大部分时间因为爷爷有事,都是爸爸一个人走的那条小路。为了寻访当年的足迹,全家又去了刘家沟,但是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新修建的太山庙水库泄洪水道正好从刘家沟经过,加之退耕还林的缘故,昔日的荒坡、田地全部成了树林,已经找不到一点儿当年的痕迹了,更加荒凉。
去魏营学校必经石羊岗

4 n  S- q7 S/ `& B2 t
      记得有一次,爸爸在上学的路上,过石羊岗下的小涵洞歇脚,发现一只钢笔丢在那里,怎能有这么高档的玩意儿?上天所赐吧?后来想了想,当时魏营初中是当时岞乡的重点初中,哪一个孩子上学经过丢在那里也是很有可能的。这事跟爷爷一说,爷爷跟爸爸换了一支钢笔,说是初中学生怎么能用那么好的钢笔。可见当时钢笔还是一个稀罕物件。
      爷爷对爸爸在初中的学习成绩十分关注,记得有一次进城开会,爷爷特意逛了一趟新华书店,给爸爸买了一本《初中语文词汇》。说实话,经对照才发现,竟有一半词汇爸爸感到生僻,可见当时词汇掌握程度也并不怎么样。
      爷爷在双堰小学工作还没等到爸爸从魏营初中毕业,又被调到更远的南庄小学。南庄小学路过魏营,离家是双堰的二倍,父子二人却没有一块行走了。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5:4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7-6-14 07:23 编辑 0 V% Q) O. p+ g+ l* u; g1 e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7-6-14 01:06
/ F, f0 k6 C7 M3 j8 a3 F  s$ X从张集出发      张集是师岗镇西北部一个著名的乡村,明万历年间本镇小张沟村人张悌在此建庙,倡兴集镇,取 ...
1 ^6 E  \+ k8 o/ ^
8 O' o- U0 K1 d8 h, f
寻访于营三校
     爷爷正式的工作是1954年由县政府文教科分配到于营学校郭山分校,在此片区教学生活了13年。地图上搜索不到于营学校和郭山学校,我们只能按照爷爷档案中的记录“薛岗乡于营学校郭山分校”实地寻访。
远眺瓦亭郭山(现在的温岗村),山寨下就是当年爷爷教学的地方
     车子在岞瓦公路边的王窝停留,爷爷当年工作的于营学校郭山分校应该就在附近。我们下车向路边一个农民打听,对方说:“没有郭山这个地方,是不是郭岗啊?”又向前走了一个自然村落,一个叫王岭的地方,一位老人在门前照看孙子,笑着回答:“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记得了,郭山就是现在的温岗村啊。你往回走,顺着村村通水泥路,山寨下面就是。”邀请老人上车,老人不肯,说是怕儿媳妇回来找不到孙子着急。
1958年,爷爷25
7 Z2 ^. |5 M. m7 C( C
     我们只好自己摸索,向着山寨开去,走到一个岔路口,荒无人烟,不知该向哪儿走,选择左侧,走到山根才发现是一片公墓。折回,车子连个掉头的地方都没有,只好开入收割后的油菜地,勉强折了回来,走向右侧小路,只容一辆车前行。到了一个小村里,问一位六十岁的老太太,竟说走错了,郭山学校应该在岳山村,说得言之凿凿。正掉头时,有个骑摩托的路人经过,纠正了老太太的说法,说郭山分校就是现在温岗村小学,六十年前就是学校了。

4 v  J9 X- ^, }- J( e4 p& D
爷爷(前排右二)后来的岞公社教育办公室主任刘书章(前排中)1963年在于营友谊合影
     温岗小学大门两侧已建了农房,中间只留了个过道,大门紧锁着,不见人走动。
找到于营自然村。当地群众说,于营根本没有建过什么学校,看是不是庞集小学。到了庞集学校,学生正在下课,问了学校的一名老教师,才知道于营学校就是现在的薛岗小学,驱车赶往薛岗。
于营小学旧址上建立的薛岗中心小学
     薛岗小学还是该教学区的中心校,三座教学楼,一个大操场,占地面积很大。校长十分热情地说,文全二爹是他在魏营初中的老师;说到爷爷姚泮照,说只记得在岞南庄教过学,留给他最深的印象竟是吸烟很快,一根烟几口就吸完了。问到于营学校在哪儿时,校长竟也不知道在哪里,推测是不是庞集学校。可见,历史是多么厉害,六十年的时间就让人们忘记了一切。问他郭山分校,他也不知道,推测是不是岳山的郭岗小学(现在又叫寺山庙小学),建议去问一下,来回七八里路。
     告别校长,驱车赶往岳山村的寺山庙分校。走一路问一路,曲曲弯弯,竟走到了山坡根,一座小学矗立在眼前。下车问一位老人,老人和蔼地告诉爸爸:“寺山庙学校虽然离郭岗很近,但从来没有改过名字。上世纪五十年代,这所学校规模很大,有前后两道院,十几位教师。后来岳山村划出,由于这里太偏僻,大部分挪到了岳山学校,而这里成了分校,规模也小了许多。”无功而返。
     走到薛岗村姚沟,见到73岁的姚文功老人,才确切地证实,原来薛岗学校前身就是于营学校,温岗学校前身就是郭山分校。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们曾经跟着爷爷学习,甚至称呼姚老师为“大哥”。
     哈哈,终于把于营和郭山学校对上了号。六十年前,薛岗乡涵盖了郭山、岳山、于营等行政村。温岗村过去不独立,1949年属黄楝树洼乡,1953年属于营乡(后更名为薛岗乡),学校所在地因在郭山而得名,爷爷1954年至1958年首先在此工作了四年。1958年后,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形成“社社有中学、村村有小学”的局面,适龄儿童绝大部分就近入学就读。小学教师严重不足,许多村级小学往往只有一个公办教师。当年温岗独立出来,命名为马沟大队。1963年至1967年爷爷二次回到郭山,又工作了四年。该村直到1981年才改名为温岗大队,1984年改名温岗村。所以爷爷履历表中没有这个名字。该村是个好地方,南依永青山、西大寨,北靠柏树山,境内郭山、庞山石灰岩丰富,380多户1800多口人,总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山坡7000多亩,耕地4300多亩。
      于营学校是薛岗中心学校的前身,1949年于营乡管辖面积很大,包括薛岗、庞集等村,1958年建立生产大队时因于营自然村划归庞集而更名。1959年至1963年爷爷在此中心学校工作了四年。薛岗现在是瓦亭镇的一个行政村,400多户19多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3600多亩。爸爸曾经咨询爷爷与刘书章1963年在郭山友谊合影之事,二爹也不知道,直说刘书章与爷爷同事过,至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却不知道。历史真相,总要后人去揭开,历史事实,需由后人撰写。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09:47: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7-6-16 00:49 编辑
6 N9 w* K- B" w9 j  A4 n  y+ f. u
姚先达 发表于 2017-6-15 11:388 U0 C+ a5 @! e6 R. j
支持文书宗亲的好帖子!加分点赞!!!
! H, {- V9 a) ?. q' t2 C8 ?
1 Z' h+ O" i8 p$ O7 j
“孙岗学校”的差异
      爷爷的履历表中两次填了孙岗学校,一次是1967年10月至1969年12月,另一次是1982年8月至1984年7月,不知道真实情况的人还以为爷爷在一个地方工作了两次呢!
庵沟小学内景
      其实,前者是现在的庵沟小学,当时的吕家沟与孙岗是一个村,同称孙岗,属岞公社,只是在1982年才一分为二,东南片划归师岗吕家沟,西北片仍为岞镇孙岗村,所以,后者才是现在的孙岗小学。孙岗村有12个自然村,近300户1500口人,自然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2385亩。民国时属师岗区张集保,1948年属吕堂乡,1956年划归岞。
远眺位于伏牛山脚下的庵沟小学(白色房子处),麦子熟了
        1967年秋开始,爷爷在庵沟教学二年。当年10月,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自11月起,各中小学开始“复课闹革命”,大部分中小学生陆续回到课堂,新生也开始入学,在小学生中发展“红小兵”代替少先队员。1968年,根据毛泽东同志“农民子女就近上学方便,将来毕业后好回家生产”的指示精神,内乡县采取了公社办高中、大队办初中的办法,实现了上高中不出社、上初中不出队的要求,庵沟小学(主校)附设初中班,成为所谓的“戴帽初中”,“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对学校进行管理,领导学校的斗、批、改运动,时称“用毛泽东思想把教育这块阵地牢固地占领下来,改造过来”,小学学制由六年改为五年,初中由三年改为二年。当时大爹8至10岁、二爹4至6岁,都还记得一点儿。庵沟小学因旧时的尼姑庵改校而得名,爷爷在庵沟任教时,学校规模相当大,设有完小和初中部,学校门前是大片的操场,晚上放电影时,能容纳周边三四个村庄的几千人。可惜现在学校已没有操场,寥寥几十个学生,活动也仅在校园内进行,爷爷在庵沟担任主课,离家二里多地,可以说是一生经历的十几个学校中最近的一个。
20176月的孙岗小学大门
      孙岗小学位于该村的一个岭头上,四邻八村都能看得到,孩子们郎朗地读书声传的很远很远。原来村部通往学校的小路已经被新世纪修建的内乡至渠首的S249公路所截断。我们开车前往学校,凭以往的印象,从公路左侧下路,直冲孙岗营里开去,到了村中间,看到印象中的道路已被截断,下车问路,村民告诉我们,原路已经过不去了,要么退回,要么从“两坡沟”绕行。好在路面全部硬化,弯弯曲曲绕了半圈,又回到了S249线公路上,我们哑然失笑,如果不绕这半圈儿,还真不敢相信,从车上看到对面山岭上几排房子就是学校。从公路右侧下路,继续沿小路前行,绕到左侧,直冲斜坡而上,车子稳稳停在学校门前窄窄的水泥路面上,“孙岗小学”赫然在目。
远眺岗顶的孙岗小学
         1982年小学教学已经非常正规化了,尤其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正式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四有人才”和“三个面向”构成了改革开放时期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当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教育和控制时,强调“四有”;重视改革教育、造就优秀人才时,强调“三个面向”,真实反映了新时期教育的政治标准与业务标准。1983年春爸爸上高中时来过孙岗小学,当时,好像是学校要交一笔什么开支,奶奶让爸爸自己来找爷爷,可惜那天太晚,爷爷又住在村里的分校,是学校的一个叫乔天敏的同事借给爸爸二十元钱,又安排了食宿。一件小事让爸爸感到暖心至今,难以忘怀。1983年秋至1984年,文涛五爹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也是跟着爷爷在此上学的,吃住在忠贤表叔家里,而且从这里考上岞初中,与文波四爹一起学习生活了几年。孙岗村时任党支部书记是姚家姑爷路德山,也是爷爷的亲妹夫,对学校的帮助好像没有山峰村支部书记王永志姑爷大。或许是姑爷七个孩子(五子一女,抚养一侄儿)累赘大之故吧,爷爷曾经因为爸爸上学向姑爷借了200元钱,好像因此听到几句难听的话,以致于爷爷始终不能释怀。
位于岭顶的学校在晚霞中金碧辉煌,犹如拉萨的布达拉宫那般壮丽巍峨
      走下山岭,来到公路上,远远望去,位于岭顶的学校在晚霞中金碧辉煌,犹如拉萨的布达拉宫那般壮丽巍峨。这就是孙岗小学,一个位于高高山岭之上、公路开通之后大家开车往返数次被忽视的地方。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0:0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7-6-14 06:57 编辑 2 F0 m  V" r- {- a
1 R9 [0 g( o4 K' D2 S
从张集出发
      张集是师岗镇西北部一个著名的乡村,明万历年间本镇小张沟村人张悌在此建庙,倡兴集镇,取名张集,逢双日集,清朝、民国时集市兴盛,作坊、店铺、瓜果、金货等齐全,师岗区设立张集保,范围涵盖了现在的张集、山峰、孙岗、王岗、付湾、吕家沟等村,1938年河南省立南阳中学抗战时曾迁此,修筑石寨;1940年当地民众联办私立菊谭中学,有7个班300多人的规模;1945年2月南阳中学迁走,1951年2月县政府拨款在张集建立内乡县初级师范(又称简易师范)学校,学制三年,当年即招生3个班152人,开始为新中国培养了急需的教学人才。1953年7月合并西峡、淅川的简易师范教育,招生规模发展到7个班,学生350人,面向三县招生。
内乡县初级师范学校(张集)教室一角
          1956年3月,更名为“河南省南阳地区速成师范学校”,隶属南阳专员公署领导,招生规模扩展为10个班,学生500余名,面向南阳地区的内乡、镇平、淅川、邓县、西峡、新野、南阳7个县招生,盛况空前。毕业学生成为新中国新型的知识分子,受到各地的普遍欢迎。1957年内乡初师与内乡县师范合并后,张集成为内乡县第七高级中学的校址。内乡七中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迁至师岗街西岗坡,初中部也在新世纪合校并点中砍掉了。
内乡县初级师范学校(张集)简易小楼

1 s: `2 \# a5 s, R3 p. d' U  E. y
      爷爷9岁时(1941年)跟随老爷一家在师岗别洼租地耕种,12岁那年(1944年),全家又到张集毗邻的陶岗为大户陶俊旺家耕种土地,时称雇农。陶岗位于张集村北部,周边有大片平整的农田,东边紧邻小河,便于取水浇灌,只要肯下力气,所以基本可以保证粮食的旱涝丰收。老爷老奶一家土改以前带着爷爷们兄弟四人在陶岗给人耕种,除了上交大户的粮食,勉强还能养活一家人。当时爷爷家也是大人口,一家十七口人。内乡县有办学传统,早在民国十九年(1930)宛西自治首领别廷芳就令全县(包括西峡口)100多处寺院土地充公,用做学校经费和校址,全县16区72个联保、720保,每区设一中心学校、每联保设一国民小学、每保(100户左右)设立进行扫盲的民众小学。当时全县有完全小学10所、初级小学187所、在校学生15830人,民校714所、就读48046人。就是这样,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入学的,大人们不忍心爷爷(行二,老大16岁夭折)跟着种地受罪,恰逢南阳中学在张集办学,而且师岗镇有沦陷区的信阳师范、泰山庙有淮阳师范、淮阳初中、汲县初中等学校迁居,张集、吕堂依托信阳师范成为教育部国民教育实验区(1943年8月),浓厚的教学氛围,使得大字不识一斗的老爷们选择让爷爷就近(一里地左右)入读张集完校,读了六年小学。1951年考入淅川中学就读,然而由于负担不了学费,1952年3月转入张集初级师范学校插入一年级五班读简师,学习成绩也是从第二学期开始记录。学校的评语是“学习有进步,态度不活泼”“忠诚老实,在群众中有威信;学习踏实努力,性格老实,但是缺乏朝气”“能够苦学苦干,学习实在有进步,但身体虚弱,不注意集体活动。追求政治进步,靠近组织,有了明确的政治方向,但由于受到好人思想支配,不能开展批评”。在校期间,语文、地理、历史、教育学成绩比较好。那时候,有个初小(入学三年)毕业文化就是了不起的知识分子了,何况是爷爷完小(六年)之后又读了三年的初师,在农村也算是凤毛麟角了。1952年5月内乡土改结束后,家庭部分成员回到姚家盖了3间瓦房2间草房,但是爷爷仍然住在陶岗原有的三间破房子里。1954年正赶上国家教师实行薪金制和统购统销政策,爷爷算是正式吃上了商品粮,使上了工资本,端上了铁饭碗。1955年6在黄楝树洼学校与奶奶相识、相知,最后还是在陶岗缔结连里。应该说张集是爷爷青少年时的谋生地,也是爷爷一生事业的起点。
1954年,爷爷21,从内乡县初级师范学校(张集)毕业时的照片
3 |# q' C5 @0 I. G. N8 K
      张集已经失去昨日的辉煌,初师旧址的东边是现在的张集小学,西边开辟为张集革命文化纪念地。我们看到,旧址门口靠了两个牌子,一个是中原军区会议旧址,一个是中共地下党张集活动地的牌子,只是尚未得到党史部门的认可。2011年元月当地张集、王岗、付湾、山峰、吕家沟五村联合恢复重建了传统旧式的明一暗二式九间土楼,沿袭了传统的格局,一楼是教室,二楼是宿舍。院内布满了修建旧址功德碑,穿过两排旧楼,不合时宜地建立一座高大庙宇,显得不伦不类,不过由于日常香火不断,在寂静的大院里也算增加了一点人气。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4#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5:4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7-6-14 06:50 编辑
9 r9 Z8 ]- R  r1 |/ q
; A- F0 d9 V: L- w4 c/ k+ g8 Y2 c: ?       谢谢尚明站长,将女儿欢欢的这篇文章设置为“高亮”,加为“精华”帖子,给予重点推荐!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5:54:19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7-6-14 06:494 ~. `: R2 b% d- t1 M5 z! a& }  D
谢谢尚明站长,将女儿欢欢的这篇文章设置为“高亮”,加为“精华”帖子,给予重点推荐!
. R5 H" ?' y4 ^8 f
    文武大爹评价:
     欢欢文笔流畅,评价准确,用词恰当,真实地反映了父亲一生的足迹和所经历的生活艰辛、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踏实肯干的生活态度及对家庭的忠诚和对后辈的殷殷期望。
    一口气读完全文,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禁不住潸然泪下,充满了对父亲的无限的怜惜和心疼,父母这一代真的太不容易了。其中大部分是知道的、经历过的,也有不那么清晰的,读后清楚了的。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6:18: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7-6-14 07:19 编辑 9 ~2 x8 L( h/ Y6 A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7-6-14 06:54
- d- z* K0 h& @文武大爹评价:     欢欢文笔流畅,评价准确,用词恰当,真实地反映了父亲一生的足迹和所经历的生活 ...
" {) c+ z$ @  ]! k0 M' ~" N
7 c5 x/ @# G: s/ V4 s& a
二爹评价:
    我一口气看完,写的非常详尽,好多细节我以前也不知道。
     岞教办室有个陈秋来他在孙岗学校时与父亲同事,也许知道更多情况。还有陈营东边的路三训老师、岞胡楼的胡连献老师,都与爷爷同事过;陈家营的靳义珍老师,我们相互都认识。可以再找他们访问一下,充实内容。
     我看了两次,共有18个地方修改信息,可以修改后发表。

签到天数: 3847 天

连续签到: 2344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7-6-14 23:46:47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写得一手好文章精品!而且真得感人至深!大大的点赞!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8:48:22 | 只看该作者
姚先登 发表于 2017-6-14 14:460 n4 x1 |& f$ a: L* ]; R
真是写得一手好文章,精品!而且真得感人至深!大大的点赞!
% Z6 j9 m; {1 `2 y# x! H; W% `* X
        谢谢先登宗亲的点赞,你的鼓励对小女是一个莫大的鞭策和激励!! ?. ^; e0 I# X7 l5 w, y

* i( p3 a" o# P8 F, n# Y, P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09:17: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7-6-15 00:18 编辑
( _5 Z( N2 k6 n1 K/ F% {
姚先登 发表于 2017-6-14 14:46
2 c6 `/ G0 y2 k& {) D真是写得一手好文章,精品!而且真得感人至深!大大的点赞!
" J1 Y$ X4 |& [# y; G+ X
" P# d4 X2 f& V" @' q
山南的情谊
      山南村位于庞山之南,是瓦亭镇最偏远的小山村,是国家级贫困村,是内乡的“小西藏”。境内五岭四沟一面坡,无水山坡石头多。山南村只有75户370多口人,辖5个自然村落,居民为满、汉两族。记得西藏也有个山南地区,哪里水草肥美,人口聚居,却是西藏最宜居的地方。两个“山南”两重天啊!
( v" t" X( T4 l
贫瘠的山南村,到处是裸露的石头,只有村子里还有一些绿色
     山南村虽然属于内乡的版土,交通却要从淅川绕过,瓦亭镇的包村干部往往从镇里坐车到邓州淅川公路(S335线)中段一个叫虎扒嘴的地方,然后转到邓州发往淅川的客车,走到淅川金竹河村下车,再走五六里的山路才能到达山南村的村部。十年前修村村通的时候,由于大山阻隔了瓦亭镇去山南村的道路,当地政府也只有变通一下,从淅川金竹河村修一条2.5米宽的水泥路通到村部,算是解决村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2015年内乡县交通局规划道路,开山炸石,终于修通了瓦亭镇通往邓淅公路的道路,山南村这个孤悬县外的偏僻小村终于能够直通瓦亭镇了。2016年开始,国家实施脱贫攻坚计划,山南村采取了整体搬迁脱贫模式,下移2公里,搬到了新修公路的旁边。
山南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国家正在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

! [9 i! J, f& K1 @' l
     山南村民国时期属师岗区大龙保,解放初期属大龙乡,1956年属瓦亭中心乡,1958年属袁营大队。爷爷21岁参加工作,最初教的学生比老师岁数还大。他们回到村里后就成了大小队干部,1970年春节,爷爷应邀来到山南,家家户户轮番请爷爷喝酒。村民以请到爷爷为荣,当时爸爸随爷爷前去,在一户农家,第一次喝到了农民自酿的黄酒,天旋地转,难受得很,一直睡到次日才醒来。
1973年暑假,家里缺吃少穿,柴禾也不够。大队干部指了一面荒坡,让爷爷带人去割,能割多少是多少。当时爷爷带着大爹、二爹前去,爸爸当时只有7岁,也要求前去,割柴不行,但是也参与其中,其乐无穷。那时大爹14岁、二爹10岁,一家四口住在农户家里,三天后,拉回了一车柴草。在当时也算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2007年,爸爸在县委办工作,跟随当时的县委办常务副主任来到山南村,村支书在家设宴招待,说起当年爷爷的事情,大家唏嘘不已,第一杯酒祭奠长眠地下的爷爷,让爸爸顿觉自豪。又一个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爷爷去世已经二十五年了,大部分人已不记得当年的人,当年的事,当年的情。
       2017年清明节前夕,我们再次来到山南村,真是感慨万千,搬迁安置房正在施工。绕了三次,才找到隐藏在半山腰里昔日的村村通水泥道路,顺路而上,轿车颠簸,坐在车上只有一岁十个月大的姚乐翊体验着不曾有过的左倾右晃,高兴地直乐。当年汲水的池塘仍在,只是废弃不用了,整年干涸着;用石头砌成的石头屋,矗立不倒,显示着当年曾经的辉煌。夕阳下,山南村小学红旗高悬,显示出与村房民舍的区别。

签到天数: 15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发表于 2017-6-15 10:08:36 | 只看该作者
读了文章,感触颇多。首先要感谢文书兄培养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儿。观此文情真意切,文笔流畅,语言质朴,不愧于北大研究生,不愧于自书香门第之苗裔。在当今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极端挑战传统思维的时代,欢欢作为九0后,能静下心去探索家族历史,沿着爷爷的足迹去感悟先辈的内心世界,不愧于先祖遗风,不愧于姚家儿女。2 E5 o: x4 d+ I  f2 m5 V4 m' |
欢欢真棒,欢欢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4-24 03: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