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松姚氏宗祠落成(图文报道)
安徽宿松姚氏宗祠隆重举行落成典礼
玉羊踏雪旧岁去,金猴御风新春来。在举国欢庆猴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安徽宿松姚氏木一公后裔济济一堂,隆重举行姚氏宗祠落成大典。
2015年腊月二十八日,天气晴朗,阳光格外明媚,经过一场冬雪后,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姚氏宗祠身披金色的阳光,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显得更加雄伟壮丽,英姿焕发。宗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握手言欢,笑语阵阵,洋洋得意。共庆宗祠顺利落成,姚氏基业千秋永固,万世兴隆!
姚姓源流序
受姓之源必推黄帝,考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仅十有二,是遵何故哉。古者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姓盖不易得也。姚之姓始于姚墟。向与姒暨子、姬,称四大姓。姚之所从来者远矣,后或为虞、为陈、为胡、为妫、为田,实与姚同一宗也。
东汉时有田敷者,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隋北隆公察,太子内舍人;最,蜀王友。察子思廉,唐修文馆学士;思廉孙璹相武后。
陕邑亦出武康。梁有吴兴郡公宣业,生安仁,隋汾州刺史;生祥,怀州刺史、检校函谷都尉;祥生懿,唐隽州都督。文献公子三:长元景,潭州刺史;次元之,名崇,相则天、中宗、睿宗、元宗;三元素,宗正少卿。崇三子:长彝,邓、海二州刺史;次异,大理寺卿;三奕,永阳郡太守。奕子阐,侍御史。阐六子:恒、恺、协、恤、忱、恽。《唐书.宰相世系表》可考者如此。
繇宋以来,内斌以武猛闻,宝之以文学著,元仲有争酒风格,宗明有孝睦仪型。代多闻人,传世不一。或居燕、晋,或居洛阳、江淮、池阳、靳、黄等处。各安其土宇,各有所从来。
而宿松之姚,先世谓出洛阳姚崇之后。宋理宗朝姚渔,避北兵之乱,渡江南迁,居豫章之鄱阳瓦屑坝,传闻盖有如是者。然狄武襄不拜梁国,明太祖不宗紫阳。况属在士庶,岂敢妄援名宦,自开僭越哉!亦唯置先世,传于无征(证)不信之列。而迁松始祖,则以木一公为定。公,原籍豫章,明洪武四年,偕弟三人渡江而北。木三、木四,一迁熙湖,一迁龙眠,俱成望族。公与木二立标于恭山之阳,筑室石角头,为居松之鼻祖;嗣后子姓云礽,支分派别不下数千余人。而木之本、水之源咸归木一公焉。盖以守士庶之分,而存根本之真也。彼郭崇韬之拜于幕(墓)下,为世非笑,吾族岂有是哉?
道光廿三年季春月谷旦 合族撰
宗祠是族人供奉先祖、族人议事之所在,及我族历代祖先之圣殿。家族大了,开枝散叶多了。宗祠作为凝聚族人的纽带,显得至关重要。少了宗祠,少了祭祖,一个家族更容易变散。宗祠是团聚族人追思祖先。“敦宗睦族”一词最能凸显宗祠的原始功能,除了祭拜祖先,一些家族大事也在宗祠里商讨、敲定。宗祠成为宗亲寻根谒祖的心之所向,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盛,承载着家族后裔子孙寻根问祖的情结,更是发扬我姚氏优良传统和优良品德的展示平台。祝贺安徽宿松姚氏宗祠落成!
宿松姚氏宗祠落成特撰楹联(姚维平)
一、宗祠依严恭山、左青龙右白虎、紫气上腾千丈焰,
门前环古驿道、东长江西大别、祥光普照万世荣。
二、祠前神龟献瑞、七星望月、斯荣远传,
堂后名山护佑、双龙抱珠、鼎盛昌延。
(”斯荣远传“、”鼎盛昌延“:乃吾族派字也,一语双用)
三、乐业务书、谨记祖训、方知创业维艰,
善行孝亲、不忘根本、才是传家宝典。
(余族堂号曰:乐善堂,祠堂大殿上书:根本之地)
四、 姚墟发脉、吴兴起家、有虞舜帝德孝宗风千秋颂,
鄱阳迁居、宿松定鼎、木一祖公耕读传家万代荣。
回顾艰辛历程
部分主要发起人合影留念,共同商议、规划、憧憬
走遍天涯路,最念家族情。亲历艰辛,更对家族的思念。
初展雄姿
姚氏宗祠赋
松兹古国,无限风光.姚氏宗祠,严恭山阳。左有青龙护卫,右有白虎相帮。祠前沃野平畴,阡陌交通,一片祥和;堂后崇山峻岭,郁郁青青,万千气象。合九铁路如长虹,南北连贯;钓台水渠似彩练,东西飘荡。东望扬子江,奔流不息,浩浩汤汤。西眺大别山,雄奇壮美,莽莽苍苍。门前有七星望月,神龟献瑞;宇后是双龙抱珠,紫气上扬。凤凰铺凤凰展翅,五谷庙五谷登场。古驿道繁华依旧,姚保桥美名远扬。祝古桥历史悠久,荷陂塘流彩溢光。姚氏宗祠,寒来暑往。佳木繁阴,野芳幽香。山明水秀,金风送爽。朝迎晨曦,晚披霞光。美哉姚祠,人和景祥。
古皖大地,吴楚分疆。姚氏宗祠,气宇轩昂。设计精巧,做工高强。徽派风格,蓝瓦粉墙。大门楼气势雄伟,门迎百福;中大厅开放宽敞,户纳千祥。后大殿庄严肃穆,两厢房耀眼夺光!遮风挡雨,马头高墙。檐牙高啄,天井迴廊。根基永固,立柱画梁!开基之日,蛟龙在卧;奠基之时,甘霖天降。壮哉姚祠,龙脉之上。
历山莽莽,妫水泱泱。我祖舜帝,德重名扬。吴兴古郡,大都洛阳。我祖崇公,献身大唐。功勋卓著,仁义高尚。恭山壁立,驿道蜿长。我祖木一,迁自鄱阳。插标筑庐石角头,耕读传家兴后邦!净宇公,手录家谱理宗纲;会文老,挂角刺股头悬梁;世枋祖,慷慨赴义铁鞋闪红光!先祖恩泽,山高水长。帝胄贤裔,发愤自强。根本之地,不忘根本;乐善堂上,万世流芳!
乙未年季冬月 谷旦
二十三世后裔 寒山石人维平敬撰
(注:安徽宿松古称松兹侯国 )
姚氏宗祠总体效果图
颂扬姚氏家族史,继承历代先贤志。祠堂不仅承载家族的历史,还承载道德信仰,忠孝节义、敬宗睦族等观念,通过年年岁岁的祭祀活动使这些观念深入后人心,代代相传。从而滋播嘉行懿德,奖掖子孙贤良,耕读务本,这就是修建宗祠的意义所在。我宗虽分流多户,而源则一.虽繁衍异地,而本则同,庶亲族之谊,不致以久而替。
安徽宿松姚氏重建宗祠工程,在姚维平族贤的倡导和众多宗贤的努力下,于2014年5月启动,11月开始平整地基和砌池塘,2015年清明节奠基。占地924平米,设计为徽派风格,一进三重,四合院式,主体造价98万。地基由祖居地宗亲无偿提供,资金来源有二:一是宗亲们捐款,二是动员族内宗亲按人口自愿集资。两项共筹得七十余万,仅主体还差二十多万。配套工程如水电、广场和绿化等还需一大笔资金,有待各位宗亲进一步奉献孝心。
回顾历史,历数宗祠兴废。宿松姚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2),其精美恢宏,成为我姚氏的骄傲,可惜毁于十年动乱!现在我们重建家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场所,告慰列祖列宗,也为今人提供了一个聚族议事、宗伦叙亲、交流信息的平台,也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因而,重建宿松姚氏宗祠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盛事之举。
宿松姚氏宗祠建成后,将集多种功能。除用作祭祀祖先,举行重大活动和联络宗亲外,还办成姚氏渊源、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纪念馆,姚氏名人事迹展示馆,农村民俗风俗陈列馆,老年人文化娱乐健身活动中心,图书资料阅览室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场馆。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姚氏文化
连原创作者都不敢说明 还说是原创 羞不羞死先人板板[抓狂]
姚氏文化
见什么盗版什么 没有一点骨气
姚氏文化
少盗版是题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