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市陶庄姚氏源流
作者:枣庄姚绍峰
前言
在广袤的赣鄱大地上,有一条古老的河流叫赣江,它是江西鄱阳湖流域五条河流之首,由南至北纵贯江西全境。它日夜不停,奔流不息,默默辛勤地哺育者江右万千子民,它是江西人永远的母亲河。“楚岫苍寒五云外,赣江白写九天来。”我们陶庄姚氏家族,就是在三百多年前,从美丽的赣江之滨,来到了著名的齐鲁大地——英雄枣庄。
2024年6月1日,枣庄市姓氏谱牒文化研究会(筹备会)成立大会,在枣庄市立德树人教育有限公司隆重召开,这是一件大好事,其重大意义自不必说。紧接着,研筹会面向枣庄的各姓氏家族发征文启示,征文要求是介绍各姓氏的谱碟和家族文化。孔孟二家当仁不让,首先献出了两篇美文。作为枣庄地区百家姓氏中姚姓的一员,我不揣鄙陋,也写一写我们姚氏家族。据网上资料,2023年12月底,枣庄姚氏人口1.33万,仅占全市人口1.33%,排名第53位。我们陶庄姚氏属于江西南昌姚氏分支,在枣庄地区的南昌姚的人数不好确认,因为目前能够确认是同宗的只有以下几支: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姚氏,万年闸东村姚氏,张山子镇新闸村姚氏,薛城区邹坞镇周村姚氏,中陈郝村姚氏(已无联系),滕州市洪绪镇洪绪村姚氏。本次写的内容很多,涉及到中华姚姓源流及南昌姚氏家族文化的很多方面,读者阅读起来要费不少功夫。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肯定有不少遗漏和错误之处,请有关谱碟专家以及家谱爱好者们不吝赐教及指正;因为参考了中华姚网及其他地方的部分资料,在此一并感谢!
吾祖重华 姚墟得姓,天下明德 皆由舜始
姚姓与姬姓等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今近5000年,是中国历史最长的姓之一。
姚姓始祖是华夏人文始祖舜帝,舜帝姓姚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墟,因以为姓;又因居于妫水,子孙又以妫为姓,姚妫互通,为上古八姓中的二姓。《通志·氏族略》记载:”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帝舜率子民耕于历山即今山东省菏泽以至济南的广大地域,是东夷集团继太昊、少昊、蚩尤之后的著名部落酋长,又称有虞氏,上古五帝之一,属东夷族,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族源之一。《孟子·离娄下》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舜帝事迹详见《虞舜大典》与《史记》等著作,太史公赞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近五千年来,舜帝后裔衍生出200多个姓氏,全球舜帝后裔人口总数达两亿多人,其中姚姓在全国姓氏人口数量排名中居第50余位,人数500多万人。
先秦时,姚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甘肃、河南、山东地区。秦汉两晋时,姚姓迁吴兴郡,据说有冀州刺史姚平公等数人复姚姓,为吴兴姚氏中兴之祖。在西北,羌族姚姓的兴起和进入中原,大大增加了姚姓人群的数量。
唐朝时期,姚姓进入福建和广东。宋元明三朝,姚姓人口主要向东南迁移,人口重心由北向东南漂移,明初姚姓开始进入台湾。姚姓在向南发展的同时,也向北扩张到了内蒙,辽宁等地。姚姓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灿若星辰、名人辈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处不一一列举。
中兴之祖 吴兴平公,南安定基 赤亭弋仲
“郡望”和”堂号”,是中华姓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分同一姓氏不同地域和辨别亲疏的主要依据,也是寻根问祖,追源溯流的基本线索。自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凡是显贵的姓氏家族都有自己的郡望,并引以为豪。姚姓主要有吴兴、南安两大郡望,并有历山堂及吴兴堂、南安堂等三个总堂号,当今姚氏多以吴兴郡为正绪。
姚平,西汉著名学者、经学家,西汉代睦侯侯爵,舜帝奉祀使。官至谏议上大夫,冀州刺史,西汉末年姚平避战乱而保舜帝嫡系血脉永续,举家迁隐吴兴郡,是吴兴姚氏定基之祖。
《晋书》记载: “姚弋仲,南安赤亭羌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其后烧当雄于洮、罕之间,七世孙填虞,汉中元末寇扰西州,为杨虚侯马武所败,徙出塞。虞九世孙迁那率族人内附,汉朝嘉之,假冠军将军、西羌校尉、归顺王,处之于南安之赤亭。那玄孙柯回为魏镇西将军、绥戎校尉、西羌都督。回生弋仲,少英毅,不营产业,唯以收恤为务,众皆畏而亲之。永嘉之乱,东徙榆眉,戎夏襁负随之者数万,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
姚弋仲是后赵时期名将,官至右丞相,封爵亲赵王。其子姚苌建立政权,史称后秦,历三世为东晋所灭,其后裔外迁江南、青海、四川及西北各地开族。南安姚姓进入中原,与吴兴姚氏交融糅合,大大扩增了姚姓人群的规模。
救时宰相 造福三朝,史撰梁陈 承继父命
吴兴姚氏的杰出代表是姚崇家族和姚思廉家族。
姚崇(公元650年——公元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避唐玄宗“开元”年号讳,改名姚崇。父姚懿,曾任硖石县令,祖籍江苏吴兴,因先辈世代在陕州为官,遂定居陕州硖石(今属陕县硖石乡)。崇出身于官僚家庭,高祖姚宣业任南朝梁陈征东大将军,屡建奇功,武帝最倚重之。曾祖姚安仁仕隋任青、汾二州刺史,为官清廉,秉公无私,远图膺锡,大名垂休。祖父姚祥任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父亲姚懿仕唐任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
崇公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特别是在玄宗朝早期为相,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
姚崇出任宰相,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唐玄宗建议,改除武则天晚年以来十几年间混乱政治的积弊十种。主要是罢免冗官,行法自近,禁绝贿赂等。玄宗很爽快地全盘采纳,并全力支持姚崇,姚崇逐条落实。姚崇任宰相三年,实行了选贤任能、奖励清廉、精简机构、裁减沉员、惩治贪官、爱护百姓的清明政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的基础。时人称誉姚崇为“救时宰相”,与唐太宗时的房玄龄、杜如晦并称为三大贤相。
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姚崇去世,享年72岁。
姚思廉(557年-637年),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其父姚察于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长安县)人。唐朝初期史学家。
其父姚察,在陈时任吏部尚书,著梁、陈二史,未成,卒。姚思廉自幼习史,曾任隋朝代王杨侑侍读。唐李渊称帝后,为李世民秦王府文学馆学士。自玄武门之变,进任太子洗马。贞观初年,又任著作郎,为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官至散骑常侍,受命与魏征同修梁、陈二史。贞观十年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均为二十四史之一。又著有《文思博要》,已失传。贞观十一年(637年),卒。
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终于完成《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姚察及姚思廉父子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辞藻华丽与浮泛,承继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独树一帜。
彦国姚公 吴兴门庭,隐居豫州 仕於丰城
目前全国有许多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姚氏支系,南昌姚是其中之一。
南昌始祖彦国公,生于公元584年,字安邦,号仓监,行都一郎,父鹏,母陈州西关钱氏 ,生公兄弟三人,公居长 次彦都 ,三彦相。公为吴兴世家,数代后自吴兴迁居河南汴州(开封)续贤乡。
隋朝首开科举取士制度,开创了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先河。彦国公应试高中隋炀帝丙寅年间首届进士,赴豫章郡广丰县(今江西丰城)任儒学山长,因时乱隐居筠州瑞阳新昌县天德乡(现宜丰县新庄镇)之灵源。
关于彦国公由河南迁到江西的原因,族谱记载是因官而迁,不过还有一个说法。据1986年出土于江西宜丰县的《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记载:“姚氏舜之后,古有两族,一吴兴,一秦陇。予善吴兴也,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而迁也。意思是,彦国公有可能是因唐十八学士思廉公被封为丰城县公,而迁到江西的,但是彦国公与唐十八学士思廉公的家族渊源待考,只能推测为近族。
彦国公家族至今繁衍五十余世,后世子孙人才辈出。据十六届族谐记载,1~44 世在公元 606~1921 年 1316 年中,就有87人闻名于当世。在学位.职称上,有状元3人,进士18人,举5人,解元3人;在职务上,有七品以上官员 81人,其中有宰相国公、太尉等京官9人,刺史、节度史,州府县官45人,4~6 品军官15人,教授、学政等教官 11 人;还有寿星,孝子,烈女、诗人,诰封夫人等。
(此处统计,不包括2010年第十六届修谱完成后,又联系上南昌老家的全国各地分支中的名人。)
灵源肇基 代有名流,文武传家 福泽千秋
自始祖彦国公中隋炀帝首科进士,后代子孙可说是科甲绵绵,世代簪缨。十世祖姚凤为晚唐名将,曾在南唐任常州团练使,扬州刺史,节度使等职。南唐征闽国(福建)时,皇帝李璟命何敬洙为建州行营招讨使,祖全恩为应援使,姚凤为都监,率数千兵马前去同查文徽会合,南下攻打建州。此战,凤公于万千建州军中斩将夺旗,南唐军获胜,闽国归于南唐。
可惜风云变幻,世事无常,姚氏家族竟毁于赵匡胤之手。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柴荣以赵匡胤为主将入侵南唐,歼灭唐军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江淮震动。南唐军李璟命节度使皇甫晖、姚凤率10万大军北上增援清流关,阻击周军。清流关乃战略要地,周军势在必得,双方反复争夺,最终周军攻下清流关,俘皇甫晖和姚凤,二人拒降,最后皆被害。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评价三人道:“刘仁赡、皇甫晖、姚凤皆完节于南唐者。”彼时南唐守将见大势已去,十之七八遇到后周军后闻风而降,而像南唐名将刘仁赡、皇甫晖、姚凤这样至死不屈的忠臣,可谓是凤毛麟角。
凤公被害乃至南唐亡国后,北宋建立。姚氏子孙们为避祸隐居不仕,并用各种办法隐瞒祖先事迹,比如删改族谱。于是,灵源姚氏的家谱,在这个时段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两支姚氏的家谱上下十几代世系相同而始祖不一致(此处不详述)。
纵观两宋时期实在是朝野士大夫的乐园,统治者们重文轻武,宋太祖誓不杀士大夫的律令,使两宋文臣活得比其他任何一个朝代的文职官员都自由、潇洒甚至桀骜不驯。姚氏族人洞察时局,循时而动,弃武从文,终于捷报频传,凤公的六世孙姚振中特奏状元,七世孙姚旦中释褐状元。凤公第十一世,又有姚勉中宋宝佑元年(1253年)癸丑科状元。一门三状元,灵源姚氏的辉煌又掀开了新的篇章。
史载,姚勉(1216年-1262年),中国宋代文学家,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一字成一,号蜚卿、飞卿、雪坡,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少时俊颖绝伦,慷慨有大志,日诵数千言。宋理宗宝祐元年状元及第,庭对第一,授承事郎,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节度判官、太子舍人。景定三年(1262年),授处州通判,未赴而卒。存世文集50卷,乃其子姚龙起编,今存清影宋本,题名《姚舍人集》。
姚勉的四世祖状元姚振公,公元1100年北宋元符三年庚辰科特奏名进士第一名,五世祖状元姚旦公,公元1118年宋徽宗重和元年戊戌科举八行释褐第一。
为彰表灵源姚氏,公元1254年南宋宝佑二年,由知府蔡漠、知县赵时稼牵头,衙门出资,在姚勉的家乡新庄灵源村,建造了一座木牌坊,名曰:“奕世状元坊”。姚勉亲自撰写《奕世状元坊记》。1514年明武宗正德九年,知府邝璠、知县李长经出头,在县城十字街口,重建“奕世状元坊”,一座石质“四柱四门(面)”的牌坊。状元坊第三次重建于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经报皇帝批准,姚勉后裔进士姚芳远率姚氏族众等捐资在原址上重建。(后被毁于于1954年)
宋迁南邑 族旺人稠,大宗轮祭 八年一周
俗话说,树大枝分,族大家分,自然之理。 1400多年来,彦国公后裔除部分留在江西灵源,大部都迁往异地他乡。宋乾道年间,彦国公第十八世孙谷清公由灵源迁居南昌赣江边萄竹湾(今姚湾);后谷清公之侄居敬公亦由灵源迁居姚湾;居敬公之孙澄公于宋淳祐八年(公元1248年)由姚湾赘南昌斗门,澄公之侄德月亦从灵源随叔迁居斗门。
自迁到南昌,南昌姚氏后裔日益繁盛,从斗门发展到现今南昌姚氏沙窝、斗山、埂头、墨山、蒋湾、北冈、月坊、花门、上屋、山背、海山、乌晶、团山等十四个团族。此外,南昌姚氏还有三支:一支为柘湖族,彦国公长子子明公第三子仁贯公(公元638—705年)由灵源迁南昌昌邑,二十四世仲适公由昌邑迁居柘湖万罗墩,又名下姚坊,为南昌姚氏柘湖族始祖。另一支厚田族,祖上多为官,六世祖异公由灵源迁居高安,七世祖公昭公迁居广西桂林,九世祖凯公由桂林迁居厚田,二十二世灯孙公由余干知州解组归田,为南昌姚氏厚田族始祖。还有一支为竹林团和棠溪族,十世祖凰公由灵源迁南昌上姚坊,十八世祖守爵公不乐仕进而隐居官溪,二十六世仕洪公由官溪迁竹林,为南昌姚氏竹林团始祖。三十二世祖宏谟公由竹林分居棠溪,为南昌姚氏棠溪族始祖。
清朝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姚氏家族在姚湾聚首,南昌姚氏宗亲会的雏形初步形成,在这次会议上决议形成定制,从第五届修谱开始,由姚湾、斗门、沙窝、斗山、埂头五族轮流承办叙谱祭祖大典,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十、十一两日,为叙谱日,进行祭祖,各团族代表汇聚一堂,举行隆重庄严的祭祖仪式,然后各团族汇总向总会上报本团生歿嫁娶、立户、过继、外迁人员的详细资料,编列排行,登记入谱,使得存档制度化,规范化。到了清乾隆十九年作出了更加细致规定,咸丰八年又作了一些必要的补充。除了战乱等特殊原因,南昌姚氏的叙谱与祭祖活动一直坚持了下来,后来五族改成了五团,并且又吸纳了墨山、蒋湾、竹林三团归宗,这样五族变成了八个团。
过去南昌族人联修族谱一般以村落为单位,过去统称为“族”,公元1929年第十四届修谱开始,便把有经济能力轮流承办叙谱祭祖大典,规模较大,且建有宗祠的族称为“团”,余者仍称为“族”。据族谱记载,公元1656年第五届有5族,公元1683年第六届有7族,公元1754年第八届有8族,公元1858年第十二届有9族,公元1929年第十四届有5团9族,公元1995年第十五届有5团12族1分支,公元2010年第十六届有8团11族27分支。山东枣庄市陶庄姚氏是27分支之一。
八团依照次序轮流承办叙谱祭祖大典,2015年是墨山团当值,2016年是蒋湾团,2017年是竹林团,2018年是姚湾团,今年2019年是斗门团。2020年是沙窝团,2021年是斗山团,2022年是埂头团……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叙谱祭祖宗旨有三:一是怀念先祖,不忘祖恩;二是联络亲情,加强联谊;三是为下一届修谱,收集资料做准备。祭祖叙谱活动从清顺治年间(1656年)至今年已经有368年了,除了动乱和特殊时期停办数年外,南昌姚的祭祖族谱活动一直没间断。
广东著名教授谱碟专家姚钟尧教授评价说,“为南昌姚氏祭祖与叙谱活动的制度化、仪式化,连续化喝彩!中国姚氏唯一或第一。”
特殊时期过后,公元1995年,南昌姚氏十五届重修族谱,宣布恢复各团轮流承办叙谱祭祖活动的传统。公元2012年在沙窝团举办十六届三次叙谱祭祖大典时,通过大会决议,将“南昌姚氏第十六届重修族谱理事会”正式更名为“南昌姚氏宗亲联谊会”,并经外地宗亲提议,根据实际情况,将叙谱祭祖大典的日期改为每年农历十月初十、十一两日。
叙谱祭祖大典的流程是,初十日上午报到,下午召开理事会,同时工作人员上报汇总的各团族添丁花名册等。十一日举行祭祖仪式后,召开各团族及分支代表大会,下午由本届承办团与下年承办团办理交接仪式后,散会、送客。
古人云:“子孙贤,族乃大,诚不虚言。从此春秋谒祖,礼仪肃然。”南昌姚氏的祖居地,江西宜丰县新昌镇南垣村的后山燕子岭上,旧时建有始祖彦国公祖祠,不知毁于何时。很久以来族人们就有重建彦国公总祠堂的想法,总是因时机和条件不成熟而不能实施。
2013年9月初,南昌姚会在南昌县埂头姚村宗祠内召开动员筹款坐谈会,商讨在宜丰县新昌镇南垣村后山的燕子岭上重建【彦国公祠堂】,计划按照建设【彦国公文化公园】的标准申报,以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
2013年清明节,南昌姚会通过中华姚氏宗亲网和电话联系或亲自走访等方式,向全国的彦国公后裔发出《募款重建始祖彦国公祠墓告宗亲书》,得到了广大宗亲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短短六个月,祠堂建设的前期工程款项基本到位,从2013年10月6日开始动工兴建,至2014年11月1日,短短一年的时间工程基本竣工。为了庆祝这一盛事,在11月1日竣工那天,南昌姚氏在燕子岭上,彦国公祠前举行盛大集会,来自全国的一千多名彦国公后裔和嘉宾参加了此次庆典活动,被誉为“灵源姚氏,千年盛会”。此后,在每年的寒食节那天,南昌姚氏八团十一族和外地的宗亲代表,都要赴宜丰县新庄镇南垣村彦国公祠祭拜始祖。
姚湾斗门 家谱同修,睦族收族 团结贻谋
彦国公家族原有唐宋旧谱,南宋时由宝佑状元姚勉公于灵源续修。
族人迁到南昌后,家族日益发展壮大,叙谱活动亦传承下来。南昌第一届修谱是斗门团和斗山团于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年)牵头首修,到了明天启七年(1627年)第四届修谱,姚湾团与斗门团开始合修族谱。老大与老二两支人又团聚了。
【南昌斗门祠堂堂号“鬷假堂”】
“鬷假”堂号释义:
- 谓祭祀时精诚上达于神。鬷,通“ 奏 ”;假,通“ 格 ”,至,致。
- 引申为祭祀。 元 伯颜 《七哀》诗之二:“呜呼祖考兮俯鬷假,籩豆失荐兮我之责。”语出《诗·商颂·烈祖》“鬷假无言”。
南昌姚氏历届修谱年鉴: 第一届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年) 第二届明嘉靖八年己丑(1529年) 第三届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年) 第四届明天启七年丁卯(1627年) 第五届清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年) 第六届清康熙二十六年癸亥(1683年) 第七届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 第八届清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年)
第九届清嘉庆元年丙辰(1796年) 第十届清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年) 第十一届清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年) 第十二届清咸丰八年戊午(1858年) 第十三届清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
第十四届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年) 第十五届1995年乙亥年 第十六届 2 0 1 0 年庚寅年
家族字辈的出现是在北宋初年。隋唐时期南昌姚氏的祖源地灵源有老谱,但是修谱时并没有有统一拟订字辈。至宋代,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带动下,各姓氏家族逐渐开始重视字辈,并在修族谱的同时拟订字辈供族人使用。
南昌姚氏字辈的使用时间比较早,约在北宋末期已经形成雏形。南宋理宗年间南昌姚第18世有23人,其中14人使用守字辈;南昌姚的第22世,斗门团始祖澄公之子德明、德先的同辈人中,谱中共记载了26人,其中有德宏,德辉,德日,德月,德明,德先,德太,闻德等八人开始使用德字辈;姚湾的大房祖义恕和二房祖义恭则使用义字辈。
以下是整理的南昌姚氏前二十四世字派:
姚湾字辈从一世祖彦国公始:
彦子仁果 冠世公杰
文声符原 遵士子明
乐谷汉朝 本义仁甫
斗门字辈从一世祖彦国公始:
彦子仁果 冠世公杰
文声符原 遵士子明
乐守居勤 本德夫仲
谱载:姚澄(西元1230—1307)仁公三子,字本源,號鑑溪。居南昌斗門。宋理宗紹定三年庚寅六月初一日生,配餘氏。公慷慨有大節,文天祥薦之共助王室,屢徵不起,于理宗淳祜四年甲辰七月,自瑞陽靈源遷居姚壪(原名竹壪)葡竹莊書舍時,公年十五。置有朕溪,即今自家溪也。公博通經史,力倡堅賢道學,以世不靖不仕。惟幅巾絲衣,逍遙朕溪之上,別號“一竿風月”。生子二:長德明,次德先。
南昌姚氏家族正式而规范地使用字辈,是在南宋末年或元朝初年,由斗门团始祖澄公的二子德明公、德先公后裔拟订了两套字辈,这就是斗门一族双字辈的由来。
为了方便后人使用,元末明初的某次会议,南昌姚氏决定将双派合一,从第25世开始一共拟订40个字辈,民国十八年又续订了六十个字辈,一共一百个字辈,千年基业至此鼎成。
外迁族人 携谱归宗,口音虽异 血脉相通
近些年全球兴起寻根修谱热,全国各地的彦国公后裔,有的携带老谱,有的凭借祖辈口口相传的字派回南昌寻根认祖,真可谓是前赴后继,络绎不断。网络的发达,交通的便利,甚至让离家七八百年的游子都找回了老家,像湖北红安,黄陂,赤壁,湖南平江,江西修水等地族人,虽然迁出五六百年,但是都珍藏有和祖籍地南昌相同谱头的传世族谱,谱中的信息甚至比老家谱上记载的更为详细,这说明,他们的祖先迁出时,带走了老族谱。
南昌人是热情的,南昌姚做事是认真务实的。明天启七年丁卯仲秋,自锦公在谱序中写道“夫谱者也,所以聚涣联疏,明人伦、序昭穆也!”然而在收族之时要做到:“是吾宗支,虽贫贱不敢弃;非吾族属,虽富贵不敢援。”
依据祖训,外地宗亲虽然找回南昌老家,但能否成功认祖归宗,能否成功参与老家的修谱,还是要费一番功夫的。换句话说,需要提供有力证据证明你族来自南昌姚,经过考察确认无误后方可归宗,方可入大成谱。
江苏泗阳淮阴姚氏本系南昌姚。其祖传家族谱序明确记载,“吾族发详地,江西南昌府斗门故里,始祖显公元末明初宦游于泗州,后避战乱迁居桃源(今江苏泗阳),长子平宇公居姚家荡(今泗阳穿城老姚庄)!次子瑞宇公复迁桃源县城(今泗阳城厢姚圩)三子居宿邑姚家塘(今宿豫区侍岭镇姚塘村)四子光宇仍住泗州。……吾始祖以上之谱牒不存,使吾辈今日竟不知吾南昌谁是吾同族,族人尚多否?无人否?念及此,真吾子孙辈之大不幸也。”
依托中华姚网,泗阳淮阴姚氏与南昌姚会联系以后,南昌姚会非常重视,并派代表去江西进行走访考察,经两地认真对谱,终于确认,江苏泗阳淮阴两地三十多个村庄的姚氏族人均是外迁的彦国公后裔。
在欢迎会上,南昌代表和江苏泗阳淮阴的代表当场举行《认祖归宗文告》签字仪式,各支参会代表见证了他们回归南昌大家庭的历史时刻。
2014年3月9日,泗阳淮阴两地三十多个村庄代表云集泗阳姚圩。经过讨论和协商,成立了南昌姚氏宗亲联谊会泗阳淮阴分会。会上同时下发了《认祖归宗文告》,由各村庄代表负责分发到户,宣传到人。
据统计:目前与南昌姚氏宗亲会建立联系确属南昌姚而未入谱的有:本省九江修水、萍乡白源,湖北省黄陂、大悟、孝昌、孝南、红安、黄梅、浠水、洪湖、汉川,安徽省凤阳、灵壁、五河,江苏省的泗阳、淮阴、睢宁、徐州铜山,山东省日照,枣庄,临沂,广西凌云,河南延津,河北邯郸等地宗亲。现在每年都不断有宗亲和老家取得联系,期望能够认祖归宗。
附:南昌谱名由来:据《南昌姚氏族谱》记载:自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第一届修谱至公元2010年第十六届修谱,600余年正式修了十六次。明清旧谱称“吴兴堂姚氏族谱”,公元1929年第十四届族谱才正式称为“南昌姚氏族谱”。关于“南昌姚”的称谓,据说1929年第十四届修谱之前冠名曰“豫章姚”,再之前就是“瑞州姚”或者“灵源姚”。
吁江流派 汉唐至清,儒而擅医 朝野风行
《滕王阁序》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因为一座楼(滕王阁),一篇序(滕王阁序,人们记住了一座城(南昌)。此言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南昌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却名不虚传。
江西儒风流行,源远流长。有史料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儒家文化就由孔子的一位贤徒澹台灭明带入江西。到了魏晋隋唐时期,北方不少大族名门后裔移民江西。经过几百年的休养生息,到宋朝时江西儒家文化进入了大繁荣大发展阶段。
而书院文化的兴起又续起江西千年文脉。两宋、元、明时期,江西书院数量在全国第一,光宋代时江西的书院就达200多所,并且还有公立的府、县两学。书院鼎盛时期的江西各地书院林立,文风大盛。从“两宋文武半江西”到明朝的“满朝文武半江西”这些老话,就能对江西儒家文化的繁荣度一窥端倪。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而江西的吁江医派又是我国四大中医流派之一【江西的“旴江医派”、安徽的“新安医派”、江苏的“孟河医派”、广东的“岭南医派”】。旴江流派起源于旴江流域(现为抚州市(旧称临川县)抚河一带流域)。在当地,医学被尊为众业之首;同时旴江流域又是文化之邦,儒风盛行,儒医结合,大放异彩。
吁江医学始于汉唐,盛于两宋,自元至清,旴江流域各县,有传略可考的医学人物达250多人,旴江医家流传后世的著作约150多部。上至《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神农本草》等经典著作的研究,下及内、外、妇、儿、骨伤及五官等临床各科的论述。故旴江医学的杰出人物多数出生在世医家庭,因家学渊源,故医技卓著。
同时,随着医学的繁荣,,旴江药业也兴旺起来。建昌、樟树及周边的南丰、丰城等地,药商云集,药材齐全、炮制精良,逐渐发展成为国内著名药帮——江西建昌帮和樟树帮,与“京帮”、“川帮”并称为中国四大药帮。特别是樟树镇,自古就被称为“南国药都”,专贡皇宫用药。至今,还有“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过建昌不成”的赞誉。吁江药业极盛时,遍及华夏南北以及东南亚沿海一带。
南昌是江西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旴江医学”传承的重要中心。宋代江西文化昌盛,仅在旴江流域就建有书院近百所,培育出了众多名士大儒。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据资料记载,明代宁王朱权、医学家陈会、刘瑾以及清初名医喻嘉言等,都曾先后在南昌设中医学术“大讲堂”,历经百余年,讲学成风,听者趋之若鹜,各地医学家相聚于此,酌古通今,旁推互证,并且临馆授业,培养出了大批医学世家。
杏林世家 薪火之喻,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
在吁江医学和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南昌姚氏不仅是文武传家,更是成就了医学世家的盛名,践行了“无姚不成医”的美好寓言。
“无姚不成医”这一说法源于中国古代医学世家——姚氏家族对医学的杰出贡献和影响。姚氏家族自汉至宋人才辈出,其中不乏治学家风严谨、儒学造诣深厚的大族。特别是从刘宋姚郢开始的姚氏家族,形成了两支对中国后世影响巨大的家族。姚菩提及其后代,如姚僧垣、姚察、姚思廉等,都是当时的名医,他们的医学知识和实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姚僧垣通过行医的机会搜集了诸多奇症药方,进行考察验证后编成《集验方》12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资料。此外,姚氏家族还注重医学教育的传承,培养了众多弟子,将中医学术和临床方案逐步完善和系统化。
南昌姚氏宗亲会秘书长姚来水宗亲在世时分析说,南昌姚氏之所以世代中医,一方面是因为家族世代流传“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观念,另一方面也与早在汉代开始,就受以南昌为中心的江西旴江流域医学的影响。
据有关史料及家谱记载,南昌姚氏已经有九百年的从医历史。九百年间,历代名医辈出,传承蔚为壮观。如:
宋代姚谷清(1151-1217年)南昌县富山姚湾人,南昌姚氏姚湾医门始祖,精医术,传衍至今近30代,以医为业10余代。
姚澄(1230-1307年)南昌县斗门人,世业医,南昌姚氏斗门始祖,精医术,传衍至今20余代,以医为业10余代。
明代姚鹏,精医术,撰《节略医林正宗》。
姚铭治,斗门人,又名姚善,字念斗,行昌五。在明朝太医院供职,后任广西军政医官。
清代姚世浚,南昌斗门人,业医徐州利国镇,设万春堂。
姚盛杰,南昌县莲塘斗门人,世业医。
姚世培(?-1902),南昌县莲塘斗门人,姚盛杰之子,精内、妇、儿科。姚再富,南昌县莲塘斗门人,世业医,精医术。
姚国士,南昌县莲塘斗门人,世业医,精医术。
清末姚穉山(1870-1952年),南昌县莲塘斗门人,姚盛杰之孙,曾任神州医药会江西分会监察主席、江西中医专门学校校董,精内、妇、儿科,撰《伤寒论补正》、《临证心得医录》、《伤寒论金匮补正》、《临证心悟医案》。南昌民谣“请了姚穉山,胜过吃仙丹!”
民国南昌居士名医姚国美,带头募捐重建“佑民寺”,在寺中设中医门诊部为平民疗疾施药,在百姓心中威望甚高。南昌人盛传“请了姚国美,死了也无悔!”民国时,国民政府取消中医,他与江西全省同仁一道上书国民政府,慷慨陈词,据理力争,为挽留祖国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改变‘父传子、师传徒’中医人才培养落后状况,姚穉山与姚国美等于1932年创办江西中医专门学校(现江西中医药大学前身),姚国美担任教务主任主持校务工作,同时兼教中医病理、诊断、治疗学,培养了一大批中医精英,如姚荷生、姚奇蔚、张海峰、万友生、孙书伟、杨卓寅、王家瑞等,后来均为江西中医界的中坚,为振兴中医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今日江西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当代,南昌以姚国美为代表的“姚门医派”,世代相传十三代,名医辈出,至今,江西中医药大学“姚荷生研究室”门诊部依旧人满为患……(以上部分内容参考摘录于网络及家谱和书籍资料)
上面介绍了南昌本地中医界姚氏从医的情况,再说一下外迁的南昌姚氏,外迁的族人辗转全国各地行医,其医学成就也不逊于南昌老家的族人。如在山东平阴县行医40年的姚国贸,在山东沂州开药店的姚郎庭、姚光庭、姚春融,姚武燦;在江苏青口镇开药店的姚紫垣等名医;又如业医河北邯郸的姚武信、姚文宣,其家开设万春堂的万春堂药铺,远近驰名……
明清以来,有部分官医身份的姚氏族人应官府征召外出行医,随后留居当地。如清代曲阜和邹县的姚氏家族,就是受衍圣公府和亚圣公府邀请,自江西北上山东曲阜和邹县任职,专为孔府孟府和府县衙门服务。
据曲阜族人介绍,清乾隆年间,曲阜姚氏始祖应孔府衍圣公邀请,举家由南昌北迁来到鲁国古都(今曲阜),客居东关棋盘大街行医,后相继建立东育德药栈(姚公英),明德堂(姚定淮),恒德堂(姚公桓)等名震一方的大型医疗机构。如今曲阜姚氏医脉不仅没有失传,反而香火不断,更加兴旺发达。自建国以来曲阜姚氏族人在当地各大医院从医者甚多,诸如:姚信卿(东关,防山陶洛),姚连卿(南辛医院),姚君卿(息陬医院),姚真卿(原东丰、汉夏),姚铜卿(姚村镇乡阴村),姚绍春(红十字会),姚绍新(鼓楼医院),姚绍辰(息陬医院)……不一一列举。
又如革命烈士姚公铭家族,在南昌老家世代经营江西药帮的中药材生意。元末明初,乘着“洪武赶散”人流,姚氏族人结伴迁徙安徽歙县,后到了苏北盐城县。十一世祖英公在伍佑场东市街经营一家药店。公铭曾祖姚袖严,清太学生;祖父姚叔和,悬壶济世,药业为生。到公铭父辈“定”字辈已是18世。公铭父亲定坤弟兄三人,排行老二。老大定堦,老三定增。1923年姚定坤承继祖业开“天善堂”药房,主营药材批零。店铺位于伍佑东大街,座北朝南,“天善堂”取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铸就了“坚持正义,抑恶扬善”的家风。当时,伍佑街上中药店铺有多家,姚家为最,除了公铭父亲姚定坤的“天善堂”外,还有“天华堂”“松华堂”“松瑞堂”,天寿堂和天德堂药店等,伍祐八家药铺,都是从江西迁居于此的姚氏创办的百年老药店。像盐城伍佑厂姚氏这样的情况,在各地比比皆是。
据统计,仅明清两朝,客居鲁南苏北等地的族人不下数百人,依托江西商会万寿宫,在盐城、徐镇、淮阴、宿迁窑湾,临沂、曲阜,曹县,菏泽,邯郸,枣庄(台庄)等地,设立了20余支大型药行分会。族人在各地开的药铺更是不计其数,为解除当地的老百姓病痛,为繁荣当地的中医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至今,还有部分家族不仅继承了祖传中医,祖辈传下来的药行和药铺的老招牌也一直珍藏着。见下图。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著名的江西会馆——万寿宫。
【万寿宫是位于江苏窑湾古镇中宁街南段的江西会馆,又名“万寿宫”,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由江西南昌宗、喻、赵、姚、臧、龚、涂七家合资兴建,以经营中药材和中成药为主。志载:在清康熙年间,从江西来了一批明末宫廷外逃旧官员、宫庭御药师和药工,其中臧氏是明末小皇帝御用先生,学识渊博;宗、姚、赵三姓为明末宫庭御药师;喻、龚、屠三姓为药材商人。】
关于万寿宫,又叫江西会馆,也叫“江西庙”,“江西同乡馆”,“豫章会馆”。是指由江右商帮在京城及全国各大省会、府县以及繁华集镇所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遍布各地的江右商,只要赚了钱有了资金,就会自发的修建江西会馆。自明初至民国时期,在京城和各省省城及州县集镇修建的万寿宫,估计有几千座,可谓是星罗棋布,遍布城乡。有人统计,万寿宫在四川省有300多个,北京的万寿宫明初时近20所,至清光绪年间增加了50多所。在鲁南像沂州,曹州,峄州台儿庄这样的繁华之地更是有不少的江西会馆。
简单说明,清时期的江西会馆——万寿宫,和现在遍布全国的枣庄商会性质差不多,其作用就是在全国不同地区加快融入,多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入会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协作共赢,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江西人仅从明初到明末近1000万江西人(净流出)移居湖广(两湖),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东进福建,北上皖南,南下广东。这些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江右商人,或久居一方,或往来于江西与各地之间,形成了人数众多的江右商帮。江右商帮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出现了专职的行业经营者,其中既包括经营江西发达的工农业产品,如粮食、瓷业、茶业、布业、纸业、药业、木材业、米业等等,也包括外地特产或其他商品的经营,如对食盐、西南矿业等的经营。”
鲁南大灾 生民涂炭,赣地虽远 山水相连
公元1668年7月25日19时(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在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旷古未有特大的8.5级地震,,史称郯城地震。这是中国东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有震害记载的地区达19万平方公里以上,重灾区达38州县,有记载的受灾区达155处之多。尤以郯城、沂州、莒州为甚。死亡登记人丁5万多人,强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震后洪水泛滥,天气炎热,腐尸无以掩埋,再加上灾后瘟疫流行,因酷暑、瘟疫、饥饿而死的人难以统计,史称“旷古奇灾”。
地震惊动了大清朝野上下。康熙皇帝急命户部拨银赈济,并免去山东沂州等40州、县的年租。可是震后一时灾民无家可归,又遭受洪水和疫病摧残,死伤无数。正如《灾民歌》里所唱的:
先时自谓灾方过,
谁知灾后病还来,
恨不当时同日死,
如今病死有谁哀”。
郯城县令冯可参“到任甫两月,即遭地震之变。公询问灾伤,抚恤残黎,施药以救疾病。”
而每到大灾或者瘟疫横行之年,民间的绝大多数开明士绅都会对受灾地区进行积极的救助,趁火打劫、发国难财的不良大户只占少数。如枣庄西仓村孙氏是当地望族,其《皇殿孙氏族谱》记载,1866年5月,山东布政使丁宝桢奉命在此地阻击捻军,双方死伤无数。正值初夏,气温升高,为防止疫病传播,孙氏家族出钱埋葬尸体。值灾年时,为灾民“施药、施棺、施汤茗,岁以为常”,将施药与施粥作为救济贫弱的主要措施,而且“岁以为常”,此做法尤为难能可贵。
郯城大地震发生后,各省客居苏北鲁南的从事中医中药的客商和医师郎中们随即忙活起来。江西会馆里,各姓药商,把中药材源源不断的运到了灾区,精通医术的赣医郎中和当地医家一起,协助官府全力救治伤病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瘟疫的蔓延。“民赖全活者甚众。”
江西药商回乡采办药材的同时,山东鲁南发生大地震的消息也传到了江西。而此时的江西,自清顺治元年,至康熙七年山东郯城大地震的二十五年间,也是灾荒不断,非淹即旱,老百姓的日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康熙年间虽然历史上称为盛世,其实民间天灾人祸不断,老百姓吃糠喝稀,无以为继。人们为了自身和子孙后代,也纷纷抓紧时机自谋生路。
于是在官府的支持下,清康熙初年,又有一些赣医和药材商泪别父母,离妇抛雏,凭借祖传医术,前赴后继奔赴灾区。
俗话说“南人行舟北人乘马”。江西人去北方走水路最方便,而京杭大运河是他们北上的最好路线。他们乘船沿赣江北上,进入鄱阳湖,然后进九江入长江,到了镇江后,再入京杭大运河,最后可以直抵北京。 从元末到民国,南昌姚氏族人就是沿着这条路线陆续北迁,从族谱记载和现在联系上的族人来看,京杭大运河两岸的繁华城镇都有南昌姚氏的踪迹。因为战乱和天灾人祸,大部分人与老家失去联系。那么南昌姚在不同时期到底有多少支人外迁?确实不好统计。仅用八团之一的沙窝团四房外迁人员来举例说一下。
自明代正德年间开始,沙窝团四房的族人就开始外迁。
他们都迁到哪里了?谱上具体地址有:濮州,开州,六安州,山东巨野县,北京,山东莒县,河南滑县,山东平阳县,山东石沟营(据查应该是山东枣庄南石镇),山东长垣县,山东曹州府,河南内黄县,山东青州府临朐县,四川,江南省宿迁县邵店,湖南道州,正阳关,湖南永明县,山东沂州府南安县,长城集,湖南江华县,山东胶州,山东滕县,山东福山县,山东滕县桑村镇,徽州,湖南永州,四川成都府新都县,湖南江华县,徐州府灵璧县,江南省睢宁县,兖州府泗水县,山东沂水县,山东郯城县,徐州府卞唐集等地……
可惜的时,目前南昌姚氏外迁的族人后裔和老家取得联系的百不及一,大部分人都从此没有下落,家谱上只能是遗憾的标注“后未详”。
下面介绍我们枣庄市陶庄姚氏的迁徙情况。
先祖英采 行医峄县,后裔播迁 苏鲁河南
南昌姚氏八团之一的斗门团共分八房,其中门楼房、北大房、观前房、后屋房主要居斗北,为北四房;南大房、新楼房、中间门房、前房主要居斗南,为 南四房。
约在大清康熙初年,彦国公第35世孙英采公同中大房标贤公等族人,自江西南昌县斗门村的观前房行医至鲁南。时逢郯城大地震之后,当地瘟疫流行,震后之状令人惨不忍睹。姚氏族人配合官府积配制丸散膏丹,施以良方煎汤熬药,救治病残之人。
英采公年老回南昌。其长子标燦公游医峄县韩庄,于清雍正七年病殁,灵柩暂厝山东峄县运河韩庄闸附近,后未详。其后裔盛钊公携子世江公居山东定陶县;继栋公居峄县杨庄集(是否是滕县羊庄镇待考);继梁公,继桂公,继栀公兄弟三人居峄县中山店,后未详,因峄县无中山店,疑为邹县中山店。
标燦公的四弟标玲公去世后回葬南昌老家祖坟。其长子才仁公的后裔–继桐公兄弟五人客寓河南息县城西,家族人丁兴旺。2010年南昌修谱,定为河南息县城西分支。
标玲公三子才仲公的后代名医姚世焕,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携歧黄术迁来邳州土山镇开设“万和堂”药房。其弟姚世庆,任江南太仓州崇明盐场子大使加二级衔,因夙夜勤劳,循规守矩,授文林郎。
才仲公后裔客居邳州土山后名人辈出,比如定杰公,官至江苏布政司经历加二级衔,因办事勤谨,处置善妥,授奉直大夫……土山姚姓迁邳,已历数世,先以开药房为业,后逐渐步入仕途,族人秉承忠厚祖风,世代官运亨通,为封建时代古邳姚姓名门望族。
姚万和药店在邳州土山镇关帝庙路南斜对面。古建筑门面房三间,青砖灰瓦,苏北民房风格。为江西客商于清初来土山街经营中药所建。姚万和药店位于土山关帝庙路南斜对面。古建筑门面房三间,青砖灰瓦,苏北民房风格。为江西客商于清初来土山街经营中药所建。
姚万和药店在邳州土山有200多年的经营历史,有坐堂医生看病,所售中药为江西山区的纯种药材。它售药行医,极讲信誉,为驰名邳南一带的老药店。(资料来自百度网络)
先祖才伯 埋骨向城,其孙世浚 利国扬名
标玲公(枣庄市陶庄分支祖)的次子才伯公,字懋羣,行吉三,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九月,殁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十月 。生二子:盛鑑 盛锡。
才伯公支系情况:清乾隆年间,先祖才伯公客居山东沂州府向城集行医坐堂(现临沂市苍山县向城镇),去世后葬于向城;世浚公乃鲁南苏北名医,于清嘉庆年间客居山东峄县开铺行医,堂号“万春堂”。后定居运河南岸利国驿北面的北陇子村,娶妻峄县刘氏,子嗣兴旺,人才辈出。后人行医于运河两岸,方圆百里有疾者闻风而来。
世浚公有三子,第三子继柍公生五子,后裔约有四百余人,居住在利国街和利国镇北六里的北垅子村(现村子已经拆迁,族人住进了楼房),部分迁到徐州南京及贾汪等地区。
北陇子村东南有姚氏祖坟、据说遍植松柏八十余亩,曾有祖碑。文革前族人家中供有祖龛,族谱,后皆毁于文革。因国家用地,利国宗长卿志公年高德劭,对先祖一片赤心,在他的带领下,利国族人齐心合力,将祖坟迁到利国南的邵家村山脚下,并且重新为先祖世浚公树碑立传。卿志公终因操劳过度,在为先祖迁坟后不久去世。
荫南游医 北上临城,定居王楼 二祖重逢
约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姚氏先祖继材公率家人,辞别利国驿的族人,推着药车子到了临城。其时,南昌姚氏第十一届(1837年)修谱刚刚过去三四年,继材公的长子武烘公也不过五六岁的年纪。
继材公对于迁徙方向,是做了一定的功课的。南昌姚的族谱,不光起到收族睦族的作用,还起到了现在所谓通讯录的作用,因为在修谱时谱局要求,尽可能让族人详细地申报居住地的信息。继材公根据族谱的记载和平日行医时发现,鲁南苏北地区大部分繁华集镇都有南昌姚开的药铺药行,还有的一家设有几个分号,分布在周围几个集镇。就拿峄县附近来说,从斗门中大房迁来的世忠公居西集镇,盛隆公居峄县底沟,盛衎公居峄县郭里集,南大房的经仁公居官桥,中房的世福公家族居韩庄集,观前房的盛銓公居杨(羊)庄集,沙窝团四房的才勳公居石沟营集,姚定有、姚定法家族定居西城合【千年古镇中陈郝村】观前房的武运公家族居邹坞集周村,像远一些的滕县桑村,级索,西岗,留庄,南沙河等地也都有族人居住……而唯有滕县的临城驿没有南昌姚氏族人。
继材公随父外出行医时对于滕县,印象十分深刻。滕县属山东兖州府,扼鲁南、苏北的门户,有“九省通衢”之称,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和鲁南重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部的临城驿南至江苏利国驿,北达滕阳驿,是当时北京至南京官道中的重要驿站之一,临城大街两侧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十分繁华。临城街的姓氏以王氏居多,但都同姓不同宗,其始迁祖分别来自山西,河北,江西等地。其中来自江西的王氏药铺,经几代人经营,药铺规模很大,其医德声誉俱佳。继材公一家来到临城后,在江西老表和朋友的的关照下,很快继材公一家就在临城街安顿下来。
继材公有三子,长子武烘,次子武煇,三子武煌(名讳待考)。继材公的爷爷盛鑑公名讳里带金字旁,父亲世浚公名讳里是三点水旁,继材公兄弟三人的名讳带木字旁,下一代取名都用火字旁,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南昌姚氏各家族大量采用的五行相生取名法。武烘公兄弟三人从小在药铺随父母一边识字,一边学习医术,跟着父母打理生意。数年后,有了一些积蓄,继材公又把家迁到了如今的薛城区陶庄镇。
陶庄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4000多年前,境内即有人类聚居。陶庄镇地灵人杰不乏名人先贤,如夏商先贤中华车祖奚仲、薛国国君仲虺和陶朱公范蠡等。元代,陶庄属于滕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峄县。1945年12月,建立陶庄镇,属峄县。陶庄镇矿产资源丰富,早在元、明时期就有人在此掘窑挖煤,【枣陶煤田】是清末中华三大煤田之一。
陶庄镇王楼自然村,属于唐庄行政村,北面紧挨着唐庄、裴庄、天齐庙、于山等村,于山村后就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村东一里是塘口村,再往东是省道店韩路(山亭店子镇~微山韩庄镇);村南是供电工程公司,姚家祖坟在院内,往南数里外是蟠龙河;村西是枣矿集团陶庄煤矿旧矿区,村西北就是著名的明代古村西防备村。
解放前王楼村属于峄县,往西出西防备村就属于滕县县境。王楼村交通方便,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因为地处古峄县和古滕县的交界处,所以既融合了古滕(国)薛(国)文化之精华,还保留着老峄县的民间风俗习俗。
王楼村名的来历:
据本村王氏族人说.其祖辈可能与王肖武有渊源。王肖武名叫王俊(?─1652),又名王巨,字小吾、肖武,山东费县梁邱人,著名农民起义军首领。起义军原本反明,清军入关后以民族大义为重,又高举旗号扶明反清。明末王俊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纵横于峄、费、滕、邹数县,绰号”九山王”。
王楼村人世代传说,王肖武的义军曾在济宁劫走崇祯帝皇岗一宗,内有龙冠龙袍等皇家御用之物,遂称帝。义军失败后,王俊连夜潜到王楼村,将龙袍等藏于王楼村中古井后,又远遁他乡。据光绪《费县志》记载:“王巨,字小吾,梁邱人,好射猎。有田在开明山下之吴村,招佃垦荒,积粟甚富,意图纳粟得官。崇祯十三年岁祲,被劫。其党无食,遂为盗。复拒捕,杀县役。小吾惧罪,据山以叛。死党八人,各结一砦,筑宫室,修磴道,自号‘九山王’。十六年,劫济宁入贡御衣,遂称皇帝。顺治九年春,大兵围之两月,小吾死,其党降。”可据本村传说,王肖武并没死,山寨破,他率数人逃至王楼族人处稍事休息,补充干粮后,乔装改扮由西防备村后山的石马界古道逃往邹县,王小吾走后,王家人怕受牵连纷纷外迁,只有几户人家留了下来。
王楼,顾名思义就是王家堂楼。明朝中期,一支兰陵王氏迁入此地,用没有经过打磨的巨大碌碡铺在地下作地基,墙面用青石堆砌建成一座高大巍峨的堂楼。沧海桑田,几百年过去了,现在的人们已经无法用语言还原王氏堂楼气势恢宏的原貌,只知道当年王家不光盖楼建房,在堂楼西南和西北角还有两座炮楼,建房用土使得村东空地形成一个大坑,村西头还有明代大庙,也不知道是王氏祠堂还是寺庙道观,现在已经成了姚氏宅院。王氏建房取土在村东形成的大坑,俗称“王坑”。王氏堂楼北枕大山,南面正对一座小土山,名叫唐埠顶;村子左右砂山护绕,地势东高西低。村东北数里外的大山脚下,几条泉水汇聚一条小河,曲折蜿蜒地从几个村的村东流至王楼,经“王坑”一分为二,一支向南流入白泥坑,约二百米后折而向西从唐埠顶小山北面流向老龙湾;另一支像一条玉带,从王楼村前右转向西流去,在村西被一座老桥轻轻拦住,然后水流缓缓的向西,与村西南流的西沟之水汇合,然后一起向南涌向老龙湾进入蟠龙河,最后去了微山湖。
王楼村王氏共三支,有两支居于村东,据说是同宗,其中一支王氏的老宅就是王家堂楼原址。另外一支王氏居村西北,是解放前由石沟营集迁入。
继材公迁到王楼村之前,他的堂叔世冽公率子继槐公已经从沂州向城定居本村。(关于王楼姚氏入迁王楼村,族人有两种说法,本支祖上传说,王楼姚氏当时是两位先祖各推一辆药车来到本村;另一支族人传说,是他们祖上挑着药挑子先到王楼定居,后我支祖上投奔过来的,特此注明,留待以后考证,以下内容根据族谱和家族传说整理。)原来,自才伯公在沂州府向城集去世后,其长孙世浚公迁到徐州北的利国驿,次孙世冽公一家则迁到王楼村。薛城区陶庄镇上马庄刘氏族人的家谱里也记载了姚氏迁入王楼的信息。
《上马刘家渊源——刘氏家谱序 》
“刘氏祖籍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东五里)溪南村,公元一八二七年清朝道光年间直系十代成轨,因家乡农田遭灾,出于生活所迫,同邻村姚某、罗某、戚某肩挑中药箱流落山东滕县上马庄定居;姚某定居王楼,罗某定居微山夏镇,戚某定居齐村。本族长辈维新、维芝于一九六二年专程到江西省核查属实。”
从陶庄镇上马庄刘氏谱序中可以看出,如果世冽公一家是清朝道光七年(1827年)左右先定居王楼,那么比继材公入迁早了大约20年左右。
兄弟情深 后裔同心,人丁繁盛 家道中兴
据笔者父亲清玉公说,先祖们刚来陶庄的时候,此地小煤窑遍布。《峄县志》载:“方乾(隆)嘉(庆)时矿业大兴,而且诸大族若崔氏、宋氏以炭故皆起家,与王侯埒富……”,由此可知,当地从事地下采煤的窑户(矿工)人数在乡人中占比相当多。又据市中区渴口乡甘泉寺窑神庙发现的碑碣记载,早在元朝至大元年(1308年)就有人在这里采煤,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但是碑文对卫生事业的记载寥寥可数,“……卫生一道素不讲求,遒有疫病流行,矿工以及乡民恒遭多数死亡之惨……”。彼时王楼村附近仅有滕地刘楼刘氏、上马庄刘氏【来自江西,和王楼姚氏的老家是邻村】、峄地西防备村李氏等几姓开有药铺,惜伤病者多而行医者少,矿工乡民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救治,这是先祖看中此地的重要原因。另外村东的塘口村及附近的埠后、院山等村出石磨,而峄县石磨由于质地上优,驰名数省,开塘锻磨也就成了当地石匠们养家糊口维持生活的主要手段。加工石磨以及销售最兴旺的时候,人数达到了几百上千人,其兴盛程度不亚于当地的小煤窑。这也为行医者提供了更多的伤病患者。
姚氏家族是江西人,赣派风水源远流长,先祖们不仅医术精湛,对于阴阳五行此消彼长之易理也通晓一二,对于王楼村的风水曾断言曰:“此地风水俱佳,遍地炭窑,正与我姚姓相合,若居此地,定能人丁兴旺,福气坨坨。”福气坨坨是南昌话,在南昌,有些人家并不富裕,但是,只要人丁兴旺子孙满堂,人们都会羡慕老人福气坨坨。
世冽公来到王楼时,买地盖了两间草房居住,行医都是到集镇上去,家里没有药铺。老辈有句俗话“穷人看病,富人拿钱”,老百姓的日子很清苦,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有病了开方抓药都是赊欠,年底有钱还钱,年底还不上,姚家就把欠账勾了,医者仁心,大过年的不会去逼债。继材公一家来到王楼,在堂叔世冽公的帮助下,买了堂叔住宅西边,当地富户张元龙家的土地,大约五间房的地面,挨着堂叔家盖了两间草房居住,然后继材公和继槐公兄弟一起出钱在宅前建了两间房作为药铺,堂号取名“协力堂”,关于一起开药铺的原因说起来也很无奈,就是经济紧张,取名“协力堂”之意是两家人齐心协力创业;另一个意思是医者和病者相互配合,齐心合力医好顽疾。药铺开业后,他们谨守医德,仁者佛心,为当地无数病患伤残者解除了痛苦,同时姚家人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数十载后,到了继材公的长子武烘公掌管家业时,已在邹坞、陈郝、临城等集镇开有药铺三四处,购置土地二百余亩,姚氏人丁也逐渐兴旺。武烘公因德高望重,做事公道,急人所难,被当地乡绅村人推为庄长。本村已经去世的王宝华老爷爷如果健在的话,应该一百多岁了,他曾回忆说,“姚武烘大叔不仅为人正直,而且医术高超,当年我们这里十里八村流行过一句话:“长疖子,肚子疼,快找皇备的姚武烘。”。
皇备村就是指的东西防备村,明初政府曾在此地设置两个兵营防备山里的土匪,后来演变成两个村庄。过去此地小自然村十八九个,以东西两个防备村最大,势力最强,故此本地统称为防备,或者皇备,有“东西十八个皇备村”之说。
从清道光年间开始,随着姚氏、杨氏,魏氏,朱氏,李氏,毛氏的先后迁入,王楼才真正成为村落。如今村中仅有王、姚、朱、毛、李五个姓氏。姚氏家族来到王楼发展很快,二百年间繁育了10代人。自继字辈以下,41世武字辈兄弟3人,42世定字辈兄弟10人.43世公字辈12人,44世卿字辈25位,45世绍字辈50余人,……目前已经传到48世景字辈,共约六七十余户,近300人,族人主要分布在王楼村和西防备村,后因工作学习等原因,部分族人迁到陶庄镇驻地、枣庄市中区驻地、薛城区驻地、枣庄新城等地,还有部分族人迁到了南京和北京廊坊、天津等地。族人中一半是工人,亦有从政,从军,从商,从农,也有在文教,卫生,金融,企业,医院之岗位,虽无大富大贵之家,然均能奋发进取,循理守法,建树颇多。
虽然离开南昌老家已经三百余年,与老家失去联系也有180年,但是王楼姚氏世世代代始终记得老家是南昌府斗门县,到了解放后祖辈传下来的字辈仅仅记得六辈“继,武,定,公,青(实际为卿),少(实际为绍)”。从民国开始,当地姚氏先后多次来村里联系合修家谱,由于字辈不同,无法证明是同宗同族,王楼姚氏始终没有参与当地姚氏的修谱活动。
外迁的族人后裔总是对祖居地感觉神秘好奇特别向往。清代民国时“协力堂”药铺两边对联写的是“东鲁家声远,南昌世泽长”,这幅对联里暗含着对南昌老家的无尽思念以及无奈,忆起先祖在康熙年间,秉持着江西人的“外出赚钱,回家买田”的信念来到山东,五六代人一百多年过去了,却因清廷无能,丧权辱国,到处烽烟四起而至国破家亡;又兼天灾人祸,土匪横行,民不聊生,好好一大家人四分五裂,渐渐与南昌老家失去联系,不得已留在了这个连年天灾人祸、土匪横行、连正式名字都没有的穷乡僻壤,可叹“沧海月明珠有泪,洪州渐远家难回!”当然,外迁的族人过了两三代人以后,随着与老家族人的房份渐远,亲情日疏,赚了钱也就不会再寄往老家买田买地,“何处黄土不埋人,”定居当地也是很自然的事。如今不也是如此,在哪里买房,哪里就是家,古今一个道理。
实际上过去游医与坐堂医的生活也是及其艰苦,南昌姚氏的医药生意除了少部分家族越做越大,大部分开的药铺药行都是仅能自足或温饱。到了清末民国时期,随着西医东进,民国政府否认进而取缔中医,使得大部分姚氏药铺纷纷关张,族人们无奈改行从事其他职业。王楼姚氏来到王楼后一共行医五世,到了公字辈这一代,也仅有公才公(人称四先生)一人继承祖传医术,后来公私合营,药铺并入了陶庄联营医院,数十年前,如果在陶庄联营医院中药房抓药,还能看到姚氏家族的药柜子等老物件。南昌姚氏祖传近九百年的医术,在王楼村终于没有传承下来。
不忘祖恩 千里寻亲,血脉相连 万叶归根
那么南昌老家忘记了这些客居外地的游子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南昌姚数百年来一直坚持年年祭祖叙谱的传统,成了联系外迁族人,让游子回家不迷路最好方式。清光绪十七年【十三届】和民国十八年【十四届】两届续谱,南昌老家均发简章给省外宗族,通知各地族人参加修谱。比如清乾隆年间从南昌迁到盐城南洋岸的姚盛华家族,由于发展较快,先后开了《永生堂》、《万金堂》、《乾元堂》,《庆馀堂》、《济生堂》药店及《天源堂》染布坊等。在《南昌盐城姚氏宗支族譜》2003年版(《耕历堂》南洋岸花川港宗支谱系)中我们看到了民国十八年南昌姚发的一则简报(部分):
民国十九年阴历三月十日 接得南昌简章 姚氏筹备处 民国十七年开始——
江西九大姚 南昌通信处
总局 南昌黄家巷一号 姚穉山先生收
姚湾团 南昌関马祠天福栈姚肖巌先生收
斗门团 南昌姚家巷一号 姚穉山先生收
斗山团 南昌胡琴街福大祥姚定悦先生收
沙窝团 南昌塘胜上达记 姚景祥先生收
埂头团 南昌高桥街昌记 姚定衔先生收
蒋湾团 南昌潮王洲大有年姚凤池先生收
海山团 南昌関马祠天福栈姚肖巌先生收
竹林团 南昌関马祠天福栈姚肖巌先生收
北冈族 南昌带子巷春发团姚公暲先生收
……
从简报内容看,南昌姚第十四届修谱发起的时间是民国十七年初春,遗憾的是因信息不通,路途遥远,又加上战乱不止,到民国十九年阴历三月十日,盐城宗亲才接得南昌发出的修谱简章,而南昌修谱于民国十八年已经结束。也有的在续修族谱结束后,老家祠堂才收到省外宗族的报单,像这部分人根本不可能收入谱中,据老家知道内情的族人介绍,本计划待到下届修谱续入,后因战乱,老家祠堂的老族谱及有关报单资料被焚毁,成为了外迁族人永远的遗憾!还有的族人因种种原因,迁出后就和老家彻底失去联系,几百年后才又认祖归宗。
既为人子 时时思亲,春露秋霜 水源木本
每逢佳节倍思亲,游子更忆老家人。
身隔千里心相印,万古不变同宗情。
这是已故南昌姚氏第十六届修谱主编姚卿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万千游子思念南昌老家的心情。姚氏自从迁到王楼,历代族人都没忘记自己的祖籍是南昌,可是与老家失去联系这么多年,南昌老家还有族人吗?族人们都过得好吗?是否还记得我们这支外迁的亲人?每到家族里有红白喜事或者闲聊的时候,老人们聚在一起,嘴里念叨都是想去南昌老家看看,找到那里的亲人并渴望能够认祖归宗,要不然,我们这二三百人的家族,就成了断线风筝,无根浮萍,成了孤魂野鬼了。可是南昌府那么大,到底家在哪里?却谁也说不出来。
清玉公谱名卿玉,又名青玉。生于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卒于公元2016年农历正月,高小文化,军人。
清玉公生前一直对家族历史有兴趣,闲暇时,就注意收集研究祖辈之事,积累了很多资料。公元2000年,听说祖籍江西南昌县溪南刘村的陶庄镇上马庄刘氏回老家寻根修谱,并且已经开始修坟立碑,对清玉公触动很大,所以他口述并命我整理本家族资料和绘制世系图,打算把族人资料整理好后做一个简单的家谱。本人是清玉公的次子,受父亲影响,对家族史和家谱有着浓厚兴趣。
2008年,南昌姚氏在姚网发表《告南昌姚氏宗亲书》,号召各团族分支参加第十六届修谱工作。清玉公知道后激动万分,老泪纵横,说,终于联系上老家亲人了!于是满怀激情,到各家动员并召开家族会议,商讨续谱事宜。 但由于失去家谱,且多年以来中断了和老家的联系,这么多年未参与修家谱,始迁祖名讳也已记不清了,怎么和《南昌姚氏族谱》接轨,是一个大问题。
卿玉公回忆,家里在文革以前存有老地契,上面有武烘公的名讳和以下各代的名字,虽然文革中地契被毁,但他一直记忆犹新,为这次修谱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后来我又陪同父亲走访了鲁南苏北部分地方的南昌外迁族人,寻访祖辈们居住过的地方和族人,曾先后到过枣庄市邹坞镇周村,中陈郝村,齐村镇,羊庄镇;台儿庄区涧头集镇的万年闸村;联系了江苏邳州土山镇,铜山县利国镇及简城集的族人,或亲自走访,或电话联系,每联系一处都有很大的收获,族人们也都大力支持,笑脸相迎,显现出浓浓的同宗之情。在掌握了大量资料以后,又和南昌姚氏修谱理事会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终于在厚重的《南昌姚氏族谱》里查到了先祖的行传,几经考证推断,最后确认王楼姚氏是从南昌县斗门村观前房迁出。族人们欢呼,奔走相告,陶庄王楼姚氏不再孤单,不再是无处落脚的孤魂野鬼!而是有着一千四百多年辉煌历史的南昌姚氏始祖彦国公后裔,我们不光是是文武世家,中医世家,也是名人之后。
承祖之德 沐祖之恩,赣鲁深情 永世长存
在各地宗亲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族人们立即行动,决定由绍勇,绍宝,绍刚,绍伟等各负其责,收集各支族人资料,由我统一整理,并根据清玉公拟定草稿绘制世系图,撰写《分支简介》,终于成功地整理出了完整的家族资料,并与《南昌姚氏族谱》完美接轨,圆了几代人的梦。
2009年初冬,南昌姚氏第十六届修谱委员会派姚卿芳,姚卿堂,姚绍和三位代表不顾严寒,千里迢迢来到枣庄考察陶庄姚氏,以及考察台儿庄区涧头集镇万东村姚氏的情况,并为我族定名为南昌姚氏枣庄市陶庄分支。
2010年的冬天,清玉公等一行五人,参加了南昌姚氏第十六届祭祖颁谱典礼,迎回了族谱,圆了数代人的梦想!
南昌老家宗亲非常关心客居在全国各地的宗亲,经常在农忙结束的时候派代表外出走访联络感情,让外迁宗亲感受到了浓浓的血脉亲情和深厚的同宗之谊!
此后几年,清玉公、清忠公,绍宝,绍刚,绍伟,绍庆,绍恩等人也多次组织族人赴南昌参加祭祖活动,并踊跃参加始祖彦国公祠堂建设及斗门祠堂维修费用的捐款活动,以及2014年彦国公祠堂的落成典礼活动,他们的行动影响了陶庄姚氏族人,也让全国的南昌姚氏宗亲,深深感受到了枣庄市陶庄姚氏族人尊祖敬宗的热情,陶庄姚氏的家族活动也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愿我家族更加辉煌!
南昌姚氏彦国公45世孙枣庄姚绍峰
2024年农历甲辰年8月4日炎夏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