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姚氏十三进士简介

 莆田姚氏古代共有13位进士,11位举人,古时属莆田望族。据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朝列大夫、布政司右议参进士陈鼎《姚氏重修族谱序》载:姚氏,莆望族也。自唐奉礼郎天明公,由光州固始来迁福莆接境韶溪家焉,六传;有求仁公自韶溪析兴化县游洋,九传;有榘公自游洋析居中沁;曰韶溪,曰游洋、曰中沁,一本之分,九族之懿亲也。目前姚氏主要有五大世系,分别是韶溪姚氏始祖姚天明的中沁姚、畅山姚、梁山姚和监前姚世系及姚凤的霓埔姚世系。涵江区梧塘镇枫林村宝弄自然村,有两座百年老屋,它作为当地姚氏族人发展的历史印迹,记录了时代变迁的脉络。

        姚姓也出现过姚旅等着名文学家,姚旅(?-1622)字园客,初名鼎梅。莆田涵江北山(今涵东街道办事处涵东村)人。明代书法家、精古鉴。少年苦读经史,有才名,却屡试不第,于明万历间(1573-1619)游学四方,足迹遍天下,因而对所经之处,凡人情风俗,节候风气,戏剧乐舞,均有所记述。卒于燕(今属北京)。晚年着有《露书》14卷刊行于世,收入《四库全书》存目。莆田姚氏十三进士分别是宋代的姚安仁、姚合、姚廷瑰、姚宗之、姚直夫、姚亨震,明代的姚鸣和、姚永、姚鸣凤、姚正、姚鸣鸾、姚文炤和姚虞等。明清间姚氏十一位举人分别是明代的姚绵、姚文烨、姚鸣佩、姚文炜、姚养科、姚一瀚,清代的姚恒、姚廷献、姚黄甲、姚式金、姚诵华等。
  姚安仁(?-?)莆田人。宋元符三年(1100)李釜榜进士,莆田姚姓首个登第者。莆邑名儒,知书达礼,精研《四书》、《五经》。官至文林郎,政和间(1111-1118)任永春县知县。有姓联称:“宋代文林郎书经二部,明朝光禄卿廉能一等。”
  姚合(?-?)莆田人。宋崇宁五年(1106)蔡嶷榜进士。官至兴化(今福建莆田)参军、洪州(今江西南昌)教授。
  姚廷瑰(?-?)莆田人。宋绍兴八年(1138)黄公度榜进士。官至承议郎、台州崇道观主管。
  姚宗之(?-?)字元仲。文贤里洋坂(今仙游度尾镇洋坂村)人,少时进家乡东山书院就读,以文学为郑厚所称许。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王十朋榜进士。初官授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司户参军。乾道五年(1169),应诏回京,擢升国子学录,寻迁太常博士,兼权吏部郎官。请禁援例陈乞之弊,惟一遵成法,进将作少监。轮对,上言三事:一论“今日法令贵严而不贵宽,制度贵质而不贵文,任相贵远而不贵细谨,用将贵成功而不贵其无过,试人贵职事而不贵其空言,谋事贵十全而不贵其欲速”;二论“节度之官,祖宗未尝轻授,今之将帅,爵极欲满,一旦有事阃外,处高堂大厦者难于行阵驱弛,溺歌童舞女者难于士卒甘苦,愿陛下以奔走豪杰为用将之术,无极其爵而满其欲。”三论“国家方经略中原,泛使必时遣焉,用非其人,徒辱命耳。乞特置奉使一司,选择堪任者储之”。高宗称善再三。同僚闻其奏对语,赞其“议论剀切,有古争臣之风”。宗之以亲老求外仕,遂提举福建路常平茶事,复改东浙。奉旨核实国家粮食储藏情况,发现一些库房多年封存不动,粮食变质尽毁,即上书奏请:“平籴广储,所以赈贫之,救水旱,以新易陈,实数常存,为荒政之备。”孝宗采纳其言,既保证国库储粮,又施利泽于民生。俟后,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以母老请祠便养,未遂而母卒。宗之寻亦卒,年56岁。卒后入祀仙游乡贤祠。在兴化县通衢之里,以军器少监姚宗之为本路提举立“采绣坊”。宗之刚方廉直,事亲孝,与人忠。适有戚进位枢筦,庆者盈门,宗之独未尝至。每语人云:“事唯公故明,唯勤故敏。”方崧卿称其言可为“莅官之范”。子姚榘,建州录事参军;姚楶,潮阳县尉。
  姚直夫(?-?)字敬仲。莆田人 。姚合从孙,姚同弟。宋开禧元年(1205)毛自知榜进士。任江陵县(今属湖北)知县,嘉定中擢南安府知府,仕武议大夫,寓居福清县吴田。《福清志》以为其邑人。
  姚亨震(?—?)莆田人。姚合侄孙。宋嘉定十三年(1220)刘渭榜进士。
  姚鸣和(?-?)字廷和。莆田延寿里冲沁(今属涵江区)人。明代书法家。成化十九年(1483)福建乡试陈仁榜举人,成化二十年(1484)李旻榜三甲第137名进士。官至户部主事,为人谨恭守正,不幸早卒。
  姚永(1474-?)字思永。莆田城北畅山(今荔城区畅林畅山村)人。子姚文照。明代书法家,楷法精妙。正德二年(1507)福建乡试林文俊榜举人,正德三年(1508)吕柟榜三甲第73名进士。宰邑,牧事有成。升太仆寺丞,嘉靖三年(1524)五月以疾请致仕,然吏部言已满三年例应升职故加其为光禄寺少卿,时年五十一。时子姚文照任刑部员外郎时,父子同朝,乡人荣羡,然父子均朴实淡然、谦抑敬畏,视其色如在野。
  姚鸣凤(?-?) 字景阳。莆田县埔尾村(今涵江区国欢镇林柄村)人。兄姚鸣鸾,侄姚虞,俱进士。明代书法家。正德八年(1513)福建乡试张岳榜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舒芬榜三甲第184名进士。授承德郎,南京太常寺博士,嘉靖四年(1525)五月升南京浙江道监察御史。时武定侯郭勋受山西巨寇李福达贿赂,为福达冒名升帅阃,事觉,两京台谏论奏勋,郭勋反奏陷台谏及按事官。嘉靖六年(1527)八月,诏命张璁等覆讯福达狱,公卿台谏多谪戍、削籍,福达竟脱死。得此,鸣凤与御史高世魁连疏论之,言郭勋乱法纵寇,诬陷诸谏臣,请求治其为乱首之罪,福达为法所必诛无赦。世宗怒,系逮诏狱。嘉靖六年(1527)十二月与世魁并削籍。归乡惟图书数箧,闭门造书,设塾以经术教族内子弟。着有《杜诗类集》。
  姚正(?-?)字在养。莆田人。明书法家。正德十一年(1516)福建乡试朱淛榜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杨维聪榜二甲第105名进士。嘉靖十一年(1532)任安庆(今属安徽)知府,嘉靖十七年以软被罢。有《九华山》七绝传世。
  姚鸣鸾(1487-1526)字景雍,号云洲。莆田县涵江埔尾村(今涵江区国欢镇林柄村)人。弟姚鸣凤,子姚虞,均进士。明代书法家。正德五年(1510)福建乡试黄廷宣榜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杨维聪榜三甲第57名进士。授新务郎。世宗即位,疏陈七事于大礼,尤为切直。嘉靖元年(1522)任淳安知县,刚方明决,礼贤爱民,敬士养老,修学宫,重纂邑志,百废顿举,邑人德之,建祠以祀。时以淳人生女多淹而杀之,禁弗止,刊行《劝民举女歌》以警觉之,劝民养女,其歌云:“虎狼性至恶,犹知有父子。人为万物灵,何独不如彼。生男与生女,怀抱一而已。生男既收养,生女顾不举。我闻杀女时,其状苦难比。胞血尚淋漓,有口不能语。伊嘤盘水中,良久乃得死。吁嗟父子心,残忍一至此。我因训吾民,无为杀其女。荆钗与布裙,未必能贫汝。随分而嫁娶,男女得其所。此歌散民间,吾民当记取。”嘉靖五年(1526)四月三十日病卒。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有《鸾亦云集》6卷,嘉靖三年(1524)主修《淳安县志》,并作序。
  姚文炤(1495-?)字在明,号虚谷。莆田城北畅山(今荔城区畅林畅山村)人。曾祖姚绵,景陵教谕;祖父姚渠;父姚永;母畲氏,娶陈氏,兄文烨,同榜举人;文熛、文焯;弟文燠、文熖、文烰;娶陈氏。弘治八年(1495)十二月二十三日生,行八。嘉靖元年(1522)福建乡试丘愈榜第6名举人,礼部会试第225名,嘉靖二年(1523)姚涞榜二甲第5名进士。任刑部主事,迁刑部员外郎,嘉靖九年至十四年(1530-1535)任金华府(今属浙江)知府,抉隐剔蠹,汰冗惩婪,兴校治桥,均傜赋,通盐鹾,复豪右攵没之产决津要杀人之狱,赈武义等邑,饥殍全活,以数万计。湖州借折粮百余年,躬请巡台力为辩复,至面折湖守不少屈,其一意为民类此。又葺丽泽四贤书院,建章文懿陆鹤山诸祠,寻以献最行老稚填道,泣下刻石,纪思又为立生祠,金华人有十美政之歌谣。历官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嘉靖二十四年(1545)七月升浙江左布政使。嘉靖三十一年(1552)十二月致仕。致仕林居,筑书堂于畅山之侧绶溪边,课子读书。其家境清贫,“三春无一事,锄地种兰花。”所至之处为人宽厚。任刑部员外郎时,其父姚永为太仆寺丞,父子同朝,乡人荣羡,而皆澹朴抑畏,视其色如在野。后以疾卒,葬墓筑常泰里延寿村霞坡山。
  姚虞(1507-?)字宗舜,一字泽山 ,号师舜。莆田埔尾村(今涵江国欢镇林柄村)人。曾祖姚资德,祖父姚商,父姚鸣鸾,叔姚鸣凤,母董氏,弟姚夏、殷、周,娶林氏。明代书法家、方志学家。正德二年(1507)九月十四日生,行一。嘉靖十年(1531)福建乡试陈让榜第20名举人,礼部会试第136名,嘉靖十一年(1532)林大钦榜三甲第133名进士。观户部政,授镇江府(今属江苏)推官,升行人司行人。嘉靖十六年(1537)升南京试监察御史,次年后转实授,改北道监察御史,清军湖广。嘉靖十八年闰七月,时显陵大工行,郧阳、河南流民赴募万人,无所得役,流离死亡。体恤流民之苦,奏请安抚,上疏,以理平情得允,人给预备仓粮三斗,谕令回籍,饥民德之。嘉靖十九年二月,值岁荒,百姓背井离乡,绘流民十二图给朝廷,反映下民疾苦。嘉靖二十二年(1543)任淮安府(今属江苏)知府,三载后离任。着有《岭海舆图》,为巡按广东时所作。有图十二,首为全省图,次为十府十图,最后为南夷图。各图有说有记,略于前代而详于当代;略于山川而详于扼塞,略于官职而详于兵马、钱粮;略于文事而详于武备,于志乘之中别为体例。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四库全书》存目。《明诗纪事》录其诗一首,着有《焚余诗集》,刻印过题宋苏易简撰《文选双字类要》3卷。《兰陔诗话》云:泽山悯郧、襄、河南流民之苦,为图十二以闻。人比之郑介夫。遗集不传,从《罗浮山志》录得二律。

原文出处:http://www.yaogens.cn/portal/thread-75974-1-1.html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