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氏世系(《新唐书.宰相世系》)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45 KB, 下载次数: 515)
在“周口姓氏文化研究会”探讨姓氏方面的进展时发现一本《中华姓氏源流史》
4 g) \0 X5 K9 J# [ t4 H
1 h% i6 L6 Y) `+ s9 A
《中华姓氏源流史》之第五编 舜帝支姓氏 《中华姓氏源流史》--作者 何光岳 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四册 计;705万字 16开本 307.75
5 |& d) J, [# r& s5 c9 R, ]# _印张 2003年9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500 书号:ISBN 7-5355-3826-6/G.3821 全套定价:1680.00元 在这部《中华姓氏源流史》文集中, 姚姓作为“ 舜帝支姓氏 ”的第一姓 排在整个源流史的第五编, 也就是第二册的第1035页开始 姚氏被排在第一位,另外还有;145个姓氏(诸如;铫氏、余姚氏、余虞氏、上虞氏、西虞氏、(日+分)氏、象氏、陈氏、颍川氏、与氏、田氏、田俅氏、满氏、胡氏、孙氏、陆氏、偃师氏等),加上姚氏共146个姓氏。 在姚氏一节中对姚氏的探源是这样写的
' K v2 R4 j# I* X( G0 b
姚氏 《元和姓纂》下平声四宵:姚氏,虞舜生于姚墟,子孙以姚为氏。《左传》郑大夫姚句耳。汉有谏议大夫姚平。舜后胡公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奉舜后。子恢,避王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妫氏。五代孙敷,又立姚氏。 《古今姓氏书辩证》敷复改姚姓,居吴兴武康。敷生信,吴选曹尚书。八世孙曾垣,隋开府仪同三司、北隆公。二子:察,隋太子内史舍人,袭公,生思廉,左散骑常侍、修文馆学士、丰城康男。生豫州司户参军憕、符宝郎恽。憕字处平,生(王+寿)、珽。(王+寿)字令璋,相武后;珽,户部尚书。最,蜀王友,生思聪。至八世孙兖,唐太仆主簿。陕郡姚氏,亦出自武康,梁有征东将军、吴兴郡公宣业,生安仁,隋汾州剌史。生祥,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都尉。祥生懿,字善意,隽州都督、文献公。生元景、元之、元素。元景,潭州剌史;元之名崇,相武后,中宗、睿宗、明皇,世称姚梁公,生邓州剌史彝、大理卿异、永阳太守奕;元素,宗正少卿,生楚州剌史(合+艹)、通事舍人冯、鄢陵令算,孔九人,曾孙二十人,四世孙七人,五世孙五人。彝生闿、阆、(门+西+土)、闶、辟。异生闳、(门+干)、阀。奕生阐。闿生系、俟。阆生倍、伦。(门+西+土)生侑、(亻+丕)。辟生(亻+孚头+冉)、偕。闳生恃、悟、(忄+詹)、(忄+享)、惕。(门+干)生恬、(忄+登)。阐生恒、协、(忄+面)(《新唐书》阐六子:恒、恺、协、(忄+面)忱、惮)。其显者,(亻+孚头+冉)之子勉为谏议大夫。元素五孙、三曾孙。(合+艹)生润州司户参军闲,睢阳太守、右金吾将军(门+言)。冯生阍、论。算生(门+干),(门+干)子秘书监合,世所谓姚成功者。 《通志。氏族略》、《姓氏急就篇》皆同。 《姓(角+崔+冂+八+口)》平声十七萧:姚氏,《姚源》云:虞舜之后。《路史》云:春秋时姚国,子姓,后因氏。《千家姓》云:吴兴族。《战国策》秦有姚贾,《汉书》有姚平、姚定、姚光,《唐书》有姚崇、姚鹄、姚思廉、姚(王+寿)。《宋史》有姚铉、姚平仲、姚内斌、姚麟。又夷姓,西晋时有姚弋仲、姚苌,号后秦,本羌种,自称舜后。《西秦录》有姚讃、姚艾,皆其裔也。 《姚氏寻源》:姚氏,《姚谱》出吴兴、南安二望。《广韵》云: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左传》郑大夫姚句耳,姚般即其后。《帝王世纪》云:舜母名握登,生舜于姚墟,因姓姚氏。《说文饰、》云: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澍按:姚舜后胡公封陈,至敬仲仕齐为田氏,至丰,王莽封为代睦侯,奉舜后,……郑樵云:虞有二姓,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而妫皓又改姓为姚,则姚、妫二姓可通也。又:赤亭羌姚氏亦舜之后,汉中元末姚填虞寇西州,为马武所败,即舜少子之裔。 又《路史。.国名纪丁》商氏后:姚,春秋姚子国,子姓。此姓今极少。姚氏皆称舜帝之裔。 《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载:湖州吴兴郡七姓之首为姚氏。婺州东阳郡五姓之二为姚氏。《太平寰宇记》则以湖州吴兴郡四姓之首为姚氏。《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载湖州吴兴郡十六姓之三为姚氏。婺州东阳郡七姓之四为姚氏。《广韵》:“姚姓出吴兴。”而羌族后秦王姚苌之裔则以南安为郡望。
: ~- \, L: s& N
8 {& B2 R! X, \; ?# l+ i: U.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