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6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谱告诉你什么?(转载)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98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16 17:1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本特殊的 " 书 " ——家谱,清晰地记录了 " 你从哪里来 " 以及祖上历经的变迁。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姓氏文化,4月10日记者了解到,省图书馆推出 " 读家谱,树家风 " 活动并征集家谱方志以来,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短短一个多月就收到了 100 多部家谱。
记录家族血脉繁衍
" 家谱的首要功能是记录家族世系繁衍。目前,省图书馆收藏的家谱总数超过 1000 部,涉及 180 多个姓氏。"4 月 10 日,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闫宏伟对记者说,以李姓为例,现藏于省图书馆馆藏的一本《李氏家谱》,详细记录了李姓起源与发展。
李姓起源于现今的河南省洛阳、鹿邑一带,历史可追溯至远古颛顼帝高阳氏。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正是李氏家族第十一代孙。唐朝年间,皇帝姓李,并且常常对功勋卓著的大臣们恩赐李姓,造成了李姓的急剧增长。随着历史不断的变迁,李姓历经几次大规模南迁,明清以后,部分李姓由闽、粤一带向海外移居,到达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形成了更广泛的分布。
事实上,许多家谱还会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先人事迹,让子孙后代快速了解到家族发展过程。"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我们有责任把家族历史记录下来。" 新郑市新店镇郭老庄村郭钰达最近正忙活着修家谱,他认为,木有本,水有源,落叶要归根。家谱不仅是寻根的依据,也是归根的铭记。
见证历史变迁
"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闫宏伟说,在编写家谱的过程中,很多作者是亲身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因此,家谱中不乏记载很多异于常规史料的事件,填补了许多历史记载的空白。
据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最新征集到的一本出自鲁山的家谱,详细记载了康熙七年,一支军队由福建迁至鲁山屯田,又于康熙二十四年正月出征罗刹的事件。包括将官的名录官职、出征前的会议记录、准备工作,甚至具体到每日行军路线、路程、士兵艰苦的生存环境,像一部完整的行军日记。这对研究当时的经济、居住、饮食等历史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像这样记录家族奋斗、征战、兴衰、发展历史的家谱非常多,从一定程度上见证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发展的历史概貌,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优良家风祖训代代传
闫宏伟说,一直以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一个家族想要兴旺,族人就必须要有规矩。因此,许多家谱都非常重视记载家规家风,让子孙代代恪守。
重建家风,可以从传统家风中去寻找,去继承和发扬,从而形成现代新家风。
从馆藏的家谱来看,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家规家训,家谱中较为常见的有这几类,注重家法、国法;和睦宗族、乡里;孝顺父母、敬长辈;合乎礼教、正名分;祖宗祭祀、墓祭程序;修身齐家等。比如《包氏家谱》记录的《包拯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虽然只有短短 37 字,却是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在当今常见的一百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七十三个。相对于这些数量,我们这里保存的家谱还是极少量,仍有很大空缺。" 闫宏伟认为,家谱文化需要普及,最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年轻人了解家谱文化,鼓励他们承担家谱的续编任务。
据悉,省图书馆今后将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架阅览,为广大读者寻根溯源提供方便。对于既想和更多人分享家谱,又想将自家的家谱继续传下去的,可以进行扫描捐赠,做成数字资源进行保存和分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2 01: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