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704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二品侍郎
|
你想说明什么,此“元通”和安化姚氏族谱中记载的元通是一人吗,
克保宗亲你好,你说的“元通”又和邵阳姚氏族谱中元通是什么关系。又是同一人吗,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安化姚氏入湘之祖,六亭公之高祖,元通,很有可能是“尚忠公后,是不是”
我记得,湖南靖州姚氏“兆大公”祖籍来自江西吉安泰和圳上,可网上有资料说,也是出自,尚忠公后,资料如下:
19世崇公:姚崇,名元之,陕洲硖石人,(今河南三门峡南)生于高崇永
徽元年庚戌岁(650年),卒于玄宗开元九年辛酉岁(721年),官历武则天,
睿宗,唐开元年时任宰相, 封梁国公,赠太子保,谥文献.生三子:长子
彝公,次子弈公,三子异公(20世).
三子异公(20世)生一子:华(21世)后裔去向不明
次子弈公(20世)生二子:蓬公.荻公(21世)后裔去向不明.
20世长子彝公生一子:芹公(21世).芹公生二子:长子公敏,次子公教
22世次子公教后裔去向不明
22世长子公敏生二子:长子必聪,次子必明(23世).
次子必明(23世)后裔去向不明.
23世长子必聪生一子:馨芝(24世).馨芝公生二子:长子尚忠,次子尚质.
25世次子尚质后裔去向不明
25世长子尚忠(江西灵源始祖).字秦原,宋真宗六年癸卯岁(1003年),
由河南中洲游江西之瑞阳,覧灵源之胜景,后卜居于新昌,为新昌笫
一世祖.尚忠生二子:长子:和公.次子:穆公(26世).
次子穆公(26世)后裔去向不明.
26世长子和公生二子:长子:小三郎,次子:八郎(27世).
次子八郎(27世)后裔去向不明.
27世长子小三郎.(诰封通事郎.卒葬于灵源吊钟形).生一子:振公(28世).
28世振公生二子:长子:旦,次子:渠.(29世)
次子渠公.(29世)生五子:铨.俄,镗,锐,镐.后裔去向不明
29世长房旦公:生于宋元符三年庚辰岁(1100年),葬于高安黄坡龟形.
旦公生三子:长子:铸,次子:十四郎.三子:锡(30世).
长子:铸,(30世)生二子:泳公.浚公.后裔去向不明
次子:十四郎.(30世)后裔去向不明.
30世三房锡公.生四子:长子:守文.次子:元通,三子:元和.四子:元肓.
31世.次子:元通,三子:元和.四子:元肓,后裔去向不明..
31世长房:长子守文.号元献,生三子:长子居士,次子居易,三子居敬.
32世长子居士,生二子:仲一郎.仲二郎(33世)后裔去向不明
32世次子居易,生一子:宣九郎(33世)后裔去向不明.
32世三子居敬,字行简.生一子:勉公,(33世)
33世勉公,初名冲,字蜚卿,更名成一,号雪坡,生一子:愿夫(34世).
34世愿夫,生三子:长子君章.次子君祥,三子君占(35世),
(据传,君章三兄弟以一个鱼形瓷盘子分家,长兄分鱼头,二兄分鱼身,
三弟分鱼尾。以作为兄弟各奔东西后的子孙后代来相认的依据。)
35世三子君占,后裔去向不明
35世次子君祥,生二子:应科,应孙,(36世)后裔都已迁居于福建。
35世长子君章.生一子:,兆大公,(36世)。先世居江西吉安府泰
和县水巷口。
36世兆大公,湖南靖洲始祖。生于宋绍定二年已丑岁(1229年3月18日)
卒于元延祜二年乙卯岁(1315年)。享寿八十七岁。
在宋末年,元兵侵犯中原,为御外侮,兆大公随军征进,后被封为
平北将军,咸淳六年庚午岁(1270年)继封六部总官,后奉旨抚疆
辟靖,道经湖南靖洲县,屯镇安乐门,偕子卜居于水屯。后移龙宝。
与原配潘氏,续配温氏同葬于靖洲汶溪之老虎岩癸山丁向。
兆大公与原配潘氏生一子:景立为长子(37世),与续配温氏生六子:
景全为次。景相为三,景星为四,景云为五,景祥为六,景绣为七。
值得主意的是,湖南怀化辰溪姚氏三公裔,也是尚忠公裔,
一连连,一串串,因此,“元通这个名字”邵阳姚氏中元通,是肯定不会承认是什么锡公后的,人家有岩公,浙江桐庐迁江西吉安后来到,湖南宝庆府,抗元来了。至于姚岩认哪里姚为祖源,先是浙江萧山,贵州替邵阳认在了广公名下,想必还去江西寻一下根,要么接,正雅公,要么就接彦国公,
至于,安化姚氏认不认六亭公之高祖绍弦宗亲说过,是收录近来,让后人做参考的,元通是否是,锡公的儿子,前提是安化都不敢确定,元通是六亭公之高祖,因此想要认元通是锡公的儿子,首先需要认元通。
六亭公一支,有可能和灵源粘上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