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78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溯源流秉弃误讹还历史原貌 --姚治洲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21 17:28: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6 A! t& y  Q  x
追溯源流秉弃误讹还历史原貌
) M" r1 e$ s" ^$ Q: u5 L
姚 治 洲

. M  Q5 V  R+ T3 ~' J! ^4 ]( W- f) `/ V
江西新干县姚氏,历史悠久,同根同源,枝繁叶茂,人才辈出,事业兴旺发达。一千多年前,五代十国末期,姚彦章之后姚旷从湖南迁江西宜春定居,生一子广,广公生六子,思尧公,思舜公,思禹公,思汤公,思文公,思武公。今新干县境内姚氏皆为广公后裔,是一脉繁承的一支庞大家族。从今天新干县的历上村、阳团村、南溪村、下泉村、湖江背村,峡江县的上盖村,永丰县的姚坊村,湖北潜江市胜利村(旧时白湖浣村)、湖北天门市同兴村,广州市的杨箕村和寺右村等,都是具有几百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旧址连遍,千年古樟树随处可见,足以证明姚氏大家族根基稳固,源远流长,有典可考有据可査的姚氏古姓名不虚传。
  |4 I, X- l' N6 }( ?

5 V4 X! i" g% r8 Y" N( I " Y/ g( l: m, l1 X! ?
2 {  A% i8 ~& {5 Y/ a/ q5 `) O
姚彦章,字继微,祖籍河南汝南,五代十国时期是楚国一位将相全才的功臣。彦章公深谋远虑,智慧过人,在湖南诸多战役中屡战屡胜,为楚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而赢得楚王马殷的信任和重用。楚亡后彦章公痛心疾首,但仍奋战在疆场,于945年5月病故。在诸家谱中,姚彦章具体世系缺失,可能是因为战争或者时代变迁的原因而失载。诸家谱只有梗概说明,没有详细记载。

; @# t3 s  a) V# S, Z4 q. S9 S" z1 L% K: }( c1 f
2 N& w1 I6 H  y4 i% a9 s
) ?- [/ q& @: n& c' l

6 [$ ], r! j9 @+ p! W; {6 ^广公第五子姚思文,是迄今为止新干县境内唯一有生卒记载的历山姚氏始祖。思文公是由赣州迁巴邱(今峡江县),约北宋真宗年间迁居新干县历山村(今新干县沂江乡历上村)定居。千年历史的古地名至今一直沿用。思文公生于北宋至道丙申年四月初一,卒于北宋至和己未年二月十三(996.4.1—1055.2.13),聘黄氏生于北宋咸平戊戌年十一月十四日,卒于北宋皇佑己丑三月初一日(998.11.14—1049.3.1)。思文公生二子兆斌公、兆魁公,居历山上下两房。在近两百年的生息里,至南宋初期时,历山家族不断发展壮大,但天有不测风云,约在南宋淳熙年间即1187年正月初一被冰雪覆盖的夜晚,千名金兵贼匪将我历山先世层层包围,七岁的仲华公夜便时发现有贼人围屋,急中生智迅速逃离躲进暗处;目睹贼匪如野兽一般蜂扑而致,残酷杀害我先世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小三百余口,房屋家产毁于一旦,家藏典籍抢窃一空,.唯独仲华公神志计谋,连夜跑到温姓佃户家避难,之后又转到王姓姑婆家抚育,才幸免遇害。% P: p# R0 l: a+ Z- H; l8 N6 l
4 z! o, A2 k( k6 l! f/ i6 N
. e& @2 J5 n& u' l. D$ Q
7 D  y+ w; h- u2 q/ J
姚仲华是思文公第六世孙,也是迁潜支五兄弟后人的再辟始祖。他生于南宋淳熙庚子年四月十九日,卒于南宋端平丙申年九月初二日(1180.4.19——1236.9.2),聘女中豪杰谢氏,生于南宋淳熙壬寅年六月十三日,卒于南宋嘉熙戊戌年九月十四日(1182.6.13.——1238.9.14.)。历山家族遭到的这一场大血案,震惊了当地十里八乡,正义者和好心人纷纷站出来为我族报不平,并辅佐仲华公上奏朝廷,奉旨出诰,恢复家业,待仲华公十五岁时,房产田亩尽被地痞豪强混占,仅剩房前屋后零散地。仲华公怀报仇雪恨,守先人于地下,重建家园,以生五子得十孙再次轰动乡里乡外!在近二百年的生息里我族依然复振, 族人兴旺发达,,当报天佑姚氏不灭之恩!
1 G/ D9 h+ k8 C/ \* {: p, m, c
, ?" V9 {$ G7 f/ Q5 R5 G

+ R3 K$ p4 w" W9 c( `$ y! h: W4 X; T4 l
由于历代战争的灾难,导致历山姚氏几百来对家族历史血案发生的时间和凶手普遍误传了。从仲华公七岁到明末已是近五百年的时间,屠杀之事当时给后人带来的只是仇恨,也无记载,加之频繁迁徙,所以一代一代就淡化了此事,只知有其事不知何故何时受何贼所伤,今查遍当地姚氏族谱及新干县志均无此记载,今又见历山老谱对此事也无明确提及(从世系记载中可以明显看出劫难后的结局),所以先祖的误传是在情理之中。4 W( B( o5 {% Z

8 n; q2 v9 a# c: n% T$ ?, ~& `8 C! {2 G$ r# a( m! f- W

0 i3 [/ F5 O& a7 f9 H2 W: l7 W# x3 X8 n! i6 J( {+ |
在元明清漫长的岁月里,我族世代牢记了这桩血泪史,先世奋发图强,勇于拼博,势东山再起,以获取公名和振兴家业告慰惨死于九泉之下的先祖!
( _) f% K* S2 ?' A9 y" @. h7 ^: r1 R1 ~( ?4 o( r  Z! c6 s6 U

3 x; D5 k- j4 a! g, A/ ]. U3 a
& ~8 M) x8 k% r  L从元朝至明朝初,大约十一世至十五世时,历山姚氏先世为谋求发展,开始远离家乡新干。先世们大多为青壮年时期,个个生龙活虎,他们从不同的时间沿长江逆流而上,成批迁往天府之国—四川的成都、崇宁、重庆、新宁等地落籍;有的从汉口入汉江河,在楚地汉水南北两地即湖广安陆府潜江县长安乡(今湖北省潜江市王场镇胜利村),和天门县同兴(今天门市张港镇同兴村)多宝(今天门市多宝镇),以及今天门熊刘等地落籍。他们以经商为业,弛骋于商界,努力振兴家业,培养了许多卓越人才。
' n2 {" }5 U: K" S5 W6 o5 @/ M" m" H! T  R% M- m; n; Y# h) D# X/ O- Z

/ O; Q5 s* [3 S7 Z$ _; Y- S7 {
: B; \0 @" n% G% }. M3 _四川崇宁县(1102年——1958年),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以皇帝“崇宁” 年号改名为崇宁县。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撤并为郫县,现在古县城为唐昌镇,隶属于郫县辖区。崇宁县在族谱中频繁提及,由于相距甚远,谱中只有零星记载。历山老谱中确有连贯记载,填补了新干潜江四川三地世系缺失,其记载十分真实可信。
' [& Z/ Q, A; d% |" O- m0 a" k$ w8 z3 |: V8 n# U

5 n! T  T2 s# u% I/ B

WechatIMG9.jpeg (255.42 KB, 下载次数: 198)

WechatIMG9.jpeg

WechatIMG10.jpeg (226.75 KB, 下载次数: 208)

WechatIMG10.jpeg

WechatIMG11.jpeg (303.64 KB, 下载次数: 214)

WechatIMG11.jpeg

WechatIMG12.jpeg (322.16 KB, 下载次数: 206)

WechatIMG12.jpeg

WechatIMG13.jpeg (160.31 KB, 下载次数: 199)

WechatIMG13.jpeg

WechatIMG14.jpeg (152.25 KB, 下载次数: 198)

WechatIMG14.jpeg

WechatIMG15.jpeg (185 KB, 下载次数: 218)

WechatIMG15.jpeg

WechatIMG18.jpeg (643.8 KB, 下载次数: 206)

WechatIMG18.jpeg

WechatIMG20.jpeg (367.4 KB, 下载次数: 210)

WechatIMG20.jpe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17-2-21 17:28:39 | 只看该作者
姚溥,字惟约,贡士,生于成化戊戌(1478年)十二月十二日,四川崇宁人,为历山姚氏第十九世孙,公性敏好学,为崇宁县贡士赴京初选为湖广潜江县知县。潜江康熙县志记载,姚溥于明嘉靖十六年任潜江县知县,任期三年后被贼人所害。姚溥公于明嘉靖十六年以贡举进京选为潜江县县令,任期三年,后被贼人所害,他的前后世系参照历山老谱和潜江民国谱记载,他为胤选公的曾祖父,基本理清了脉络。溥公不惜花甲之年,还进京赴考,并获取了公名,实为我后人学习楷模!崇宁县志记载:“姚溥,激兄,出仕为潜江县令,皆有才名,时人称二汉。”
6 U. d+ t% ^" O' D/ j
; k# ?7 b5 e. w$ c& z姚激,行会一,字惟清,进士,生于成化甲辰(1484年)正月十三日,四川崇宁人,历山姚氏第十九世孙。先为崇宁县廪生,后中正德己卯科举人,会试再中正德十六年辛巳二甲进士,任都察院观政。姚激、姚溥二兄弟,在崇宁县志中明代进士名录中唯一一人。县志记载:“姚激,正德进士,世宗御极奇貌大用会,病卒,邑有科第宾自激始。”

, L3 ~+ n0 `" q! e& ^3 ^4 n5 G, L3 D9 q# U
姚继先,激公侄,举人,四川崇宁人,历山姚氏第二十世孙。任陕西汉中府西乡县知县。

8 |4 ]- f- D' K0 m- l2 r) j' X$ ]; |* U" Y. }# S9 H. Q/ l8 A( Q, S
姚德嶙,行谏一,字应,号蒙泉,庠生,生于明弘治丙辰(1496年)四月,历山姚氏笫二十世孙。立志刻苦好学,以第一名荣入本县儒学生员黉宫。

2 |. o5 V- y: y/ B1 C
: ?/ ]8 _" {+ E! f& X姚胤选,字君邻,号绿秀,举人,生于明万历年壬午(1582年)三月初二。湖北潜江人,为历山姚氏第二十三世孙。以诗经中万历己酉科举人,初选任四川夔州府建始县知县,勅增文林郎,后升任山东兖州府曹州知州。
% F: Z; F! y6 X) K" i! ^7 \# v8 v
7 W! E9 ]: m# v* v
姚恭,胤选公子,字温公,岁贡,生于明万历丁巳(1617年)三月十八日,选为湖广通城县教谕。胤选公父子二人,潜江县志均有记载。
: n0 |% a$ f6 D7 ^. e1 S

5 G/ s; \' {8 ~& w: K从明中后至清乾嘉时期,以胤选公为领军人,出现许多仁文志士,在跨越明清两朝三百多
年中,出进士一人、举人两人、监生六人、岁贡二人、痒生三十九人。
! `# _! V6 H$ }  ~3 P$ k8 g
3 _; G" D2 M2 K9 W* ?

1 r( Q9 I+ x, f8 c& i6 q历山老谱在清初时于雍正年间由新干玉瑞公后人子文公首次发现并复修,后又于乾隆四十年由孟贤、孟德、孟祯、孟祥、孟营、孟宇诸公第二次复修,使老谱得以有序传承。新干潜江两地同宗族人至今仍未统一,两地谱都有记载,统一是两地族人的共同责任和愿望,最终一定会实现!
) P4 w8 z5 S' M; c, _- Q- \. l2 t
2 G1 w4 p4 f. o/ ]) @( y1 _。在明末清初时,四川遭受兵灾,加上山水阻隔,路途遥远,未能收集到世系资料,所以潜江谱中我族在蜀国的大批族人世系基本为空白。近三年来,在姚网和世姚会简报上发出寻宗帖和启示十多次,还去过四川实地寻访,并且委托宣汉县姚姓宗亲姚元洲先生帮助探寻,开江县(古为新宁县)的姚太祥宗亲也热心相助,至今还未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今后将继续努力查找。还有零星迁老河口、房县等地宗亲也在继续寻找中,如有线索尽量将其归宗。: T1 h4 g+ u9 C$ ]$ X' Z$ K# c
% T% G9 q6 e2 t1 M# r  f3 m
6 `# K) E7 }3 x- S* q5 z
8 E. W% U2 y8 Z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7-2-21 21:47:39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7-2-21 17:28
4 D/ n6 I, k* h2 v; l0 w姚溥,字惟约,贡士,生于成化戊戌(1478年)十二月十二日,四川崇宁人,为历山姚氏第十九世孙,公性敏好学 ...
$ o0 O" W( M6 _
        湖广安陆府潜江县长安乡(今湖北省潜江市王场镇胜利村),和天门县同兴(今天门市张港镇同兴村)、多宝(今天门市多宝镇),以及今天门熊刘等地落籍。
8 t, W! m3 u; ]        姚治洲是今湖北省潜江姚氏,是潜江市王场镇胜利村姚氏吗?现在天门市张港镇同兴村、天门市多宝镇和天门熊刘等地有“新干姚”
& }' \! t; P/ ?3 }& E, v. m!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7-2-21 21:5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7-2-21 21:58 编辑
) U) e0 }& }  U% ?4 H) i
姚尚明 发表于 2017-2-21 17:281 S  v& _! a, j) L8 G1 O
姚溥,字惟约,贡士,生于成化戊戌(1478年)十二月十二日,四川崇宁人,为历山姚氏第十九世孙,公性敏好学 ...
( G6 e6 p: Q6 {% N

: x3 C7 L7 ?5 Z' [1 H4 u8 v6 E       历山老谱在清初时于雍正年间由新干玉瑞公后人子文公首次发现并复修,后又于乾隆四十年由孟贤、孟德、孟祯、孟祥、孟营、孟宇诸公第二次复修,使老谱得以有序传承。——将发现旧谱和续修谱讲得不清不楚,应是:
' I9 D7 h6 N6 i& ^8 m       (江西巴邱)历山姚氏族谱,由新干玉瑞公后子文公在清雍正年间发现并复修,清乾隆四十年由孟贤、孟德、孟祯、孟祥、孟营、孟宇诸公第二次续修,使历山姚氏族谱得以有序传承。4 t5 M1 D4 _8 f% Q! v#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7-2-21 22:01:22 | 只看该作者
姚 治 洲,追溯源流秉弃误讹还历史原貌。什么叫“秉弃误讹”?

4 V/ \; O: q; V( s& i- 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0-9 05: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