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95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羲之家谱,一个最风流家族(附最全作品)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5 20:40: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遥远的东晋活跃着一个
颇具传奇色彩的名门贵族,
他们便是以“书圣”王羲之
为代表的顶级门阀士族。
王家近三百年间书艺传承不断,
人才辈出,极尽文采风流,
成一蔚然壮观的文化景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这名副其实的王氏家族,
感受来自书法史上,
最风流的一家人的旷世才情吧!
3 O) i  o+ D% E+ [* S! X. _, q! \
王羲之《行穰帖》
4 J$ Z  }' t; q0 D
王羲之(303—361),从卫夫人学书法
0 V* G% h3 i6 p; Y+ ~) y0 O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 Y, u& S6 b& q6 D( r4 x

王羲之《黄庭经》


0 a2 L3 m2 S, B& o9 W8 o

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王氏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竞较,还有夫妻比试,姻亲相学等,互相传袭,这不仅是书法史上显得极为耀眼,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出现了书圣王羲之和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父子二人被世人并称为“二王”。王氏的骄傲在此,东晋书法的骄傲也在这里。

( n; E8 _0 l/ m7 F% b4 R
王羲之《丧乱帖》

. `) p, c7 ~1 Q( H

王羲之伯父——王导


% l# G* q, F( i" B) m2 Q

王导,字茂弘,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初年的大臣、著名政治家。王导从小有远见,才智出众,度量宏大。十四岁时,陈留高士张公见他相貌不凡,惊奇地对他的堂兄王敦说:“此儿容貌志气,真是将相之才!”王导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1 p7 V/ A' i8 b4 ^
王导《省示帖》

% W" p4 N! h" I: |- a- Z
王导《改朔帖》
% k2 w# c$ ?1 M  h/ Y3 l' a
王羲之夫人——郗璇

8 ^2 c  ?) b1 w1 A, t  a$ i! A

王羲之的妻子名璇,字子房,太尉郗鉴家中的掌上明珠。这位奇女子书法卓然独秀,空灵飘逸,被称为“女中笔仙”。她熟读经书,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与王羲之结为夫妻,虽然是父母之命,但有一段佳话传颂至今。


( m, G( Q4 }; L& L7 l: p/ m& h6 ^8 s! E5 e
王羲之夫人郗璇墓识

* F8 r. L8 {; {+ `

郗鉴与王羲之的伯父王导交好,世交联姻。郗家派人去王家探听风声,目测女婿人选时。其他王家子弟,都穿戴上最华丽的衣饰,展示翩翩风度,急于在相亲中胜出。可惟独一位青年人泰然袒腹倚卧,不修边幅,一派率真,怡然自得地一手吃胡饼,一手扇扇子,这人便是王羲之!


5 ]0 l! _6 b  t* t/ g+ V: n

郗鉴因王羲之不矫揉造作、超凡脱俗的品格,便选了他做女婿。婚后小两口幸福如在天堂,每当王羲之陪伴郗璇闲步于建康城时,满城花树尽失颜色。玉树临风的夫妇,琴瑟和鸣,精神相契。郗璇为王羲之培育了八个子女,各个才貌双全。王羲之寿命不长,但妻子却享有九十多岁的高龄。


% Y1 l4 I( E* X9 c  F( r

王羲之长子——王玄之


( [* t, f/ Y: r1 m* A- m# F3 S) H

王玄之是王羲之的长子, 字伯远,工草书和隶书。永和九年,暮春之晨,会嵇之阴,王羲之写下惊世名作《兰亭序》,这次雅集他除了邀请朋友,特地带上他的子女,王玄之也在内,作诗一首:“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消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并有帖传世。

9 F* w0 h0 [+ h7 c: ^) L. S
王羲之次子——王凝之
+ w$ j" Z2 Z7 P+ K, w: e/ ~

王凝之,字叔平。历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亦工草书和隶书。王凝之曾在《兰亭集》里留下:“荘浪濠津。巢步颍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细缊柔风扇,熙怡和气淳。驾言兴时游。逍遥映通津”的句子。其妻为谢道韫,著名才女,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诗人,谢道韫嫁到了王家之后,一次,小叔子王献之舌战群儒,终于力不能敌。这个时候,还是坐在青绫幕幛之后的谢道韫,引经据典地救了他,客人词穷而甘拜下风,“未若柳絮因风起“典故讲的就是她。


& R  l$ Z0 v; J+ O0 l3 J: Q
《八月帖》局部·东晋·王凝之
9 c& Z) o; l# C8 ?6 A, z

王凝之的此帖笔法以清劲为主,开篇时稳健时迟缓,中后篇用笔速度较快,笔画也变得活跃跳荡。

: ^: S0 f& b/ f! C4 M+ ~

3 u- B7 l% {! G- f0 E: x/ O3 S

王羲之三子——王涣之


6 V7 S9 D. V  F8 d2 `3 _/ R6 a

三子王涣之,自幼向学习父亲书法,达到了形似的程度,善行草书。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7 x" l% a9 {6 r: o0 u9 ?$ I

王涣之参加了传誉千古的兰亭聚会,留有兰亭诗一首:“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修独往。真契齐古今。”

( t& n# F5 s; @0 n4 W

# K' Q& g6 }- S7 N$ u
王羲之四子——王肃之
8 c2 h/ V, R% k% [: {; f& K

四子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咨议。参加过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并有诗流传于后,其在兰亭集会上所作兰亭诗: “嘉会欣时游,豁尔畅心神。吟咏曲水濑,渌波转素鳞”,只是不见其法帖传世。

& ~( I8 ]2 x! K4 \2 C/ r
王羲之五子——王徽之
5 R% E% a3 P* K- d4 M6 O

王徽之(公元3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王羲之第五子,是兄弟中在书法上有突出成就者之一。喜欢赏竹,生性高傲,放诞不羁,对公务并不热忱,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旷达通脱,显示出魏晋时期,名士们任性适情的生活态度,不失清高和风雅。其书法有“徽之得其(王徽之)势”的评价,后世传帖《承嫂病不减帖》、《新月帖》等。

7 `0 @4 Z2 J) s5 _8 x# ~) f7 b
王徽之《新月帖》

8 g; q& W: {/ f/ Y

此帖以行楷为主,挥洒自如,笔法多变,妍美流畅。释文:臣九代三从伯祖晋黄门郎徽之书。二日,告□氏女,新月哀摧不自胜,奈何奈何。念痛慕,不可任。得疏知汝故异恶悬心,雨湿热复何似,食不?吾牵劳并顿,勿复,数日还,汝比自护。力不具。徽之等书。姚怀珍,满骞。

7 I" R9 `. v. G% i
王羲之六子——王操之
- @0 g6 y0 S2 |$ G

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历任秘书监、侍中、尚书及豫章太守等职。其妻贺氏。贺氏祖父为当朝司空贺循。

1 w0 I7 _; w$ E! n' M5 Z, {+ O  m' C

2 O# R) [- C, v: A
王羲之七子——王献之

& D: ], T& x  [* _4 Z' e) ]
$ K0 u3 j2 T( h+ X9 m# S
王献之《廿九日帖》

% U  f+ m8 G. ^& U2 I5 Q- O

七子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为兄弟中书法成就最高者,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自创新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


9 U" O* C- M0 O# |( y: K

; o8 `0 B$ P/ }- H王献之《中秋帖》局部
- S+ j/ z. O' i: H4 J
王羲之重外孙——谢灵运
* f5 c$ ^3 ]  F4 F) O3 X) l) G. n
8 i1 \7 d+ _  y& C5 s& o) W: i! ?4 l

王羲之惟一的女儿,有一外孙为著名诗人谢灵运。谢灵运为王羲之的重外孙。在这种家风环境的熏染下,他与生俱来就有“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的襟怀。但朝代更迭,时势变迁,仕途蹭蹬,又使“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傲世自负的他失望至极,“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借优游山水来摆脱人生的失意和悲苦。


; G0 k( B( k$ I7 l- U0 U( x$ a
王羲之堂兄弟——王恰、王荟

: K5 E5 m' V; v5 @, j

王羲之的堂兄弟王恰、王荟(王导二子)皆精书法,王恰之子王珣(留有《伯远帖》,为东晋王氏存世唯一真迹,文中伯远是王羲之长子王玄之,二人平辈)。

! ?: d  U7 V% H8 Y) B$ N

% A7 e# D8 C8 p+ P% ^. w, g) s- _
王荟《疖踵翁》、《尊体》

  q1 O" I  v" M* M6 G2 y* x

. ~& P6 B7 ~) e, [7 l王珣《伯远帖》

6 X  i2 G5 ~' a3 v7 j
王羲之族孙——王僧虔

% C' q$ k; o" a; {

王僧虔,为王羲之四世孙,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书。书承祖法, 丰厚淳朴而有骨力。王僧虔二十岁时,很擅长隶书,宋文帝见到了他书写的素扇赞叹说:“不仅仅是笔迹超过子敬(王献之),而且典雅的风度也在他以上。”王僧虔与二子王志、王慈都是当时大书法家。


2 h5 p) c0 F: ]* _7 T
王僧虔《太子舍人帖》

4 m$ X# p" t3 `
王慈《栢酒帖》。王慈善隶,行书。其草书运笔圆浑,含蕴凝重,然体态十分灵动,纵横姿肆,使人联想到王献之书作风格。

/ `! s- i3 ~/ M0 W) z' h
王慈《汝比帖》

3 A5 `, O) W0 D6 O) e

% W, P, X4 y9 Q6 G. p7 s王志《喉痛帖》

/ r8 \8 I; E. x: o: B, Z
王羲之族孙——智永
/ c: v6 F* Q' T+ Y7 n
' m2 a* M0 T- U, w. ^2 S4 h

智永和尚,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智永善书,书有家法。他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专供练字,智永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就在这座冷冷清清的小楼里,他如痴如醉地练字长达20年,毛笔用了一支又一支,他常把用坏了的毛笔扔进大瓮,天长日久,就积了好几瓮。智永后来把这些毛笔集中埋在一个地方,自撰铭词以葬之,时称“退笔冢”。

7 I' {8 a* L9 W

0 j/ p8 Z* s" a8 H! T6 T" j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

7 ^4 G' b1 D% R2 p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创“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并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几可视为教科书,其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 Y$ t5 h7 h

4 w0 M9 E1 ~  p$ y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传)

" ^' \- S3 u( b: f3 `

琅琊王氏,历经多次朝代更替、战乱频仍,三百年间,香火不灭,书法一直未断传承,各代都有书法大家,但留存下来可考姓名和作品的不多,流传至今的墨迹作品多为唐摹本,实是一大遗憾。

! _/ _/ y; y5 o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更多琅琊王氏书法佳作,以此纪念这个曾为中国书法创下了无数佳作的名门世家!

$ l. g( {- G1 q$ ?. J- b% W2 d- H
王羲之《远宦帖》
- V9 Q. U7 T' i$ ]8 L
王羲之《二谢帖》

% N' C$ p: {; \
王羲之《胡桃帖》

! s9 s9 x( T6 e# E. x6 i: r
王羲之《乐毅论》
* k( t) d% r  f( d2 |. c
王羲之《孔侍中帖》
3 u; W# J4 R2 W# T1 T# ^
王羲之《大观帖》
8 C2 Z8 t9 `& j: z; M
王羲之《平安帖》

5 X, v) Z/ B+ O* S* j* O: Y
《鸭头丸帖》,行草,唐摹本。王献之书。绢本,纵二六·一厘米,横二六·九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帖为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是他行草的代表作。起首是寻常应答,故运笔稍缓,似行书。后半部分笔底渐活,运笔渐快,行笔流畅灵动,更接近草书,欲与朋友晤谈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

* j' p1 F. [" Y# _' X( k! W' t

' s9 ~* f" T: ]- @《东山松帖》,晋,王献之书,纸本,行草书,纵22.8cm,横22.3cm。传为米芾摹本。此帖下笔婆娑,百态横生,萧散秀逸。

0 h' L$ p( ]$ R# H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 唐人摹本 纵25.3厘米 横24.0厘米。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 c- a# |5 `8 s# @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唐人摹本。纸本,纵25.73厘米,横24.0厘米。地黄汤乃一中药名,这是有关该药的尺牍。王献之真迹未能传承至今,作为模本墨迹有数种传世,其中之一即此《地黄汤帖》,全篇书风柔韧兼备,沉着轩昂,一气呵成。

6 V" N& _  e/ V
2 G) L, }/ B6 C( }
王献之 《鹅群帖》 (选自《淳化阁帖》)
" i( |- h7 r" o; S  b: c% Q" }& \  {
王献之 《鹅群帖》传为宋人米芾临本。刻入《淳化阁帖》
8 Y2 T  r6 ~. ?9 |# R& u/ h

5 W5 ~1 I6 f8 k. S
王献之《餘杭帖》(又称《触事帖》)拓本。行书。六行,五十一字。入刻《淳化阁帖》卷九。

0 x( w% g+ `1 y4 u)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发表于 2017-1-6 09:31:56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帖!学习了。
% E  }2 k" N7 f$ _帖子里在介绍王徽之《新月帖》时,出现了姚家的一个人——姚怀珍。不知姚怀珍是谁?
/ q% j, \% Y  u9 @  q$ u) z

签到天数: 1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3#
发表于 2017-1-8 23:21: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宿松姚维平 于 2017-1-8 23:24 编辑
( J, X9 U2 k% X" n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7-1-6 09:31
9 C2 H0 T7 c5 }- y4 D; S真是好帖!学习了。
2 u# F- e8 J( |' `帖子里在介绍王徽之《新月帖》时,出现了姚家的一个人——姚怀珍。不知姚怀珍是谁?

( g8 e$ V2 z6 r2 P0 \/ u0 o& B/ E/ U4 Q4 d. u) A

姚怀珍      南朝·梁书法家。

[南朝·梁]武康(今浙江武康)人。天监(五o二至五一九)中为梁武帝装护图书。《张怀罐二王书录、历代名画记》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4#
发表于 2017-1-9 12:56:20 | 只看该作者
宿松姚维平 发表于 2017-1-8 23:21( y9 N3 {- `7 K; c/ a$ N
姚怀珍      南朝·梁书法家。[南朝·梁]武康(今浙江武康)人。天监(五o二至五一九) ...

# X! B% H7 f7 g$ L- Z6 k$ v5 n( N谢谢宗亲。姚怀珍原来是一位古人藏书家。
2 Q. x! P8 u# a) ~" m5 E

签到天数: 427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7-1-13 17:04:3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个好帖子!学习了!支持点赞!!!

签到天数: 49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二品侍郎

6#
发表于 2017-1-14 07:04:10 | 只看该作者
敬佩王羲之家族的家史成就!这是姚氏宗族历史灿烂的篇章!
0 N' B' L* k  z$ l6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九品芝麻官

7#
发表于 2017-1-17 16:41:3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真是教育后人的好文!!

签到天数: 49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二品侍郎

8#
发表于 2017-1-18 07:17:32 | 只看该作者
姚氏宗族风流无限!姚氏前景风光美好!
) Y6 b, X- j% k) J, v" P%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13 16: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