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2-13 07:16:05
|
只看该作者
姚溱(1921—1966)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记者、军事评论
& U1 |6 V: O# q9 V R, s/ h家。1921年3月20日生于江苏南通县金沙镇。上中7 W5 H$ m: V" x. I5 P) c4 i6 c
学时就投入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在中共江北特委领导
! B: `/ K6 ]" J0 W9 r, F7 w# K0 g下,参加党的机关刊物《大众》周刊的编辑工作。同年秋,5 {0 b8 ^# n$ z8 E; n" t
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在上海大同大学读书,从事党的+ \: T! ^& G2 I9 c/ }7 {" \5 M6 F
地下工作。1942年因工作需要转赴淮南抗日根据地,后被
1 Y% j8 ]: u) v2 X. R8 i! x1 y调至新华社华中总分社担任编辑部副主任。抗日战争胜8 d, L5 m: A T" W4 x) X. ~
利后,参加中共中央上海局地下文委的领导工作,并以姚' U9 A$ k: b- w& K$ C7 ?
澄波的化名在《中国建设》杂志任编辑,同时主编《消息》
3 S5 Z$ N: k/ @) x: Q三日刊,随后又负责联系《文萃》周刊(后改名为《文萃丛+ h% P* v8 X5 P/ a% E! `
刊》),并以丁静、秦佐的笔名撰写军事评论文章,1947年8 C* J( P( a2 v# k2 o, s
初至1948年中期,先后用秦上校、萨利根、马可宁等笔名. K2 h0 }0 f) o- V4 l
在《时代日报》、《时代》周刊上连续发表“半周军事述评”,- ^5 v2 g8 Q& T
巧妙地介绍人民解放战争各战场的真实情况,分析战局* b& j# r+ N* X& H3 ~( t$ V
的变化发展,在记者中产生了巨大影响。1948年10月,被
4 R0 F% z% ]) ~* D" p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备受酷刑,坚贞不屈,后经党组织# c+ s/ M; l0 k' Q2 e9 F
多方营救出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上海市新. ^! y) N% c$ z: ]% x
闻出版处处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宣
/ k) y y9 X- J5 u x传部国际宣传处处长、副部长,并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 q9 q9 _/ e u! r* w u8 l
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此外,还担任《红旗》杂志
' O& a* A# \2 j# C6 \9 a. t; Z国际问题评论文章的特约撰稿人。“文化大革命”开始不. p$ l/ u7 f3 n0 W$ S4 d
久,遭到诬陷和迫害,于1966年7月23日含冤去世。《姚9 K4 [! f6 O) Y! U& D
溱军事述评选》作为“中国记者丛书”中的一种,1988年9 }% U' k7 Q! |9 d
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