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1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培养强大气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8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9 12:2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苏轼有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即使身穿粗衣麻布,但只要知书达理、胸藏万卷,一样可以散发优雅的气质,拥有强大的气场。
" y7 ~: `2 ~1 l

% a( I2 U# W# \. \. D, R1 H- ~/ C3 ~
气者,道家认为乃是人精神的根本、与外界连接的桥梁。书籍中记载的是古人的精气神,是他们一生修持的总结。多读书的人,思接前人,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能气概万千。
5 ~3 V6 c- J8 Z% a, Y
. _1 F  h# r$ ]养静气,去躁气( C5 _" }, k" D8 u. b! Z

# w2 n/ \0 A" W《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指出了一个完整的修养过程,“静”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静可观变,静能制动;烦躁则失态,躁动则生乱。静是一门真功夫。
" G! |) b  m) x/ u/ V# g
' {1 J+ I. Y! a7 Q$ F对读书学习来讲,“板凳要坐十年冷”,特别要注意静心研读,不怕坐冷板凳。读书要求环境安静、心理平静、内心清静,心不在焉、心烦意乱、心浮气躁是读不进书的。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的状态,实际上也是一种修炼自我的状态,是个人品性修养、意志磨砺与心理能量积累的过程。
7 v, o' i+ n$ d) F7 \* s+ H* |& z2 {6 |% y8 ]0 B: r
坚持做到读书学习,天长日久,自然而然身上的宁静之气就会越来越多,浮躁之气就会越来越少,就能练成排除干扰、闹中取静的功夫,增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定力。
# ~. ~& }: L7 k* u: I, {/ Z
8 h* p- Y, D$ I$ G4 Q! N养才气,去迂气3 U2 J/ \; b8 d4 f" R# t
& Q- B( [0 F7 Q
从大的方面说,正如西汉刘向所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朱熹也曾说过:“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从小的方面说,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千古流传,清代的孙洙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是在说,读书可以养人的才气。
( C6 T/ E* a4 H/ i% w* J8 h
, t; T( V* g& B5 Q) u, q书读得多了,认知水平得到提升,看待事情站得就会更高,看得就会更加深刻。积累的知识多了,处处举一反三,思维就会更加全面,角度就会更加独特。在解决问题上,也更能落得实,不会脑袋空空,也不会缺少办法;读得多越多,解决问题就越有思路,越有用不尽的方法。% U4 x; `8 m" _9 ?1 t
: C# r. i& j* d& U
养朝气,去暮气
2 l. ?6 w8 m9 k
: P, m# X2 _$ V+ H1 ~7 o5 r0 Z《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所以,要想跟得上这个时代的变化,更好地安身立命,不与时俱进、不断自我革新行吗?而这只能通过读书实现。4 Y: T. }( F# s! }
% W$ t9 k4 Z: \
正如明代的冯梦龙所言:“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明末的倪元璐也说:“当以读书通世事。”
1 L, M+ I; O' |, ~2 O) b0 N! @6 ]* r0 N0 M! \9 D. G
如果看不到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与变化,就会变得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暮气沉沉。爱读书、善读书者,则能“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写宇宙文章”,用开放的视野、宽阔的胸襟、敏锐的眼光,自觉地跟踪当今世界的最新发展与变化,头脑清醒,意气风发,朝气蓬勃。
  G3 D4 f( q, {9 J' d/ `: W1 ~: u" m9 A) t$ y0 ~" z0 F3 d4 F
养大气,去小气
# W6 G1 U1 }6 T. o4 g/ `$ k. x1 D: m5 J- h$ I( @
大气是一种眼界,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胸襟。要养成大气,则非要历练和读书不可。读书可以拔高眼界,熏养境界,开阔心胸。北宋欧阳修说“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同是北宋的刘彝那句话更是无人不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T# n1 h: t1 v
8 [/ S* d, r5 ]6 K( b; o. I; N
有人为一己之利、封妻荫子而读书;有人为国为民而读书,虽身无分文而心忧天下,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则是何等的大气磅礴,让人景仰和效仿。
3 O8 B3 ]1 _" _4 v0 x. x2 m0 h& g& `' y/ T7 D5 ^, k: v" L+ ^9 t
前一种人,书还读得太少,还没有读透。后一种人,才算领悟了读书的真味。+ M' k& {) d$ T% {! Q
; ?, Z! A( ?0 B% q. \/ z
养运气,去晦气
) ^' D, }' N) g  ~: H! z3 a: Z4 L: S# S6 s4 c
俗话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人书读多了,有了积累,碰到机遇就更能抓住。正面的道理,便是苏轼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负面的道理,便是王安石所说的“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和陆游所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机会能抓住,等于是增大了运气。
, q" |- _3 g) @0 i/ s5 Z) U
7 ~& ]/ E' u% N: O8 S# Q5 d/ J而且,读书多、有学问的人,他的机会也会更多,因为他的眼界大了,思想支配行为,外在的活动空间和舞台也会不知不觉中跟着变大,所能碰到的机会自然也会更多。这又是读书养运气的一层含义。! I4 p' L/ |" l- P

, g) X2 Z8 F% ]" n  F! p《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自然之道,正在于气息交流,阴阳和谐。人法自然,也就是令自己能“顺气”。
2 n7 P0 b, S4 y- h( T* z; D9 A% g, a3 P# M8 I
读书,正是要变化自己的气质,令自己心神调和、气息协调,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下,自然可以发出强大的气场。( u4 L  B  z  [/ x. 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8 05: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