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训
0 U# b+ E& \4 A7 h$ t9 l
这是山东省鄄城县仪氏家训的草稿,正在征求族人的意见: 仪氏家训,良好家风,后世子孙,千秋传承; 家庭教育,戒暴力,教人依理;养儿育女,戒溺爱,教养勿怠。 少要立志,重行动,重理想,戒浮躁。少要立志,不做平庸之人;老能宁静淡泊,超凡脱俗。 黑发易白,韶华易逝,不惜时定会碌碌无为;光阴虽如箭,只要争分夺秒,也会事业有成,不愧平生。 多读书,多选书,更要精读书。书山有路,志为梯,勤是岸;学海无涯,苦为乐,奋为船。 为家长者,要谨言慎行,不轻言妄语,家和财神到;父严母慈,子孝兄友。家富易奢,众富易攀比。 婚嫁戒奢华,不讲排场;丧葬易俭,不易铺张。家贫守分,家富惜福。 耕读传家,勤俭兴家,忍让安家。 逆境要发奋图强,顺境要戒骄戒躁。
$ D% X& n2 J, r" y
家太贫者志难立,家太富者志易丧。中等之家,常出奇人。官宦之家,鲜有伟男;匠人之家,易出高人,书香之家,常出圣贤。 4 N3 i9 M2 S0 u$ ^% X
工作虽忙,父母不可不看;邻里有难,不可不帮;亲朋有事,不可不问;遇坏人行凶,虽身临危险,不可见死不救。 0 n( q. x/ F# v# ], a* t, ~$ y0 s
虽是平民百姓,国难当头,定要保家卫国;如是国家干部,更要尽职尽责,为民服务。 1 v4 j( d# }( ^
清官由俭入奢,为亲情朋情所累,最终成为贪官,此言为官者之警;廉吏因生活所迫,挺而走险贪财,沦落为囚徒,此语为吏者之惕。 , m8 |! t$ u7 s! e4 _
经商以诚信为主,做官以廉洁为先。临事让人一步是福,临财宽人一分增寿。 . K5 P5 S, f6 t4 F
为人处世,重德行节操,诚实守信;品德分人品,重义轻利,感恩知耻,为上品之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屡教不改者,为下品之人。感恩知耻,严己宽人。戒乖僻,戒轻信,多思多想多忍耐。 4 p# u! d5 S' u* A0 {/ c
锋芒不可毕露,权势不可凭恃,享乐不可过度。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忍耐可以避祸。
& m5 w$ I/ l) i# I7 N+ o; w2 k- i+ p
施善非福要施,捐钱捐物失财要捐,敬业出力出汗要出。
+ r; J5 G8 W- K1 V4 i- w) t8 w
修德不在有位无位,有德者虽无位而望重;无德者虽高位,也是无耻之徒。
3 v0 t6 M; u# L
人非圣贤,不做坏人,便是好人,但不做老好人。
" l; ?1 L: j9 v9 _$ o9 s
谎言不可说,流言不可信,妄言不可讲。阿谀奉承者羞耻;刚愎自用者可恶。贫贱也好,富贵也好,只要身正就能站立得住;富豪也好,乞丐也好,只要知足,便是如意快乐之人。
" z/ a/ |$ l6 e4 ^: d9 h
与人同事,首先诚实;与人共饮食,先弃甘美;与人同房,先搞环卫;与人同劳,先捡脏污。人让不如让人,沾光不如吃亏,使气不如受气,受恩不如施恩,积怨不如释怨。
" l) z7 U7 R' }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念人之长,知己之短。
) ~/ `* p- z8 R' s: e( k& o
饭要细嚼慢咽,路要看清再走,话要想好再说,事要三思而行,友要择善而交,钱财审之方取。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狂言妄语,引火烧身。 $ q3 K0 o4 W5 m2 e9 {% W$ a3 M; Y
世上无难事,为之易,不为则难。世上无笨人,学之则聪,不学则愚。 2 j1 J1 B. {8 [8 k0 ~" f+ f
5、仪姓名人
+ K5 h6 ?- |+ ~7 G6 p
历史名人 仪克中 [清](一七九六至一八三七)字协一,号墨农,其先山西太平(今山西汾城)人,父官广东盐运使司知事,遂为番禺(今广州)人。少有奇气,读书过目成诵。嘉庆二十二年(一八一七)阮元督粤修广东志以克中为采访,缒幽迹险剔苔扪碑,多翁学士(方纲)金石略记,两汉所未著录者。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二)举人,为祁巡抚记徙,请浚灵洲渠,又请建惠济仓。工诗,善画,山水浑厚,取法王恽。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为朝鲜李藕船(惠吉)佐贡使绘苔岑雅契图。归国后,倩其首相之子申少霞制黄叶怀人图题诗见寄。汤贻汾去粤,克中与张如芝、黄培芳诸人,合作云灯影、负暄扪虱、倚马寻芳、挑灯忆旧四图。著剑光楼集。卒年四十二。《番禺县志、面城楼集、琴隐园集、听云楼诗钞、海骚、留庵随笔、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珍帚编、罗浮日记》
" S8 o) F1 w8 u: c
仪宝华 [清]女。番禺(今广州)人。克中姐。谷登衢吏目妻。山水明丽,真书韶秀。早卒。《剑光楼笔记、番禺县志续稿》……
) c+ k8 U- I9 j! w
仪堉 [清]字则厚,山西太平(今山西汾城)人。官盐运使司知事。分发广东,卒于任。书学十七帖。与鲍步江辟社南湖,谓之二分明社。《扬州画舫录、岭南画徵录》…… ; W4 {4 z* X$ K/ K# V
仪心广,鄄城县李进士堂镇高庄村人,生于宣统元年,卒于民国初年,字宽容,幼年读私塾,与其兄心印均为贡生。心广为人豪放,
4 i4 ~$ Z2 M# S" A; k
侠肝义胆,与人为善,经常与人排忧解难,在鄄北很有威名。后来冯官带兵在许堂村驻防,与心广交往甚密,结为金兰友。心广乐善好施,常帮助人克服困难,乡邻所赠牌匾甚多。有一块牌匾云:万重乡里。因其功德,御赐五品官爵。心广淡泊明志,厌恶官场,坚辞不去作官,以耕读传家为乐。他每次出访,爱骑毛驴,为乡邻所传颂。 仪凤翔,鄄城县箕山镇仪楼村人,字千仞,生于雍正六年三月二十日,卒于嘉庆十五年十一月初五日子时。是当时鄄城一带著名人士,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当时箕山集一带,如果家藏有凤翔字画者,均以为荣。遗憾的是其著作、字画,甚至只言片字后人未能保存下来。凤翔为人豁达大度,喜交际,常以文会友,广交饱学之士。但他淡泊名利,无意功名利禄,虽未博得一第,其邻里乡党,咸称通明儒士。 * q1 d4 c' M& M
凤翔因无女,所以过继凤鸣凤女为女,其女亦有才能,精书画,一时传为佳话。
/ @& \) i0 c; A$ a
仪智(1342—1421),字居真,明初大臣,高密人。洪武末年,以耆儒授高密训导,不久改任莘县教谕’,继升任高邮知州。明成祖即位后,他改任湖广宝庆知府。当地土人彪悍,经常滋事,却独畏仪智。后奉召为右通政兼右中允。不久,又将他升为湖广右布政使,后又奉召拜为礼部左侍郎。1413年(永乐十一年)元旦,日当食,礼部尚书吕震请朝贺如故,他力持不可。大学士杨士奇以他所请为是,朝贺遂免。1416年(永乐十四年),廷臣以他老成正大,一致推荐他辅导皇太孙(即后来的宣宗皇帝)。1421年(永乐十九年)致仕家居,得以善终,赠太子少保,谥“文简”。
: t. p5 O! d. U# s
其它还有仪象、仪长儒、仪锐等。现代仪姓名人众多,不再详述。 - ?$ R; @7 h- ^- S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