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03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舜裔诸姓:濮姓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4 13:1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根据《路史》上记载,是姚舜(虞舜)的儿子姚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
# p, Y) p1 z6 G2 U

/ k. q1 ]( n. P* P% h0 a, J, F! ~$ _# Y
濮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濮姓的主要来源有:根据《路史》上记载,是舜的儿子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孙即以濮为姓,称为濮氏。根据《姓苑》的记载,是因为卫大夫食采于濮,后代因此就以地命氏,已经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根据《路史》的记载,濮氏就是百濮之族。所谓百濮之族,就是《左传·文十六年》记载的夷族,麋人曾率领百濮之族聚于选这个地方,准备讨伐楚国。百濮之族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在今湖北省石首县的东南,后来迁到河南的濮河两岸定居下来,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姓氏。濮氏在四川的中部,也一向很有名气,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巴中七姓之一”。根据学者考证,四川的濮氏,当初是从湖北迁过去的。望族居于鲁国郡,即现在的山东滋县西部。: H3 s, b" n" E- r. X6 b/ w
其七十二支的迁徙地分别为:
! U# Z- @/ l5 X! J% j濮铣、濮钟迁往王江泾,濮金昌、濮锡迁往虎溪,濮镜、濮镶、濮钿迁往仁和,濮钊迁往海宁,濮钺迁往陡门,濮铎迁往郡南,濮金奇迁往常安,濮金奎迁往宁国,濮金夫迁往泗安,濮钰、濮铿迁往常熟,濮□迁往临安,濮镐迁往金陵,濮铉迁往松江,濮铨迁往青镇,濮钦迁往松陵,濮钢迁往严州,濮钚迁往茶山,濮钏迁往安东,濮铠迁往金坛,濮金乍迁往万溪,濮金卞、濮钥迁往龙潭,濮金广迁往石门,濮金主迁往双溪,濮金周迁往徽州,濮镰、濮锃迁往山东,濮金乔迁往桐里,濮金公迁往建平乌镇,濮金璧、濮锐迁往临平等地。& ?9 k2 o3 W0 J7 _, u* [
. u  @3 d% x8 f. ?* [

6 C# ~" A) I8 C! }5 j. M8 d/ c

/ V/ y% O# C5 {, X2 Q" u! b3 y8 t源流一出自有虞姓,是舜的后代,以地名为氏。虞舜为炎黄部落首领时,将他的子孙散封于濮地,其后代遂以地名为姓,形成濮姓,世代相传。
! |0 Z$ e9 a# h1 b6 B8 M2 q
) i2 Y9 V+ x' S, K% c7 C源流二出自高阳氏,是颛顼的后代。颛顼帝裔孙陆终之后,有另居于濮者,其后以地名为姓。' L; v5 |5 V) {% f* _+ J( A

" K! r+ s- M4 G1 O( t源流三出自姬姓,是卫国康叔的后代,以邑名为氏。据《姓苑》的记载,春秋时,卫国有大夫封于濮邑(今河南省濮阳市东濮城),其后以封地邑名为姓,称濮氏。# f8 L, g. O% v7 U+ y$ a

- ~- g' J- N* Z3 @  W( t0 W" ?源流四出自熊姓,以国名为姓。据《路史》的记载,周朝时,有百濮国(在今湖北省石首县南),国人以濮为姓,亦称濮氏。“濮(布)”在壮语里是人的意思。“濮土(布土)”译成汉语就是“土人”,即本地人或土生土长的人。濮土是与客人、外来人相对而言的。各地壮族有着不同的自称,但他们都离不开“布”、“濮”这个总称。“濮土(布土)”是广西田东、田阳、平果、百色等县的壮族自称。(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O$ ^5 s8 [0 m

+ U" u6 N& h8 B0 f) c源流五中国古代民族。商汤时分布于江汉一带,曾助武王伐纣。春秋战国时楚西南(今滇、黔、川以至江汉流域以西)有许多分散部落,总称「百濮」。无统一君长。「濮」还包括云南最早原住民孟-高棉语族各部落的先世。汉、晋时西南夷中的濮人大多散居在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与哀牢、百越杂处,有闽濮、贕濮、尾濮等名称。永昌郡周围有称为文面、赤口、黑僰的三濮。诸葛亮定南中,曾将当地濮入「数千落」移徙云南郡(今云南大理、丽江、姚安、大姚、宁蒗、永胜等地,治所在祥云东南云南驿),这部分濮人後来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唐、宋时原来与僚杂屄居的濮进一步分化。澜沧江、元江以西肏的三濮又有朴子、蒲人、望苴子等名称。至今布朗族仍自称濮人或蒲人或日扥人。[1]" }* t! a3 V, g

+ `% l' V  y& d! |% x, E6 J$ v, V6 b6 k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6-1-15 16:02:59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6-1-15 15:06
( p( X% {4 J# w2 n1 x三姚([清]会稽姚振宗、今福州姚恩健和广州姚钟尧)的舜裔姓氏135个,其中含濮姓。    ...

1 i* a( C$ I4 g# _0 k4 \) U/ G- y! N6 v6 q. x& ?
  濮氏:郡望鲁国,系出虞帝舜之子,散居於濮者,即百濮之族也。又云:卫大夫朖采於濮,因以为氏。5 F+ K4 ]! K# e4 U/ ^4 f' S
  "又云:卫大夫朖采於濮,因以为氏。"这就是濮氏的多源之所在。
) \1 M" Z( n' E6 h: `; b& }' V
; q) f( g' l- N* }+ z' H  o. 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3:13:42 | 只看该作者
郡望堂号, l# y" q7 C, S
. w% z' L6 p9 [
郡望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9 }4 e; K" q5 m5 B) D! w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鄄城)。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6 B5 p$ f; g3 Q7 V! M9 ~; g
& q  M, Q4 |; o/ e- o
堂号濮姓的主要堂号有:“尚忠堂”等。2 @, c$ {6 I& b9 o

' `, ]% v7 [9 k/ z: e# c8 |2 h/ ~# m/ p* K* Y
家谱文献[url=]编辑[/url]江苏无锡曹村濮氏宗谱二十卷,(清)濮金福主修,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尚忠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4 N! I3 W9 S, ~& N, T+ I安徽芜湖濮氏支谱二卷,(清)濮文彬纂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宋]濮其七。
- E' T9 p% U+ }- ~江苏无锡濮氏八修宗谱十七卷,(清)濮庆元等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q9 F2 g1 }% D* A% t江苏无锡锡山濮氏宗谱六卷,(清)濮水卿首修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民国)濮三寿、濮聚盈等续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r$ X& e- G. ^$ |, m# l
栝昌琴濮氏续修宗谱七卷,著者待考,民国庚辰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今缺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5 o: O. x2 M- m* o2 g* h9 }% L江苏溧水濮氏家谱(增补本)一卷,(现代)濮思源等辑,2000年计算机排印本。注:始迁祖为[南宋]濮运干,始祖为[清]濮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w8 Y' x0 {  D+ ?江苏江阴濮氏宗谱五卷,(现代)濮一希编纂,2002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江阴市档案局、江苏省江阴市长泾镇习礼村。[1]! \% r8 c" @, \8 O

8 u: S; L! h0 J) y2 o0 L7 S/ o2 U
5 V) H' b1 Q1 P+ B( I字辈排行[url=]编辑[/url]安徽凤台濮氏字辈:“仕守贤良思存方正”。
# n0 A- x, ^) z; a/ ^5 d3 P% H安徽马鞍山濮氏字辈:“曾家礼学道 恒仕必光华”。
; D$ N. l( K# t' u/ I& m6 P0 N, k江苏江都濮氏字辈:“家尔员良继中赞武”。
8 k8 j: c1 D% }1 Y' H  P陕西西安、河南信阳濮氏字辈:“礼约振家邦共开姓名会道德乃是昌”。
- l/ _# b+ S0 v3 [1 Z濮氏一支字辈:“荣显宗俊遂福潮守有会鸣学如时萃广发富福”。
! Z. d2 v& Y, w' {# a8 `( {濮氏一支字辈,现分布安徽舒城县,先辈俩兄弟从山东迁移到河南、安徽,现安徽舒城县的濮姓 ,就是安徽那支的后代,家谱在1950年代"除四旧"时被毁 ,仅记得辈份以下,共30个辈: 恒能关大本,孙继智贤宜。心从正身德,士应进安良,文章超世册,总代落广倡(这30个辈分,前7个按舒城方音。音正确 ,字因为年代有点长,这辈分的人可能都不在了,现在用到智---从这5个辈分的阶段)......
- I7 H2 H$ O6 x1 v8 V+ E; \; R6 o7 A
; m7 }) w+ I$ c) R/ I% a* {7 h

, W! {& k6 X3 h: [4 I. G

签到天数: 4353 天

连续签到: 285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6-1-14 13:28:51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6-1-14 13:13! f& w/ q+ u6 M- Y% v
郡望堂号
  m# L3 r" m$ y
! A4 }9 }( C  v4 p8 }* i郡望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 ...
# M6 R+ \/ s6 J! @/ {5 G4 M
这么说,备受大众喜欢的演员濮存昕也是咱们的舜裔宗亲。
8 F. }9 i* d+ g8 J, w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6-1-15 15:06:30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6-1-14 13:13
3 J. e7 ?: A7 @( b, Z4 n5 \郡望堂号  K+ w: x7 _5 @5 d) {

& G$ p1 t2 j$ f& `郡望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 ...
+ k7 x+ y" i/ A1 |+ o" V
         
        三姚([清]会稽姚振宗、今福州姚恩健和广州姚钟尧)的舜裔姓氏135个,其中含濮姓。
      濮姓是多源姓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2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