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八品县丞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yyq666666 于 2015-12-16 14:53 编辑
3 I0 e6 ?; E/ h. ~; U1 u6 s% j/ \" u; t2 k6 J0 Z/ g& W7 C
' J& D# N, Z9 i
9 V. q! a M+ P) F这是十月五日听到我国医学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当天下午我写的一篇文章。
% r/ H) [7 W; e, Y+ G我知道这里有人对这事有所关注,表明姚家人不只是热衷自己的宗族事业,对科学这些大的国家事一样上心,这颇值庆幸。今再转发我的拙文,也算我们姚姓人家对这件事的更有态度!, S# K: `# q) f) x* ]* u" @9 K3 t
$ u9 E& A) l( U7 P+ e- @
, S2 [) W0 f# W3 f4 Q
' j& d/ k; n( T 诺贝尔医学奖对中国的意义 ——屠呦呦挽救了中医 姚永庆 / w) o: g2 k+ w" Q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了,今晚我相信中国医学界为之振奋,一向内敛的中医界将狂欢相庆。7 `/ }5 _1 T7 R8 b$ s
. n/ d H" t _" P( i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意义非比寻常,不只是有人终于获诺贝尔奖给泱泱大国之中国长了脸。屠呦呦挽救了中医,挽救了中医药。
7 `# X# G; `' f2 L, c) ]; h, r+ c
中医在国际上的认同度很低,尽管关于中医的神奇尤其是针灸的作用也有被赞扬的诸多报道,但那只是为振奋国人的自信罢了。整体而言,中医基本不被认可。那些虫虫草草曾在美国的医疗判案中被当成非科学的重要证据而被否定指责,无论中国人怎样以中国几千年的医学文化强烈维护也根本没人听你痛苦呼叫。孩子背脊的刮痧紫痕被当成中国人虐待儿童的罪证,强行将孩子带走而致中国家庭母子分离。国人会说美国如此不近情理,会谴责美国人不懂中国文化,会嘲笑美国人无知多事。
/ Q! @( `0 O- }2 t- p E1 h; w: [2 G' @5 G B# A' ?% p
我也曾持同样态度。但国人们想过没有?西方是真正讲科学考证的地方。任何东西没有严格的实验数据,尤其是医学没有严格的临床运用数据是绝对不可能随意使用的。. x2 b7 W6 z' ^6 n& X
4 D4 E9 ~$ [! [% O9 b( k) C' S/ n
中医药确实没有这些。中医药没有剂量规格,什么大黄二钱、熟地三钱,完全取决郎中临时的判断,即便是同一病同一方子医生也会临时加进某一味其他的什么药。这样作也非完全无依据,因为中医几千年就这样做的。医生每一次的随意性都是每一次的个人经验。因此,中医是经验技术,而不是科学。不光是那一大包大包的草药,就是中成药也不是有严格的剂量标准。实验数据也没有,临床应用也没有,药理作用和副作用以及不适应症状均无任何数据。故而中成药说明书十分简略,而西药说明书文字之长几乎吓坏所有服药人。还有那些几乎没人看懂的化学方程式。
5 @# k F- R8 f2 i3 S. V% B! ^2 i
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中医开始真正的进入科学实验的环节,不再是随意性,不再是无标准。无论我们怎样强调文化的差别,科学的严谨性永远是一样的。西方医学的基础是解剖学,而中医的基础是阴阳五行,它的确通行千年,但却是时而有效时而无效的游离且仍以个人经验更正每一次差别。
( B1 x: I( P+ p' R4 B' d: S2 t; K8 @9 B
另一方面,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表明中医进入西方人的视野,中医的作用和中医药的效用开始从文化差异获得科学角度的化疑。这也表明西方科学改变傲慢的态度,重新认识中医学和中医药学的价值。
8 ~% X7 r1 u; ~$ N2 q3 p! @* J6 |& Y! s8 D0 w2 O5 m. H
我们要让中医和中医药获得全世界的广泛认同,让国医走向世界,我们就要把经验变成科学。3 n4 c8 N6 G/ T/ f/ ^6 y5 P
6 G+ i8 K. g/ `: R& h世界要认识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医学和中医药学,科学只有调整认识坐标才能获得正确的认知。6 p, S; g8 h# q4 W4 @* P: y
, s' t2 y3 W, j# a T- m* {* a
这就是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意义。( N$ Z1 g/ Z: l s
也许意义不止此。9 `; _, p& p% C1 I* I
4 [) J: {8 q. {5 j' d$ _% Q
2015-10-5
' r, t1 w- Z& x9 T" x( G9 j1 U* g5 O/ S4 g6 O
' |) \ }5 W1 z1 E0 a x: S. ]& k2 e9 P4 n' H6 I1 [. p8 _5 n+ @( b
! Q; Q. Q6 ?: h- J: k" e8 z: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