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L2 h# ]; s# r- } J 1.枪装药,药装枪,射去浓烟散雾;瓶插花,花插瓶,打破落花流水
+ Y0 R! B: J2 U; T. d! s. |, A g) D 陈紫峰九岁那年,大胆地坐在了祭祖的筵席上。几个老人指着桌上一盘“九节虾”开玩笑地对他说道:“用这盘虾为赏作对,对上了,你拿去吃,对偏了,就不能吃。”老人道:
枪装药,药装枪,射去浓烟散雾; 小紫峰听后,抓起桌上的花瓶摔个粉碎。随口答道: 瓶插花,花插瓶,打破落花流水。 众人听了,又惊又喜。 + }: I: `# o* {5 x' P; o; C$ p
2. 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 泪酸血成,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联语告诫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否则到了那时,才醒悟到泪酸血咸、头有青天,悔之晚矣。 8 ~8 O: u! L4 I' s0 D% k# }, ^
3.虎皮褥盖学士椅;兔毫笔写状元文 明代学者戴大宾,从小聪明多智,勤奋刻苦,小小年纪就会对对。有一次,私塾老师指着椅子出句: 虎皮褥盖学士椅; 戴大宾应对到: 兔毫笔写状元文。 老师听后,赞叹不已。
! b, S( l# q; s2 S 4.童子六七人,无知尔狡;知府二千石,唯有公廉。
蔡锷的风筝掉到了知府院里。知府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能对得上我出的对子,风筝就还你。”出上联: 童子六七人,无知尔狡。 蔡锷一听,立即对出下联: 知府二千石,唯有公廉。 ' g* q0 @: ^! d/ [
5.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李自成六岁那年,老师乘兴叫他来对句。师出上联为: 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 这时狂风顿起,李自成即景生情,随即对道: 天昏云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0 D) s5 z0 p) h. K
6.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著名作家金庸写了14部武侠小说,他把这14部小说名的首字集为一联,真是巧思,十分新鲜。联文曰: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 L7 v% Z3 m& W4 j' ~ 7.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郭沫若幼年时曾经在私塾读书,一次,他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要是能对上就不罚他。”先生上联是: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因此,郭沫若免于惩罚。
1 ?4 v9 [4 q* Y- _% ~0 U 8.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
王汝玉 7岁那年,随父亲到屋外观赏雪后的景色。父亲吟出一联: 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 他让儿子对下联。王汝玉朝四外看看,只见远处有风,吹起阵阵灰尘,好似冒烟一样,便很快对出了下联: 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 2 M0 D* Z" P8 Q. ]5 k
9.独角兽;比目鱼 鲁讯少时,就读于绍兴东昌场口的“三味书屋”。有一天,寿镜吾先生出了三个字对: 独角兽; 寿先生问鲁讯,鲁讯记起了在《尔雅》中的“比目鱼”,便站起来对道: 比目鱼。
$ H. Q$ ]! ?. P1 x* V1 B% B7 y6 D 10.风吹豆角豆角与豆角斗;水冲石头石头与石头实头
从前,有一位私塾先生因事外出,行前给学生留下一道对联题,上联是: 风吹豆角豆角和豆角斗; 先生走后,学生苦思苦想,总是对不出来,便跑出门到后山山泉里去洗澡,看到泉水冲石,忽有所悟,于是对出下联: 水冲石头石头与石头实头。 ^# c) I+ P" ?( E6 ^) N! _1 q
11.细雨肩头滴;青云足下生 幼年邱浚在学堂念书,一天,大雨滂沱,有的座位漏雨,大家争坐不漏雨的座位。当时和邱浚争座位的是一个当地显贵的儿子。老师看见了说:“你俩不要争,我有一句五字联,能对上的坐好位子。”接着念道: 细雨肩头滴; 邱浚胸有成竹地对道: 青云足下生。
" A- k; s# q2 \5 V 12.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一年夏天,唐伯虎与祝枝山郊游。看见农夫正在插秧。祝枝山对唐伯虎说道“贤弟,我有一上联,请你来对。”说完吟出上联: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伯虎稍想一下便对出下联: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3 I9 S. [) k' {5 ^: h0 b% Y8 A
13.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 I% U0 R! K! X7 L. h6 f . V2 w5 \- R* a, h3 G) {( D; K
李某允诺教自己孩子的先生,每到七夕时一定会宴请先生。又一年七夕到了,先生依然是粗茶淡饭,他传来学生,作对曰: 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 学生对不上来,便去问他父亲,李某答道: 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先生听后无言以对。 % T" f$ p5 Z) }2 v* e4 P; P: M
14.牛头且喜生龙角;狗嘴岂能吐象牙 于谦要去学馆念书,碰上一位和尚,这和尚见于谦的两条辫子似一对小角,便和他开玩笑道: 牛头且喜生龙角; 于谦以为和尚在取笑他,反唇相讥道: 狗嘴岂能吐象牙。 4 Q/ n/ J, n' |% K
15.卧也坐,行也坐,立也坐,坐也坐;坐也卧,行也卧,立也卧,卧也卧 一天,纪晓岚儿时的友人来探访他,纪晓岚十分开心,和他倾谈到深夜。友人道:“我有一上联,是个谜语,打一动物,你来对吧。”说完吟道: 卧也坐,行也坐,立也坐,坐也坐; 纪晓岚笑道: 坐也卧,行也卧,立也卧,卧也卧。 纪晓岚说:“横批:'我吃你’。你的是青蛙,我的是蛇。”
! h, K: [3 l) `+ \6 U 16.稻草扎秧父抱子;蔑蓝提笋母怀儿
明朝抗清名将熊廷弼,幼年就会对句。有一次,他与人同游,游伴看见农民插秧,出一联要他应对,上联是: 稻草扎秧父抱子; 熊廷弼看见路人提一篮竹笋走过,马上对出下联: 蔑蓝提笋母怀儿。
. M: A P0 x _: q 17.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些是先生?读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
古时候有个秀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一日,他经过一所学堂门前,看见一群学童在兴致勃勃地交谈,就想在他们的先生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学。他一语双关地问: 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些是先生? 这时,一个眉清目秀的学童走了出来,不慌不忙地答道: 读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 4 N0 ]- Y# Y) H; z! _$ Q
18.艾自修,自修没自修,白面书生背虎榜;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 张居正与艾自修同科中举,一次闲谈中,张居正对艾自修说,今有半联请教: 艾自修,自修没自修,白面书生背虎榜; 艾自修对道: 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 9 q% B6 ?) T4 o* X. N& \0 }, G! O
19.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一马陷入污泥内,老畜牧怎能出蹄? 在一次宴会上,一个权贵蓄意要当众讥笑解缙,就出了一句对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怎敢对锯? 解缙听了,从容对道: 一驴陷入污泥内,老畜生如何出蹄? , U0 t) Y- \0 U# }5 O$ }- L' D
20.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明代才子唐伯虎曾在一和尚的荷花画上写了这样半副对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一直无人想出下联。200多年后,清代才子李调元对出了下联: 书临汉帖翰林书。
* z5 `) O! M( m# L/ }' W! l 21.仙鹤弹琵琶(枇杷)高奏神曲;雷公敲木瓜大惊云母
苏东坡被贬,赴海南上任,途经湘南,遇到一位姓柳的郎中。柳郎中试与苏东坡对药联。柳郎中吟道: 仙鹤弹琵琶(枇杷)高奏神曲; 苏东坡想了一下,对出下联: 雷公敲木瓜大惊云母。 / x8 e) v# L- |) i8 }
22.曹子健七步成诗;白居易一时无对 白居易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饭余,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 曹子健七步成诗; 白居易随口说道: 白居易一时无对。 其舅父听了非常高兴。 n+ }( A4 N: H8 M
23.一条大路通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 清代诗人宋湘,以善对联知名一时。传说他一次外出游玩,经过某集镇时,在十字街头的墙上写了上联: 一条大路通南北; 他走后多日,又路过此地,见无应对下联,于是便自对下联: 两边小店卖东西。
" J- f8 q4 ]0 L5 o# y/ G3 _2 j# p 24.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杨溥幼年家贫,父亲年老多病。有一次,县官派人捉他的父亲去服劳役。县官见杨溥是个孩子,就刁难说:“我出个对子,如你对上了,我可以释放你的父亲。”接着,出了上联: 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 小杨溥听了,对了下联: 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 L: w* C/ l! c2 f) @- m1 @ 25.家有登高处;人无放学时。
袁枚的儿子叫袁桐,他和袁枚一样的聪明。一年重阳袁枚和儿子登山,袁枚见天下万物尽收眼底,不觉吟道: 家有登高处; 袁桐听了,随口笑道: 人无放学时。 袁枚听了不禁哈哈大笑。
F6 T& l1 U3 `& }! t0 C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副家教联语: 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 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联句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8 Q, c6 N0 n/ F* [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联:
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此联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
5 M4 @ ^; m9 P- ~5 _! _& u1 i 192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送别儿子出国留学时。特撰一联:
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 联语要求儿子做一个好人,必须经过锻炼,要有信心。在艰难中把自己磨炼成一个忘我的人。
( f! U5 x. V4 h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
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 此联妙趣横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侄媳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不失为家教的劝世箴言。 0 I' I6 x& j6 g. e% t( G' h;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