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53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舜牧药言[明]|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6 10:08: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舜牧(1543-1622),明代学者。字虞佐,因仰慕唐一庵、许敬庵,自号承庵,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任广东兴新、江西广易知县,爱民如子,多有美政。官至全州知州,年80卒。他精研四书五经,为当时理学大儒。


0 _% }8 q$ Y* r& N. A

家训原典

* h# F1 T$ u+ }9 O

常谓结发糟糠,万万不宜乖弃。或不幸先亡后娶,尤宜思渠b苦于昔,不得享于今,厚加照抚其所生,是为正理。

8 h7 A  X  ]! x

人须各务一职业,第一品格是读书,第一本等是务农,外此为工为商,皆可以治生c,可以定志,终身可免于祸患。惟游手放闲,便要走到非僻处所去,自罹于法网,大是可畏。劝我后人,毋为游手,毋交游手,毋收养游手之徒。

- a" }# {% y4 H3 T- E7 A% L' n1 Z

凡居家不可无亲友之辅,然正人君子多落落难合,而侧媚小人常倒在人怀,易相亲狎。识见未定者遇此辈,即倾心腹任之,略无尔我,而不知其探取者悉得也,其所追求者无厌也。稍有不惬,即将汝阴私攻发于他人矣,名节身家,丧坏不小,孰若亲正人之为有裨哉。然亲正远奸,大要在“敬”之一字,敬则正人君子谓尊己而乐与,彼小人则望望而去耳。不恶而严,舍此更无他法。

2 t- y) d: ^* t* Y1 }0 }8 p7 H

世称清白之家,非苟焉而可承者,谓其行己唯事乎布素,教家克尚乎简约,而交游一本乎道义。凡声色货利,非礼之干,稍有玷于家声者,戒勿趋之。凡孝友廉节,当为之事,大有关于家声者,竞则从之。而长幼尊卑聚会时,又互相规诲,各求无忝d于贤者之后,是为真清白耳。

/ y- `9 j9 r- K; N; [

居家切要,在“勤俭”二字,既勤且俭矣,尤在“忍”之一字。偶 以言语之伤,非横之极,不胜一朝之忿,构怨结仇,致倾家室。可惜历年勤俭之苦积,一朝轻废也,而况及其身,并及其先人哉?宜切戒之。

) q! q5 J  g; I$ o) i0 e

惟清修可胜富贵,虽富贵不可不清修。

$ z% ?8 F. u9 u! ~: `

家处穷约时,当念“守分”二字;家处富盛时,当念“惜福”二字。

: d4 X  J% U3 _9 i1 b

人当贫困时,最宜植立,自守衡门之节e。若卑谄于豪势之人,不独自坏门风,且徒取人厌,其实无济于贫乏也。


+ _) ]& z4 D1 [0 V: _

凡亲医药,须细加体访,莫轻听人荐,以身躯做人情;凡请师傅,须深加拣择,莫轻信人荐,以儿子做人情;凡成契券,收税册,大关节须详加确慎,莫苟信人言,轻为许可,以身家做人情。

' Y' T$ }, R9 g, w

凡人欲养身,先宜自息欲火;凡人欲保家,先宜自绝妄求。精神、财帛,惜得一分,自有一分受用。视人犹己,亦宜为其珍惜,切不可尽人之力、尽人之情,令其不堪。到不堪处,出尔反尔,反损己之精力矣。


* N, r1 ?% d, Y4 X% ~: w# \

有走不尽的路,有读不尽的书,有做不尽的事。总须量精力为之,不可强所不能,自疲其精力。余少壮时多有不知循理事,多有不知惜身事,至今一思一悔恨。汝后人,当自检自养,毋效我所为,至老而又自悔也。


4 J/ O1 E, n! F4 W& F2 l- M$ q

凡有必不可已的事,即宜自身出,斯可以了得。躲不出,斯人视为懦,受欺受诈,不可胜言矣。且事亦终不结果,多费何益。语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可省已。


1 e: `6 m6 X  V$ v

凡人为子孙计,皆思创立基业,然不有至大至久者在乎?舍心地而田地,舍德产而房产,已失其本矣。况惟利是图,是损阴德,欲令子孙永享,其可得乎?

8 }7 p( w3 b% P1 z

语云:“讨便宜处失便宜。”此“处”字极有意味,盖此念才一思讨便宜,自坏了心术,自损了阴德,大失便宜即此处矣,不必到失便宜时然后见之也。

% Y  Y" A3 y% q% K- r

余尝自揣深过涯分f,特书小联云:“得此已过矣,致萌半点邪思;求为可继也,须积十分阴德。”此四语是我传家至宝,莫轻视为田舍翁g也。


  Q# @5 ?" \5 L: |

一部《大学》,只说得修身;一部《中庸》,只说得修道;一部《易经》,只说得善补过。“修”、“补”二字极好,器服坏了,且思修补,况于身心乎!


* \7 A& m, W8 W/ O5 ?& @; u  M

《易》曰:“聪不明也。”《诗》曰:“无哲h不愚”。自恃聪哲的,便要陷在昏昧不明处所去,可惜哉!所以人贵善养其聪,自全其哲。

2 B! n) g: w. K& k+ \/ J& Z# ~8 s2 t7 ^

注释

a结发糟糠:结发、糟糠,都是指原配之妻。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结发;糟糠是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b渠:第三人称代词,此处即“她”。

c治生:谋求生计,经营家业。

d忝:惭愧,辱没。

e衡门之节:指穷人应有的气节。衡门:横木为门,指房屋简陋,乃贫者之居。

f涯分:本分;分内应得的。

g田舍翁:农民老叟。

h哲:指有智慧者。


3 p& e2 j* _8 @/ U4 p3 c5 \

家训原典

智术仁术不可无,权谋术数不可有。盖智术仁术,善用之以归于正者也。权谋术数,曲用之以归于谲者也。正、谲之辨远矣,动观人品,慎诸。


$ G, Z8 @" R3 c/ i- a  B

才不宜露,势不宜恃,享不宜过。能含蓄退逊,留有余不尽,自有无限受用。


5 }/ n6 J/ s5 ?: S) C# S6 f

阿涊从人b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c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是为雅操。


! t  L( }! N# V- }7 I

“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无他妄念,此心多少快活。反是以求浓艳,趋炎势,蝇营狗苟,心劳而日拙矣,孰与淡泊之能日休也。


/ D( s' Y( S# O: z- Z/ c8 f! B

人要方得、圆得,而方圆中却又有时宜,在《易》论圆神方知d,益以“易”“贡”二字最妙,变易以贡。是为方圆之时,棱角峭厉非方也,和光同尘非圆也,而固执不通非易也,要认得明白。

- E( \8 v" o2 g

语云:“自成自立,自暴自弃。”又云:“自尊自重,自轻自贱。”成立、暴弃自我,尊重、轻贱自我,慎择而处之。

余少时偶书一联:“做人要存心好,读书要见理明。”究竟自壮至老,亦只此二句足以自警。

( M6 Z, [/ z& N' J5 m

凡人须先立志,志不先立,一生通是虚浮,如何可以任得事?“老当益壮,贫且益坚”,是立志之说也。

! D) j1 }+ H; X* i% n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冲e,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量。

, T3 p) x7 [# n& b

人常咬得菜根,即百事可做。骄养太过的,好看不中用。


; `2 g5 O4 }" W- h8 l# E  J0 l7 y

学者,心之白日f也,不知好学,即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刚,亦皆有蔽也,况于他好乎?做到老,学到老,此心自光明正大,过人远矣。

7 M7 l# p8 B7 }! }

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7 z1 ^7 s6 s4 U3 ^' `8 A

客气甚害事,要在有主。主者何?忠信是已。

. Q) h/ m" e' j5 N' A; U4 ]* }

分明一个安居在,不肯去住,却处于危;分明一条正路在,不肯去行,却向于邪;真自暴自弃。

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尽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g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h。

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i;当至快意时,要越加谨慎。

门第不能重人,惟人能重门第。恃门第骄人者,徒自取辱,切以为戒。

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 ~  o  I& K) U; p! l

《中华家训大观》注释

a慎诸:在(正谲之辨)这些事上要慎重。

b阿涊(ni2n)从人:依附恶势力,投靠、追随他人。涊:污浊。

c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d圆神方知:出自《易经·系辞传》,用现在的话说,圆神是灵活变通,方知是坚持原则。这段话的大意是:为人处世要既能圆通又能端方,而端方和圆通又要把握好时机。《易经》论述随机变通与坚持原则时,加上“易贡(告)”两个字,最为准确,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以昭告吉凶,这就意味着圆通和端方要因时制宜。一味偏激苛刻并不是端方,一味随波逐流并不是圆通,一味固执己见是不会灵活多变的,要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e折冲:使敌人战车后退,即击败对手。冲为一种战车。后也以折冲称外交谈判。

f心之白日:照亮内心世界的太阳,喻学习之重要。

g偷薄:轻薄,不厚道。

h惫赖:无赖。

i饬守:谨慎从事。


1 k/ \# P  K& ], b

评析

《药言》在当时影响较大,一再被翻刻。直到清代仍被人们“朝夕玩味”,赞赏不已。家训之所以题为“药言”者,用时人的话说,是世道人心很坏,都仿佛染上了病魔。因此,姚氏家训可作为疗救世风的“心药”,“天下用之而犹病心者寡矣。”(王三德《姚氏〈药言〉题辞》)其实,现在看来,《药言》并没有什么拯世救民的药石之言,也缺乏新的思想,其思想主线还是在理学的圈子里打转转。但是,它长时间受到一部分人欢迎的原因,除了思想意识相合外,还在于它的确对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理家修身、个人生活原则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姚氏重视对日常生活、世俗人情经验的总结,这些议论朴素、平易、实用。


( U" _1 ~8 A8 \& ?5 D

正如清人所说:“其语折衷于圣贤,而日用伦行,不出其范围,因念良方妙剂,当为普济”(唐世杰《药言》跋)。它成了旧时代许多人的“生活指南”和“处世良方”。


/ v) b" D( f1 _$ p) n5 _: u

3c6d55fbb2fb43169ed870ed25a4462308f7d366.jpg (164.17 KB, 下载次数: 200)

姚舜牧药言[明]|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姚舜牧药言[明]|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3710 天

连续签到: 116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5-8-6 11:1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敬文 于 2015-8-6 11:21 编辑
- \2 T( @6 Q4 l
3 J: j# g2 n( m$ i+ \; I3 u. [$ L             先輩姚舜牧<<藥言>>乃我國傳統家庭教育經典之作。傳承教育子孫后代意義深遠!已存放之。用心良苦,積德后世。謝謝尚明(站長)宗親!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姚先达 + 10 写得很好,赞!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4272 天

连续签到: 8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5-8-6 12:44:2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尚明站长的帖子!!
- b1 Z0 a+ P/ s8 W5 ^5 p7 M为这位老前辈点赞!!( M, D6 p4 Y& l6 _. c: _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5-8-8 11:09:4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图片,是家谱谱页还是书页?哪里来的?
* R1 Z# c0 m$ I" _; l0 a# s' I5 K3 m  Z+ a

' e, G! h) `$ N0 f1 n4 Z        [明]湖州(吴兴)姚舜牧,药言
8 |( f  P+ o5 l3 F
) [# Z9 a+ Z) n& ~          有人对[明]姚舜牧《药言》译注% ~0 z+ @' C: f. R; a" ~

1 J$ X; }  F2 y3 X( O% g. {3 w. p
         姚舜牧药言,[明]|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5-8-8 11:17:17 | 只看该作者
           不知是你的错还是谁的错?  ?$ @, v5 J* @. l# k0 R
姚舜牧(1543-1622),明代学者。字虞佐,因仰慕唐一庵、许敬庵,自号承庵,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任广东兴新、江西广易知县。  b; [5 k! F3 e

" r6 h& p1 F. R" h$ W; Z     ——姚舜牧曾在广东新兴县(不是“兴新”县)任知县。江西广易?广易是今江西什么地方?6 _0 Z3 @8 B" [8 g

" c* Y) B- w/ t8 {9 a3 S : b8 c' N$ Y; X. U9 J
    图片应是百度来的,原始出处呢?有注释药言的书呀。2 q. g+ q" V/ B% i' n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6#
发表于 2015-8-10 17:26:39 | 只看该作者
8 S  Z' p" p+ X7 l
姚舜牧的《药言》,亦称《姚氏家训》,总三十九节,是我姚门世代遵守的典籍。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7#
发表于 2015-8-10 17:31:18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8-8 02:17/ O- ^/ K3 j) c
不知是你的错还是谁的错?
! p' y4 I" [* C" L) m0 `; z; A姚舜牧(1543-1622),明代学者。字虞佐,因仰慕唐一庵、许敬庵,自 ...
/ f6 `+ r; p& h7 F$ @) Z2 S
姚舜牧(1542 1627),字虞佐,浙江乌程人。万历元年(1573)举人,授新兴令,调广昌,皆有惠政,以直道自持。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8#
发表于 2015-8-10 17:35:34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5-8-10 08:26" h5 q0 O0 I' |2 l$ H0 P
姚舜牧的《药言》,亦称《姚氏家训》,总三十九节,是我姚门世代遵守的典籍。
) T" x  ?6 ]7 ]6 @( Q4 ]. J1 E$ {

《明清时期吴兴姚氏之望族》

作者 :浙江林大历史教授   付庆芬


+ T; a1 m; ^6 ]; {& B' b

原载:《宁 报(人 版)》  20091 22 1
( U  L0 [. \0 L; O) \&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9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