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75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大姓氏的祖训,看看你的祖训、家训、族歌是什么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28 05:25: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w0 U- Q4 ^3 N1 T) l4 l- }- S
所谓"祖训",即历代祖先对子孙的教诲。不过载于家谱中的"祖训",则多系族长代祖先立言,是他们藉祖先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全体族众。"祖训"的作用在于从意识形态方面维系家族的统一和团结,除此,祖训闪耀着得一族文化的光辉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 ?( z& P9 Q; L) I# }6 r: \
1
( y" k5 X0 l7 j" u) x# d% v; z姚姓% \$ ~) m2 c: k1 O' t% c: B! M) V

* U9 z1 b  T' P3 W! `$ [5 F
4 b' I1 s# u6 T) u- m+ Y: P
姚氏祖训、家训(录自福安圯湾《姚氏族谱》)

) c, ]8 ]7 c) {  【祖训弁言】
4 _  p7 @! y8 a5 J  |7 w7 K 典谟训诰,万古常昭;巷谚衢歌,片言可采。况祖宗之垂训,切日用于庭闱,而孙之克家宜遵循。夫诰戒,继世贤能,先灵永慰;终身败类,后代贻羞。知祖武之堪绳,实孙谋之不愧。苟能立爱维亲,立爱维亲,立敬继长,乡党无不称其仁也。亦复持己以敬待人,以宽宗族皆化之于善矣。列祖训。

4 C& j4 K6 S5 ^- q! g& z 【祖训十则】
0 ?! f6 s. c. J) M3 g4 C% [8 V  一、人子莫大于孝,孝莫过于顺;顺意,则悦;顺命,则喜。膝下承欢,虽家贫者,菽水可奉,何必膏梁!有一等于父母之前,厉声秽语、忤逆不顺,甚至一子分灶,不顾父母之养。一经父母投首家房,立唤到祖厅,细询情由,小则责罚,大则革名,不许与祭。更有纵妇不孝舅姑,询其情实,议其去取并重罚。其故纵之罪,公议,后来收族,其夫妇不许入谱,盖祖宗有不愿此孙子,实有愧于祖宗矣。

+ @! @7 o3 o9 H! s- ~: w  二、兄弟务要和气,勿因些少财务、田地遂生嫌隙。语云:难得者,兄弟;易失者,田地。中有兄弟少占便宜,宜相让,不宜相争。语云:但得家和贫也好,若教不义富如何。) {3 g: t: Y, t+ s

7 t: `2 N+ V& x: `2 C
  三、要宜室家。凡为人者,欲全孝悌之美名,切勿轻听妇人言。诗云: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且妇女见浅,不知大义,男子溺爱,不知其非,以致犯大恶,冒不韪,其流弊所底,不敢告人者,惜缘此也。愿世世子孙,毋蹈柔肠,须立刚节,乃称无忝所生云。* f3 e  M: H! r9 k, m0 |

5 b* x) S  s4 Z% x
  四、要睦家族。子孙十百千万,莫非同源共流。故于长上,则思尊崇之,(于)弟侄,则思抚爱之。吉相庆,凶相恤,疾病相扶持,贫乏相济。所以宗族亲睦而先业不坠也。间有挟私洩私愤,致乖和气,甚非一体之义,为子孙者,宜切戒之。
* J. Q" K9 k' T7 Z& ]7 p* {
& k. W  p5 k8 L
  五、要崇祀典。诗云:祠祀蒸尝,盖言祭也。习俗之坏固有,家累千金,祖宗弗享,二簋日食万钱,岁时罔供俎豆,忍已甚矣,。存著之义谓何?但极本追远,人道之至大者,或四时而荐,或春秋而祀,礼仪必备,心志必虔,不可不急焉。
* N$ C3 r! q! m5 L6 s
3 ^, y' |. e; x: x6 w7 `3 [% J
  六、要勤生业。士农工商,四民不正,横经负来,生理之常。故居肆则成事,为本近市,则贸易为生,俱要及时,勉力不可错过光阴。游惰嬉戏,蹈入穷途,悔之晚矣。- T; J' _, _, d( w$ F# q

  E8 J+ [9 ~& h) d) b# F" K
  七、要奖勤书香。合房子孙贤俊者少,而粗厉者多,祖宗在天之灵,必有所不安者。端有未曾读书,往往如是。兹合房有子孙可以造就者,必深加勉励,使成肆业,以振书香。语云:黄金满箱,不如教子一经。宜勿忘斯言焉可!% ]5 h! h0 G: z& K$ x+ p

6 v6 ?0 e) g! r- X$ D" N
  八、要完国课。朝廷每岁所需,必赖乎此。苟积之不完,甚非为之道。后人各宜勉力,毋得挨廷,实力美事。朱子云:国课早完,即囊囊无余,自得其乐。诚哉,是官也。
, j0 I' H, g; P: j2 f+ a
, q5 u9 N4 p) c" X6 P8 j
  九、淫行为万恶之首,子孙有蹈此行,立即革名,不许与祭。其有帷薄不修为之,丈夫明知而故纵之,此尤甚于辱身贱行之所为,一经捉获,夫妇不许入谱,以辱先灵。9 J7 N# k& T. k# F% }

# m/ |# Z9 @0 n9 u
  十、贫穷无赖、自入匪类、行流穿窬者,一经通族闻知,必鸣鼓共攻,使其改过自新。苟仍蹈前辙,或经外人拿获,立即革名际谱,不许与饮。
8 m) D, \7 {# J, h( t3 k4 |1 y/ O- v5 V3 g' J( Q+ ^
家训
; v/ o8 D4 h) f: x+ ~(一)尊祖敬宗,享祀不可不诚;修其祖庙。霜露即降,生凄怆之心,霜露即濡,与怵惕之念,如在其上,如往其左右。世世子孙,体如此诚意。
2 ?9 c+ q3 r$ g+ t, r4 @' q. y  Z
(二)敦本睦族,须念葛蕌根本,瓜瓞绵长;亲其亲,长其长,勿以强而凌弱,勿以富而欺贫,瑕隙胥捐,恩谊倍挚。凡我后人,恪守成规。

  R! {  p( ^$ d- a7 w$ x(三)孝子当表,其实事服劳,奉养尽事,以礼能碣其力;载之谱牒,可法可传。( {* K, k8 n  r4 L

6 W, E2 Z- A& W4 V
(四)节妇当褒,其苦守冰霜,比洁金石并贞,能孝、能教、能从;纪之谱牒,以垂不朽。; }$ ^! P  E$ E

  {  ^& W7 C& @9 a- R. ~  B
(五)立嗣以亲,立子以嫡,小宗大宗,不得混乱;如继长房,则应次房之长子继,二三四房则应长房之次子;若长房只一子,不可出继,而后归之二房。举此以例,其余循序无争,名正言顺。至于本房无人可继,则属择立;择立必以贤,贤而立之,他何争焉。或应或择,悉遵规训,永无争竟,以正宗风。
- Z6 U& @+ K. l( P* ]4 x
& v3 g# E: G: Y# _
(六)不蓄螟蛉,不树他枝;盖异姓乱宗,亲疏不明,贵贱无别,间或有之,不许登谱。8 ]! y$ p  J9 i/ B& q" q

' o$ [% J8 G7 F+ \* Y
(七)崇正道,明纲纪人伦,如入邪教,奸乱悖伦者,先家法惩治,后仍去籍除名,永不入谱。
" y  W7 e5 G7 C/ b& l) p+ M" i
! Y7 a. M$ _0 I3 d# b
(八)端重世系,整齐家风,男不与人为奴仆,女不与人为婢妾。如违斯训,不许登谱。. O. a6 T- P# O: G# @/ F* i

8 e- y& p' @0 D" u& K' J  I
(九)众产轮流,照序挨顺,勿以少而凌长,小加大,秩然有序而不斋,霭然有情以相亲,遵守如一,以正名分。( U" d$ h/ h+ {' \9 V" L9 ]- [" ?8 Q
; Q! E1 M5 c, x
(十)生卒年、月、日、时、行、字、婚配、卜葬、祭、产以及游庠、登科、缙绅、仕宦、书载详明,以示后世,珍重不忘。

- b2 d5 G" |5 M' i7 H  B
【姚氏族歌】4 |5 j& o8 M: K. g$ l: G3 E
中华姚氏,源远流长。, z/ s. `' D% H. q
始祖虞舜,德馨孝彰。
5 Z9 k  W9 ]+ u8 }( ~/ c承尧传禹,厚德贤能。
) V8 U6 ~$ u4 t  m5 ]+ [4 E四海影从,五帝名扬。
# B8 T2 `- F0 H& r; L/ }3 n姚墟发祥,后世裕光。: C! b& v4 U; I/ u; C/ ^& m; q
帝胄贤裔,发奋自强。  t+ g! O7 w+ S/ n# w3 g
文明礼仪,创业兴邦。5 Y. R( `  i. P! s  b- V+ M/ q% o
光宗耀祖,世泽绵长。" }; e9 h" n! u9 u  y% y

, E! \8 k% J9 \# w
* ?% m: C5 ^, |) v/ Q+ w. d3 H. Q: p4 i: `6 }9 v4 Z
2刘姓
* c- E; f+ ^" e, n
# K, `# u  P8 B& s/ M+ G6 q! t) ?2 |$ ~0 n6 A9 {4 T
  D: P4 V8 x6 d) e8 f/ F6 T
【族诗】

9 |% d% ^% @+ _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刘氏祖训诗

2 `# p7 ^! `+ [
此诗为广传公(刘广传,刘氏147世祖)生下十四子以后,鼓励儿子要向外发展,不要儿女情长痴恋家中。广传作诗一首,以激励儿孙,并作日后认宗的依据。这首后来被刘氏奉为族诗。

) e" a: u7 k4 ^
1 B: x; d! r/ u! u. J. i
【三祖遗训】
/ U; Y( [: h( p7 ^, R
汉高祖刘邦遗训
根据《史记》和《汉书》所载,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与一班大臣谈论起能够在“楚汉相争”中战胜项羽、脱颖而出的原因时说:

5 A; Y, \) h% B, ^" n' X' m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 E; I  j- g6 D: I9 `# A
; r. H. ]6 u) L' Q
汉光武帝刘秀遗训
4 ^% a" J( E' @. m7 I9 _7 ]
刘秀继承和发扬了刘邦的传统,广纳天下之士,广听天下之言,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创建东汉百年基业。刘秀是一位聪明而踏实的忠厚之君,勤于治政,严于律己,反对夸夸其谈的奢华之风和好高骛远的言行。刘秀给后裔子孙留下一段训诫:
  D9 g7 \* b, `7 C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广文地者荒,务文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
$ X+ U. P" Z; D& j# r
刘秀这段话告诫子孙:反对好高骛远,反对见利忘德,反对贪人财物。一味好高骛远者眼高手低,眼前的事情不屑一顾,徒有一番不切实际的空想,到头来只是“劳而无功”;见利忘德者做事情不择手段,将为人的道义都抛掉,到头来只会遭人唾弃;贪人财物者即使东西拿到了,也无法心安理得,君子爱财但应取之有道。

1 A5 t5 n$ @: I
# h9 q" u6 C; n8 Q7 z
蜀汉昭烈帝刘备遗训
, h/ j: r1 i0 a' K, L
刘备是三国时期难得的仁义之君,曹操和孙权在征战中经常屠城滥杀,但刘备始终仁德为先、爱民如子,从不妄自杀戮,深得百姓爱戴。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刘备的仁义之举让他能在三国初期曹操、袁绍的强大势力中间周旋而不灭,使他东奔西走投靠他人而处处备受欢迎。刘备之德赢得了关羽、张飞的生死追随,赢得了诸葛卧龙的鞠躬尽瘁。因此他在临终遗言中将这一信条摆在了首位来告诫太子:
( F1 S: V3 _- {5 G, \1 g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善,可以服人!
5 Q: C" D) ^  @2 f, w8 m
( J, ~. G  q3 C1 V! f( t5 K
历代刘氏宗谱都记载了刘备的这一条遗训。他所确立的是非善恶取舍和个人行为标准,已经普遍为刘姓及整个中华民族所接受。
: f' a& F) c2 p6 A3 q% H" F
上述"三祖遗训",("三帝遗训"),在国内外刘氏族姓中广泛流传,赢得了广大刘姓宗族的认同,已成为整个刘姓宗族的共同族训。

& k6 @8 Y& m1 h: s% S! b) O% Z; K: i

" r7 O9 D9 ?7 u1 Z3王氏
, G# P  k+ R2 ?3 Y' I) g9 l
* F# t1 n. i2 i1 m
+ k/ L; f0 [* e% p3 b0 ~1 |
' B6 `; @3 [. F9 R
3 _! l' U# p/ W5 `& i& d6 Q
三槐世第,及至于今,
英才辈出,卓尔不群。
孝悌为先,忠信为本,
惟耕惟读,恩泽子孙。
不奢不侈,颗粒成廪,
婚丧从俭,持家以勤。
嫁女择媳,勿尚重聘,
积德行善,不惟俗伦。
自强自立,处事以忍,
广结贤良,不谋非分。
当差有事,尊上宽仁,
努力进取,友朋谨慎。
勿以诱善,祸及自身,
勿以亲恶,招惹公忿。
酗酒无度,伤其身心,
聚众赌搏,财帛散尽。
贪婪飘荡,荒废青春,
胡作非为,辱没先人。
恋衙投宦,必爱人民,
忌才害贤,毒族害群。
耸人告讼,不如兽禽,
利令智乱,灾难必临。
祖灵在天,察尔甚真,
阴诛阳谴,追究必深。
祖灵阴佑,和顺永存,
后裔繁昌,福寿盈门。
一荣一辱,天地一新,
世德世业,纠察昭昏。
一谦受益,一满招损,
神灵有鉴,莫辱斯文。
阴受其殃,阳恶是因,
安贫乐道,其心也欣。
焚毁朝夕,何堪明晨,
纨绔堕落,愧对乡邻。
不肖为贤,浪子如金,
振兴美族,直上青云。
秉公惩戒,繁荣后昆,
恭愿后裔,永传家珍。
百世不竭,积厚且纯,
张德扬惠,守规遵训。
- s& l; M1 R5 x( v. v, g: t' |
——《三槐王氏家谱》
; N2 d0 G* ~. \/ C, d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摘自《琅琊王氏家谱》

9 U  Z6 `# ~7 d. \; a6 S% K0 I5 ~1 D$ J& B

3 K; B2 q7 }% b% X# U, E4陈氏' g) c: Q) H: T8 S3 J7 y- X8 D6 \4 a! u

% D5 b' e9 y5 L1 ]$ V5 E0 f* M6 }1 Y  i; A$ `, \
; W+ B4 N; @3 k& `! v0 G
' K+ c6 `0 \' V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
仰绎斯旨,更加推祥,曰诸裔孙,听我训章。
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藏。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
贻羞祖宗,得罪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气,偏论异乡。
手足干戈,我心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
通以血脉,泯厥界疆,汝归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s# z4 x+ @6 C  u: N  X( [
7 a. j- p% x- U! X9 \2 B4 f9 ^* w' R# Q; Q8 A3 e; K  @1 v/ R5 O9 Q2 R
5黄氏
' E# w4 J& Q3 O0 O; _& }' x: D3 q$ x9 M! h" ]! N
! L4 u! A1 G, T5 m, l# [

. s. k5 [* U2 k. A2 H& l* D5 J* b# I, I, X
【黄姓四十八字祖训】) @7 Y# e# s% k5 e

" Q2 Y0 ?  q' X1 {+ T: M! d
官不忘民,民不忘本。
贫不失志,富不忘贫。
堂正诚实,廉洁清贫。
勤劳俭朴,诸事严谨。
孝敬父母,善待他人。
自强不息,造福子孙。
+ @1 V: o$ `0 F# K6 y3 J, M! P
6 k( ^7 p9 s& ?' J' g. N
【黄氏勉后词】

5 b0 K6 _; t, [# t! ?6 d
务敦孝弟,务存忠信;
务习礼仪,务尚廉耻;
务睦宗族,务和邻里;
务读诗书,务勤耕种;
务亲君子,务重有德;
务厚亲朋,务笃故旧;
务慎言行,务襟交游;
务守王法,务畏官刑;
务尊高年,务怜孤寡;
务崇节俭,务严教训。
1 x, ~0 U0 n- Y0 ?9 q! W0 ?( J

- r1 K% Y+ b; a; {/ m8 l
【黄氏戒后词】

) J) v1 V8 v) I/ Y; v
毋图清闲,毋喜游荡;
毋好赌博,毋贪酒色;
毋炫几长,毋形人短;
毋依财势,毋疾贫穷;
毋称人恶,毋谈人妇;
毋尚斗勇,毋恃豪强;
毋近小人,毋狎匪类;
毋为唆讼,毋忤尊长;
毋逞私智,毋誇异能;
毋见小利,毋念旧恶。

$ p4 W& z* i1 P4 N, X2 S" a6 \) y  l

* I, H% Q% w4 }% K6杨氏4 q( R, R: Y; ^1 e! `* }
. E& |: S9 J! T7 I+ x" g# z' b

# @: {* f  l3 H$ K: x* _
9 r' U! p1 R6 x! D4 ~5 j! \+ Y% H2 }% P& M" x
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亏,终能长久:
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
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俭: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节用,俯仰何益。

6 F' ]9 q+ c7 ~0 t
) J1 |- @- V+ w$ C8 A* \! Q
" z6 L$ |0 Y( b8 X3 \1 P8 W0 c8 }0 M$ r1 Q  g' z2 S% g
7张氏
% v% Z( V  H- v/ P0 f0 @6 I6 P
6 H' v( j2 O4 B3 F6 T" ]/ t0 p% z- C1 T* T8 I

2 y) H2 ~9 C: t3 \( _% U  U+ O3 r8 m8 r2 }5 z/ K  y  j
笃忠敬言,急公守法。
完粮息讼,营生业言。
士农工商,各执其业。
慎丧祭言,慎终追远。
宜尽诚敬,慎婚姻言。
娶媳嫁女,咸宜配择。
严内外言,治内治外。
不可易位,敦孝悌言。
事事亲敬,敦宗睦族。
笃教学言,养不废教。
作养人才,厚风俗言。
吉凶庆恤,孤寡有体。
敦和睦言,捍忠御灾。
协力同心,严杂禁言。
奸盗赌博,占欺谋吞。

  C& W, n! K' j7 j: [! r$ V; s, L1 |: f4 B

  B# j6 e$ N6 l. O( _4 k! M1 n' S5 W! [8李氏
+ E% F7 s. W5 [3 p4 ]
0 ~" C8 ?- c+ s  y  U$ Z% j
( f) l. K  R/ |7 k6 `8 n) Z/ w* F2 T/ p

" Z3 n! I, `: q
敦孝悌 严教诲
睦宗族 修祠墓
重丧祭 谨嫁娶
尚勤俭 崇礼让
——《慈峰李氏宗谱》
0 }5 l7 r, O/ v5 @  d
这8条"祖训"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就在于维系宗族关系,以求宗族势力的发展壮大。
# m  y: A9 v6 Z  H7 g, E5 d
6 Y% ?; a" e  X- k: b+ ~* r) P
9 Q4 t0 T* \" y& Q
9赵氏
  g( S  O& }: l2 T5 u0 w7 v5 L6 \2 d7 L  e: x8 |& G

( M$ b( X1 ^5 ]7 x. |3 z' U" N1 j# @" P1 N
+ M% L) N9 W1 Q1 \- h
1、敦孝悌
孝悌者,百行之原也。孩提知爱本诸良能,稍长知敬原于善,何以狃于习俗,顿失初心。为子弟者不知孝,当体父母生我之恩情,不知悌,当思长上待我之友爱,诚能服劳竭力,奉养无违隅坐徐行,恭让而不懈,则一门之内,和顺雍容,孝悌敦,而人伦斯重矣。
: G- {& I, ~* ^8 B' v
2、睦宗族
自古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异姓尚敦亲睦,矧同族之入而漠不之顾耶。务使视如一体,疴痒相关,庆吊必互相往来,缓急必互为通义。鳏寡孤独,必为之哀矜;困苦颠连,必为之照顾。能与祖宗济一日子孙,即能与祖宗免一日忧虑。若乃各顾身家,视同宗如秦越,甚则每因小事,辄起纷争,则怨积日深,其不视如仇敌者几希矣。书日:“以亲九族。”尚其念之。

2 `4 [; I$ m( D2 Q* g
3、力本业
士农工商,均有常业,所贵恒心自励而各勤乃业耳。盖人有一定之胜境,不拘所肆何业,即随在可自致,立收其效。若乃既居于此,又慕乎彼,则此心一纵,遂不免怠忽其业矣,无何身人他歧,依然故我。业精于勤,荒于嬉。事虽勤于始,尤贵励乎终。皇天不负苦心人,尚须自勉之。

# n7 g0 H1 D# Z- w0 c5 L
4、慎交游
交接之际,不可不慎。正人入室,所讲者好话,所行者画龙点睛事。则子弟之所见所闻,即不得引入邪僻。不然,习俗移人,贤者不免,况子弟之庸愚者众乎。语云:学好千日不足,学歹一时有余。丽泽求益,尚慎旃哉。
+ z- R, _" U+ X2 O9 B
5、和兄弟
兄弟之间,原称手足,言人之有兄弟,即一身之有手与足,断不得隔膜相视者也。何今之人见识浅狭,或因兄弟弱于我,或因食口多于我,加以妇言唆拨,遂日思析箸而各烟。甚至每因小事,入室操戈,同气参商。外人因而构害,拆篱放犬之弊可胜道哉。昔有张公艺九代同居,江州陈氏七百口共食,均是人也,何弗思之。

$ B1 Q- u) J, |: {  _, n- g" g
6、训子弟
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凡子弟无论智愚贤否,均当以读书为上。即或赋质不齐,亦须为之谋成,立慎择术,以为久远计。断不可溺于姑息,听其放浪形骸。盖入惟年幼,每令人怜,偶有过失,恒以无知恕之。不知中人之性,成败无常,若不预加防微,则骄奢淫逸,鲜有不为俗所染者。其至寡廉没耻,无所不为,不大贻祖父羞哉。须知水随器为方圆,影视形为曲直。有父兄之责者,可不慎与?又,教子读书,须趁光阴,不可太迟。世人常谓,太幼则无知,俟其稍长读一年算一年。不知既长,则外旷多端,虽读而终难刻骨。无怪乎三四年庸师之教,念一转而尽归乌有矣。惟其幼则嗜俗未萌,心无旁鹜,际引一片之灵机,加以严师之提命,启其颖悟,收其放心,则成童之年,自可判其优劣之性。曾思十二岁之庠,人岂一二年工课哉?顽子切勿诿以家道艰难,遂渐往荒误子弟而不教也。凡我族人,共体此意。
1 D) }. `& \: @3 @# k. _3 q! W3 X$ g
7、尚勤俭
勤俭乃居家之本。勤者财之来,俭者财之蓄。常见好闲之辈,似乎惰气天成,稍盈余,即喜丰而好胜。不思一时侈欲转囊空,悔何及哉。故不勤不得以成家,即不俭亦不可以守家也。冠婚丧祭,称家有无,衣食人情,随分自适。与其奢隋而终嗟不足,何若勤俭而常欣有余,为祖宗惜往日之勤劳,为子孙计将来之生业。语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又日:有钱不可使尽。愿后人其敬听之。
, g6 ^+ t7 r1 d$ F" w
8、戒争讼
居家戒争讼。凡是非之来,退一步,让三分,自然少事。盖以汝既有包容之度,彼必生隗悔之心。若乃因微逞忿,忘身及亲不顾,颂家尽产与人斗讼,则是鹬蚌相持,渔翁获利。纵令侥幸得胜,而家资受累矣。于是,所用不足,势必称贷,宿债莫偿,势必鬻产。此讼之所以终凶也。圣语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其试思之。
: s9 I, h  M) |% q. x4 n2 S
9、遵法律
朝廷定律例,以惩愚顽。凡酗酒赌钱,奸淫强盗,及一切不法之事,示谕煌煌,极为严肃。倘自蹈非僻,不畏三尺之条,一经发觉,身陷囹圄。爰书不宥,乡论不齿,上辱父母,下累妻孥,终何益哉。纵不明法律之严,亦当知身命为重,与其追悔于事后,何若远虑于事前。
' ~* t+ B4 [5 g3 k( J! b+ g# L
10、禁非为
人生斯世须趋正道,始为正人。乃有一等丑类,学习法打,包抢包牵,外逞豪强,心怀狡诈,每每恃能挟制,藉径刁唆,坏名分而不辞,犯王章而不顾。此等败行,大辱宗亲。凡我族人,均宜惕戒,毋游手好闲,而失本业;毋博弈饮酒,以废居诸;毋身陷不法,以身罹于刑章;毋肆态胡行,而见憎于乡党。修其身,安其分,勤其业,不居然秩秩之佳子弟哉。
* _# h3 `- m9 z- O$ ]1 q, v* n
家训十则,言疏而意切,词短而情深,所愿与我族人常以履簿临深而共相规戒者也。夫齐家之道,端在修身;而招尤之机,悉缘放辟。与其临时而始悔前非,何弗怀刑而预为警惕。则诲尔谆谆者,不得听之藐藐也。若乃视家训为具文,以自行为天性,诚恐习焉不察,自以为是,而背议者纷纷矣。其亦知家人犯法,罪归家长之说乎?贤人正士为乡党模范者,族与知家人犯法,罪归家长之说乎?贤人正士为乡党模范者,族与增荣;匪僻凶残为乡党憎恶者,族亦抱辱。爰于既训之后 ,复申规戒之词,小则传房族以责悛,大则出公庭而惩凶究。凡我族人,各宜惕励。

+ q* y4 E0 n3 M: c) L" d
长按图片3秒,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 [* Q3 ]* J. _% F% U6 K

% R2 ^$ T! E' d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收起 理由
姚先达 + 15 很有用,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2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5-7-28 06:17:45 | 只看该作者
标题有错别字:簇歌——族歌

签到天数: 105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3#
发表于 2015-7-28 08:07:05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在外,还真没见过这些个东东过哦,二回再返老家,看看祖祠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09:08:30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7-28 06:17
3 s, ?; ^! h! A. d, x, E; O标题有错别字:簇歌——族歌
4 e  P! @  ?0 O+ F2 H" c
打错了,已改。微信号中的改不了了。9 y0 p3 E* Q+ X. `) C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09:09:33 | 只看该作者
姚雪筠 发表于 2015-7-28 08:07
8 ~0 a2 C7 S/ W8 c) _4 i$ c一直在外,还真没见过这些个东东过哦,二回再返老家,看看祖祠
! E+ t6 a3 |" H
为人、处事,修身、养性。其实老祖宗们考虑的很周到,很长远。
$ N( ?, [% u7 T$ T  u; {% G$ l

签到天数: 4303 天

连续签到: 3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5-7-28 09:38:01 | 只看该作者
是啊,老祖宗们想的太周到了,学习了、分享了!好,点赞!!' a8 L. ^7 B4 O+ p2 I5 y( @: m-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5-7-28 10:31:43 | 只看该作者
姚雪筠 发表于 2015-7-28 08:07  l* Q, h6 L5 ~  o9 n2 g+ M
一直在外,还真没见过这些个东东过哦,二回再返老家,看看祖祠

  u3 j4 S7 f! c族规、家训是宗族姓氏共同制订的规章制度,古已有之。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以约束本宗族子弟的行为举止,维系本宗族的族权威信;维系宗族的团结;维护宗族的繁衍。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还真不是想见就能见的。
4 s/ a& j+ t, b$ M)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5-7-28 11:44:15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5-7-28 09:08
; J0 S" k7 [% X' J! F7 ~! J8 _打错了,已改。微信号中的改不了了。

, R  F+ [3 n1 g     我倒很希望你该微信中的。你补充了姚姓,想转发;但标题明显有错别字,就不好意思转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0 18: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