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36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西宗亲来福建永春寻根谒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9 14:2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江西宗亲来永春寻根谒祖
阳光明媚的3月,春暖花开,春意怏然。2015321日我福建省永春县达埔镇光烈村(桃源暘谷姚氏)迎来了贵客;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郭门村,上饶市信州区北门村姚盛福、姚成顺、姚文林、姚水葸、姚明炎、姚盛德、姚明刚、姚成仁、姚成松等宗亲在上饶市花厅镇花厅村姚立春族长的带领下,一行10人远途驱车来到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达埔镇光烈村(桃源暘谷姚氏、姚凤公派下),我村“两委”以及暘谷的姚氏宗亲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寻根谒祖,认祖归宗”了却了迁居江西宗亲们的心愿。江西宗亲在永春期间,居住永春县的所有姚氏村落达埔镇光烈村暘谷姚氏宗亲代表;下洋镇上姚村的姚氏宗亲代表、桃城镇姜莲村(上场堡)的宗亲代表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姚培森(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5-3-31 12:30:42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3-31 12:253 G% C: j% _- N, t# }+ U
我没有保留。应该是很久的事情了。你点击一下【江南都市报·黄浦江·三清山】找一找。我印象当中是 ...
* U5 f% b: Y5 T( M  q  c0 n' w
的位置:上饶之窗 >> 新闻 >> 上饶新闻
" J# O/ N1 z  y; A, a5 W1 p8 l
移居三清山的闽南人9 `* P  \. L3 T4 D. M+ E! L* o
! m, t; F6 ]3 C  }
http://www.srzc.com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日期:2006-6-5 8:54:50
  住在三清山的泉州籍后裔保留着许多先祖从闽南带来的生活习俗,这些习俗十分古老,就是在今天的闽南也不多见了。
  具有闽南特点的老房子里的木柱上,随处可看到古老的泉州木雕。

% K5 R& D* {9 {9 r; N8 J! V4 M  在三清山旅游时,只要你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山上的挑夫、轿夫、清洁工、小商贩等,全都说一口纯正的闽南话。细问才得知,原来在神奇的三清山脚下,至今仍生活着3万余名福建泉州人的后裔。他们不仅说闽南话,还住闽南风格的建筑,沿用闽南人的习俗,连婚嫁也是清一色的闽南传统。三清山离福建泉州相隔千里之遥,闽南文化是如何根深蒂固地在这里生根发芽的?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近日到三清山、玉山、上饶等地探秘。
( w8 T# Q# @8 J* {) Q4 K0 j1 a: h  背井离乡来江西
; C5 b1 _& l% x" z  原来,早在康熙年间,大清皇帝为了统一台湾下令迁界封海,沿海几十公里居民举家向内地迁徙。当时,一大批福建泉州的百姓背井离乡,一部分移居到了三清山,在这里生息繁衍。
8 w7 y( V" j& y, {" W  W1 H  三清山东南西北四面居民都讲闽南话,分属玉山县、德兴市共15个行政村,其中有8个村约3万人口归三清山管委会管辖,90%以上都是泉州移民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分别来自泉州永春、德化、安溪、南安等地,至今保留着练习永春白鹤拳、种茶制茶泡茶等习俗,而且山上所产的黄金桂茶,在泉州南安溪东村也是特产。$ f/ V9 l( R& S5 ^  @  n2 \' I
  据了解,泉州后裔姓氏,以林、颜、陈、柯姓较多。而林、颜、陈姓主要聚居在三清山脚下的紫湖镇紫湖村、徐家岭村和南山乡等地。柯姓在三清山和上饶县皂头镇、尊桥乡等地较集中。6 D3 R' w4 }' W3 I5 C4 K7 C
  据玉山县紫湖镇人大副主任林黎明介绍,紫湖镇2.2万人中,有2.1万人是泉州人的后裔。
& Q* F6 h9 t' g2 s9 s2 K, k  福建永春蓬壶镇一位姓林的老者告诉记者,数百年前,他们先人有一个分支移居到三清山,希望能够得到记者的帮助,与三清山泉州籍后裔取得联系。
4 [9 @) p4 `" ?% J2 G% ~% g) a  由于明、清时福建实行过海禁,大量福建沿海农民迁往玉山、德兴、铅山、上饶、广丰。
$ X" d6 s1 t  ^( _  据《铅山县志》载,其处向为福建人迁徙移居之地,仅明、清两代福建移至此的移民新建村落达523处(注:移民单独建村而居),占所迁入的外省人新建村落598处的87%,其中不乏闽南人。& A( ?. Z4 S; d; }
  据1985年《上饶县地名志》载,全县35个公社、场几乎都是福建移民,其中与铅山县邻近的南部为多。迁入者多为泉、漳、汀州、泉州、永春、南安、莆田等县。有的由于搞不清原籍、州、县,只标明“下四府”(注:当时福建南部的四个府)。如与铅山县毗邻的上饶县大地公社,85个自然村,就有29个是闽南移民所建;高泉垦殖场25个自然村,就有15个全系永春移民所建。以上移民时间大多在清康熙年间,迟的下抵清光绪末年,早的上至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 m" D% ^2 C, J* n; r! s
  此外,玉山县的下塘乡、铅山县的永平镇、上饶县皂头镇等地也有泉州籍后裔,总人数在3万人以上。  [3 ?! G6 N+ Q, F7 W9 U
  相通的闽南口音  X. Q* j& m$ o2 K
  使用闽南语,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他们不惜倾其所有,南下寻根。几百年来,他们从未放弃认祖归宗的梦想;几百年后,闽南仍是他们的梦中天堂。一位姓林的老者告诉记者,他们就想看看,他们的祖先在哪里?对这些飘在外地的闽南后裔而言,泉州对他们而言,是心目中的圣地。
0 V( r2 ]* m& s  虽然经过这么长久的演变,闽南语的腔调变了很多,但每个小孩到开始学话时,父母都会教他们闽南话。在家里,或者是族人聚会的时候,大家主要都是用闽南语交流。这些后裔告诉记者,他们有些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就会用闽南话讲。' q0 ~% C0 ^( t( }) @# _
  有一次,福建一赣剧团巡回演出,来到玉山县南山乡。林先生一行乐手和演员帮忙搭建好舞台后就去乡里的食堂里吃饭。在乡里的食堂里,林先生正和同事拿着饭盒去打饭,忽然觉得打饭的大师傅说话非常亲切,那种腔调就像闽南人说普通话时一样。林先生有些疑惑,就和大师傅多搭讪了几句。当时大师傅特别忙,看见这个外地来的小伙子很嗦,就随便回答了几句不再搭理了,林先生只好悻悻地回到座位上。
. g- U" y5 f# M( @  J% L& x6 R6 p7 u* z  可是这饭越吃越不对,周围说话的声音都好熟悉。林先生仔细辨认,发现周围的人说的都是字正腔圆的闽南话。林先生觉得很激动又很疑惑,就转过头听身边几位老者聊天,很意外地发现自己居然全部能听懂。
+ f' E' S' Q4 K/ G& U  林先生用闽南话问了边上一位老者:“你们是从闽南来的吗?”老者回答:“不是啊,我们是这里人啊!”林先生就更疑惑了,用闽南语和老者攀谈起来。老者说他们一直都住在这里,这里所有人都是说闽南话。老者得知林先生是真正从闽南来的,非常激动,连忙把边上的人都叫到一起,还连连说“下四府”(泉州)来人了,自己几十年没有见到“下四府”的人。' Q2 E- T7 v( O9 l( d3 R7 ^
  相似的生活习惯
& e- {5 K% B; m- `  在玉山县紫湖镇有一个名叫檀树坑的村子,居住着上千名洪姓泉州籍后裔。走进檀树坑村,仿佛走进200多年前的一个闽南小山村。村民们热情地请记者一行在村里吃了顿饭,村里辈分较高的几位老人作陪。桌子上摆了8个菜,有豆干、笋干、大块的肥肉和中指般大小的泥鳅。每道菜都红彤彤的,显然都加了不少辣椒。闽南人是不吃辣的,但是这里气候潮湿、寒冷,吃一些辣椒能起到驱湿祛寒的作用。这里的泉州籍后人因而养成了和当地人一样的饮食习惯。
4 r8 M0 j; j. f  乡亲们认真地将菜摆好。他们说,这是先祖传下来的规矩,8个菜中间摆两道,两边各摆3道菜,这叫“边三中二”;如果是7个菜,中间摆3个菜,两边各摆两个菜,叫“边二中三”。
! x* w. C1 s* Z5 ]- Q& U! A- C  席间猜拳行令,更是古韵盎然。他们猜拳的号子依次是:一品高升、两班大进士、三元及第、四季大发财、五子登科、六位丞相、七子团圆、八仙漂海、九子千孙、十全大会。这些号子,或为典故,或是祝福,听起来十分悦耳。
4 e' @- |1 r* J  看到记者来访,村民请出了村里的守护诸神,这些神像村民们平日里都难得一见。在一座闽南风格的古厝里,乡老们请出了神像,这些神像分别是观音大士、关圣帝君、王大真仙、土地公、催生娘娘和判官。. e8 s2 m. l% p( ^# Y/ S
  这些神像平日里就封存在古厝里,需要的时候就由乡老们去请出来。村里有人要生孩子了,乡老们就请出催生娘娘,放在产妇的房间里,祝福产妇顺利生产。到了秋天,田里的稻米要收割了,村民们照例请出王大真仙,以保佑不发生病虫害,有一个好收成。村民们要抬着王大真仙的神像,在村里、田里巡游。上千村民就跟在神像后面,队伍浩浩荡荡,十分热闹。
/ X2 x- m# p7 y& j% x9 J  这里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少,居住在这里的泉州籍后裔保留着许多先祖从闽南带来的生活习俗,这些习俗十分古老,就是在今天的闽南也不多见了。  E( `2 ^9 C& o! C
  三清山的闽南情
& f, {) I$ Y8 o/ U' W7 \  在玉山县南山乡枫林村,退休老教师钟明耀带着记者踏着老街的石板路,寻访住在具有闽南特点的厢房建筑内的居民,这里的房子都带有天井,木柱上随处可看到古老的泉州木雕。& B+ h$ ^" M8 L# Q! g
  到了钟老师家里,他从堆满灰尘的木箱中拿出古旧的钟氏家谱,族谱上清楚地记载着“钟氏因源流河南光州发派江南江西福建汀洲府”。钟老师讲述着他当年来闽南寻祖的感人经历,他们本来是从泉州永春桃源一带迁徙过去,但在永春桃源未能找到族人时,他急哭了,后来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在厦门同安找着了同是从永春迁移过去的族人。主持修缮钟氏族谱的钟明炎老先生从箱底拿出了300多年前,他们祖先从泉州带过去的木雕佛像给记者看。
) V, i! g) ]4 n; L* U  中午,钟老师一家用满桌的农家菜盛情地招待了记者一行。席间,担任枫林村支部书记的钟老师大儿子钟永进向大家描绘了枫林村的建设规划,他打算将古街保护起来,略加修缮,作为当地与闽南历史渊源的永久见证;还打算建设一个新的闽南村,作为当地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闽南人前往旅游观光。
/ T: k( V  q3 R/ x, @- L  H6 O7 _  吃罢午饭,记者一行告别枫林村乡亲,前往三清山林场子弟学校。这个学校共有167个学生,大部分都是泉州人后裔的子女。校长林亦国所在的玉山县紫湖镇,95%都是泉州移民的后裔,教导主任单老师也是泉州人。
9 d  {# Q& I- g: L5 s1 g  在三清山脚下的三清山林场东坳村,村支部书记林观宝告诉记者,他家保存的林氏家谱上的“泉州南安溪东基址图”清楚地标注他们祖先当时居住在南安五台山(今五台乐山)下的溪东。前年,他在协会林水坤主席的帮助下找到了位于泉州南安梅山的同宗族人,找到祖籍地后,他们是一路放着鞭炮回到三清山的。2 ^- M8 Y# |" W4 }" n/ U
  为此,三清山利用这一特殊的渊源关系,于2002年在山上找了10名泉州后裔,到泉州寻宗访祖。这10人到了泉州后,都被一“抢”而空,成为同宗的座上宾。之后,三清山又在泉州展示了三清山的风光和泉州移民后裔的生活图片,在泉州引起很大反响,掀起了泉州人到三清山的寻亲热和旅游热,并且往来频繁。今年3月11日,泉州市南音研究院院长吴珊珊一行,想循着当年泉州移民的足迹,寻找泉州人在三清山休养生息开发创造的遗迹,来到了三清山。) w/ N0 B) }" a' B5 `+ x$ i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5-3-31 12:38:40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3-31 12:30
" w5 I& |3 W, m" T. w  住在三清山的泉州籍后裔保留着许多先祖从闽南带来的生活习俗,这些习俗十分古老,就是在今天的闽南也 ...

& D) v1 Z( Y$ ~1 M( e

上饶讯王晓峰、王斌报道:3月9日,当600名闽南人游览完三清山,准备乘火车离开上饶时,一股暖流再次涌上他们心头:从三清山赶来相送的泉州后裔来了,上饶市的领导来了,三清山管委会的员工来了,火车站广场上为他们燃放了长达十多分钟的烟花。

这600人是乘坐厦门到江西的旅游专列,前往三清山寻亲、旅游的。几年前,三清山管委会在泉州举办了三清山风光图片展和三清山的泉州后裔生活图片展,传达了三清山有3万泉州后裔的信息。福建媒体和旅行社到三清山实地考察后,进一步证实,这一特殊群体是在300多年前,闽南人为逃避沿海战乱而迁居三清山的。

近两年来,三清山在闽南人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断有人到三清山寻亲和旅游。3月8日,当这批闽南人来到三清山时,他们不仅在山上看到了难得一见的雾凇,遇到了雪花,还听到许多轿夫用闽南话与他们对话,有的甚至免费为他们抬轿、导游,来到山上,许多泉州后裔端出一杯黄金桂茶,温情乡情一次次让游客流连忘返。

: G7 M: C9 K, m7 [8 ?! K1 \" s" ?1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5-3-29 23:05:31 | 只看该作者
857248686 发表于 2015-3-29 16:491 X. ]) g4 c) a3 v( X1 f0 v
回复钟尧教授:你提供信息江西姚明锋有江西珍珠堂谱,我至今联系不上他,江西上饶县花厅镇花厅村姚立春有 ...

6 ~: f& ^' C* k+ ^, Y        江西姚明锋在浙江,上传江西珍珠堂谱到姚网,当年他到光烈村参加宗祠庆典。我到你村后,与他QQ过。说不定的他珍珠堂谱是花厅村姚立春的谱。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郭门村和上饶市信州区北门村的宗亲,是不是第一次到光烈村(当年没到光烈村参加宗祠庆典)?
: h: t# C7 v: E- Z% @: C0 m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郭门村和上饶市信州区北门村姚氏,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与江西上饶县花厅镇花厅村姚是什么关系?与光烈村姚氏什么关系?
2 U0 \8 h9 G% B9 ^6 s& [       方便时请介绍上饶市信州区郭门村和上饶市信州区北门村姚氏族谱。! [0 [, w* i6 t* l. W
4 R- e; y. F# N! d; V* ^
0 j) \( ^7 M$ R
+ J# j( l# R3 E- W1 d4 v

  o1 ~8 o" d+ V7 L! H" i5 E! n: {1 V- [- A, `- C

: y" o" H9 _+ c% n2 q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5-3-29 14:48:53 | 只看该作者
         好。
$ _! L6 d- R# V7 U8 ]4 T& M
* {6 D: \) n: b+ h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郭门村,上饶市信州区北门村姚盛福、姚成顺、姚文林、姚水葸、姚明炎、姚盛德、姚明刚、姚成仁、姚成松等宗亲
- X+ E2 Y+ J4 f+ E' _8 K       上饶市花厅镇花厅村姚立春族长, p3 o4 D7 S4 T! N2 h7 p
        不见姚明锋。姚明锋报道的旧谱,上饶市哪里的宗亲持有?
$ A- W- @# x& j. B
" a, ?( o: l1 c$ r4 F8 R

0 D. D7 D/ j! C0 |8 H3 \. T  }% Y3 F& s+ ]* [" p; n* q( H

: u  M9 `5 I* D       永春县的所有姚氏村落:3 q; t- F4 Q. b3 ?" R
        达埔镇光烈村暘谷姚氏; a% {( U, H! h$ J3 G
        下洋镇上姚村的姚氏
% Q/ [1 `' M! Q8 v+ ]       桃城镇姜莲村(上场堡)——是哪一房派的。) o' Y0 O* f- h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发表于 2015-3-29 15:14: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3-31 11:36 编辑 ' C1 F5 S+ X- K9 U4 X* F
pszyyao 发表于 2015-3-29 14:48  N5 Z/ A  Q1 S0 n- c! M
好。
/ u  m3 Z3 E, O+ b5 w: z5 w& ^1 u# L1 U' v% n0 `9 ]& J7 m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郭门村,上饶市信州区北门村姚盛福、姚成顺、姚文林、姚水葸 ...
$ a. u4 W( j9 r9 B: \4 n, z7 ?

; I5 `- u* F2 F* a6 H    是个好事情!期待后续的报道。
8 ?8 B6 ~9 N3 H. ?% J7 M    我曾经看到过长篇报道,三清山脚下的数十公里范围,说的是地道的泉州方言。原来,明朝初年,泉州的百姓,为了躲避倭寇的骚扰,曾经有一次大型的移民潮。这些泉州移民的后裔,保留了原始的明朝泉州方言。倒是现在的泉州话还夹杂了外来语言的影响。/ c0 e. v" w  k
   上饶信州区的姚家人是不是那次移民潮来到上饶的呢?
, y( u# m# U& ?$ w9 m% }

签到天数: 4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4#
 楼主| 发表于 2015-3-29 16:49:10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3-29 14:48
% m* @2 _# c) Y% }! _好。
1 ]% @- A) \: l% \5 O5 {8 }6 c# o. l- M! \8 @) s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郭门村,上饶市信州区北门村姚盛福、姚成顺、姚文林、姚水葸 ...

# c6 ]% o0 y8 {. f& `8 z回复钟尧教授:你提供信息江西姚明锋有江西珍珠堂谱,我至今联系不上他,江西上饶县花厅镇花厅村姚立春有此谱。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郭门村,上饶市信州区北门村这次来我处,带来他们保存的谱,跟永春县姜莲村(上场堡)的谱对上啦,姜莲村谱记载第九世大绩公以下派下移居江西的。- r- u/ y3 g" P* v; b2 q. ^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5-3-30 09:05:56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3-29 23:05( b) H+ F1 b0 ]' Q
江西姚明锋在浙江,上传江西珍珠堂谱到姚网,当年他到光烈村参加宗祠庆典。我到你村后,与他QQ过 ...
! T5 u/ Z8 r* R  Z
这应该同是入莆田始祖天凤公裔孙的一次欢聚,值得高兴,诚心祝贺!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7#
发表于 2015-3-30 10:13:39 | 只看该作者
永春宗亲的亲情与热情使我终身难忘!
( [# s! T8 B' j

签到天数: 26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
发表于 2015-3-30 10:16:44 | 只看该作者
姚克毅 发表于 2015-3-30 10:13: I$ P- u& r6 b+ a! H
永春宗亲的亲情与热情使我终身难忘!
( \4 `! J1 P, s+ ?/ [: R+ A4 b# f5 R. B" C
培森老兄请您叫站长把数字改成真名。

签到天数: 4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9#
 楼主| 发表于 2015-3-31 09:51:48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3-29 15:14
8 l1 \, t$ y3 F, Q, c4 H; ~是个好事情!期待后续的报道。6 n+ y9 d" R$ z( ~" X
    我曾经看到过长篇报道,三清山脚下的数十公里范围,说的是地道的 ...

+ Z' j, U' o) d+ j$ {$ j姚绍弦宗亲你好!你说的曾经看到过长篇报道,三清山脚下的数十公里范围,说的是地道的 ...这资料你有保存吗?如有能否发一个给我。谢了!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发表于 2015-3-31 12:25: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5-3-31 12:41 编辑
3 ]8 \; m* B" G! W
857248686 发表于 2015-3-31 09:51
0 ?% f, d  [9 J/ O姚绍弦宗亲你好!你说的曾经看到过长篇报道,三清山脚下的数十公里范围,说的是地道的 ...这资料你有保存 ...
2 j; p; [2 i+ \
! z9 ^  Y# C) v6 d' ~
     我没有保留。应该是很久的事情了。你点击一下【江南都市报·黄浦江·三清山·泉州】找一找。我的好朋友吴志刚、黄浦江他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专题报道。当时,上饶的家族与泉州有一个互动。
( D. K+ X7 i0 x, [   
8 \% n* O' Z& t  T* m* z+ }&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19 17: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