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楼主 |
发表于 2015-3-29 11:14:06
|
只看该作者
姚氏续谱前言8 D S/ ]7 v: c; O4 i P* M- `
姚恒富3 ~3 r2 A# n3 N8 s
( C+ H: W7 @. X+ h* _- [
( 姚恒富按: 2000年,受家族之托,利用数月时间广搜龙江姚氏支脉之谱系资料,对一九八三年吾姚氏宗谱进行了续修,并送山东寿光老家于当年汇编成集。
4 B. X# _9 \2 I {! V3 m* y, f 光阴荏冉,七年之间,吾族繁衍日盛,人丁有加。为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现对2000年的龙江支谱再行增修,并在编后留言谨志。)4 R6 d: t& C2 R1 W/ A
姚姓是中国最早的姓之一。据《说文解字》记载 ,舜生于姚墟 ,因以为姓。姚墟在今山东省濮县南。后代子孙就以其出生地名“姚墟”中的“姚”字为姓。汉代经学家姚平,南齐画家姚昙度,唐代史学家姚思廉、宰相姚崇、诗人姚合,宋代大将姚平仲,元代文学家姚燧,明代画家姚绶、佛学家姚广孝 ,清代散文家姚鼐、文学家姚燮、学者姚文田,近代在中央和国务院担任过要职的姚仲明、姚文元、姚广、姚依林等都是在史书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姚姓名人。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 ,姚姓在中国百家大姓中排在第六十四位。( B* n$ D6 C2 s O+ ~4 S
孔子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义主于敬,敬莫大于敬兄。爱亲者必爱祖, 敬兄者必敬宗。1 P. m( h; M1 l9 |
姚氏宗祠现存有:“先祖耕织桑麻何勤谨, 裔孙术业科技欲高端”、“知恩知义扬祖德当思进取,重文重教振家风不忘攀登”的楹联。我族姚氏宗谱序亦云:“……贫而无归也,富者收之;愚而无才也,能者教之。患难相恤,礼让相尚,将见和气, 致祥椒实,蕃衍家道。丰裕登科而跻通显者。”吾姚氏家族得以蕃衍兴旺,靠的就是这种精神,吾等晚生后辈不可不承传矣!
8 Y/ Q1 S- w" J% D9 B" j; K, [9 F 笔者倡导发扬我姚氏家族精神,既不是无病呻吟而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出于狭隘的家族观念而鼓吹不分青红皂白的亲亲相护,而是崇尚老祖宗提炼和践行的、具有先进文化内涵的、建设和谐社会与营造和谐家庭不可或缺的先进理念。我想,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人定会有同感。因为任何一个有修养的人,绝不会同一个既不爱祖敬宗,又不爱家爱亲,既不忠也不孝的人为伍的。
9 e1 P# S7 H a2 P9 q4 H0 @ 从前,科技不发达,国人宗谱多以毛笔抄录而行于文。当今计算机已经普遍进入家庭,何不利用现代手段制作一个文、影、音、像俱全的谱牒而传于后世耶?
4 w% ^, q. A" l 有鉴于此,笔者以敬祖爱亲之诚,不惧轻蔑挑剔之言,利用数月时间广搜近亲影像素材,草就一个文、影、音、像皆有的视频初稿“自得其乐的播客”中第二章《家族史料》和第三章《前人遗像》部分 ) , 以供姚氏近亲了解家族史事、浏览前人影像、缅怀前辈业绩之用,并寄抛砖引玉、祈后人完善之托。
: J- p0 V# H; Q5 R3 d( Y4 |6 \1 x3 p 我家目前存有从元朝末年留传下来的、已累计二十五世的全套家谱,比宗族网上号称留传最久的十一世多出好多辈,在全国姚氏宗谱中应当说是遥遥领先的。据家谱推算,我姚氏家族自始祖在元朝末年从四川绵竹县(现己称市)东迁至山东寿光县城郊的张建桥村,祖父辈在1915年从山东老家北迁至黑龙江省青冈县东郊的王大愣屯时,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5 e7 ?. X2 U! F9 j& y6 M4 b 古人云“自古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所谓勤,当为勤劳、勤快、勤奋而不消极懒惰、单纯依靠外力之意;所谓俭,即俭朴、俭省、俭约且量入为出之意。. t3 {8 @! [% e3 z4 ^, f; c
我等皆能忆起,父辈六人中有三人是正处级干部,一人是正科级干部,一人是股级干部,一人是生产队长。他们之所以都能事业有成,是与始终恪守家训,终生保持勤奋创业的家风密切相关的。
7 b& |: d4 d4 [. i& `% Q0 R 例如大伯父姚春明在家族创业初期缺少劳力的情况下,只读过三年私塾,但他却把自己练就成了识文断字和会砍房架子、做犁杖、制耲耙、攒料子、打井等多项农活的行家里手, 深受村民的拥戴,在生产队长的岗位上一直干了十多年。 4 U9 E4 D& A7 G X' {( s, P
家父姚春山虽然也因为家中缺少劳动力,读五年私塾而辍学,但写得一手不错的毛笔字,像邻里写对联, 村里写公告之类的事都离不开他。土改时被选派做村公所的文书,而后成为县运输公司、林业科、水利局的职员和县水土保持站站长。
& y/ ?1 W1 D+ V" f 三叔姚春和齐齐哈尔化工技术学校造纸专业毕业,历任牡丹江造纸厂技术员、生产调度、车间主任、卷烟材料厂党委书记,技术职务是工程师。- u+ [; [$ D o4 v; i9 {5 A+ W
四叔姚春海是1943年伪满时期的肇东师道毕业,曾任建国初期青冈县文教局局长、尔后历任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干事、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黑龙江省副省长于天放的秘书、省卫生厅医教处处长、省医学会秘书长,技术职务为哲学研究员。2 e# G3 q$ v% t, }
五叔姚春水北安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被保送进入东北农学院学习畜牧专业,1958毕业后历任东北农垦总局农业技术员、畜牧站站长、东北农场总局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技术职务为高级畜牧师,是建国初期培养的为数不多的畜牧专家,多次陪同省领导赴美国、欧洲、澳洲、日本等国考察农牧业。
7 F1 Q+ R% W- u 六叔姚春华是黑龙江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历任青冈一中高中化学教员、县耕读中学校长、县第一中学副校长、大庆石油管理局供电公司教育科长、大庆市第十四中学校长,技术职务为高级教师。
9 F- H9 p# c0 w* F- H 在伪满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一个生活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能够把后人培养到这种程度,先祖的远见卓识可见一斑,功莫大焉。吾姚氏家族在当地被视为名门望族, 恐缘于此。
8 f, F: u( y6 n8 \1 `1 b6 }5 {5 ^ 综上可以看出,父辈们无不靠自身努力而成就自己的事业,并发挥了光耀门庭的作用,为家族在当地的崛起和振兴做出了贡献。4 P" Z6 W+ i! X+ i9 j; ^6 D4 j
我等后生晚辈要学习他们的榜样,莫沾时下一些青年那种“上学靠父母额外掏腰包,就业由父母借债买岗位”的习气,不染长大成人后还“ 吃老、啃老、烦老、败老”的歪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定好人生的坐标, 发扬敬祖爱亲的传统美德,光大勤奋创业的优良家风,承担起责任和义务,为把自己塑造成齐家兴邦的干材而努力!# z ~7 B9 r% T
在浏览先贤影像,缅怀前辈业绩的欢愉之余, 以此拙文,与诸君共勉。8 a f4 o/ f& C& X( r
二十一世恒富谨志
# g$ z- Q c0 _4 J 二○○七年三月
$ g0 n$ y( G7 l
" m. U0 M" H0 }: N3 o#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