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宿松姚氏致迁陕、鄂、豫等地木一公后裔的慰问信和倡议书
+ t( ]" b) K% |( O. W6 \亲爱的迁陕、豫、鄂等地的各位宗亲:
0 {- O: Z* q- }( x! n8 {/ w4 W
- Z8 ^: M$ J8 e- _4 J
+ o8 r2 U5 q7 q% E3 X! J7 [ 金马奋蹄载誉去, 玉羊启泰迎春来。在这辞旧迎新、举国欢度之际,我们特向迁居在祖国各地的木一公后裔宗亲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你们拜年来了!
- E/ u9 I" R* d# C
; ^2 A) ~+ |/ @
4 n3 z, \8 f# D) j/ g 因为种种历史和社会原因,你们曾经远离了故土,去寻找新的生活。在新的家乡,你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终于开创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取得了伟大的业绩!你们的辉煌值得老家的人骄傲和自豪!我们特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自从你们离开故土后,老家的亲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们,牵挂着你们!
7 x& N6 b/ {# y
* a* m3 U0 K+ t9 Q
# j n9 n( x9 { z' R, t 各位宗亲,我宿松姚氏得姓于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五帝”之一的舜帝姚重华,乃大唐贤相、著名政治家姚崇嫡系后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始迁祖木一公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从江西鄱阳瓦屑坝迁来安徽宿松至今,已有643年的历史,传27代。其子孙遍布本县各乡镇及周边各县,乃至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西、江苏、湖北、湖南、福建、浙江、新疆和台湾等地。子孙昌延,人文蔚起,已成望族!) @: | l7 A. y/ K3 l
' z+ s: d/ c% P4 Y; | 我族宗亲,在各地各级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秉承先祖遗训,传承和发扬太始祖重华舜帝的德孝思想,和我姚氏家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家风家学,励精图治,团结奋进,为建设美好家乡,振兴中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9 s" J+ G( s( S# y) U8 e Q
9 y. r% F: W' i8 e; G, f5 s& }( a3 o" \$ k2 C8 ?/ P
“水有源,树有根”,在中华民族事业蒸蒸日上,国泰民安之盛世,我们倍加思念先祖创造家业之艰辛,感念先祖哺育儿女之劬劳!然而,在兄弟姓氏纷纷重修宗祠、敬祖祭宗之际,我族先祖却郊野漂泊、魂无依所,因此,我们愧对列祖列宗!我姚氏一族竟没有一个便于祭祀先祖、缅怀宗功、展示姚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家风家学、开展宗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场所,因此,我们也无法向后世子孙交代!为此,族中几位热心宗族事业的年尊长辈和后生才俊几番商议,决定重建姚氏大宗祠!
8 B g/ F w+ c' F' E: r& k3 i" I+ ]) `1 t% K! t+ d- d- B7 ]
. ?. x& O0 F" d5 N6 W& }6 J6 w1 M 原宿松姚氏大宗祠,始建于清朝道光13年即公元1832年。其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曾经是我宿松姚氏族人的精神支柱,远近闻名。可惜毁于文革中的1969年,其损失无法弥补!" P0 H: M. B! |7 ]; A. N+ v8 w9 X
- F/ z$ D3 P/ }& R4 G0 f* I9 ]: p" u! m. b7 A* [7 X
重建宗祠,再造我姚氏的辉煌,是我们每一个木一公后裔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重建宗祠也非一人一力能够所为!在此,我们特致信给迁居在外的宗亲们,敬请你们能够响应老家的号召,同心同德,合策合力,共同完成这一造福子孙万代的宏伟工程!
$ a% l p/ B6 @9 ~* D) b h
1 O! L- r* k! ]8 Q4 w
- _& {! n& d! b0 j: z2 u5 A 现在祠堂地址已选好,地基也已平整成功,图纸正在设计,只待资金到位就可开工!筹资办法以自愿捐款为主,按姚姓人口(不分男女)集资为辅。敬请各地宗亲踊跃捐款,积极集资,并派人前来实地考察,莅临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热烈欢迎宗亲们回老家团聚、祭祖和省亲!我们一定竭尽全力接待!; l/ J, ]: V" D6 J$ B+ s7 ^
宿松姚氏木一公祖居地全体宗亲6 O7 d3 v5 O) R
宿松姚氏宗亲联谊会筹备小组/ i) _) L# e' Z. i/ f! q( e
二O一五年春节
; q* \3 ?: g6 {4 D
, a' @; W w$ k" i
+ c' V6 j6 m% Z1 y$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