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96年1月,姚文元刑满出狱。在亲人们的陪同下,姚文元提着东西来到北京火车站,购买回上海的火车票。/ R1 O5 u; g) [* J+ \4 \0 y$ m" n
# C2 k- v, R. p) b6 ?
当火车在上海火车站停靠,姚文元下车看到自己的妻子金英时,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不觉长叹一声:“唉,这真是十年一梦啊!”
H! I: q* G Q+ U# }3 m
/ c2 e: w8 v: P8 _ 1 w( ?4 m! w B: ~6 t
6 ~1 h+ w: `9 U) q j0 n% L( d 被捕时的情景
: ~4 e3 Z4 ?# u
+ J. o8 b: E' B7 z2 D+ R 姚文元是在被通知到怀仁堂开会时被捕的。那是1976年10月6日下午3点钟的时候,机要秘书郭木文将一份紧急通知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4 Q0 E( m( P6 L1 v$ } |, M. u4 v0 d; `6 X% c+ v2 `3 g0 l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6 |; F+ Q5 ?' p
6 T0 \# S1 {" ^9 E
根据华国锋同志的建议,兹定于10月6日晚8时在怀仁堂二楼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主要议程:( x: |; N7 B1 G3 Q
% {- |, \1 |. J8 Y, _, g 一、审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清样;
4 u9 d# b+ G0 {, ?, U+ w0 G3 x( r* r( w' w' V
二、研究毛主席纪念堂的方案和中南海毛主席故居的保护措施。3 S4 y0 b1 x2 Z d/ O
4 N G6 k' G+ V& n
因部分文献需要改动,请姚文元同志列席会议。中共中央办公厅$ R% W6 C9 E3 Y, V. ~
% y# k; ~9 l2 S+ G( K" u 汪东兴(签字)1976年10月6日
" R0 J: [/ a( T5 A3 b; L
% b* W4 a; J" P5 N2 r9 F5 M 姚文元此时既表示怀疑,可又不愿放弃有可能升为“常委”的机会,为了稳妥,便决定找一下张春桥,再将情况弄清楚。他来到了张春桥住地,知道张春桥同样也接到了一份会议通知。姚文元怀疑这次会议是一场“鸿门宴”。他刚谈出自己的想法,一向被尊敬为军师的张春桥却笑他太多虑了,并当场指点他说:“你为何不能参加呢,现在你不是常委,可十年前你是什么,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现在已经在政治局干了这么多年,事物从来都是发展的嘛!”) N( C( w& O) i' t
) C, O& m. X2 @" {. u( ~ 接着,张春桥又举起几根手指说:“这4个行吗?怎么也得是个单数。”姚文元了解到,这次会议没有通知江青参加,这使他放了心。- Y, g q! x9 y" R0 t. R
+ c5 ~/ U a6 R 姚文元就在这种复杂而多虑的情况下,于7点40分从家里驱车前往怀仁堂开会。姚文元是继张春桥、王洪文之后最后一个来开会的。他被人领到东廊的休息室。这时,中共中央警卫局政委武健华走进来,向他宣读了中央决定。
" K2 W- s1 d6 e& d
; ` q' X+ L0 T 当听到宣读后他并没有像王洪文一样穷凶极恶地向对方扑去,而是表现得很平静,没有反抗,也没有争辩,只说了一声“走吧”。早已做好准备的行动人员,此时竟没有了“用武之地”,就领着姚文元出了大门。4 G p7 a! ^+ Z! m3 d% Y# M
# a! y! K7 T2 K! q. }$ G# W# {
无法辩掉的罪责" h0 Y' x5 V% B/ Z
4 y& w4 j0 O) Q/ r& e9 E
可以说,在林彪、江青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受审的十名主犯中,没有哪一个有姚文元如此的“辩护本领”,也没有哪一个敢在法庭上,公开将自己的罪责说成只是“工作责任”。对于这一点,林彪那伙耍枪杆子的不必说,就连姚文元之前耍惯了笔杆子的陈伯达,此刻也望尘莫及。; f5 }" z( e8 S. F: Q+ G w# s
3 @& F! v0 e# W9 q( t5 O 在法庭上公诉人指出:“……姚文元同张春桥、王洪文诬陷、迫害陈丕显、曹荻秋等,是为了巩固他们在上海篡夺的权力,把上海变成他们反革命活动的基地,决不是什么工作责任,而是他们蓄意犯罪。”+ L" |3 u0 y; I' D. |4 f1 k
6 ?) s( k- O/ Q- b
公诉人发言后,审判员问辩护律师对被告人还有什么要发问的。: f l/ S5 O' J( ?/ q( X; Y
/ a" G0 w- j$ j+ ?$ R) v. p, ` 姚文元的辩护人名叫韩学章,是一位深通法律的女律师。! u1 `: k1 T8 e' P
7 f7 E" h4 A3 D% f 韩学章问姚文元:“你诬陷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曹荻秋同志是叛徒,你跟张春桥是怎么商量的?是怎么定下来的?”* G! x$ e3 S* V! l+ h) m' \5 E
; u7 q4 Y$ \; a
姚文元是一个“聪明人”,他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辩护人提出的问题答道:“关于曹荻秋的问题,我没有跟张春桥专门讲过……在叛徒问题上没有进行过什么指使人策划或者专门要他们定为叛徒……我画过圈,我没有蓄意要一定迫害他,但是定为叛徒是错误的,我这一点要负责任。”4 r, h: ^# f+ o6 N% m5 n, N
$ x {4 u7 Y I0 z( X& D+ l 擅于玩弄文字游戏的姚文元在这里用了几个很特别的程度副词。在谈到与张春桥共同密谋迫害曹荻秋时,他用了“我没有跟张春桥专门讲过”,这里的“专门”二字很值得研究。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他没有否认自己参与迫害曹荻秋这个事实,曾讲过这个问题,但不是专门讲的,就不存在蓄意迫害,一般的工作上讲一讲,你如何定罪?
6 Q% m- G4 H2 `& ^, J8 _- j* J q3 q( e4 Z0 T
另一点就是他说自己“没有蓄意一定要迫害他”,这里的“一定”也用得很有分寸。因为迫害已是事实,但也只是“画过圈”,属于一般的工作问题,并不是自己“一定”要这么做,罪行自然不同了。4 V- n; |) k" q. R, k: t) \* `7 c
2 O* |. K- C$ |# j 还有在最后,他也只承认“这一点要负责任”。原上海市委在张春桥的控制下,马天水等人把持原上海市委常委通过的诬陷曹荻秋同志的所谓“审查报告”……上报中央之前,先直送北京给张春桥和姚文元等人,经他们“审查”圈阅,并根据他们所定调子修改后,才能正式上报党中央。
7 s- q$ w2 \9 o$ j8 B$ `7 r5 M, Z3 U6 k
由此不难看出,姚文元无论如何狡猾地为自己辩护,他在迫害陈丕显、曹荻秋,参与篡夺上海市委大权的反革命行动的罪行是无论如何都赖不掉的。
) k' C5 e9 d$ d$ k' h) |- _" ~2 a, p' q0 X6 I
狱中恍如隔世
) Q& A$ W# ]2 Q) Z
, C; {3 L( k" y/ D C 姚文元被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
3 `% M; i& { n+ D$ U! J* z8 E" s# S/ c7 w. g
入狱后,他不像江青一样大吵大闹,也不像张春桥一言不发,他总是装出一副老实改造的样子,每天读报、看书、写检查、谈自己的认识,要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划清界线。# \2 _* e+ y7 T0 q/ `
: b" X6 Y& ?7 T 除此之外,为了表现积极,他还根据报上得到的消息,不断向监狱方面提出各种有关国家大事的建议,并要他们向中央政治局转达。
. e, J$ \* c" F4 @; q# U
/ |$ {" u, B* J# `+ ] 这其中最可笑的是,当他看到报上登的全国人民生活富足了,家家丰衣足食,很多人家过年时都是大米白面猛吃时,就向监狱方面提出,这样可不行啊,这样搞几年就会没有粮食吃了,得有个计划,发个票进行限制。请你们赶快代表我向中央政治局同志们转告一下,提醒他们,我们还是要艰苦奋斗,对粮食要有计划,不能这样敞开肚皮来吃啊!# @5 \( I* U, [# _
6 \& Z* s# J& B4 k4 {* |
他的这个建议受到了狱警的训斥:“现在中国不是你们当权那个时候了,老百姓日子好过多了,你还是好好改造自己吧!”听了这话,姚文元恍如隔世,不太相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