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K6 p- p2 l) s 谢谢维侃兄的关注和参与讨论。7 ]9 f1 _! g# \1 Z) N
欢迎与钟尧宗亲商榷) W9 Y7 t ~- d! n
- l M1 B0 P; e
& U5 p9 F' k7 H6 z* |5 t 今天顺便评议1#帖。
3 m- _. k" b5 j r$ ]. e) x4 O6 j0 C
2 P9 i7 J. f" u* A+ I6 |) K" z) g 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就称“鼻祖”。从这个意义上说,舜就是我姚姓的“鼻祖”。
3 x7 H+ |, Z1 B" w' b: q+ W “始祖”,有三种解释:①指得姓的祖先,②指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远祖。③指这个祖先是创立家族兴盛的人,为这个家族的兴盛做了转折性变化的人。这样看来,意义①与“鼻祖”同义;②则词义范围略小一点。在有些情况下,和“鼻祖”同义,有些情况下——没有世系可考时——则与“一世祖”同义。意义③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与“鼻祖”同义,但更多的情况下就是指的某一支派的“一世祖”。 那么“一世祖”与“鼻祖”和“始祖”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个人觉得,这和这个词前面的限制语有很大关系。 如果笼统地说某姓的一世祖,往往即是指该姓氏的源流世系的第一始祖,这就和“鼻祖”或曰“始祖”等同了。从姚氏源流世系这个中华姚氏的总世系角度来说,这个总世系上的一世祖就是我们的得姓始祖舜了。 ——我对“一世祖”、“鼻祖”和“始祖”的认识和理解,与你同。
% G2 |" n& H+ s, a5 h( J' K8 _! }! A 4 H" J* I J/ }: L; t m
只要确定属姚崇世系,其一世祖必是“宣业”,决不可能是姚衮,这种推论依据其实是有懈可击的。言之凿凿地要推翻好几家续谱未断且依据古来家谱沿袭两千余年的尊龙骧将军姚衮为一世祖的做法,确实难以服膺众人而且可能真的“出力不讨好”。 ——我跟你的帖回复,可能你未读,复制如下: 谢谢维侃宗亲关注和评论。愿你多关注和多批评,愿你继续多关注和继续多指正。 就铜陵八井堂姚氏来说,不应该“奉西汉龙骧将军姚衮为一世祖” !请你耐心和仔细地读1#帖和我的其他相关帖。; J3 }2 a* Q1 M& c1 k
今天再讲:如果是姚崇公派,如果是隋唐时期的陕州姚,其一世祖是姚宣业,不该“奉西汉龙骧将军姚衮为一世祖” !姚崇公派必然认同我的观点。
+ v: q& x& E( F1 k4 b/ p6 v 我不是崇公派,我是潮阳姚氏,是莆福韶溪派,属隋唐时期的万年姚(或称京兆姚;为了方便,我自称“姚思廉系”)。我说:如果是思廉公派,如果是隋唐时期的万年姚,就不该“奉西汉龙骧将军姚衮为鼻祖” ;思廉公派和万年姚的世系,没有“汉龙骧将军姚衮公” 的位置!
/ i, l. Z% D' N4 ^2 `" ~: K- X9 I
# ?, E9 I- v9 W; C5 k
) A( w1 T$ C& @ ^6 X
而另一种情形是,很多人都另有自己支派的一世祖,这个一世祖的概念其实是该支派的始迁祖或是该支派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祖先。有的地方称这种一个支派的“一世祖”叫“出祖”,是指离开原来的宗族聚居地到另一个地方去创立新的宗族聚居村庄的始祖(即一世祖),其后代按次序排列为二世祖三世祖(这种创祖俗,在昔年潮汕是颇流行的。现在潮汕很多村庄,就是昔年各宗族的分出者)。——我们潮阳古埕姚(很久以来被等同为潮阳姚氏),我们潮汕“三阳姚氏”,我们潮州府姚氏,不如上所说。以我潮阳姚氏,今人口上十万,全县有好多姚姓村或聚居地,即使外出或飘洋过海,都认宣教姚孚公是一世祖(即古埕姚始祖),祠堂尚存或新建近20座,只有一世祖祠敢称“姚氏宗祠”“保元堂”;揭阳姚氏继述堂(一世祖福源公)也是如此;海阳(今潮安)横江绥成堂姚氏(一世祖东夫龙集公)也是如此。 / Y. X% u, b* }/ j ^) {
1 B9 m4 E' k3 s" y7 y
6 b [+ n% x5 U% I8 @4 e+ T
) o$ N, {3 E$ M4 r , v3 \' z) ^3 g% r/ V5 p* v3 n
F4 s( m l0 e- m9 A1 g2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