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679|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家,我的家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14 21:5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4-6-15 11:35 编辑 9 l0 P; E) [  j! V9 P/ V6 C# R
$ @0 ~: ?& v, o" S4 a! V. k
    无论何时,身处何地,只要遇到姓姚的宗亲,便倍感亲切。这便是身为男儿我的血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根的愿望越来越强,虽然我出生在农村,知道上下几代的辈份,但听说民国时期修过谱,四清时可能都烧了,一直希望找到。同时父辈在世的人在逐渐减少,,我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谱更难找,捋顺族人关系也更难,老年人,特别是有文化的老年人,他们是我们修谱的宝贵资源!虽然上世纪90年代安徽三市六县修谱,其实那根本不是修谱,只是联谱,那时我还年轻,也没人跟我说事,后来看到所谓的谱,仅仅是联谱合辈而已!我本人更本不赞同没有弄清源头的联谱!很多参与那次联谱的人真的没文化,真的不知道为何没有通知一些有文化的老年人参与!很多搞联谱的宗亲,更本没有弄清世代的含义,来自不同祖先的十七世以为就是平辈,尽管大家为了团结起来,为了姚家的发展,但本人以为那种联谱过于草率。60多年来本地姚家的发展情况没有统计入谱,我甚为焦心。8 m) Y+ V/ W- L
    2009年,我多次寻找失落的家谱,终于由我祖父辈的宗亲姚继富 递来一本溃烂不堪却也让我激动不己的手写旧谱,不仅前后少了很多内容,中间也少了不少。但我如获宝贝,一页页地重新抄录。我又立即联系一些宗亲讨论修谱事宜。在这一过程中,有文化的叔辈人姚兴祥的先辈是当地大家望族,祖上记有族人的关系,他为很多旧谱上没有的内容进行了完善,为重新修谱做出了重大贡献。本人虽然是第一发起人,因工作原因,在以后的修谱工作中并未做更多的工作。后来出的谱中对一些人出钱出力表示了致谢,但对姚兴祥提供很多线索并未记载。本人在此特记,以深表敬意!
( T8 F. R1 D5 o     我们庄墓河两岸的姚姓,一说来自山东,一说来自江西,后来经比对,基本认同是凤阳考城姚的分支,我很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知道更早的祖先来自何处,甚至希望把几千年来姚氏的发展都搞明白,可那谈何容易!; Q. g: J2 K# E
   
感谢宗亲们为姚氏所做的工作,看到网上江西南昌姚氏宗亲对我们考城姚的认定,我深表谢意,盼宗亲们做出更多的成绩!$ S8 p6 n0 T" c+ D9 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0:2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文麒合肥 于 2014-6-19 21:31 编辑
3 r- P7 U  @. E" E0 N) K$ s. i& F
怀远姚明 发表于 2014-6-19 19:07$ `- ?0 d' m9 p9 x
姚文麒宗亲你好,我部分赞同你的观点。‘基本认同是考城姚分支’为什么是基本认同,宗亲即知世系请问你是 ...

# z  R: X1 y! ~. Z3 ]- Z0 _6 O明宗亲晚上好!已经确定是考城分支,谢谢。因为姚姓历史久远,各人一般称的世系皆自移居当地的祖先为第一世计,这点你比我清楚,想理清从舜帝开始的世系确实不宜,但理不清,就不宜合辈,大家见面就是宗亲称呼就行了。我以为大家能理清哪一代为共同祖先的宗亲就排辈,理不清的先放一下!这样问题还在,就有人去追溯,也促进大家及后代去努力,多找资料,多研究。我不认为不合辈就不能联谊,相反各支之间应加强联系,特别要鼓励宗亲去追溯祖先来自何地!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8:28: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文麒合肥 于 2014-6-15 18:31 编辑
, j0 V. p8 R) d4 L
pszyyao 发表于 2014-6-15 11:55
4 H6 ]0 O5 k; F5 U" B% r“我们庄墓河两岸的姚姓”
+ v( o  T7 l2 o  i
# f  V+ {8 d! J6 W        庄墓是长丰什么地方?为何叫“庄墓”和“庄墓河”?

! {5 l6 ?/ e4 P4 r5 Y+ q: e) |+ Y
, G5 |+ a) b! {, S& |1 W: s庄墓,在长丰县县城的南边,离县城水家湖14公里,在瓦埠湖的东侧,原为寿州东乡。其地名得于春秋时期楚国楚庄王之墓在此。在庄墓的东北侧,有一条小河,古时交通主要靠水,小镇依河的南岸而建,庄墓街的兴起得益于这条小河,为方便人们赶集,在小镇的北头建小石桥一座(可惜已经被拆,原因是在雨水季节阻挡水流给上游造成水灾),这桥就叫庄墓桥。庄墓河的形成,源于江淮分水岭北侧,雨水往西北汇集于瓦埠湖,总流程也就二三十公里,但上游只能叫涧,直至离庄墓桥5公里左右才能称河,而且过去流域大多属庄墓乡的范围,所以就叫庄墓河。1 _7 T8 Z6 u7 ^+ k( k9 G$ Q
我们庄墓河两岸聚居了近万姚姓人,以河北岸为多,向东北方向扩展,这支人基本上都是同宗,源于姚胜水和姚胜仙兄弟二人,到我这一世是13世,现已经有16世了。在我们附近,有姚巷姚,居于曹庵南3公里,徐庙北4公里左右206国道两侧,源于山西省,人口约1000人。迁徙年代与我们祖先基本相同。其他的更少了,有定远分支的,有怀远分支,还有解放后因工作从舒城等地过来的,统计在册人约1万人,也有一些人迁徙出去,统计不上的。还有靠近合肥的卅头姚家、埠里乡(现属下塘镇)姚家未统计联谱。
) v4 q4 \, x& R6 E

签到天数: 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2:04: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文麒合肥 于 2014-6-19 12:06 编辑
7 b: G* I) t/ K6 A' o3 [* O5 [
怀远姚明 发表于 2014-6-18 22:43  c( N6 r2 b4 @9 O, Q1 v0 R' D# Y
姚山姚氏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和凤阳考城姚家、蚌埠高梗姚家已经联谱。都用几代人了
3 Q9 s& V: i7 r; Z0 ]5 Y
6 _2 b' E" y% B* F
    没有依据的联谱合辈,不利于真正弄清世系和追根溯源!我们庄墓姚与曹庵南姚巷姚也联过,但后来三市六县联谱时他们就升了一辈,我们考城姚(包括庄墓分支)总体降了2辈!其实不是不乐意降辈,而是没有依据的合辈,真的不利于我们追根溯源!,反而把大家的关系搞乱了!比如,叔侄二人,因工作关系各奔东西,不出100年,后代没弄清祖先是谁,大家各自以移居本地的祖先为第一代,结果最后本是叔侄关系的,却变成了兄弟!您说这不乱了套吗?况且,联谱后,很多后代就以联谱为准,如果以后一些人弄清了祖先迁徙的过程,归了另一支,而这些人的某些后代又迁徙了,结果失去联系,过一段时间,见面了,还以为不一支!所以我不赞同合辈!
  v# x# u% \( O: V  J    再说联谱时新编的辈份表,说辈份用完了,再轮回使用,更不科学!几十个世代不出2000年就用完了,人类历史几千年,而因结婚生育年龄的不同,辈份会相差很多,我家近宗亲才100多年,辈份就有3代差距!2000年以后,辈份可能差60代!那么,按照联谱所定的轮回使用法,相同辈份的人可能实际差上60代!0 O6 d. u( g, b, [+ W

签到天数: 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22:33:31 | 只看该作者
  很久没有到姚网来了,说什么理由都是勉强的!实在是愧对姚氏宗亲!
/ N& p% R* S9 d1 ^, @4 S3 X  谢谢钟尧公等宗亲关注!
/ o  `8 c( [6 @: |- e  关于长丰县庄墓河两岸姚氏,我在旧谱中只看到最早的先祖姚胜水、姚胜仙(可能是旧谱不全的原因),但传说是姚奉、姚凯兄弟二人,又说姚奉姚凯是珂斗公的曾孙(4世孙),我们文字辈是17世孙,早先我们就是以17世自居,后来80年代三市六县联谱时,将珂斗公由一世祖改为三世祖,我们文字辈就成了19世。2 h4 ?. D! D9 k" c8 Y
   对于县域内其它各支姚氏宗亲,我多以宗亲相亲。之所以那个年代联谱,还是因为那些搞联谱的人不懂世的定义!因为来源不一,在祭祖时就分出来了,不是珂斗公的后裔,你能让人去凤阳西泉祭祖吗?我想否定联谱的世代辈份,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 ], ^8 G" s' J% ]" f2 F; _7 w* a   到是想请教宗亲们,谁有高见?
$ K( d5 \+ g8 y$ A" v7 b: z

签到天数: 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1:43:44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4-6-15 21:44- y7 r* X6 L3 d4 r6 R
谢谢你的回复。; ^6 I" |- O1 I8 i1 l
         你与姚文正和姚文学是同宗吗?据说姚文正和姚文学与凤阳的 ...

0 Y: s8 K2 F7 A" m& W/ @+ \; \pszyyao,宗亲好!(看不到您的名字)文正我不认识,小文学我们经常联系,是弟,三县六市联谱时我开始不清楚,也没人联系过我们,直至过后,才看到联谱所做的事,就是把各地的辈份重新排,合辈,依据基本就是各支自报的世代数,现在看来其中不少人不懂世代的意思,我县政协主席姚丛和那支就没与我们联谱,2009年修谱他们也没参与。您与我的观点一致!不准确的联谱是错误的,不是简单的辈分高低事,说不定低的实际更高!同时,这种搞法,不利于真正弄清世系和追根溯源!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4-6-15 11:39:26 | 只看该作者
文麒宗亲为姚家修谱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向你致敬!
3 T  V+ N+ Q7 s$ H9 L! k( m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4-6-15 11:52:04 | 只看该作者
         好帖。$ x* s' R; }9 p6 @! B9 P" Q3 a
         支持。
+ v  g$ v& f4 P# i7 ?         致敬。3 A# Z% R5 k, l

签到天数: 4130 天

连续签到: 2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4-6-15 11:52:59 | 只看该作者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4-6-15 11:39
% i( A. G) \3 @8 V+ K/ n8 D文麒宗亲为姚家修谱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向你致敬!

4 n# i/ N7 g5 q. v( A( d发现错误能执着更正.细心.向文麒宗亲学习!

签到天数: 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1:53:17 | 只看该作者

向旧谱保存者以及寻访者表示敬意

本帖最后由 姚文麒合肥 于 2014-6-15 12:42 编辑
- [/ G8 C" h! [0 f
2 |3 A( X$ o! G. E板主过奖了,我写这篇记事,主要是让后人记住,修谱办姚兴祥做了大量工作,要没有他,很多族人根本不清楚祖先是谁,因为上次修谱是民国时期后期,族谱至少有2-3个分谱,我看到的那册损毁严重的谱只记有姚大湾及城头涧、姚小湾、庄墓河南的姚大郢族人,也就是迁徙到庄墓东二个始祖(弟兄二个)的一位之后代,其他的主要是靠兴祥叔理清的!) {0 W2 N: b; E; c' U  o' S! {% H
补充一句,旧谱由小刘岗姚继香保存的,经姚继富寻访转交于我,后交修谱办保存。在此一并向保存旧谱者和寻访旧谱者二公表示感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4-6-15 11:55:5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庄墓河两岸的姚姓”; P5 r$ n1 I6 `' g. }

( n7 Y2 Q1 o8 q8 D+ f! b        庄墓是长丰什么地方?为何叫“庄墓”和“庄墓河”?
% y) u8 M* f, h) B3 s3 e* n        除了你族,长丰还有哪些姚氏?
3 d1 u  o% r& A7 V2 E' T& O" v% I: ?

签到天数: 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3:49: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写几遍了,概因字数过多都没回复成,等我晚上电脑上回复您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4-6-15 20:34:52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宗亲从胜水和胜仙公到第16世历经了多少年,平均每世要多少年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4-6-15 21:44:34 | 只看该作者
姚文麒合肥 发表于 2014-6-15 18:28
, B7 `9 l& g, M& c庄墓,在长丰县县城的南边,离县城水家湖14公里,在瓦埠湖的东侧,原为寿州东乡。其地名得于春秋时期楚 ...

$ r% K- r4 G/ e* Z* N: h* v                  谢谢你的回复。- \8 X' |3 Q8 k" S- r1 f
         你与姚文正和姚文学是同宗吗?据说姚文正和姚文学与凤阳的姚廷明是同宗。
5 F1 Z2 J* T6 h& ]/ S  r         我对三市六县姚氏合修谱有些不理解。现在应当怎样认知这么多支姚氏呢?) a( d" O7 ]+ x2 H'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10 09: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