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宜廷 于 2014-4-17 19:17 编辑
- I. ?4 g) ]1 u7 \1 T0 _ ?3 V. N ]- U4 w+ b& ]3 g1 z
“襄半朝”是明代襄城儿女文化精英的代表,是一个时代杰出人物的代表,是襄文化教育灿烂辉煌的见证和里程碑。““襄半朝”典故源于民间传说。其一说是明朝中期,襄城籍人物李敏、辛自修、姚继可先后在朝中出任户部、刑部、工部尚书,占朝廷(中央政府)六部之半,他们为国家和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明清以来,在民间有他们许多故事流传,被誉为“襄半朝”。其二说是襄城籍人物辛自修在朝被任命为七卿(正二品)之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姚继可出任工部尚书,辛姚二大人同年、同时、同朝为官,三任尚书占朝廷(中央政府)六部之半,被誉为“襄半朝”。其三说是明朝年间,襄城县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曾有七位尚书(李敏、辛自修、姚继可、许廓、世家宝、古起都、张鹤鸣)位列朝纲,通过科贡入仕在朝和各地为官者300余人,可谓中丞岳牧,背肩相望,在百姓和士林中均有“襄半朝”之盛称。% h5 ?) V8 D3 J% M: Q# o
- }2 W6 B& m( U' s& }/ u$ w" s8 u
明代襄城尚书姚家科举表:4 C4 ?! J' W5 X( b6 e# `4 o; t
姚镛 姚仿父 之子,宣德10年(1435 ) 举人 , 沔阳州同知
+ U7 S/ x8 E+ ]& \1 A4 F姚汝霖 姚溥之子,正德11年 (1516)举人 * C' {, O" u6 U$ j! E% [7 `1 k$ ]' ^
姚汝皋 字:瞬卿,姚泽之子 正德11年(1516)举人,正德12年* I0 D7 F9 D S! c$ x$ [" u/ h
(1517)进士,贵州左参议,乡贤有传。 1 g# |5 f$ I+ E w: s4 X
姚汝耔 姚溥之子 嘉靖7年(1528)举人 ,平凉府知府7 m" h1 A1 p# N( _2 [( b2 S
姚汝稷 字:晴峰,姚文第五子,嘉靖10年(1531) 举人 高苑县知县* C; u: w* U$ T1 T5 y3 D* \3 O
姚燭 姚文之孙 嘉靖34年(1555)举人,两浙盐运判
! p$ a# }+ V, {' U6 e6 Q姚继可 字光父,号又轩,汝皋子 。嘉靖43年(1564)举人 ,嘉靖44年
( L' K$ V, Q$ ?9 U. p (1565) 进士,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前哲、先贤有传
: V. s' a) W: J2 E. j姚邮 顺治14年(1657)武举 & w; e, g: f! a4 v& H3 Z" ~& U
姚运东 乾隆46年(1781)进士第三甲第六十六名
! p% w9 {, G* d3 L
6 y' e% \9 P/ @/ G" u3 A* S* t0 E' u
明代襄城尚书姚家贡选表9 E1 E6 J: Q2 \3 O r# u
2 ~! j! ~, U0 M# B
姚镛 字景升 洪武 贡,沔阳周同; " u5 O% O/ N- r
姚倣 姚镛之子,宣德 贡,清河县训导;( j5 s! L2 C# ?( V
姚修 姚镛之侄,天顺 贡,石州训导;7 F( O% V" @3 S+ f7 v( M6 E% V! [: R
姚傚 字:希道,镛之子,成化 贡,内邱县训导;
, ?. L$ Y3 v- R9 [! X6 e) x' y姚溥 姚倣之侄,弘治 贡,禹城县教谕;
' y1 {: H S, B" }, V姚文 字:世衡,姚修之子。正德 贡,邳州训导;& |0 _, J$ E" e' ~, }
姚烜 姚文之孙,嘉靖 贡,夏津县教谕;) u, `9 B; N" c" X7 k. `
姚爝 姚文之孙,万历元年癸酉1573贡, . r2 H2 a' N8 j* G4 p" T5 K1 L
姚灿 姚文之孙万历 贡,晋府审理;4 n! D% N5 {0 w% S- r; n4 @9 `
姚钦诺 万历 贡,考自谭性教功德碑;
* M- C+ T! i* y# W! V. d0 N姚钦宸 万历 贡,考自谭性教功德碑;
6 A4 }# D9 B" D1 T Z2 A5 Z! |姚大同 万历 恩贡,息县教谕) J4 G3 R8 } ^, F
姚叶 万历贡; ) s( W4 h9 n5 J6 p. J3 A$ t0 ~
姚惟选 顺治元年甲申1644拔贡,训导;: o+ M2 M- N k* X$ b" A! J' I
姚肃 雍正元年癸卯1723拔贡,鹿邑训导" Q! ]6 J7 c6 B- c
( y1 V' N4 n0 a" s. X8 j) N
为表彰和纪念明代襄城姚家尚书及其名人之功德,官府和百姓为其建设了10座牌坊,详见下表:
" [+ E$ }6 y" Q! m8 O0 x一、敕赠坊:在县城西街,明前期,为敕赠户部主事姚泽立。8 a2 }. h' N, X, H
二、恩荣坊:明前期,为敕赠户部主事姚泽立。) E; |0 H" M2 K" R* x! a# ^( ]/ i
三、大方岳坊:明前期,为原任贵州左参议加赠陕西左布政使姚汝皋立。" H O: H/ L( t/ X, K
四、父子进士坊:明万历间,为贵州参议丁丑进士姚汝皋、工部尚书前宁夏巡抚乙丑进 士姚继可立。7 l2 c F L( h3 R& R+ a g$ n
五、进士坊:在县城西街,明前期,为姚汝皋立。
6 y. g! w% w, n9 l. g六、联辉坊:在县城西街,明前期,为姚汝霖立。5 I! ~$ I6 }- q
七、联芳坊:在县城西街,明前期,为姚汝耔立。" [1 W* b8 ~; q$ Q- c- n" {
八、贞才坊:在县城西街,明前期,为姚汝稷立。
* b" `7 b( C& w0 p$ k九、三朝元老坊:在县东关,明万历间,为尚书姚继可立。; {+ T' A6 z8 B. q% g
十、紫诰重封坊:明晚期,为户部郎中姚祗承立。5 a( _) f! f& Z0 V; H5 A
2 n9 v, _7 l0 B$ M. q c; R; [) n& t! [8 S/ @2 A
# i1 v( a' ]" G. J. z6 W K9 A姚继可,字光父,号又轩。
% g8 s; P- b0 J7 h u3 _, H 明朝历经嘉靖、隆庆、万历的三朝元老、累官工部尚书。 姚继可,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初任南陵县(今安徽省繁昌县)知县,到任后,“惩豪狡,奖孝悌,恤单赤,沉冗徭”,树立了刚正清廉、宽惠亲民的清官形象。由于政绩优等,姚继可于隆庆二年(1568年)升任四川道御史,万历年间姚继可历陕西参议、右副都御史等职。担负巡抚西南边陲之重任。 此后30多年时间里,他宦迹遍及甘、宁、川、陕等地,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对处理边防事务尤其得心应手。姚继可所到之处边患弭平,边民安居乐业。在宁夏任职时,为了巩固国防,确保国家安全,经过充分调查研究,他向朝廷提出了“备军粮,筑边墙,修河防”的建议。他说,只有备足军粮,才能在外敌入侵时保持高昂的士气,做到有备无患;“筑边墙”就是修复长城,以长城为屏障,有效地防御敌人的进攻;“修河防”则能减少自然灾害,发展生产。姚继可这三条建议,抓住了当时边防问题的根本,深受朝野有识之士好评。姚继可任职的地方,多与黄河关系密切,他深入考察黄河流动涨落的规律,对修筑防洪工程和环境治理有独到的研究,著成了《河工覆议》四卷,为我国黄河治理、环境保护积累了经验。 作为朝廷命官的姚继可,时刻为朝廷分忧。万历三十年,作为工部尚书的姚继可在商讨修河工程时,提出借用河南、山东、凤阳京操班军,参与工程建设。他认为他们“最为廉价、易于管理”。他说:“今可用夫七八万,而此七八万,先借河南、山东、凤阳班军,次宜借洪夫闸夫,及淮安牙募夫总计二万有余,此辈有本等工食,每日每人加给银一分,约束颇易。” 姚继可因“谙练边务,洞晓物理,凡所调度,悉合机宜,以故所至,莫不贴然”,一时成为边、河环境治理的楷模。姚继可老年辞官回到家乡后,就居住在襄城县城。1605年姚继可致仕。后逝于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