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5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同揖让(节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3 02:3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同揖让(节选)
刘仁航
一、黜霸
子曰:“管仲小器,小哉!”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孟子》:“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曾西曰:‘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谓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犹反手也。’”
董仲舒曰:“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羞称五霸。”
二、述王
《孟子》:“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为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盖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宗帝
《路史》:“尧举天下授舜,如舍儋然。刘子政曰:‘不私其子,去天下若遗。’”
《尧典》:“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耄期,倦于勤。汝能庸命,巽朕位。”
《舜典》:“帝曰:‘格汝舜,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
以上三段,是叙尧时代的让,舜时代的让,禹时代的让,乃中国让化的黄金时代。尧舜时代,所以好的缘故,是因为人人肯让,到处人人成风。朝让官,耕让畔,行人让路。就成了《镜花缘》上所理想的君子国了。现在世界大乱,只是人人都不肯让,结果就出列宁了,让字是致大同的秘诀。就是中华式的真国粹。
舜的为人,《史记》说他“耕于历山,人皆让畔。渔于雷泽,人皆让居。陶于河滨,器不苦窳”。可想见他让的感化力实在不小。他以后虽然不能像伯夷那样让天下,佛那样让妻子,然而忍耐力总算了不得,所以算得大同世一个人道的模范人物。所以孔、墨都称道他。《易·系辞》:“伏羲、神农既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论语》:“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贡问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曹交问曰:“人皆可以尧舜,有诸?”孟子曰:“然。”《韩非子·显学篇》:“儒墨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
四、贵让避争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帝道以让德为本。所以孔子所常称的标准,泰伯与尧舜帝道有相同处。太史公作《史记》,列传托始伯夷,也是贵让的意思。就是小康世,也要点礼让,至大同就以让为命脉了。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乎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坊记诗》云:“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又子云:“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乱自消了)
照此看来,不能相让,就连小康也保不住了,就像《诗》云要大家同归于尽就完了。让就是避争。在佛老为《厌世观》。
五、刑措
《路史》:“尧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上刑赭衣不纯,中加杂缕,下则墨幪以居州里,故民有耻。”(按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讼且去,何况刑呢?)
《尧典》:“流共工于幽州,放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汉书》文帝诏:“昔在唐虞,画衣冠,易章服,而民不犯。”
六、天下一家
《礼运》:惟圣人能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中庸》:仲尼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中庸》:“是以声明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公羊传》隐元年注:衰乱,内其国而外诸夏。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大平,夷狄进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曰:“有教无类。”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七、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乃大同世法
老子曰:“乐与饵,过客止,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众人熙熙,如登春台。”
《礼运》:“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孟子》:“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食,色,性也。’孟子曰:‘我四十不动心。告子先我不动心。’”
《墨子·公孟四十八》:“二三子复于子墨子曰:‘告子胜为仁。’告子谓墨子曰:‘我治国为政。’”
看来告子也是为仁者,与墨、孟同时。不过主张办法不同。旁人说他胜为仁,他却不承认仁,大抵告子非仁义,与老庄同。又有不动心工夫,不得于心勿求于气的修养工夫,必是老庄大同学派。所以孟子承认他得道,比自己还早。又告以食色为性,与杨以屋、服、味、色为知足之性同,亦与孔子《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语同。必也是近于大同学派了。
(刘仁航:《东方大同学案》,《民国丛书》第三编第7册,上海书店据中华书局1926年版影印)

# S5 \! G  V2 s; P' M1 |6 b! k

0 x2 {* A  i7 K6 ~
7 N2 i: ~. u* P% P5 z' `
; i5 M6 `* `- _* L1 U0 {1 n# M0 o  e4 j1 j/ _$ z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7 17: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