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09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郏县茨芭乡东姚村的历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7 11:5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东姚村的来历5 D  K" R+ F, V% N- |' o
东姚村的创始者是明朝姚惠。据家谱记载,惠公是大唐宰相姚崇的十九世孙。曾祖姚炜,元朝进士,官中丞,行台陕西道御史。祖姚育,官朝散大夫,同知安丰路总营府大将军。父姚才,素以孝友著闻,廉洁其身,于明太祖定鼎之初,乡人拟其才能举选于朝,因避荐剡,遂自山西省洪洞县柳树沟村复迁洛阳(唐代老家),定居三山村。每逢饥荒年岁,捐资输米赈济多家,洛府郡守除匾奖励,仍申请酌用,朝廷遂恩赐寿官终身。先娶苗氏早亡,后娶李氏生五子:恭、宽、信、敏、惠。洪武二年,恭公随父居洛阳三山村,宽公复迁陕州硖石,信公住孟津花园镇,钦公随侄儿敏公居巩县鲁庄镇,惠公到郏县教书。才公于洪武春三月十三日卒,葬三山村秦山之下,南向为截龙引孙葬。今陵墓尚存,四时祭祀不辍。惠公于洪武二年到郏县教书,因仰慕宋朝大文豪三苏父子盖世之才,遂于三苏坟南崔家庄娶崔氏为妻,并于村东筑室定居,生三子:孟、仲、季。子孙繁衍聚居成村,即今之东姚村。后有仲门一支迁居本乡西北部定居,又成村落。一个偏西北,一个偏东南,故称东姚村和北姚村,已有六百三十多年历史。1 D- M+ X  I3 X: L
. w" k6 D; B' r0 C0 G5 G

1 c& U2 y/ t7 i  M二、东姚村姚姓的世系
# L4 G- F( k  N/ l; {/ g+ `东姚村姚姓系虞舜帝之正宗后裔。南北朝时舜帝第八十五世孙浙江吴兴人姚纲(家谱记载名为纲,近年来出土的墓志则记载宣业之父为宏)仕魏,其子宣业,仕陈征东将军,封吴兴郡公,由浙江吴兴迁河南省陕州硖石县(今三门峡陕县),后代将其立为始迁河南陕州姚姓一世祖,并自称宣业系。宣业公五世孙大唐宰相姚崇又徙居东都洛阳慈惠坊。宋朝时宣业公十四世孙姚起铉,学问博恰,文章灿美,聪明敏捷,能目视七行,又善骑射,不欲见用,遂携全眷流寓山西省洪洞县柳树沟村。明朝初年,宣系二十二世孙才公携幼弟钦公及五子由洪洞县复迁洛阳定居。洪武二年,五子散居各地。惠公到郏县教书,赤心育人,徳耀乡里,殁后葬宋三苏坟南,村北台子地,艮山坤向,至今陵墓尚存,墓碑在一九五八年修水库时拆走寻无下落。, A  p7 z! B" X# R  i
: o$ J) k; `2 a$ C, B& V9 P

3 a  i" h5 p) {! R% T三、东姚村及惠公陵墓周边形胜* e/ ?/ D9 _+ G+ v3 Q2 C4 G' Z5 z
北有道教圣地中顶莲花山,宋朝苏轼、苏辙及其父苏洵衣冠塚,南面有汝河水秋浪翻滚,有元朝开国大将巩国武惠公哈刺锝墓及黄帝钧天台遗址,村东有东汉开国元勋安成侯铫期故里,村西有明朝太祖十皇子师李稀颜故里及陵墓、明苑马寺少卿刘济故里及陵墓。东、南、西、北的名胜古迹形成了惠公墓地背依嵩脉莲花山,面对汝水秋浪翻,苏坟夜雨钧天乐,王师公侯左右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占据郏县八大景之“苏坟夜雨”和“汝水秋声”两景。中顶莲花山,三苏坟园,惠公墓,巩国武惠公哈刺锝墓,黄帝钧天台遗址同处于南北中轴线上,可谓风水宝地.2 }1 K) P% d& r7 r

. `9 L1 U- s6 S& j* t1 [8 D: @3 C' P) e) E$ F/ g
四、惠公后代分布情况
6 @1 h( b8 N8 y2 W随着时代发展,后裔子孙枝繁叶茂,已经到25代(宣业系47世),播迁各地分散居住。今郏县西部各乡镇村姚姓皆为惠公后人,主要分布地点有城关北街,渣园乡冯庄,薛店乡肖庄、关庄,`岳老庄{该庄姚姓是肖庄姚姓仲门良臣之后},茨芭乡东姚村、北姚村。宝丰县大黄庄村及栾川县淘湾镇秋林村也是惠公后裔主要聚居地。“丘墓院族”是惠公后裔较大一支,主要分布在泌阳、唐河、桐柏、社旗等县交界处.惠公后裔散居全国各地者不乏其人,如平顶山市、许昌市、山西芮城、北京市、四川、湖南、新疆等,人口有数万之众。  A# ~( z4 w' o5 y& R4 w
5 l6 _  v  q$ f' t) ]+ u
) g: {; w" E9 \7 h( ]3 n- r
五、惠教襄城辨误1 J9 v6 M/ P: u
才公后裔各支谱均记载“惠教襄城”,这一说法值得商确。因襄县郏县相邻,过去两县又都由许昌辖属,是烟叶的主产地,周边地区习惯将两县宽泛地合称为襄郏县,至今还有这种说法。所以,其它支谱记载"惠教襄城"可以理解。惠公也有可能在襄郏交界处教过书,但他的定居地和墓地是郏县西北部即今东姚村。我认为,惠公到郏县教书主要是仰慕三苏父子盖世之才,并看中这里的人文和自然环景,也就是所谓的风水宝地。
" V. Z, N1 D; W, s8 j3 \; v, O, H
2 S7 x8 V* X. p' ~9 Z; j, y' t9 l. g, ~+ M3 N
六、惠门族谱的修编
* w6 u- z9 \3 j& {+ p4 t  u& P郏县惠门现存两个版本家谱:一本是民国丁亥年(公元1947年)根据惠公碑文记载修编的手抄宣纸本,主办者是宣系38世.廷勋、廷水和39世万程等人;一本是1994在前谱的基础上续编的铅印本,主办者是39世万涛、40世铭新、合性(栾川人)、斌午、长海,41世新同、元祥、朝安、本善,42世银铎、革命、宗歧,43世长青、二闯。另外,老辈人传说,在1947丁亥年家谱之前,我惠门的家谱是用红布写成,民国年间,由族人带着家谱到泌阳、唐河一带逃荒不慎遗失,多次寻找终无下落。目前正在筹划第三版本家谱的修编工作。
* f( i6 @3 S! P5 c5 o0 E; [1 l' W, R" q, x
参考资料:7 g' s. @9 j  S% _, w) y
洛阳姚氏族谱
' z9 G: {' V- j9 x( m* c渑池姚氏族谱
, X5 C" ]: S: ~, w8 |/ N5 U(清)张熙瑞纂修:《郏县志》,郏县志总编室据清同治三年(1864)本标注,1983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姚尚明 + 5 宗亲发了好帖!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4-3-17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 z, z4 D' s4 v0 [, G3 S6 v3 A
3 S0 D7 o6 h( D1 I' b. {& `# j

! [5 O( ?/ T. L7 x/ U' `+ {7 N          1#是你的原创帖吗?
% o* F  d3 W( ^! p' L1 U           驻马店市和 泌阳县有哪些姚氏?都是姚崇后吗?$ ~$ b* ?8 b- ~) w; ~
         
6 P: e5 q+ [) A  m3 m' D' ]$ V% ?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08:43:05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4-3-17 16:16
2 h) E- @. k0 N& v, D* _) j好帖。

  S3 I$ S/ p( `9 p; N7 S9 x是的。这里是居住的姚氏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先祖姚兴公居于洪河北岸街上,逝世恰逢李自成起义军路过,子孙把他装殓后逃难。回来后房屋倒塌,棺木被树木覆盖。经风水先生指点此处为真穴,后人便把他的灵柩丘起就地起坟。后世子孙繁衍昌盛,多居住在在社旗、泌阳、桐柏。清初有一只系迁往江西,据说民国时回乡续亲,时逢战乱未联系上此后无音讯。+ m. n4 ]$ b. [% c" ~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4-3-18 19:12:17 | 只看该作者
姚宜廷 发表于 2014-3-18 08:43
4 \1 l3 e  f; z5 v) l# d9 l是的。这里是居住的姚氏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先祖姚兴公居于洪河北岸街上,逝世恰逢李自成起义军路过,子 ...
7 [0 I/ ^4 \9 q
      “回来后房屋倒塌,棺木被树木覆盖。经风水先生指点此处为真穴,后人便把他的灵柩丘起就地起坟。”——所谓丘墓院?
& L% {0 k& y! Y

签到天数: 4093 天

连续签到: 28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4-3-19 15:54:1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分享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0:17:08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4-3-18 19:12' g9 R8 p1 W! b" N! t4 E$ A3 x
“回来后房屋倒塌,棺木被树木覆盖。经风水先生指点此处为真穴,后人便把他的灵柩丘起就地起坟。” ...
# _2 _" w- @$ u% Z! B1 c
对,丘墓院就由此得名。谢谢
- H" L5 t$ b2 u5 K3 ?8 n: w6 ?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10:20:0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各位宗亲给与批评指导指正,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4-3-20 16:51:57 | 只看该作者
        你有2部惠门族谱、洛阳姚氏族谱、渑池姚氏族谱吗?     你参与新版惠门族谱的修编吗?5 J. M" ^. ~( {$ E  i
      惠门姚族有辈字吗?与洛阳三山姚族的相同吗?
! w) K2 K6 y+ b* e9 Z( j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发表于 2014-3-20 18:46:01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4-3-17 16:16) k1 o9 h+ S$ u6 I! G7 d
好帖。

8 X+ q+ I& U9 g$ U& p% P$ M% B' _" P您看帖文的最后一行字:“(清)张熙瑞纂修:《郏县志》,郏县志总编室据清同治三年(1864)本标注,1983”。/ d; e" E& @1 W' c( T8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0-26 22: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