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帝舜故里在濮阳,舜裔祖根出姚墟(节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8 00:5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帝舜故里在濮阳,舜裔祖根出姚墟(节选)
化建华
帝舜是中华人文始祖之一,又是舜裔源祖。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耕于历山”、“渔雷泽”、“陶河滨”、“迁于负夏”在濮阳均有据可查,有迹可寻。以故“帝舜故里在濮阳,舜裔祖根出姚墟”传为千古佳话。
帝舜故里寻迹
舜生姚墟《世本》曰:“帝舜姚姓。”《今本竹书纪年》曰:“帝舜有虞氏,母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孝经·援神契》曰:“帝舜生于姚墟,即东郡(濮阳)也。”《风土记》曰:“舜东夷之人,生姚丘(姚丘、姚墟其意相同)。”许慎《说文解字》卷十二曰:“虞帝居姚墟。”《帝王世纪》曰:“而生舜于姚墟。”故《元和姓纂》曰:“虞舜生于姚墟。”《通志·氏族略》:“姚氏虞之姚也,虞舜生于姚墟。”
①《水经注》曰:“瓠子故渎,又东南经桃地,今鄄城西南50里(位在今濮阳县徐镇集)有桃城,或谓之洮也。”
②《路史》卷四十四《历山》条所说:“应劭谓(姚墟)与雷泽相近。”引《寰宇记》说:“今濮(州)之雷泽西北60(里)有小山孤立,谓之历山。山北有小阜,属池目之姚墟。”濮之雷泽即雷夏泽,西北六十里有历山(位在今濮阳县胡状乡岗上村),与东南姚墟遥遥相望。
③《中国地名大词典》说:“在今山东濮县西南50里,有洮城。”所指方位仍是濮阳县徐镇一带。
④丘菊贤、杨东晨所著《中华都城要览》表中说:“姚邑,虞舜生居地,地望在今河南濮阳。”
⑤杨席珍、翟起运、高怀聚合著《濮阳地名漫谈》说:“姚春秋卫洮邑,也叫姚、姚墟,在今濮阳县东南。舜生于此,后因以为姓。”同书又说:“洮,春秋卫邑,亦称桃城,姚墟,传舜生于此。在今濮阳县东南。”
⑥谭其骧《春秋卫国地图》标示“洮位于帝丘(濮阳)东南,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咸(即梁庄乡咸城村)—洮—清丘(今习城乡青古庄村)比例上看洮距东南方向的清丘较近,距西北方向的咸较远,大约是距清丘距离的2倍”。对照最新濮阳县地图,洮位于今濮阳县徐镇一带,距今濮阳县城东南50里。从方向、距离确定同一位置,舜之生地姚墟——徐镇。
历史学家朱绍侯、考古学家许顺湛、历史地理学家陈昌远、考古学家张维华等史学界著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洮即桃,通姚,其代表地望,在今濮阳县徐镇。
以上诸说都从方向、距离确定同一位置,舜之生地姚墟位在今濮阳县徐镇。
舜渔雷泽“雷泽”传说为舜捕鱼处。一般历史地理著作都认为雷泽就是雷夏泽。陈昌远教授在《姚舜故里探寻》一文中明确指出:“雷泽与《禹贡》雷夏泽是两个地理位置不同的湖泊。舜渔雷泽应在今河南濮阳县境,《禹贡》雷夏泽应在山东雷泽县郭外西北今山东鄄城县境。”
①《中国古今地名辞典》“成阳”条说:“汉曰成阳县,晋改为城阳,隋更名为雷泽县,故城在今山东濮县东南。”
②引《地理志》曰:“雷泽在济阴城阳县西北。”
③《正义》引《括地志》说:“雷夏泽在雷泽县郭外西北。”
④《水经·瓠子水注》并言成阳、濮阳间有雷泽。
⑤《元和郡县志》卷十一曰:“雷泽县本汉成阳县……隋开皇六年,于此置雷泽县,因县(并)北雷夏泽为名也,属濮州。”
以上所指从方位而言均指雷夏泽,在今山东省鄄城县董口集与河南省濮阳县王称固、白罡乡、范县濮城镇之间。
雷泽即今濮阳之帝丘西门的繁渊,又称澶渊或沈渊。在濮阳县西南2公里新习一带,现名黑龙潭。
张维华在《说“天吴”——兼及雷泽》一文中引《山海经·海内东经》云:“雷泽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雷泽在今濮阳县境,“吴西”当为“天吴西”。
濮阳县境地有昆吾之墟,其地为帝丘。昆吾之墟是古昆吾氏之居地。昆吾氏之祖父叫吴回。“吾”“吴”可通。昆吴之西,简称吴西。吴回之“回”甲骨文中同“雷”,故居地之水可称为“雷泽”。雷泽在吴西,当在昆吾墟之西。
雷泽距舜迁居地“负夏”较近,而雷夏泽距舜出生地“姚墟”较近。“舜渔雷泽”之“雷泽”无论是指雷泽还是雷夏泽,舜渔处都应在濮阳境内。
舜耕历山《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韩非子·难一》谓:“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圳亩正。”由此可知,历山为舜躬耕处。但历山,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湖南八省,有十二处之多。《元丰九域志》概括有三:“济南、濮阳河中。”山东济南有千佛山,一名历山。河中,今为山西永济县,有历山。《水经注图》所标历山在雷泽西,濮阳县界。南宋《路史》作者罗泌作《历山考》:“今濮之雷泽西北六十里,有小山孤立,谓之历山,山北有小阜,属池目之姚墟。”此当在今濮阳县境。应劭、皇甫谧皆言舜耕之所有池。《水经注》:“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
明嘉靖《开州志》:“在东郭里(今濮阳县胡状乡一带)南五里许,土民立庙旧矣。今废。俗称舜王庙。”清光绪《开州志》:“今东郭里有虞帝庙,其地相传为古历山。”濮阳县胡状乡杨岗上,村北有舜王庙。据说此地自古为一土岗,从南到北为王岗上、董岗上、刘岗上、杨岗上、后岗上。在这里,有许多关于舜耕历山的传说。又传这土岗是一条龙,岗南佛爷庙处是龙头,岗北玉皇庙处是龙尾,舜王骑在龙腰上。地下有一大洞自岗南到岗北,传说是龙洞。这与史书记载中的小阜、舜庙、有池、大穴诸方位相符。舜耕于此是可信的。
迁于负夏《孟子·离娄下》:“舜……迁于负夏。”《史书·五帝本纪》为“就时于负夏”。《尚书大传》也作“就时负夏”。《帝王世纪》作“迁于负夏”。《礼记·檀弓篇上》说:“曾子吊于负夏。”说明负夏在春秋以前就是一个重要地名,《帝王世纪》曰:“(舜)迁于负夏,每徙百姓从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曰:“负夏邑,一作瑕丘邑,春秋属卫,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
这里应区别负夏与负瑕邑,应是两个地名,不能混淆。负瑕邑《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曰:春秋鲁地,在今山东兖州县东北。《左传》哀公七年“囚诸负瑕”即此。郦道元《水经注·泗水》谓:“瑕丘邑,即负瑕,郑玄、皇甫谧并言卫地,鲁卫虽殊,土则一也。”很明显,郦道元在这里混淆二个地名在一起,一在山东,一在河南,不应是一地,不能混淆。
“负夏一作瑕丘邑”。清光绪《开州志》曰:“瑕丘在州东南义井里。”《礼记·檀弓》“公叔文子升瑕丘,蘧伯玉从。文子曰:“乐哉!斯丘也。”《寰宇记》:“瑕丘在濮阳县东南三十里(实有十八里),高三丈。”《开州志》:“瑕丘在州南18里,高五丈,纵横十五丈,西附小丘,高三丈。”嘉庆十年(1805)知州李符清建二贤祠于丘东,又建与乐轩三楹于小丘上,今碑仍存。李符清《修复先贤蘧子墓记》曰:“开州城南有瑕丘即伯玉从公叔文子所升处也。”说明负夏与瑕丘邑为一地,在濮阳县老城南,春秋时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地。今五星乡堌堆村。
综上所述,舜的出生地和主要活动地都在濮阳境内,濮阳当为帝舜故里。
(《帝舜故里考证论文集》,香港天马出版社,2005年)

* V$ g9 f# N( p: ^( `; N
6 t6 q" r7 q' g+ l4 h- i7 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3 04: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