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y6102372 于 2014-3-5 21:08 编辑 4 N. T$ p3 w2 q
0 ]! y0 E& z* ^/ j2 d. C' y 夜话后秦说姚苌 作者:南国此时正清秋. S" `7 D% Y6 }/ K/ J' T
姚苌字景茂,羌族人,世居南安赤亭,现在的今甘肃陇西,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第24子。老头很能生,共计有42个儿子,比较出名的有2个:姚襄和姚苌。
) T7 h$ s. Z2 R$ @7 e% L) @! j6 }* V
现在先从姚襄姚苌兄弟说起。' ~5 @/ @# u& q2 v/ ^8 H3 k2 S9 T
5 B2 _ S; S2 D+ L
姚襄是姚弋仲的第五个儿子,老姚归西之后,他手下这只羌族军事集团归了姚襄指挥。胡人也没什么长幼尊卑,传位长子的说法,能者为主,这点倒是挺好。
- R9 c8 M0 Q) C
. O' g2 ^8 r9 e: l) q' t% Y" l( Q3 J早年间姚弋仲曾经评价儿子姚襄:“汝才十倍于闵。”闵指的冉闵,是把后赵羯族杀个天翻地覆的武悼天王,但是在老姚眼里这位冉天王比五儿子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事实证明,老姚眼光真是不错。" A4 Q; G1 \. u1 I5 ?, i U
1 b- p) V6 ^7 y0 r h0 Q: t) K) n
姚襄带着这些个部下遵从姚弋仲的遗言向东晋归附,一路走,一路乱打。等姚襄路过麻田时和李历激战,结果姚襄的战马中流失死了。眼看姚襄就要危险,这紧要关口姚苌出场,把自己坐骑让给五哥姚襄,姚襄上马转头问小弟姚苌:汝何以自免?——战马让给哥哥我,你怎么脱险呢?姚苌的回答很艺术:但令兄济此,竖子安敢害苌。
' I+ L& N+ r& X6 w
1 r& k4 f0 a7 R5 R' x; F细细品一下姚苌这句话。' [2 E4 p$ Y1 s; V4 h) s2 E
* s/ W% W( r2 W( L/ e7 ?
一般文学影视作品经常有这个镜头,某人担任掩护,对被掩护的人说:你先走,我死了没关系。把这句话套用上面场景,文言文翻译就是:但令兄济,苌死何足惜。& q3 B) Z' J* W# |' C; v
* D% H! D$ A9 V9 G; ^这句话很悲壮的,第一层意思,你先走,第二层意思,我大概活不了的。所以说被掩护者听了这话,十有八九是心中有愧。
* g# l5 t4 k# G2 k
3 H/ V4 x: s* Q4 I姚苌的这句:但令兄济此,竖子安敢害苌。同样是两层意思,但是境界完全不一样。第一层意思,姚襄哥哥你尽管走,第二层意思,只要哥哥能安全,敌人不会把我怎么样。换言之,姚襄的能活着就是姚苌生命安全的保障。这样讲对姚襄的心理压力一下子减少很多。
. W: ?& r) t% U! l
# W" G l# @) N. g后面事情的发展很符合大众剧情,“会救至俱免”,救兵到了,姚襄姚苌兄弟二人都安然脱险。
6 Z, x8 _# E# w2 [. W6 _$ v* z/ D" |% N/ b6 c+ [: C- \
姚苌“少聪哲,多权略,”还是个小孩就跟着哥哥姚襄打仗,而且“每参大谋”。是姚襄身边得利的助手。
7 ?3 ?0 P7 j0 G0 U
! {+ N; w h3 O7 {后来姚襄梦见这个弟弟穿着龙袍坐在御座上,各族酋长部落首领在下面拜见。假如心里阴暗的人梦见这场景,估计就对姚苌下黑手了。) `. u& [3 r! L- Z( D g9 z
. B1 v; F1 [* L; x但是姚襄非但没因为这个梦对姚苌猜疑防范,相反还很高兴,对手下说“吾梦如此,此儿志度不恒,或能大起吾族。”这小兄弟大概是了不起的人物,或许能振兴姚家。
7 R3 j( V' l( U! |* {7 A1 @8 l3 _ M9 t6 a
姚襄归附东晋之后,受到扬州刺史殷浩猜忌,居然导致双方火并一场。姚襄于是叛离东晋,带着手下一路北上,占许昌,攻洛阳,在被东晋大将桓温击败之后,又改道打到关中去了。关中地区当时是崛起的氐族苻氏地盘,符黄眉
4 T# F0 {7 c u2 m, i9 k! K7 K苻坚等人带兵马和姚襄开打。需要注意一点是当时苻坚还不是皇帝,仅仅跟着符黄眉打下手。
3 S& I7 ?9 [# z" E4 _3 Z" L0 @
# h9 o0 K! A4 [$ R; B两军在三原大战,这一回不想姚襄战马再次栽倒——大将找匹好马骑很重要,人被前秦军捉去,“为(符)坚所杀”。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史书里明确记载了姚襄是被苻坚所杀。
$ i# |1 C1 y) x- W, z4 T! q& ?$ z, j" b- A: N4 y; S e
姚襄少年英雄,17岁就领兵打仗,弘农人杨亮对他评价是“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是比小霸王孙策还要厉害的人物。可惜姚襄同孙策一样英年早逝,死的时候仅27岁。
0 |- L- s4 N5 |, R, y9 z
! c: H. i: B$ H& n8 y姚襄被杀,战败的姚苌在这里无奈率领部众投降了前秦。; N& \ [9 }. l7 Q! o! g) z w
9 X2 b$ H7 t$ y
当时姚弋仲的灵柩姚襄随军带着的,“秦主生以王礼葬弋仲于孤磐,亦以公礼葬襄。”这次前秦皇帝苻生给姚弋仲和姚襄一起下了葬。讲这点是特别说明苻生也有厚道的时候,这个事不能张冠李戴安在苻坚头上。(《资质通鉴》)
( H: W2 \6 v0 w, [3 l
3 z1 B, H& H5 U$ s野史一直以来有种姚苌投降前秦后,符黄眉要杀姚苌,但是被苻坚阻拦的说法,被视为是苻坚救了姚苌一命。但是这种说法是有水分的。因为这么大一件事,很多史书比如《晋书》《十六国春秋》《魏书》《资治通鉴》等等都没有正面记载,一点一毫的直接书面证据都没有。$ i$ [' P/ R6 K
! P* X& H2 k* D( Q* b4 ^ O8 g唯一的一点关于这件事的记载是侧面的,源于徐嵩的一句话。徐嵩是前秦大臣,姚苌背叛前秦后,他手下将领姚方成抓住了徐嵩。在杀徐嵩前,徐嵩来了一句“汝姚苌罪应万死,主上止黄眉之斩而宥之。”主上是指苻坚,黄眉是指符黄眉,这才有了符黄眉要杀姚苌,苻坚出面阻止的说法。
3 Z+ e% l0 G5 \; {
, L6 Z& x6 u; x8 P- D* o7 E7 t但是徐嵩的话是否有水分,有多大水分,不得而知。或许徐嵩是说了事实,或许是临死前信口开河来诋毁姚苌。所以苻坚是姚苌救命恩人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m- o' Z7 c- b3 x! R5 P0 f
( `9 {( Q6 h& Z5 ]2 C/ a- Y一般来说,敌方高级首领做了俘虏能暂时保全性命,下场或者如同刘禅 ( I- A! m1 V0 f7 k6 c, o3 q
陈叔宝混吃混喝等死,或者如同李煜发发牢骚被干掉。
" a4 M) C* g: M0 J5 V4 t5 X3 Z, B n/ u
姚苌恰恰走了第三条路——受到重用,跟着苻坚打江山。
, e% }+ S- y* F8 p; v) o
7 U. R( a |" Z8 Z e# \" l苻坚能当前秦皇帝,也是源于一次政变,杀掉了苻生坐稳皇位。随即苻坚把归附的姚苌任命为扬武将军,开启了姚苌在前秦的征战之路。1 r1 R7 C& L* ~4 O+ \ _$ }
3 o/ ~: d4 s, O/ w2 f: Q+ \ w
姚苌在前秦平略阳叛变,剿灭杨纂,攻灭前凉,袭击东晋,击败杨亮。十多年的时间里“为坚将,累有大功。”3 Z( P' y% |# z+ O
0 ?6 K3 p& z+ S v9 K2 m" @3 n
姚苌功劳大,官也做的大,历左卫将军,陇东、汲郡、河东、武都、武威、巴西、扶风太守,宁、幽、兖三州刺史,步兵校尉,封益都侯。姚苌一步一步成为苻坚比较倚重的高级将领之一。+ X0 O0 ~( H; U( X; |; z N+ m$ J
6 }* i$ a( z5 C H可以说姚苌在苻坚手下效力的这些年,是对得起苻坚的,尽职,也尽了一员大将的本分。) R3 E4 E8 F3 s& ]" F
M, x* x6 @3 z/ i等苻坚统一北方之后,转过脸打算一举拿下东晋。史书记载,苻坚这个计划是受到慕容垂,姚苌的支持,但是《晋书》《十六国春秋》没有用明确记载姚苌对苻坚讨伐东晋有支持,慕容垂一心说服苻坚征讨是跑不了的。明确姚苌支持征伐东晋的记载在《资治通鉴》里,原文是“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
5 C7 p" K) I) Z# o, e$ P
3 B3 L, G) `0 g- o! M* g《资治通鉴》的成书时间晚于《晋书》,更晚于《十六国春秋》,司马光他老人家的记载是出自考据还是凭空想象的文学手法,值得商榷。, Z; S3 E/ h6 G) e" d9 w, U+ ~" U9 L
5 b2 Q" R* l2 q; N- u# [
慕容垂支持苻坚南征东晋,是因为想恢复燕国,出征前就开始做复国准备。假设姚苌支持苻坚出征,从后面事情发展看,还没有做兵败叛离的打算。. H. ^8 T3 c3 u6 N
$ ]$ K# g" Q9 Y7 Y
等苻坚决心征东晋,对姚苌委以重任,授龙骧将军。前秦的龙骧将军是苻坚担任过的职位,苻坚当皇帝之后从没授予他人,今天破例授予姚苌。& h* _ h8 _( o2 Q2 x$ H" a
! r) J& k+ A3 J! H7 I要说这时候把龙骧将军授予姚苌是收买人心,让姚苌去买命,说不通。姚苌跟随苻坚十余年,这时候再收买有点晚。唯一的解释是苻坚对姚苌的信任,因为苻坚授予姚苌龙骧将军之后还有一句嘱咐“山南之事一以委卿”。! x& `8 z/ M- p/ ?
- P3 q; j8 s" U+ M5 N当时前秦也有人眼光毒辣,此人名叫窦冲,直接进谏苻坚王者无戏言,委任姚苌为龙骧将军是不祥之兆。“坚默然。”但是也没做出其他举动。% u. o7 ?2 l5 e; C( X3 b/ x" n
# W! M9 D6 D1 y
前秦和东晋在肥水决战,秦军败得一塌糊涂。姚苌也没捞着表现机会,和败军一起退回了北方。等回到前秦国都长安之后不久,前秦境内一片大乱了。
4 a* S/ S( ^! H5 {' J- `: J' n
' B& L x2 N4 m9 H, W& H丁零族的翟斌,慕容家族的慕容垂 & o8 X% N7 Q6 v6 @4 ^
慕容泓 慕容冲 慕容农先后起兵叛乱,前秦国内遍地烽火。
/ Z0 f# ?$ h# x" n* C7 u3 Q: I7 z
# T" }/ B, a. ?: H5 G. X, x! N当慕容泓起兵反叛苻坚之后,苻坚派儿子符睿领兵平叛,姚苌作为符睿司马同行。结果符睿小伙子年轻气盛,到了战场不停姚苌劝阻,冒失轻进,被慕容泓一战杀掉。皇子战死,姚苌马上派出长史赵都
+ \* }1 J/ Y/ b& r. W1 h参军姜协两个人去苻坚面前谢罪。
; r" @; k, m, d; B
# K) A, b) F a; m此时的苻坚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宽厚仁慈少了很多,加上爱子阵亡,一怒之下杀了赵都、姜协二人。姚苌得到消息,自己派去谢罪的人都死了,下一个苻坚要杀的恐怕就是自己,惊恐之下带手下亲信背离苻坚逃命去了。现在仅仅是逃命,没心思造反。
1 L- e% E, `, d- W8 T% X+ r4 N
( u" P7 x7 T b- T# b6 ^姚苌当时是无目的、无计划,奔着渭北就去了。因为那里是自己老家,老爹姚弋仲的老根据地,算是自己的地盘。等到了渭北马牧之后,当地豪强五万多家归附姚苌,推荐姚苌做盟主。姚苌起初或是真心,或者是假意的推辞,关键时候,尹纬出场了。
% c8 q. n$ {+ w' k/ R) }- l
, f. i& p* [8 f尹纬是天水豪族尹家子弟,早年天水尹家因为追随姚襄,在苻坚杀掉姚襄之后禁止尹家子弟出仕——苻坚也有度量小的时候。由于这个原因,尹纬在前秦只能混个小官当当,所以他对苻坚和前秦是十分痛恨的,在前秦灭亡的好几个关键时刻,都有尹纬的身影,而且出了大力。
5 h1 Z2 h! {; }; W9 ^
$ y4 S) r$ y' H" O! B) N* N苻坚早年那个很不起眼的决定,后来能影响到国破身亡。这怪谁去?只能苻坚自认倒霉。& I0 i) X7 H9 N% \% }- t. v
# H* ]0 c0 H( i- _, P
7 K# I8 c) Z) f1 ?1 Y* ?尹纬现在出来,就对姚苌先分析形势,前秦灭亡不可避免。然后吹捧姚苌能力强,在乱世必然有所作为。最后讲我们地方豪族推荐姚苌您为主,希望救民于水火之中。, R* r8 g) M2 F. u; V
5 H, v" z/ c/ y% ~7 t4 q姚苌听从尹纬的话,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大赦境内,改年号白雀,算是正式建立政权,和前秦分道扬镳。
+ V4 q& o3 S3 T. S ?; R1 E6 z+ C# U5 y/ ~" g: t) a8 l. p
姚苌称王之后,一面和慕容家族搞好关系,互不侵犯,一面在西北地区攻城略地。这么一闹腾,把苻坚引来了。
1 e- {6 v# u. F1 v% C/ A
) E: v/ R G8 w6 X' z, a苻坚之所以亲征姚苌,一方面是姚苌实力强,其他人来了也白搭,另一面也是苻坚不信任异族、异姓将领的表现。
0 p( {: @8 @. ^9 Y: k$ u. I9 P r1 d* U0 b. a
早先苻坚派慕容垂、苻飞龙攻打翟斌,结果慕容垂杀了苻飞龙造反。再派符睿带着姚苌出战,结果符睿战死,姚苌也反叛。慕容垂、姚苌两员得力大将先后离去,此时的苻坚对异族、异姓将领或多或少信任度在下降。& A$ S7 l, G/ F2 b7 c) |6 D
8 a- O4 G. Y X! q
姚苌对苻坚这一战,先败后胜。上来被苻坚压制的动弹不得,而且水源还被切断,姚苌营中甚至有人渴死。偏巧这时候下了一场雨,姚苌大营积水三尺,而大营百步之外降雨才一寸多一点。缺水问题一下解决,姚苌的军队士气大振。5 \: A7 J! w* i) P& [5 P
D+ {. K# D1 }* H( `
苻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吃饭,当场掀了桌子大骂:老天爷也没良心,怎么偏偏在反贼那边下雨?(“坚方食,去案怒曰:天其无心,奈何降泽贼营”——《十六国春秋辑补》)' u8 X- x. m# R8 m. c% D$ }
; o" S- n; L4 \5 v缓过劲的姚苌开始反击,一战大胜秦军,俘虏了毛盛
5 n: o( e1 U, }( i. e4 J L徐成几十员大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从前老同事,老战友,姚苌把这些人有客客气气送还苻坚。
; t. a( z8 a, P) m/ v/ |1 W6 U& W( z9 q" n$ r
苻坚这边打不赢姚苌,背后慕容冲又在打长安。相比之下还是长安重要,所以苻坚不再和姚苌纠缠,退兵回救长安去了。- p' G' v% k K* s' z1 a& d
6 y* p5 R% h0 r姚苌看着苻坚回长安打慕容冲,于是和手下商议下一步作战计划。姚苌手下多建议直接攻打长安,坐镇关中。姚苌自己的想法很特别:“慕容家起兵有东归之心,不会在关中待很久。我们先平定岭北一代,等秦燕两败俱伤,兵不血刃取长安,这是如同卞庄刺虎一样。”后面事情的发展,和姚苌的判断基本一致。
4 L3 `0 ^" H5 J% ^! w5 B# Q- G. j' ~- q6 q7 P' T) L( [3 q$ M4 ?
姚苌继续在岭北攻略地盘,其中攻陷新平值得说一下。
# I4 ^! ?! c( K6 K3 W9 G
1 S! g- U4 @8 J6 A6 e# p当时姚苌攻新平,新平太守苟辅要投降。这时出来几个多嘴的人,其中有辽西太守冯杰、莲勺令冯翊——战乱时期这么多官员不在其位,他们同苟辅讲:天下大乱,才能见臣节,昔田单守一城而保存齐,现在我们应该尽力死守,死而后已,怎么能变节?9 v7 ]! k3 v3 Z0 Y! I
8 X+ U, h6 u* p7 v- ^: w0 L苟辅耳朵根软,听了这么大义凛然的话,决心死守新平。一出惨烈的新平攻防战上演,姚苌战死万多人,愣是没打进去。* V% d7 `5 w+ J5 N3 @
' j8 r" {% j3 o2 Y! M0 b4 c苟辅除了会硬拼,也玩阴的,居然想出诈降计。姚苌起初没多想,还以为苟辅真心投降,带着人准备入城。想姚苌也是历经百战,还没到苟辅伏击圈就看出破绽,掉头就跑。苟辅带人追杀,姚苌手下又阵亡一万多人。
9 E9 N# f8 @/ u! N# |9 r0 n" h
$ n5 N# i3 ?' ^双方又打了一段日子,苟辅的新平城是粮草殆尽。这时候姚苌派人招降,说的很好听:我姚苌以义取天下,不会仇恨忠臣。你苟辅带着人投降只需要迁移他处,这里我要设置军镇。* P% i; f( x' @* K/ ^; `4 }
+ y3 J; C0 F, e6 Y% W苟辅还真是耳朵软,姚苌的劝降他听了,带着城内五千多人投降。结果姚苌把这些人全部坑杀,男女老少无一幸免。
' _1 c: s& W3 ?3 n% D: i1 a$ [7 E+ H' Q2 n: v& a
这里姚苌屠城倒不是心狠,是苟辅假投降在先,姚苌假招降在后,一报还一报。再说苟辅诈降计杀掉姚苌一万多人也不是稻草人,也是上有父母下有老婆孩子的大活人。苟辅自作自受,可怜搭上新平五千平民百姓。6 B* X) H- k! z6 Y$ a, u: R- t2 d6 E
7 b" @8 b+ R( r9 a: r( Y/ u I) ?
) U- z' q; }+ }& W/ d+ V
7 C3 s; J9 ^5 r# R想姚苌对前秦的俘虏降将毛盛 徐成 , `8 `# @$ n' @
雷恶地都未曾杀戮,区区一个苟辅真心投降怎么会刻意杀他?实在是苟辅做事太不地道了,姚苌不是那种残忍好杀的人。8 Q |* J7 _, O7 d' g6 M% p
3 r. P2 Q) s0 ?; J
姚苌这里正在经营自己的地盘,忽然有一天他在前秦的老同事,前秦司隶校尉权翼、尚书赵迁、大鸿胪皇甫覆、光禄大夫薛赞、扶风太守段铿等文武数百人前来投奔。这让姚苌很意外,细细问下才知道,长安失守了。
- E, F( n' }0 S, t
3 ?. V) F# j1 M" P苻坚
5 G8 y$ x1 t9 L7 i( c9 X慕容冲在长安展开攻防战,守城的苻坚占不到上风,居然听信“帝出五将久长得。”“坚入五将山长得”的鬼话跑到五将山去了,把长安丢给儿子符宏。符宏小伙守不住,很快被慕容冲攻破长安城。) q3 p2 }- O( m0 J
: J+ `4 z6 [, T- e
这数百前秦大臣既不想投降慕容冲,也不想在长安一死了之,想来想去还有老同事姚苌在附近,都跑到姚苌手下混口饭吃。前面姚苌有俘虏苻坚大将礼而送还这事,使得这些前秦老熟人对姚苌印象相当好。另外这些大臣也不是傻子,他们看得出,未来关中之主,非姚苌莫属。5 g( \, f. k1 ?! G4 @2 c1 v
/ [, j3 v) S* t6 v4 n2 w! `
姚苌得知苻坚在五将山,派出将军吴忠把五将山包围。苻坚身边随从溃散,仅剩下几十人,吴忠轻而易举的擒获苻坚,押到新平囚禁。8 f5 n1 y: p$ z c9 U
4 G$ G8 Z2 `+ a1 A% `" W. i4 Q, O9 O
面对作为俘虏的苻坚,“苌求国玺于坚”,字面意思是姚苌亲自去求传国玉玺的。姚苌对苻坚说“苌次膺符历,可以为惠。”苻坚没那多废话,怒目大骂:“国玺已送晋朝,怎能送给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叛贼!”
) H- q8 n& H8 z. N4 ^1 X+ e; l9 V
0 G. c$ ?- q3 s6 d5 z A碰了一鼻子灰的姚苌又派人去要求苻坚禅让帝位,这次派去的就是尹纬。苻坚还是大骂:“禅代是圣贤之间的事。姚苌什么东西,敢自比古代圣人!”% i" P) s" A" v! A7 K
# Q# c7 P* a1 } D8 n
苻坚和尹纬的这次谈话内容应该很多,可惜史书全无记载。这个判断的依据是谈话最后苻坚问尹纬:“你在我的前秦做什么官?”尹纬回答:“尚书令史。”芝麻官。苻坚听了一声叹息:你有宰相才能,王猛一样的人物,但是我竟然不知道,覆亡也不冤枉。苻坚对尹纬做出“宰相才,王景略之流”的评价,不是交谈一句话两句话就可以的。很可惜我们不知道当时尹纬如何在苻坚面前表现了自己的才干。
* v1 g: |. i' g. y5 S7 B9 r
/ I2 ]; W9 X8 o4 G) x6 y按史书记载,姚苌向苻坚索求玉玺,要求禅让不得,苻坚骂而求死,姚苌就下令把苻坚缢杀新平佛寺。表面看就是姚苌的要求苻坚不能满足,于是被姚苌杀掉。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 D% W" x; [' [/ H
# L* Q2 D) w3 a2 V/ j( I
姚苌为什么索求传国玉玺,为什么要求禅让?这里牵扯的是正统问题,是表名身份的问题。现在看苻坚前秦,姚苌后秦都不算正统王朝,但是当时他们自己还是看重这一点。! f" |- H0 P; u6 r# _; m2 w1 m
7 u: O1 K8 F0 C! a B; D假设姚苌拿到传国玉玺,就有受命于天的名义称王称帝。假如苻坚把皇位禅让姚苌,那更了不得,姚苌就可以名正言顺接管前秦的控制区域,几乎兵不血刃取得北方大部分地区统治权。另外一点是,当时姚苌手下前秦旧臣众多,能获得玉玺或者苻坚禅让帝位,都能安抚众人之心,巩固和稳定姚苌的政权。
" @3 F% I- Y3 b" w, q. Y( T( ?" `* G+ A# K4 M7 T
港台警匪电影经常出现一句台词:对不起,你必须死。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苻坚被杀。 m% d4 k: I9 }
3 Y* {$ n+ ~5 b8 l& ?$ l7 @
从私人恩怨讲,姚苌哥哥姚襄是被苻坚所杀,杀死苻坚替亡兄报仇合乎情理。姚苌今后不止一次会用到这个理由。
! x( i- l8 I# m# X' Z2 z8 S6 V0 x; Z& ]/ t, V, O( {1 \
# h, R: l2 x4 B- J% a' |
! H5 h6 p% N6 n! x L
& z4 d! d( }# V) l) b
' _* \0 g l7 E2 N3 J" |$ I+ i. P
1 L/ w1 u$ i! S7 K
: C4 a: h. P u1 g* r3 D9 n7 Z% m, K' ?6 j' K
" w; m$ w5 J' W1 J" z: a4 M, ^* W
5 B# V$ x) B' c, i. d, R$ g虽然苻坚对姚苌活命之恩不辨真假,但是姚苌在苻坚手下南征北战十几年,战功赫赫,也算是报答过了。
# C! }; f. L; D& n3 O1 R- U( ?& ]# _4 k& Z% b& g. I$ B* H
另一面杀苻坚,也是迫不得已。史书记载,苻坚被杀之后,“三军莫不哀恸”,可见苻坚在姚苌军中也是有很高威望的,更何况姚苌身边还有前秦旧臣几百号人。
, Z5 E/ B1 O: B+ q% M, J) A( B" b7 R N* T+ m% ]( H; w" P/ C T
假设姚苌放走苻坚,手下大概很多人会跟随苻坚而去。假设手下这些人出于同情偷偷放走苻坚,这算是还好。万一他们放出苻坚直接哗变,夺取姚苌军权,甚至杀掉姚苌,也不是没有可能。
\ y8 W$ k9 [2 ]7 N9 V
# J( T. |1 d6 y虽说是莫须有的假设,但是想想这些情况就很恐怖。苻坚此时是烫手的山药,既不同姚苌合作,留着又有危险。最简单也是最无奈的解决方法——杀死苻坚。9 A. | t ~+ P' y1 `1 M) h
% b/ q8 [6 R7 q' a. n乱世相斗,丛林法则,姚苌想称雄关中,苻坚就必须死。- n: h- z& y" _. Y7 b9 d
3 ]" H9 b. ?: B, ~0 y! E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对苻坚覆亡有自己的看法,全文引用:臣光曰:论者皆以为秦王坚之亡,由不杀慕容垂、姚苌故也,臣独以为不然。许劭谓魏武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使坚治国无失其道,则垂、苌皆秦之能臣也,乌能为乱哉!坚之所以亡,由骤胜而骄故也。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何故亡?”对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秦王坚似之矣。
! a+ y2 E" z! K
3 K: x. K) a4 R# l* U) W司马光的观点概括一句话就是:苻坚悲剧是咎由自取,不要怪慕容垂、姚苌这些人。
+ x2 u8 A) v+ O" ^; ~; C: z
) N3 X5 e" Z+ C7 }' }- a; F苻坚死了,慕容冲在长安也没多待几天就率部东归。这时长安空虚,一个叫郝奴的家伙不知深浅,趁机在长安称帝,过过皇帝瘾。
! U- E& W/ S1 t9 b2 r6 V2 G3 q$ M
* F$ \! n) n+ F) h8 c1 x姚苌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马上派兵攻打长安。郝奴确实跳梁小丑,战败之后乖乖向姚苌投降。
: Y2 {& L1 J( I) D3 k, `
5 X# ^8 M, O7 l8 y( ^6 u9 M) b8 ] V公元386年,姚苌正式在长安称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追尊父亲姚弋仲为景元皇帝,追谥哥哥姚襄魏武王,立妻虵(蛇)氏为皇后,儿子姚兴为皇太子。
( |/ R, Z7 K: i2 u/ l2 ~0 _4 h5 y e
虵皇后南安人,姚苌的老乡。姚兴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另外姚兴当皇帝后还把一位孙氏尊为皇太后。孙氏在姚苌身边地位如何,不得而知。有人推断孙氏是姚兴生母,虵皇后是姚兴养母,但是目前缺乏足够证据证明。
V4 w1 |' G" r! A" m* U2 J2 s+ \, Q( x6 w( P: Y9 {7 ]7 Z9 f
姚苌人品有点问题,但却是个好皇帝。称帝之后吃饭一道菜,妻子也不穿华丽衣服,宫中珍宝都拿出来充作军费。“修德政,布惠化,省非急之费,以救时弊,闾阎之士有豪介之善者,皆显异之。”“立太学,礼先贤之后。”“百姓年七十有德行者,拜为中大夫,岁赐牛酒。”8 Z: O4 {4 T, N9 p
' U. m x* u5 p5 v" v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和姚苌是不沾边的。整个后秦一朝,姚家祖孙三代皇帝,也没做出劳民伤财的事,实属不易。
8 F$ ]' u" Z% j* U
, O) _3 ]5 z- \, I! e2 R+ a( ?称帝之后姚苌曾摆下酒宴和群臣庆贺,喝到醉醺醺的时候,姚苌起身对手下大臣说:“从前我和你们都是前秦大臣,现在咱们忽然变成君臣关系了,你们不觉得可耻么?”这是很伤人的一句话,在座哪位不是前秦的臣子?苻坚刚死了没几天,大家就来参加新皇帝的庆典。
8 {* P; l9 X7 D! p9 J9 l5 R5 r0 N: ^; N) d% P3 Q3 t" F: H* r, e5 ~4 p q
大臣赵迁摇晃着起身就对姚苌说:“老天爷都不以有陛下这样的儿子为耻,我们做臣子有什么可耻的?”言外之意也很难听,我们无耻,您这个天子更无耻。, r0 C' _/ s/ [3 _( J1 x
* ^- ?! U# Q, c8 Y! ~: { {
姚苌大笑,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要是换朱元璋,有人敢这样说话,马上宴会变屠场,杀了没商量。# r( G, u# Y2 H4 ?3 J: {$ S" L
" m: U5 z6 V; N' c9 m, I
姚苌性格直率,臣下有过错当面辱骂,不留面子。大臣权翼劝他:陛下性情豁达,不拘小节,和汉高祖一样,但是轻慢臣子的脾气要改改。姚苌回答:这是我的本性。尧舜美德我一点没有,汉高祖坏脾气倒是学来不少。要不是你提醒,我自己真不知道这些过失。
0 e, N& ~% O- B" B8 g5 p4 y& j* }7 g, F
后秦建立时,前秦还没有完全灭亡。在晋阳的苻丕继承了皇位,关中苻登率领手下还在和姚苌对抗。等到苻丕覆亡之后,苻登成了前秦最后的残余力量。1 k7 U, L4 c' V3 f, Q" B' R
, k/ u8 D) R1 q( ^0 k0 _
苻登是苻坚族孙,血脉比较远,好歹还是氐族皇室,收集了关中忠于的前秦旧部,和姚苌展开轰轰烈烈的关中争夺战。
P* Z; o1 u: d9 C* W4 T( h
4 l7 S5 a% [5 t! u苻登打出为苻坚报仇为的口号,带着苻坚的画像,举着"报仇雪恨","至死方休"两面旗子,军队排成方圆大阵,浩浩荡荡向后秦杀来。8 [* A7 E& j2 [) X4 s1 D
% }' y' r/ n) D; X比较恐怖的是苻登打仗归打仗,部队军粮准备极少,每次打完仗把死人弄回来吃掉,号称“熟食”。
/ E. M, ^: _- U* V
7 a. T5 }/ _. r9 X5 i姚苌和这个恐怖的家伙连续几次交战,完全占不到便宜,拿苻登的方圆大阵一点办法没有。见此情景,好多地方势力墙头草一样倒向苻登。( M& I& n; h$ o8 Z3 C+ Z3 v5 z
( {# X" c( ?9 N% u, p, T# O6 A! A4 Y情急之下,姚苌认为是苻坚灵魂作怪,于是做出他一生最可耻的一件事,带人把死去的苻坚刨出来鞭尸,然后剥掉衣服,再用荆棘包起来尸体,随便挖个坑重新埋掉。5 @' J) A W* M4 p; X
: o3 r7 M8 x- Q
苻登听说姚苌把苻坚鞭尸,带人来攻打姚苌军营。姚苌避而不战,苻登就把姚苌军营团团围住,命令士兵放声大哭扰乱后秦军队士气。姚苌一看不好,命令自己手下士兵也跟着哭,看看谁哭的厉害。
) n9 M3 E# G$ O, U' T
. |1 g5 K% o2 S$ Q! g两国军队不打仗,用哭来定胜负,历史只有这一回。姚苌兵多,苻登兵少,后秦军队哭的动静更大,前秦军队弄得心里发毛。苻登无奈之下只好退兵。
+ ~& D( {& }- T* S2 l0 ^4 I" X4 n) b
双方僵持下去,姚苌看见苻登屡屡得胜,居然认为是苻坚神像有灵验,所以在自己军营也立了一个苻坚神位,并且写下祷文祈祷。
3 C G% E7 N0 M/ R
/ w. R' _# g% N+ A# d姚苌的祷文很有意思,根据《晋书》的记载,全文摘录如下:往年新平之祸,非苌之罪。臣兄襄从陕北渡,假路求西,狐死首丘,欲暂见乡里。陛下与苻眉要路距击,不遂而没。襄敕臣行杀,非臣之罪。苻登陛下末族,尚欲复雠,臣为兄报耻,于情理何负!昔陛下假臣龙骧之号,谓臣曰:'朕以龙骧建业,卿其勉之!'明诏昭然,言犹在耳。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今为陛下立神象,可归休于此,勿计臣过,听臣至诚。1 R+ n) f* o0 d. Q. ~! `" Z* u% s4 ?
8 P! B$ C9 o6 a祷文三层意思,第一新平佛寺杀你苻坚不是姚苌的错,是你先杀我哥哥姚襄,我替兄报仇。第二层意思,昔日你授予我龙骧将军,希望我建立功业,现在怎么假借苻登的手来阻碍我?第三层意思,你苻坚要是有灵验,不要计较我姚苌的过错,一切到此为止。: q; H6 _3 }5 g
: d4 w2 O9 f4 d- K1 x
言辞恳切,痛心疾首,后人看了也要目瞪口呆,张口结舌。
_( D c, F" `3 `( g
/ ]/ }; B% d8 V! u) C# s9 n! C不久之后苻登进攻姚苌,看见后秦军中的苻坚神像,破后大骂:“哪有弑君之后反而再立神位祈福的,能有用吗?”双方再打,姚苌还是继续打不赢。; t0 `+ \* n2 j0 D2 X+ C4 p4 {5 P
1 |. e8 B0 b- Y+ X) d4 K自从姚苌立了苻坚神像,打仗打不赢,部队夜间还经常惊恐。想来想去,大概还是苻坚神像在捣鬼,姚苌命人把苻坚神像脑袋砍下来,扔进苻登军营。4 h+ a& a( G+ ~# ~; D
- R+ o! _# {1 [+ u* n7 `9 p
正面打不赢苻登,姚苌不得不动脑筋想办法。后来侦查到后秦军粮草囤积在大界,姚苌就派出姚崇偷袭大界。没想到苻登早有防备,杀的姚崇全军覆没。1 Y+ g0 A1 { O: F
/ P9 s. ^: T& v! d6 C, O. ]; e: E6 P/ `. ?8 s9 P
0 ^" ] a8 n( _: n6 _0 l
( N/ L! u5 N1 x! h. a2 A5 {
/ O0 h9 f. c. I. s7 r4 o) c" ~& E; u+ o: D- ?0 z
/ G4 ^% E Q: ?6 C2 ?7 L7 ?$ F1 f" F5 S! ^- H
2 d7 x m$ R9 _1 ^4 H
! x* Q0 Q: u' C K' h6 b
8 P3 M$ _8 R% d* c% l6 r一次不成,姚苌不死心,亲自带兵三万偷袭大界。苻登勇猛有余,智略不足,用兵明显比姚苌差一个档次。苻登以为在大界打败一次后秦军,后秦军就不会再来了,没想到姚苌亲自来了。, Y( _' E+ S3 i+ C- h7 H8 g& z
1 D1 f( G/ P, t# }* @8 L
这回大界的前秦守军兵力薄弱,区区几百人,留守的苻登妻子毛皇后年轻漂亮,又英勇善战,带着手下拼死抵抗。
' k8 v+ P+ d, Z+ Q% w$ [& E
% {! E$ T0 D: d( Q+ q6 l姚苌人多势众,很快就把毛皇后和她两个儿子以及前秦数十员大将擒获。% O# s4 P9 A7 _4 G- l6 h' {
' o/ m% Q ~6 h3 k
见毛皇后漂亮,姚苌想纳入后宫,没想到毛皇后性情刚烈,一边哭一边骂:“你已杀天子,今又要污辱皇后,上天能容你吗?”
W6 k8 [# v9 C; ]) ^1 C1 i( t4 X! @
美人求之不得,姚苌无奈杀死毛皇后,又杀了苻登之子苻弁、苻尚,带着俘虏来的名将数十人,男女五万余口得胜而去。
/ \2 ^, C1 Y* |) B
! P! t2 C% {6 m5 G. N4 Y姚苌和苻登打的热闹,手下大将也不闲着,今天投降姚苌,明天投降苻登比比皆是。忽然有一天苻登手下大将魏揭飞自称大将军、冲天王起兵奔着姚苌打过来了。姚苌手下大将雷恶地同时起兵叛乱响应魏揭飞。
( K3 Y# a, q" O
( {1 a8 U4 _5 \/ b Y f面对两只叛军,姚苌决定亲自带兵讨伐。后秦大臣多数不理解,进谏说:苻登在六十里之外陛下不担心,魏揭飞、雷恶地在六百里之外陛下担心什么?
" u" _7 r, F4 d
& t& k7 s; I8 P, |7 G- a" M/ g皇帝真不是谁都能当的,姚苌对时局的分析比这些大臣深入的多。
( N; T* ? w1 z0 w: C( e: }9 I* Y1 i# v2 [4 E8 \
“苻登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击败的,我们的城池也不是苻登能轻易攻破的。但是,雷恶地此人足智多谋,他要是联手魏揭飞攻克杏城、李润几个战略据点,长安东北一带就不是我们的地盘了。”
2 e8 Z3 I: U; L: A! l
/ j7 F6 W+ Q: n4 e- g/ t! U于是姚苌点起一千六百精锐士兵,秘密开赴前线。到了前线,发现魏揭飞、雷恶地叛军数万人,而且不时还有来增援的。姚苌每次看见有援军开进叛军营地,都是兴奋异常。) y+ l! W- Z$ l1 S# f, K% ^: ?9 f
& C( W/ C8 J0 G2 ]' z( t# H% E( e/ N: c后秦大臣见了都奇怪,问姚苌说:我们本来兵力就少,现在敌人还在不断增加,陛下高兴什么?姚苌又一次展示了他深谋远虑的一面,回答说:这些叛军平时分散到处都是,现在能集中在一起,只要打败他们,长安东北就不必担心了。' y1 ?* {/ h8 |" `
3 I1 E8 f5 x c$ C# p# O% A
魏揭飞欺负姚苌人少,主动出击,姚苌闭门不战,然而暗地派出骑兵绕道魏揭飞大军背后突袭。等到魏揭飞背后被奇兵扰乱,姚苌打开营门出兵,前后夹击魏揭飞。叛军溃败,斩首万余人,魏揭飞被杀。雷恶地又投降姚苌,姚苌对待他和先前一样。, u& F2 q. C- M2 J" v; H8 t- B( p
3 y# r! z1 @5 I雷恶地曾经对别人说:我自以为智谋过人,是一时人杰,但是遇到姚苌必败,算是命中注定吧。% i/ {1 M; z" F, S* N& c! d
" C+ r7 F6 b" v h. K& m姚苌自己对这次以弱胜强的战役评价也有意思,说是从小到大打仗从没有这样痛快过,只用一千六百兵就破敌三万。& D6 ]' M1 g4 H0 l0 D. b" I% i- t5 Y
. G3 ?% E; W- N& U! j3 L5 t# Z
后来后秦的豫州刺史苟曜密谋反投前秦,苻登带兵前来接应。姚苌看破阴谋,一战击溃苻登,诱杀苟曜。
2 n" k5 h% b1 z9 C) a$ [7 V8 X% k7 M/ G
得胜后姚苌和手下将军摆酒庆贺,这些大将就有人说:要是魏武王在,早把苻登打跑了,陛下用兵太谨慎。
. {$ T5 W: h. Z L3 |, @
7 l8 [2 b7 l$ |' h这话也很具有讽刺意味,这里的魏武王可不是曹操,是说姚苌的五哥姚襄,言下之意你姚苌比你哥哥姚襄差远了。
" S( X: J$ r' w: ]4 e. E8 V a& Q+ B: ^" A
姚苌听了还是笑着回答:吾不如亡兄有四: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人望而畏之,一也;当十万之众,与天下争衡,望麾而进,前无横阵,二也;温古知今,讲论道艺,驾驭英雄,收罗隽异,三也;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四也。所以得建立功业,策任群贤者,正望算略中一片耳。9 X* Z0 _8 m/ I! P6 }3 ?
* [. O* t0 R: N: p$ V( A! C这几句回答的话更有意思,先抑后扬,上来承认哥哥姚襄厉害,进一步承认有四点不如他,相貌威武、文武全才、所向无敌、深得人心。后面讲事实,但是现在我做皇帝,他失败了。最后点出自己的成功原因,就是因为我算略中有那么一点长处罢了。
# j# v9 y" z; w
$ I' v( Q+ ^2 L3 X后秦大臣听了是山呼万岁。' i+ e; j+ s" D
5 W' {" j$ I' W+ c5 }8 R7 T, F
前秦、后秦在关中之战没分出胜负,姚苌身体撑不住,在前线染上疾病,于是招太子姚兴前来。" C% t3 B. [" W* C( a0 w7 d
% T# |/ ^. Q' r. T& H姚兴还没见到姚苌,有一员大将姚方成就建议姚兴,说皇帝患病,身边大将又都是带有部曲,留着怕是祸害,应当早早除掉。姚兴脑子一热,就把苻胤、王统、王广、徐成、毛盛等人全部诛杀了。2 D" b( I5 W* Y8 |
, Z9 |* d+ I- q% X! y5 S+ g
等姚兴见了老爹姚苌一汇报,姚苌大怒:王统兄弟是亲信,没有大志,徐成等人在苻坚手下就是名将。现在天下不安定,我才任用他们,怎么随便就杀了,令人丧气!姚苌又气又怒,病势日沉。
) f7 h0 t; `( J2 |! P, |0 v p t* _. P! h9 k! O$ B
苻登打听到姚苌病重消息,大喜过望,感觉一战击溃姚苌的机会来了,于是向苻坚神像祈祷一番,领兵又来攻打姚苌。/ p6 @8 u' [* }
" ~' g) y2 Q7 x) A1 I; s+ d& n/ t
姚苌带病出战,一边正面和苻登交手,另派出一只人马在背后偷袭苻登军营。苻登惊慌之下,被迫退军。等到了晚上,姚苌带着队伍悄悄离开大营,绕到苻登背后去了。/ K! s: V9 N* ?4 D( r, [5 i3 ?) `2 D5 L8 s
" j1 Z0 R7 E: P3 e天亮之后,前秦军不见了对面姚苌大军,急忙报告苻登。苻登听了大惊:姚苌是什么人啊,来的时候我不知道,去的时候我不察觉,明明患病,还能来交战。和这个老家伙生活在一个时代,我怎么这么倒霉。无奈之下苻登引兵退去。(“此为何人,去令我不知,来令我不觉,谓其将死,忽然复来,朕与此羌同世,何其厄哉!”《晋书》)
$ s1 |. z: u/ W
] I; U* x* G2 k* U: Z) u2 P1 M; t$ M" {8 @$ T/ A
& O: m4 B8 a8 W) s& o+ f+ W) [2 S# `; a) k8 `
8 V: i& I% N8 ]8 U) x' B7 P
. z: Z5 A: v$ U8 F- K5 ?$ Q* Q/ o2 d+ ?4 o, `0 Q0 b) j
2 ]7 J B* _) c把苻登逼退,姚苌的病情更重,只能慢慢退回长安修养。
+ ~ u n- G- A n4 s( Z2 h, U- z9 A: @' X3 i @
有一天正走在新支堡这个地方,夜里姚苌梦见苻坚领了一队鬼兵来到面前,姚苌惊慌之下逃跑,居然被和鬼兵交战的守卫误刺了一矛,当时血流不止。姚苌顿时吓醒,一看又患了阴肿,请医生针刺,出血和梦里情形一模一样。
$ {; X P- ?0 L3 q3 X+ `1 j; b, v' @
这么一折腾,姚苌神智都不清醒,经常大呼小叫“臣苌,杀陛下者兄襄,非臣之罪,愿不枉臣。”看来姚苌还是对杀掉苻坚心怀愧疚,但是不愿意承认。1 ~5 t9 N) C% E& H/ b2 j2 D- s
( a3 \! a' K. K* b好不容易到了长安,姚苌终于撑不住,临终前给太子姚兴留下遗训:抚骨肉以仁,接大臣以礼,待物以信,遇黔首以恩,四者既备,吾无忧矣。能说出这话,足见姚苌是明君,而不是昏君糊涂皇帝。. H$ d7 X- A5 [* P% n O
- s% w6 G1 E2 q" K
姚苌教子有方,真把姚兴培养成一个好皇帝,史上少有的仁德皇帝。只可惜后秦在史上不是正统王朝,姚兴的功绩黯淡不少。十六国的君主,文武双全,苻坚可以排第一。以武而论,慕容垂大概数第一。以文德而言,姚兴当仁不让的第一位。
5 P+ ^' {) H" N$ S$ W
/ X/ x) P& w" x# f公元393年,姚苌病逝,时年六十四岁,在位八年。谥武昭皇帝,庙号太祖。4 z' i9 N" l$ S5 ^1 A3 j
3 m, Y0 { A: r# J$ b" s《晋书》对姚苌的评价正反两方面,负面评价引用如下:茂因仲襄之绪,蹑苻亡之会,啸命群豪,恢弘霸业,假容冲之锐,俯定函、秦;挫雷恶之锋,载宁东北。在兹奸略,实冠凶徒。列树而表新营,虽云效绩;荐棘而陵旧主,何其不仁!安枕而终,斯为幸也。
. ~8 G5 y( c4 ?# t2 w
% @ G' I( s1 I# e8 P评价不高,定义成凶徒,最后一句“安枕而终,斯为幸也。”的潜台词是应该不得好死才对,十分恶毒。
- Y' S* Z0 x0 w5 N4 Y! M' J0 |
. [8 {$ n. |3 H) d& W$ V) Q这里要提及一下《晋书》成书时间,是唐太宗时期,房玄龄等人主编的。想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靠杀掉哥哥才当皇帝的家伙,他的臣子对于替兄报仇的姚苌自然不敢向好处写。不然等于遍告天下,有想替李建成报仇的只管来。史官固然奋笔直书,但是也有局限性。7 o) s1 ]' z& D4 ~" V6 y6 K
1 Y2 U% E# H+ i; }1 j( r" Z2 l; s
《晋书》对姚苌的赞只有一句话“苌惟奸杰”,还算是比较靠谱。
& v. h* R) }1 _* a
$ F2 d+ M% I: I: h5 B; n' D3 s0 C对姚苌评价借用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似乎也是合适。早年无论跟随姚襄,还是在前秦为将,南征北战十余年,不失治世名将风范。小节有亏,偶有小人嘴脸,倒也称得上“奸”。称帝之后有智慧有才干,治国有方,配得上一个“雄”字。
/ \$ q. z+ J( P0 S, B' g3 s& K" B y8 f. O+ z. ~/ x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0 s/ J! p1 p, n" @
( n/ o$ |" m2 A" J b( q" y1 Q: b% N* m$ y1 |
, I% D+ f' D/ Q+ `. ^" a
( g1 V: j% b) P6 r% k) u2 x
: w& j- Y3 J5 Z* n: U/ M
" Z e; E8 [: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