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16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皆可以为尧舜(节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2 01:3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人皆可以为尧舜(节选)
周桂成
驯象耕田
上古时代,生产工具十分落后,耕作上基本是刀耕火种,垦荒种地是十分辛苦的。
舜年轻时曾在历山开荒,耕地种粮。
历山虽不算大,却与其他山脉相连,杂草丛生,灌木杂陈,四周是一片荒凉。舜选择了一块比较平缓的山坡地带垦殖。他起早摸黑,口渴了喝山泉,肚饿了摘点野果充饥,双手打出了血泡,吐口唾沫又继续干。白天顶烈日苦干,晚上就睡在历山上的山洞里。
一天舜正俯首破荆棘,忽听身边扑哧扑哧的声音,原来是一头大象。舜见大象憨厚,又有灵性,就递了一些食物给它吃,大象眨眨眼睛似有感激之意。舜想,黄帝曾用大象驾车代步,自己能不能训练大象耕田呢?舜逐步与大象打交道,并开始训练大象,慢慢调教,大象终于学会了拉犁。大象力大无比,耕田效率很高。历山人见了以为舜是神人。舜便动员大家上山开荒种地,并把技术教给大家。百姓在舜带动下,和睦相处,勤耕苦作,生活得到改善。
" g& b* k; D9 i*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01:41:56 | 只看该作者
舜帝南巡. x1 `- n3 S9 S# c" b" c
" k: E4 o; |/ z) z7 U

0 Z5 _% a8 A. t# J& L, ?+ r! z5 F4 {- q( B2 ~2 @0 j$ U# a# v
话说尧通过考察,得知舜有贤德才干,就把帝位让给了舜。舜即位后,又启用禹治水。禹治水有功,且有治国才能,为人勤奋,舜就决定把帝位让给禹。( o! o) @' D) H

, c$ i% h) O7 x/ T3 {舜禅位后,没有袖手旁观,而依然心系天下人民安康。他想,中原的水治住了,南方怎么样呢?他知道南方多水灾、多猛兽,那里的百姓生活还很苦。他决定南巡,了解南方情况,帮助那里的人民战胜灾害。4 C3 N# @4 s  Q  y

3 a3 c: G- F! x2 a9 v+ l娥皇、女英听了舜的决定大吃一惊,劝道:“这么多年来你为国事操劳,现年事已高,南方又是荒野之地,南巡就算了,让禹或别的大臣去吧。”舜说:“二妃的心意我领了,但不去南方看一下,总是遗憾。”二妃见劝说不了,就提出愿陪同前往,舜的儿子商均也愿随行。舜告诉二妃:“南巡确是艰难,二妃就在家好好看管,不要去了。商均去锻炼一下也好。”; t7 T5 b1 P9 I; S/ R

1 I) c- e. N, B: V. `# {五月的一天,舜帝出发南巡,二妃和百官、百姓都来送行。大家摆上果子美酒为舜饯行,依依不舍。% N  I- Y+ c* X
& \) S& l; U1 M
舜留下玉龙马,轻车简从,带着儿子和随从登上了木筏。
5 e1 N" n% Y: l. z- k( C! F
* Y7 W  y: \0 q, v3 v9 {. J  Y舜乘木筏跨过黄河、长江,来到洞庭湖。湖水凶猛,蛟龙腾浪,舜缓缓前行。到湖中心见一山丘,绿油油一片,舜知是茶山,便叫随行人一同登山。山民正在采茶,舜把大家召集起来,传授制茶技术。传说中国有名的君山茶就是舜帝首先制作的呢。( U% ^! V1 }" [6 @

' O: ~1 @5 O# Q2 F0 r6 L舜离开君山,进入潇湘,溯江而上,来到了九嶷山。九嶷山百姓纷纷拿出好吃的果子、山茶招待舜,并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舜和着山民的节奏,用五弦琴弹唱《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大家欢歌共饮,通宵达旦。
- G  w. L8 ]- f8 K3 F2 ^; ?( j1 u4 V& h, N0 b6 N" ?6 Q0 l$ i
舜听说紫霞岩里有水怪,就亲提宝剑,大战孽龙,降服了孽龙。
8 H( G3 ]+ }* X  g7 p/ A2 H( F5 m8 s6 s+ E' e2 i( {, p1 q
舜听说地方上有官吏欺压百姓,就开庭亲审贪官。7 G+ c4 V9 ~2 A  ]* ?

6 R& e  R6 k: @1 J+ Q舜还派儿子商均教给老百姓耕田种地制茶,又派文臣在岩里开办学堂,教授文学音乐,他还制作了一种称为玉琯的乐器,现在的玉琯岩就因埋了舜的十二支玉琯而得名。
! {4 @( d  U! o- X2 L1 }" A  f1 y% }4 D+ q$ u. J' n
百岁高龄的舜最后在九嶷山去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大阳之溪白鹤观前修了大庙,后来又搬到了玉琯岩边。每到清明或正月十八日舜帝生辰日,九嶷山翠竹在微风吹拂下似乎在祭扫舜陵,凤凰也率百鸟齐聚舜陵,人们在大庙摆上牛羊祭祀舜帝,共同缅怀舜的恩德。) b! g7 S! o: a% J/ P$ H. s  L

+ F% a+ r  e* Y - S+ b- `6 t0 N" u. v
; r+ J$ [, @6 _7 K9 b' m: T
(周桂成:《人皆可以为尧舜》,人民出版社,2005年)
6 X" Q8 X. {& X( F3 K* P% B% b$ Y2 o
- c2 }  I+ r) D: Y8 T: Y' F/ H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01:41:40 | 只看该作者
舜见许由. U+ p9 F) q, A. B) u& }9 \
! R& q- J: {" J$ [' L
$ d3 ]5 j2 n" K) N
* N  J+ `5 D- T  M3 E; q
传说许由是尧帝时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他自私,不愿帮老百姓办事,又脱离群众。尧曾想把帝位传给他,希望他为国家出力,但许由不干,心想:“当帝王也没有什么特别享受,何苦呢?”于是逃到箕山,自耕自食,后来隐居到颍谷,还每天到颍水里洗耳朵。一天,许由的老朋友巢父牵了一头小牛到颍水边饮水,碰见许由洗耳朵,就问缘故。许由说:“我听了尧的俗话,耳朵脏了。”巢父很生气地说:“尧叫你为百姓多办事,你不干,却只想个人名誉,这本来是你自己耳朵脏,今天你把我的小牛耳朵都弄脏了!”说完牵着小牛到上游饮水,许由心里很羞愧。后来听说尧把帝位传给了舜,他便逃到南方九嶷山,住到一个小山洞里。$ y4 _  O: H# I# Y

. ]4 j) c* J& Y- Q, ?& v舜帝南巡来到九嶷山,见到分别很久的许由,心里好高兴。舜对许由说:“早听说前辈在九嶷山,我四处打听,不想今日得见。”许由问:“难道你是为我而来?”舜答:“不完全为你,我是来巡狩的。看到这里水肥土足,风景优美,但老百姓生活很苦,所以到处走走,将耕田种地、纺纱养蚕、拖石引水、防病之法教给老百姓,让他们生活更好一点。”本来舜帝南巡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许由也有耳闻,今见舜如此说来,心中感到惭愧。舜乘势劝许由:“前辈有才有能,希望你出山造福后代。”许由低头不语。舜知道他的脾气,坐了一会便告辞了。9 A, h  J  W0 a& ^

3 `* r8 j0 @7 a6 x' o一天,许由见许多人挑土担石,在山脚下砌一条纵横交叉的泥路,便问:“你们在干什么?”村民高兴地说:“舜叫我们砌田埂,可以多装水,旱涝可保收。”又一天,许由听见山后传来一阵阵劳动号子声,便前去打听,原来舜正带领大家凿石引水,干得正欢。许由回到洞中,心中感慨万千。这时舜帝笑呵呵地来到跟前:“前辈好不潇洒,今天来有事请教。”许由被舜帝的虚心精神和诚恳态度感动,对舜有了敬佩之心,见舜如此谦逊便急忙摆手:“不要说了,不要说了,你尽管放心。”从此,许由也真心地为大家办起事来,叫村民挖塘蓄水,造田种谷,垦荒种菜,深得人们尊敬。后来,许由听说舜怒斩妖龙为民除害不幸身亡的消息,悲痛万分,染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许由的功德,把村名改称许由村。& g* Q8 K% M1 U! v& ]$ O% `0 o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01:38:26 | 只看该作者
虞舜制陶% a7 l& |6 i! g5 Z9 K* d8 A: V

( g/ ]# l) g' _1 i# }5 X
" x" U. x" J' m' g5 o" U9 @/ q) i! H0 r( {
上古时有一个叫握登的女人,她白天辛勤劳作,草草吃完晚餐后便一觉躺下,忽见凤凰毕至,百鸟争鸣,天青日朗。握登大喜惊醒,原是一梦。是夜,她怀上了舜。
$ A1 O0 |' o( i) H7 U2 H" }, ~
- {" g& L6 u. @: u. Q' ^舜出生后,半岁就能走路,八个月开始讲话,两岁时就能按大人的吩咐帮别人传递东西。三岁时跟父亲学弹琴。但好景不长,五岁时,舜的母亲去世了。父亲瞽叟在好心人的撮合下又娶了一个名叫壬女的女子为妻。第二年壬女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象,舜八岁时她又生下一个女孩。有人讲“后娘如狼”。舜的后母脾气不好,经常虐待舜,舜的弟弟象也很傲慢,不时刁难舜。舜虽处在极为不利的家境中,但他并没有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十二岁时就挑起生活重担,帮家人种豆子、放牛。) j0 C( j- g+ t, S

; a( p# J' x' j7 w0 [7 X: |$ i当时有一个古圩叫陶台,在黄河河滨,以盛产陶器出名。十四岁那年,舜决心上陶台学习制陶。他跋山涉水,从日出走到日落,赶到陶台,做窑上一名杂工。杂工在制陶业地位最低下,专干脏重活。舜开始时砍柴担薪,打杂跑腿,后来帮助做些和泥、弄坯的活,逐步掌握了一些制陶知识,慢慢地开始干捏制、装窑、烧火的技术活。他每件事都非常认真地去做,并喜欢动脑子,不久就当了烧大窑的司炉。' H# w0 q# t. \! s% V, j5 Q3 N

8 C  M5 b# F( P( s舜发现老的烧陶办法花的时间长,废品还不少,就琢磨改进技术。他不是先把窑封上顶再胡乱烧,而是烧一段时间看火候再封顶。开始他在小窑试验失败了,陶厂管事的要严厉处罚他,也有的人冷嘲热讽。舜于是立下军令状,要求再试一次,不成功任由处死。他认真研究,亲自装窑、看火。许多民工祈祷上苍保佑舜,并为舜打下手,结果烧出了质优形美的陶器。十八岁时,舜就被人们尊称为制陶的行家,名声远扬。( w% {6 h% F- Y1 a- e: |. M

1 X, h% l" A9 ~' V舜青少年时代虽备尝艰辛,但不屈不挠,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勤劳自强的优良品质,在他后来开拓疆土、治理国家上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现。( T1 `5 X( V8 f& F7 X6 o& A
) v5 c% D- d! ]* q9 F  d
7 O: p, \9 N6 [* ?, q( K7 Q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01:41:18 | 只看该作者
舜帝审案: @! C* r: G* |! H& d0 t; {% A( F
; V+ C% z' e6 z& X0 t8 u

* ~2 ~; X/ q" N6 g
5 h9 H7 O) B# X, a8 s九嶷山紫霞岩里,奇观异景可多啦,其中有金山和银山。火光一照,金山黄灿灿,银山白花花,令人赞叹不已。你可知道这金银山里还藏着一个有关舜帝的故事呢。
7 @9 n, w- E. p7 |
+ P- J" w, g& L! _. L; l相传舜治理天下时,万民安居乐业。九嶷山是一座宝山,前有藏银洞,后有流金河,老百姓在此耕种渔樵,有时进洞挖点银,下河淘点金,作器物打首饰,日子过得挺快活。后来九嶷山出金银的消息被朝中的两位大臣知道了,这两个人一个是国舅叫汤新,一个是皇亲叫吴里。他们向舜帝奏请要到九嶷山镇守,舜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L0 h8 f& e% F' x
4 `5 n/ r$ l5 K7 a5 c. R) {
两人一到任就发告示下命令,宣布金银矿官办,老百姓以为他们是为了国家理财聚宝,十分高兴。不想这汤新、吴里财迷心窍,每天要百姓挖银淘金,却据为己有。汤新用一百斤金子铸了一颗大印,吴里用一百多斤银子打了一个秤砣,互相弄权显威。被害苦的老百姓忍无可忍,一纸状词送到舜帝面前:“刮尽白银打秤砣,吴里真无理;搜光黄金铸印信,汤新太贪心。”还有一横批:“百姓遭殃。”舜帝见状,勃然大怒,立即驾临九嶷山,设帐箫韶峰下,审问汤吴二人。开始这两个贪官支支吾吾要抵赖。舜取出状纸,传来证人,摆出事实,两个人才哑口无言。汤新哭丧着脸说:“请看舍妹娥皇面子,求圣上宽容。”吴理拉长着脸说:“念家父与圣上手足之情,求叔王开恩。”舜帝将袖袍一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提笔写下判词:“搜刮金银为害,致令黎民遭殃,革除官职顶戴,交与百姓安排。”老百姓见舜帝公正圣明,大义凛然,执法如山,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唱起了欢快的山歌。舜左手提金印,往南三十里一掷,变成金山,右手拿银砣向北一抛,化为一座银山,人称秤砣山。从此,金山银山又成了老百姓的财源,九嶷山又是一派歌舞升平景象。
0 ]* W9 n8 ^# K5 ^6 t
7 k) q, M+ {) S: t8 j# ~) W$ \ 3 X! r2 D, j  P. V! ?3 L) M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01:39:32 | 只看该作者
孝感天地' m& S: T( Z! I$ o$ X4 A  s6 U5 b
9 t8 h/ Y( \5 ~& p  S- l

9 S( I7 ]9 [0 y% G) n, s: C" B* d$ j2 V/ U1 ]  @* w/ j& g' ?
舜的生母去世,父亲瞽叟娶了后妻,又生了弟妹。舜十分孝顺父母,对弟妹也很友好。可后娘偏爱亲生子女,忌恨前娘生养的舜,生活上虐待舜,还经常在丈夫面前讲舜的坏话,瞽叟被妻子的话所迷惑,便鬼迷心窍地合计设法害舜。
0 y$ w- \$ X" L: ?  a  [2 E7 X
% Z( s3 ^- w0 c- g: B* p一次,按父母安排,舜爬上房子顶端修理仓廒,瞽叟就从下面放火烧仓。好在舜早有准备,照娥皇、女英讲的办法,腋下夹着斗笠,像鸟一样展开“飞”下来,才免一劫。# B5 X  X9 l0 V  K, u4 @" |3 p) c
2 ?. I- S  m1 j8 [3 \
不久,父母又安排舜去打井。舜不知是计,就顺从地下井挖土掏泥。打到八尺八寸时,可恶的后娘却投石落井,想活埋舜。舜见井壁土松,就三下两下扒开一个侧洞,躲避上面投下的石子。松土一下蹦开出现了一个通道,原来与东邻的井连着,舜才逃出井口。
( A, _1 ~2 N' N+ ]5 P2 g: e* }) b+ E3 N0 h3 I
一年后,舜离开了父母,到历山耕作。这时父母更加衰老,弟弟不知什么原因不能说话,成了哑巴,一家生活困难。一天,后母到集上去卖点柴买点粮,恰遇舜也来赶集。舜耕历山,粮食丰足,常借粮让田给人,深得人心。当天见了后母,虽知她曾心狠手辣害过自己,但终不忍父母的穷困。他趁后母不注意,把自己的钱塞进了后母的口袋,粮食倒进了后母的袋里。后母回到家里,发现自己的钱多了,又有了粮食,感到奇怪。瞽叟说:“这一定是我的儿子重华(舜)做的。”
* Z+ M9 a8 E, N# l( w  J8 G6 b& R# h* R7 X6 U" C; N
第二天,瞽叟由妻子牵着来到集市打听舜的消息。在集市中心地带,父子又重逢了。舜抱住父母大哭不已,瞽叟也泪流满面。舜发现父亲的双眼瞎了,十分伤心。他用舌头舔着父亲的眼睛,说也奇怪,瞽叟的睛睛忽地恢复了光明。在场的人无不为舜的孝心所感动。% u9 }6 o$ l% c3 k! i
# X, D4 a' h7 P: t; i6 L3 t+ t. E

5 {  }( m- W9 D7 Q1 E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01:38:02 | 只看该作者
怒斩妖龙
7 [- h/ U  E- J% o1 ?
! a, ^( H" {. D( h8 E: U$ ^ $ {! m- p: B- q: @* h8 H( R

% e. L3 K+ G4 z& N, D3 C" k5 w% L0 _2 d舜帝南巡,来到一湖边,见百余青年正挥锄挖山,便问缘故。一青年答道:“这叫苍梧湖,广阔无边。如遇大雨湖水上涨,洪水横流,害人不浅。我辈青年立志将山挖绝,放水造田。谁知头天挖开一处,次日又叠起一堆,总无法打开缺口,大家正叹息呢。”舜帝听了,见大家面有难色,决心查明底细。他登上山顶,手执铜镜,凝神细看,原来堵塞出水口的不是大山,而是一条妖龙。舜帝大怒,忙解下澡巾,往空中一抛,要缚住妖龙,岂料妖龙不肯就擒,反掉转头来,张开大口,企图一口吞掉舜帝等人。舜当时未带剑,正焦急间,忽见一道红光划破长空,如同闪电,从东南方而来。但见一山顶青烟缭绕,一团红云在半空中停住,云中一白发老者,左手提灯右手拿剑,大笑道:“要斩妖龙,快接住我宝剑!”余音未落,一道闪光飘来,舜顺手一抓,六尺宝剑在握,抬头一看,老者已隐没于天际中。舜急中生智,掏出铜镜照住妖龙眼睛,妖龙眼睛睁不开,胡乱挣扎,企图逃走,舜长空挥剑,把妖龙一刀两断。这时山门大开,湖水从缺口呼啸而下,穿过山峡,向北而去。人们欢呼:“水消了,可以造田种地了。”一老人高兴地对舜说:“这条河水就叫潇水吧。”
9 K+ n6 {* o$ \7 V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4#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01:39:02 | 只看该作者
韶乐平乱: K) |& i; j9 e! K9 X$ ?
2 f' ]' M6 D) _2 _2 Q
% V! R4 v" Q0 K) b6 S
+ ?, C; g5 ^+ `+ Z
山峰突兀,草木茂密,大地阴森,方圆百里的丘陵地带,是汉苗两族交界的地方。人类从远古走来,到了原始部落争夺地盘的时代。以汉人为中心的中原,当时正值舜当政,他为将中原文化传播到苗地,南巡来到了这个不毛之地。舜登高一望,四处苍茫,古朴荒凉。他想:苗、汉本为一家,苗人落后,中原发达,促进南荒之地发展,也是他这个帝王应该做的事。舜与随从在山顶安营扎寨,准备第二天与苗王相见。忽然,山头鼓角齐鸣,喊声震天。手执弓矛的苗族土著人从四面山上涌出来。他们不知舜为何人,到此何干,见车马人群壮大,服饰用具奇异,便把舜帝他们围了个严严实实,围了三天三夜,形势十分危急。舜见状,心想,硬拼是不行的,得想一个办法。看来只有与苗人交流或许能感化他们。于是,舜就在高坡上架琴,弹起了美妙绝伦的乐曲,一时间凤凰来仪,百鸟和鸣。虎视眈眈的苗民在妙不可言的音乐声中,纷纷丢甲弃矛,伴着音乐跳起舞来。一场干戈化为玉帛。舜帝演奏的乐曲叫韶乐,后来,人们便把舜帝奏乐平干戈的地方称为韶山。舜与苗人结下了友谊,并把中原文明和他倡导的谦让、自强、仁爱的德行在此推广,用音乐教化苗人,使苗汉世代友好共同发展。3 h* O, ^7 J5 |+ W

; W. I2 E+ Y1 ` 5 i8 E- t. o$ a( Y  r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01:40:00 | 只看该作者
尧王访舜
4 [4 J& E1 A: d! C$ M! X# t/ r
5 f# w2 D' R/ b! `2 s6 R9 \, L2 T ! h  M% K1 N2 R5 }/ ]" f+ o

# R6 p1 S" L, r# K6 c0 {尧王为了寻找贤人,装扮成一个普通百姓,四处闲游,他走了九十九天,过了九十九条河,翻了九十九座山,还没有访到一个贤能之士。
3 M1 i# k4 I  Z- m0 q  @0 Y% A3 v
1 u- `9 X: S* Y/ A/ O+ e  U. {. z) N一天,尧王来到一个村庄,看见一个后生赶着黄牛在犁田,就停下脚步问后生,耕田是黄牛好还是水牛好。连问几次,后生只抬头笑了笑,不回答,弄得尧不好意思,转身要走。后生见了,忙喝住黄牛,追上尧王,十分恭敬地说:“你这先生刚才问我耕田是黄牛好还是水牛好,当然是水牛好。可我当着黄牛的面怎么能说黄牛不好呢?它辛辛苦苦帮我犁田,我怎么对得起它?”尧王听后很受感动,暗自想,这后生做事稳重,又懂得礼数,这样的贤人哪里去找?尧问后生的名字,后生说:“我叫舜。”尧王让舜马上停止耕作,跟他回京城办事。
% i* _# p/ [! O, O( Y: X3 Q( r8 D! }, {; r! a3 f6 k: S
舜牵回黄牛,辞别家人,到了京城,得到尧的重用。尧见舜办事公道,处事有方,后来就让舜继承了王位。
  ~" ~5 D# c% O
1 \' Y( X  M/ ^4 `" s& i7 B% ^. g/ T0 e 1 g* s0 I6 E/ A7 F5 o" V4 r& y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01:40:32 | 只看该作者
三苗归舜$ @: {5 Y2 p0 e( v; Q

) {9 h/ O0 y* u1 p1 C7 z( \3 L2 ? ; Q2 |+ q' {3 M, v9 i; F
: y7 \' b: U7 T& z- g6 V- Z3 I
在今河南南部及洞庭湖至鄱阳湖一带,4000多年前聚居着一个日益壮大的部落,称作“三苗”,又叫“有苗”、“苗民”。
2 D% @$ W+ i. b) I4 E8 g" C1 Y+ ~4 D
壮大起来的苗民不满足自己所居的江汉之地,他们的势力向中原扩展,引起中原一带的统治者尧的不安,于是尧与三苗大战。当时舜辅佐尧帝,把三苗打败了。苗王说将永远臣服,尧就放了他们。可苗人言而无信,心里不服,退守南方后又时时作乱。舜继尧当皇帝后,怎么平息三苗,安稳南方,巩固民族统一就成了摆在舜面前一个急切的任务。这时,禹自告奋勇带兵出征三苗,结果战而无功。舜于是思考着用新的办法收服三苗。他分析道,三苗人虽地处蛮荒,性格粗野,但还是豪放豁达,老实巴交的,只要以理服人,以诚待人,以德感人,三苗会通情达理的。于是,舜决定亲自到三苗之地巡察。6 f1 q  P9 V8 u; u( X, j# {

& i, V- r2 v0 [  g舜来到南方,了解民风民情,与苗人交朋友,又传授种田、渔猎的知识,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道德,教民弹唱乐曲,安抚和感化苗人。苗人见舜身为一国之君,能千里迢迢深入不毛之地,真诚地与苗人交心,就归顺了舜。+ \) y3 d$ b" G* C

# [! [  E7 D' I0 q/ m9 n4 R1 R " K0 [2 M6 W# ~( c$ E* l1 z5 @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01:41:01 | 只看该作者
“地官大帝”的传说/ Y  i. A8 A5 S" _4 L: ?- l0 c1 n

, Z: X7 O+ h" V' ]; Q 4 D0 |. {+ C8 d# h! @7 e4 m
3 [" o! R' B$ v/ f: u+ H
话说尧帝驾崩,荐舜继承帝位。舜谦让着请尧的儿子继位,自己躲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可是众百姓对舜摄政时的德行才能十分佩服,而尧的儿子才能不及,所以有了官司的人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而找舜决断。这样过了三年,舜在众人拥戴下当了帝王。& z& u  q% a/ J: R1 u; H. Y

" y* ~1 F# @9 K1 Z舜继位后常常想,要把一个偌大的国家治理好,单凭个人的才能总是有限的,应怎么办呢?思之日久,忽见云山雾海中一道闪电打来,顿时霞光万道,现出金銮宝殿重重。玉皇大帝率文武百官正在议政,舜见玉皇慈祥,左边八大金刚个个怒目透出威武,右边八大罗汉面带微笑显出智慧,忙趋前致礼。玉皇大帝声若洪钟说道:“虞舜呵,我派你三官下凡,尧为天官,你为地官,禹为水官,代我管理天下,是为‘三官大帝’,今日回宫,有何要事?”舜开言道:“今我住无极世界清虚宫,统帅三山五岳,四维八极,恪尽职守,但仍感独木难支,请问可有良策?”“你看我两班文武齐全,众心合一,帝位安稳,岂不快哉?”玉帝笑着挥手率众官升入红霞深处。舜猛抬头惊醒,却是一梦。
4 ?! g' F3 c2 T9 |6 U: n7 [* a* F+ K: H- ]1 O! u7 h7 X2 [9 Q
第二天上朝舜对众人说:“高阳氏家族有八个才人,可谓‘八恺’;高辛氏家庭有八个才子,可谓‘八元’。他们隐居山林,今朕召他们回朝理政,分设九官,各执一务,共同治国。”
7 j7 A& }3 i5 K; P- \6 T  |' t. U
舜举贤能,广开视听,求贤自辅,立诽谤之木,设旌谏之鼓,使天下仁人同归,万民直言,朝政朝气蓬勃,民事蒸蒸日上。" Z8 b+ J8 o+ x. r6 _3 ~

" I' ~& b, y6 g7 j: Q! W- N3 z: B: P / m; s5 B$ Q( z*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6 15: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