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7 C6 ?9 d, e( E2 {- u3 y
# p2 e& a' i$ _% g U# ?制图/首席编辑 方毅夫
) Y- F9 ?8 s: w$ I: }
- X4 ?. N7 P2 ]0 z. ]9 y i1 a- e& Y
5 h( a( b3 o# Q, \# y
! e: k/ i# s7 C% B7 T起源于河南的姓氏人口占汉族人口的80%以上
4 T \: J; v/ b+ A N6 h排名前100的大姓中,有78个姓氏源自河南
: W* P$ b6 q4 C0 R5 @
8 P4 h$ v- c; g/ S4 o$ E, }. I* M+ \& J( F) Q: `, c( Z
河南商报记者李肖肖丁亚菲
i4 p8 B. ^6 n- P# R 农历正月一过,河南就要开始接待络绎不绝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华人——他们不远万里前来只为一件事:寻根拜祖。 " X) `4 I! u: ~- C( t6 o
从上世纪80年代起,30多年来,海内外华人的“寻根”热情始终不减,无论身在何方,先祖所在地永远是心灵最值得膜拜的地方,魂牵梦绕,追根溯源,最终发现是河南。按照统计,中国姓氏排名的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源自河南,南方“八大姓”全部源自河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 h9 q: p# Z) n$ K& X3 ?
姓氏摇篮
% U3 c# Z- j! l9 Q n5 x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起源地 / n3 K, M- A# p' T$ n4 T; S
著名姓氏文化专家、曾担任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长的谢钧祥,对中原姓氏做过专门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来源可考的482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个,占38%;在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占汉族人口90.14%的前120个大姓中,全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5个,起源于河南的姓氏,人口数量占汉族人口的80%以上。
k4 X7 e A* B* Y2 x: y& r1 j 谢钧祥指出,不管是在“姓”起源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时期,还是在“氏”起源的父系氏族社会,河南都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从血缘关系上说,当今120个大姓分别属于三个族系,即黄帝族、炎帝族、东夷族,河南是这三族长期活动的中心。在姓氏发展时期的夏、商两代,河南均是国都所在地。夏、商时期,从奴隶制兴起到全盛,也是中华姓氏得以发展的时期,而这两个朝代活动的中心地带均在今河南境内。
3 S0 Q, |. X6 j* W: H. @- J 河南历史悠久,按照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的说法,一部河南史就是一部中国史,河南人口密集、建都频繁、民族融合多,得姓的机会自然更广。 7 q6 ?7 w- Y1 |& @6 c$ x
寻根30年 & N, G( x$ D0 Y( R
海内外华人一致认同姓氏的根在河南 - s) }5 N1 \6 u+ F" @
张新斌说,华人寻根大约从1978年台湾开始,到上世纪80年代初,“寻根”波及河南。
* H& P5 I5 R8 J; e m 1981年,厦门大学教授黄典诚研究闽南语,探寻闽南方言和中州官话之间的关系。当时他来到河南,到固始调查后,在《河南日报》上发表《寻根母语到河南》,讲到语言的根、闽南语方言的根以及福建人的根在河南,并建议中原利用这个优势,加强和东南沿海等地的交流。从那时起,就拉开了这样一个来河南寻根的序幕,海内外华人一致认同,他们姓氏的根在河南。 2 v" U6 c( O: c2 m7 g) T( f
“海外寻根”从此推动着河南,尤其是学术界对这种现象的思索:为什么这些人万里迢迢来河南寻根,河南吸引他们的资源有多大?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发现,“我们有这么多资源,有这么厚的家底”。 9 B; B% s# Q( Y2 ]% y: G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河南开始利用“寻根找亲”,吸纳海内外华人,努力实现双赢。“从寻根,到根文化,再到根亲文化,这也是河南文化的一种自觉。”张新斌说。 ( Y* A$ O2 g' O- G9 B8 s
借力发展
9 p3 x8 Q. o' u' a 河南承担着根亲文化战略
2 n5 k" r; G) m4 u3 u7 e2 w 2011年,在中原经济区国务院指导意见里,明确提出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把“根亲文化”上升到了战略地位。
+ a# @7 a2 W3 Y+ h% k) s 张新斌说,怎样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力量,也是国家大力推动的,靠的主要是文化、姓氏、根亲文化。“从这点来说,河南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国家的战略。”
8 U. P v% m! q. M! o9 `& @ “这种根亲文化,很多时候是超越政治的。”张新斌说,比如谢长廷、陈水扁,他们也要到福建老家祠堂,家族再往前追一追,就追到河南了。
. c) H" t9 Y: H3 }% P 近几年,河南不少地方也在利用“根亲文化”招商引资。鹿邑县副县长李帮儒说,我们应该想想能给投资者做些什么,比如,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提供一个好的投资环境。张新斌说,文化很多时候并不是立刻带来经济效益,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经济的拉动,到底怎样去发挥作用,目前河南还处于探索阶段。
$ X" q/ i) \, g+ l: y5 z 祖根圣地 & b+ @6 E7 P( v) S) e: n+ ?* ~
海内外华人祖根
' | s$ v7 o- y2 t 大半在河南 ! F: ]8 a2 g) a) r
在海外,尤其是中国台湾,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和“陈林李许蔡,天下占一半”的说法,占闽粤台绝大多数人口的八大姓氏陈、林、黄、郑、李、许、蔡、张,发源地均在河南。 6 v* i& E( v9 w( f1 c4 a* X. \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立新说,河南有三个地点是东南沿海和海外华人魂牵梦萦的寻根圣地:一是洛阳的洛阳桥;二是信阳市固始县;三是开封的宋都珠玑巷。 ! y" J0 L& t2 e9 K# y
洛阳桥
2 g" W: t% f, W 以超过1亿人口的客家人为例,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及港澳台和东南亚,客家人根在河洛,不少台湾人和海外华人都称自己是“河洛郎”。而洛阳的洛阳桥,正是客家人普遍认同的最初迁出之地的标志。
; N. @" U( @7 G+ ]- h8 W7 x 固始县 . b8 s* e2 U& X- e9 N3 W2 w! _
固始是中原姓氏一个重要的迁出地,在东南沿海和台湾等省许多华人的族谱上都写有“光州固始”的字样。 - O% v9 ?. J8 x9 M9 d8 f1 N
据记载,固始人第一次南迁始于公元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先后率兵赴福建地区平乱,随后将士80余姓落籍闽地。第二次南迁始于公元885年,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乡民随农民义军入闽,所率将士50余姓也在闽地落户。1953年台湾官方的户籍统计,每5户台湾居民中,有4户先民来自固始。固始成为东南人民眼中的“大槐树”。
1 H9 C+ a& I! {$ d# h: k7 p& @. p 珠玑巷 : @# R9 l. a7 c4 m5 }! H- _5 b; K3 u
珠玑巷位于广东南雄市,是粤港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南雄珠玑巷得名于开封珠玑巷,因南宋时移居此地的官吏士民眷恋故土而得名。今天,这些移居南雄的中原人士的子孙已经遍布粤港,从广东地方志和许多姓氏族谱中可以追寻到其祖先出自宋都开封。
0 t$ j- z8 b0 @# n `) B' n9 `: ]
; W+ r" R6 g5 K0 ^' 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