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莹,“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姚门四杰”之一,“桐城派”创始人之一姚鼐侄孙。/ z- h# I1 N1 x# v5 b
姚莹墓,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龙眠乡双溪村小河口组姚家坟山,停车免费,门票免费。
9 [. W3 M2 ~5 L2 @ G这是我所寻访的第三座本家先贤之墓,之前曾在北京寻访姚依林墓,苏州寻访姚承祖墓。- U' U& M- R* v$ m( Z p, L- E
. z6 j/ y! i, E9 V ?8 g
姚莹墓,与张廷玉墓,同在双溪村的两个不同村民组,两个村民组隔着村道相对,呈西南——东北方向分布,张廷玉墓位于蒲庄组(西南方),姚莹墓位于小河口组(东北方)。 从张廷玉墓出来,向守门人询问了姚莹墓的方位,大概指向了张廷玉墓对面的一座山,便是姚莹墓所在的姚家坟山,也同张墓相似,位于更接近山顶的半山腰处。 望山跑死马!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才爬上了张廷玉墓所在山头,这回还得先下到山脚,再去爬姚莹墓所在山头,想想腿都有点发软了。 下午时分,来张廷玉墓的游客络绎不绝,下山时与他们擦身而过,穿过村道,来到了小河口。 进村便可看见一片开阔的田埂,问了几位当地村民,均指姚墓在山上,但具体怎么走也都不大清楚。 姚墓不似张墓,未开发成为旅游景点,仍然保持着原貌,也是因为山路难行的原因。
1 W, F( \" B( |1 W正在我立于田中,仰望大山,不知所措之时,田埂上由村道进来一老农,身材不高,但相貌奇特,颇似海军将领范腾霄。 这便是救命的稻草啊,赶紧抢两步上前向他询问。 由于老农两只眼珠往两边分,我也不晓得他看地是不是我,打量了一番后,警惕地问我找姚莹墓干什么? 我诚恳地先向他表明,我不是坏人,是学历史地,崇拜先贤,前来瞻仰。 磨叽了一会儿,老农表示,他可以带路,但要收取带路费。 听他这么一说,那定然轻车熟路,不免喜上眉梢,但心里也犯嘀咕,这带路费是多少啊。 全国各地去的地方不算多,可也不少了,这还真是第一次遇到要收带路费的情况。 出门在外,防人之心不可无,向他编了个谎,说我还是学生,身上没带多少钱,请明示带路费。 老农还算爽快,一口价10元,买包烟的钱而已。
3 u7 J0 u* |( k, S. E
' L! t; |" V- V* Z# V* n价格谈好后,老农带领我,从东面的两山之间的一道山坳处开始登山。 上山途中,老农介绍,他姓夏,前两年曾在南京下关打工。 姚家坟山,为村里分给他的林地,正是他管辖的地盘。 平时来寻访姚莹墓的人也不少,初来乍到的,基本都需要他亲自带路。 从山下到姚莹墓,大约有1公里左右的山路,和张廷玉墓的登山距离差不多,但基本是土路,不好走,一定要跟紧他。 现在他年岁大了,60岁的人了,力不从心,山路走起来比较费劲,不怎么愿意给人带路了。 年前还来过一位寻访者,看模样像是个有钱的大老板,他张口向人要了100元辛苦费。 如此说来,明明白白,倒也放心。 ( C* Q$ z9 z7 ^" G+ [
可当爬到半山腰一处向阳地,眼前的瘆人场景,让我心里咯噔一下,头皮都发麻了,浑身汗毛立起。 只见四周围停了几口白皮棺材,尚未下葬,棺材头前写着大大的“奠”字。 这种情况,之后在海子墓也见到了,应是当地葬俗,但这次是我第一次关注到。 坏了,莫不是在此地遇上梁山好汉了,我这小命要交待! 上船容易下船难,在这荒山野岭的,人家的一亩三分地,能往哪里逃,认命吧。 从未有过的绝望感觉油然而生,也属于是庸人自扰,心情也就平复下来,即便最坏的事情发生了,这里不是姚家坟山吗,也算死得其所。 一番胡思乱想过后,再不敢多言语,硬着头皮跟人走。 又在树林中穿梭了一会儿,经过了不少墓地,老农终于在一处墓地前停下脚步,指明这里便是姚莹墓。 与气势恢宏的张廷玉墓相比,姚莹墓同为安徽省级文保单位,却极不起眼,即便是冬天草木枯萎的季节,仍被树枝荒草所遮掩,看样子许久无人前来扫墓了。 若非找到明白人领路,自己即使误打误撞能走到这里,也很可能会与姚莹失之交臂。 , B+ m/ i1 D7 x7 E8 p1 A6 ^
姚莹墓的西侧十余米开外,新立有一块文保碑,看“姚莹墓”的字体,与“张廷玉墓石刻”一致,当为一人所题写。
0 c- n1 Y" O. I; i2 k; N老农介绍,当时这块文保碑,文物主管部门运到山脚下,又找了当地四个村民,硬是一步一步挑上山来的。 A- z5 K% l3 M
其中一个挑碑的,体质比较弱,挑碑时气力不支却逞强挺着,用力过度负了内伤,回家后便吐血而亡。
1 f; T3 `1 ?' |( y6 B. O0 P
1 H+ O1 c/ S5 a# F4 F7 k. m9 C7 ]( Q7 G6 _8 {
墓碑还是同治元年的老墓碑,碑上墓主的落款刻地是“石甫”,“石甫”为姚莹的字。
: u& d+ V/ N0 _3 z我又向老农了解当地葬俗,缘何姚莹墓坐北朝南,张廷玉墓坐南朝北,两墓会相对而立?
) D) V( T( p; w% a: a老农言道,当地是按年份,以八卦方位排定,每年不同。
1 h; T$ j( t$ m9 U( ^! C& f今年轮到哪个方位,就以哪个方位下葬,因此不是千篇一律地坐北朝南。9 D9 ?1 V$ z1 J8 m' S# U
& v$ Q5 F8 W( c4 w8 F
姚莹墓停留已久,鞠躬下山。9 r: ?2 O# U' j& u8 _) C
老农没有带我原路返回,而是从西面又找了条山路下山,许是不想让我记得路下,以后好抢他的饭碗?) o; C% X- s: o3 o( g s$ }( N& R
这条下山路,土路上没有什么杂草植被覆盖,表面一层细沙土,难以立足,一驰一滑地艰难下山。" k8 ^( F" `. \- f5 M o( i& U
唉,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 b- h4 P, t; s7 |
老农一路还顺带拾了不少树枝柴禾,下山烧火用。
, X( t* ~7 q+ T) W4 P# j1 H. M临别,老农还向我致歉,因为那10元钱的带路费,也是迫不得已。
v% Q9 c" K* `% g7 h7 g; e
& U: F! H. ^1 N% F" k, U8 A$ o1 K. G* F0 U8 X6 T4 h* V
" i5 A" a8 c, M6 O+ E
5 A/ S$ A- F* i,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