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1928|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江苏徐州大黄山姚氏祖源地的存疑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4 17:5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2-4 18:00 编辑
9 Q8 s* M% e6 U* }) o& X
/ a' I1 E, U( _   关于江苏徐州大黄山姚氏祖源地的存疑4 X( s- A/ s. `# _3 _: Q
     徐州宗亲发给我“大黄山姚氏和‘绍虞堂’”的文章,要我分析一下大黄山姚氏祖源地的问题,并告诉我,作者是一个姚家领导,名字叫姚永。
$ {2 o  B. \- u$ m2 K
     文章说,明朝洪武年间,一位叫姚泗【字会东】的从山东逃荒至大黄山。经过五代单传,自第六代出现姚松、姚梅两兄弟。此两兄弟又传两代,约至明末时期即以姚泗为始祖的第十世出现兄弟四人。在大黄山村,按照居民住地的特点分别分为东房、中房、西房、后房、世称“老四房”。由此生发开去,现今所有姚泗的子孙均为此“老四房”的后代。据不完全统计,以徐州铜山为主干,遍布于中国各地的大黄山姚氏应接近五六万人,已传至30世左右。
+ U" U: r) n9 y% I9 `9 u我的疑问是:& G8 w0 J; N) g- l
     第一,明朝末年的四个房,不可能有五六万后裔,这个数字显然夸大了。
, B8 d* R2 k9 C/ D8 M# e     第二,假如现在大黄山确实有五六万姚氏宗亲,应该不止是这四房的后裔。8 z5 T9 @8 c4 p. [4 S
     文章说,大黄山姚前十世没有字派,第十一世分别是“希尚从文”,第十六世以后分别是“登世大永昌,铭澄桂焕均,礼修茂荣光。”主要是在“铭澄桂焕均”这五世人数剧增,发展最为迅速。文章说,大黄山第一次修家谱的时间是清朝顺治年间。* R# |* Y. S, K9 [" N
    我想提个问题,世姚会顾问姚焕夫,是不是这个“焕”?如果是,文章的表述是不准确的。大黄山姚氏的剧增应该是在清朝中叶的“登世大永昌”这五字开花散叶,人数剧增。后面的五字是近代的事情。7 R/ F4 Z0 a& w$ y# p
  文章说,大黄山家族出现了武举,八十斤的宝刀保存在南京博物馆里;出现了三世良医,足迹踏遍苏鲁豫皖。
2 w, j2 W# |; K* L) X4 n) ^8 p     我的疑问是,大黄山家族是否与避难有关?这个三代良医有点南昌姚的影子。来一个'暗号’吧?大黄山里产大黄吗?
$ s: C! Z/ W% ~" ]  文章作了一个推测,山东巨野姚始祖叫“姚清”,第一次修谱也是顺治年间,也是以五行排字,与“姚泗”同为三点水,有微妙的相似。
  Z( [$ Y! u$ E- @   我的疑问是,两位老祖先是不是同样是明朝洪武时间的人?
; K3 F5 o* B3 h% u  H3 ^7 K/ d* B2 v; N/ A( H1 g* [

/ _+ }* W+ K. a0 `& q7 u1 g0 o" q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发表于 2014-2-15 12:08: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2-15 11:34 经绍弦哥指点,我在南昌谱中查到了"泗公"名讳(下文中简称"南昌泗公"),是否是徐州大黄山姚氏始祖"泗公"( ...
6 a/ @$ ?9 V; v) Y+ k  m% w/ c
  3,南昌泗公后裔到了第四世(南昌姚32世)厥字辈,厥杰公在扬州泰兴县为四尹居官;厥承公客寓徐州,他生于明嘉靖年间,其四弟客寓南宿县无稽考;厥都公、厥金公等人亦未详。* y# x5 j; T9 \+ u
  4,南昌泗公第五世 中字辈:中广,中德俱客寓徐州沛县大闸:中麟、中东等公均居于徐州石佛山;中仁等客寓盱眙县。至于南昌姚客寓徐州城附近的更多了,像北关,南城门,徐州茶城,铜山卞塘集,丰县,等等,那地名很多,这些南昌姚均未归宗。到哪里去了?是并入大黄山谱了吗?
/ i" U1 v, S8 [- `  不算这些,到了明万历年间,南昌泗公第六世,有铭字辈族人近二十位下落不明,无所稽考,其中多处显示其客寓地与徐州有关。0 f. p/ c: y+ j# H, h* S; Q; X
  南昌谱显示,南昌姚第一大客寓地为江苏,其中有很大比例在京杭大运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第二大客寓地当属山东和安徽。再其次为河南河北。我想这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这几处地方均为中原地区,兵家必争之地,有战争必然有伤亡,老百姓肯定也缺医少药,病痛不堪。而我南昌姚则抓住这一发展时机,向外拓展,才形成如今的规模。可以说,是明清时中原地区的动乱成就了南昌姚由南向北的迁移发展。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发表于 2014-2-15 11:34: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2-15 12:55 编辑
( A# S0 b  u# A4 Q0 S/ U" c# f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2-12 01:12 不用谢,教授。我听奉初说确实有南昌姚入了大黄山谱,他答应说有时间把南昌姚在谱中的情况告诉我。
经绍弦哥指点,我在南昌谱中查到了"泗公"名讳(下文中简称"南昌泗公"),是否是徐州大黄山姚氏始祖"泗公"(下文简称徐州泗公)呢?还有待于两地族人考证。  q( n  L3 B, T; {' C8 D
   1,南昌谱载:斗门中房 29世庭孔公 则声次子 名泗 又名趋 行山一 生于明正统七年 妻南京经历沙冈涂仲信女 生于明正统七年。需要注意的是,谱中的泗公是三点水旁,而他的同辈兄弟按谱例起名均为三点水,如演公、汉公、汭公、河公均为泗公的亲兄弟或叔伯兄弟。6 |' O" |0 D: E
   2,南昌泗公之妻涂氏是南京人,按南昌谱中记载,族人大多是在年幼随父外出或兄弟结伴外出行医,并在外地成家立业的。这说明南昌泗公到了江苏行医并娶妻生子,也更有可能到了徐州,因为徐州离南京路程不远。当然,还有很多须考证的地方,如泗公的葬所等。徐州泗公后裔说泗公后世五世单传,而南昌谱载泗公有三子。听说徐州泗公后裔也开过药铺,也出过武将,也是线索,可以以此来回忆并推测。(一)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发表于 2014-2-15 12:51: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2-15 13:36 编辑 / S0 t- o: g( g/ t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2-15 12:08 3,南昌泗公后裔到了第四世(南昌姚32世)厥字辈,厥杰公在扬州泰兴县为四尹居官;厥承公客寓徐州,他生于 ...
徐州泗公后裔五世单传之说很耐人寻味,我想问一下,他们明代的谱呢?是否家族中有了大变故而导致族谱失落,无所稽考。但是当地的姚氏都知道是一个始祖的,所以才修成大黄山谱,但是五万多人的这个数字还有待商榷,因为一个家族无论怎样兴旺,自明末清初到现在才仅仅四五百年,能繁衍那么多人吗?所以五世单传这个说法不是太准确的。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推荐
发表于 2014-2-4 22:03:10 | 只看该作者
姚士俊 发表于 2014-2-4 20:41
" ]" A! O2 k4 F, U- P4 U$ b看到绍弦宗亲关于大黄山的帖子,我有几个疑问!第一,大黄山姚第一次修谱时间是清顺治年间?整个明朝为什么 ...

5 Q' f! f+ \! Y3 p4 k$ R+ L4 D    原文章说,”……约至明末时期即以姚泗为始祖的第十世出现兄弟四人。在大黄山村,按照居民住地的特点分别分为东房、中房、西房、后房、世称“老四房”。”
. G- ?+ h; T, ?, T, X
    我认为明末时期的第十世出现兄弟四人即四户人家,可能是在明末没有修谱的原因
7 T; F9 k8 [' I' j$ v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发表于 2014-2-22 01:38: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4-2-21 14:47 巨野姚知道始祖清公是从河南去的,而清公接上河南崇公后哪一房派似乎是前些年的事。
/ N% J% W9 _! f9 V' C
是的,巨野姚氏的世系源流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排除有其他姚氏融入其中而不知。据我知,江苏丰县的一支姚氏,原来是南昌姚,曾经修入巨野姚氏族谱,后来察觉到了错误,就返回了南昌姚氏的队伍中。这些情况我想各支系谱中都或多或少存在过,不为奇怪。. u) n7 T8 v; L7 Q, Y$ e! `0 d) U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发表于 2014-2-4 18:04:25 | 只看该作者
绍弦过节不休息,还在帮助宗亲研究源流,辛苦了!
! @. T/ d8 p" Q" J1 _ 1 g% c$ H, P# R. {5 z0 R7 _3 t, R
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 R, D& H0 M* m5 U5 N

签到天数: 15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4-2-4 20:41: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看到绍弦宗亲关于大黄山的帖子,我有几个疑问!第一,大黄山姚第一次修谱时间是清顺治年间?整个明朝为什么不修谱?

签到天数: 15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4-2-4 20:44: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为什么没有发祖姚泗的祖籍地记载!第三,正如绍弦宗亲所言,五万人左右的数字,是怎么得来的?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6#
发表于 2014-2-4 22:21:31 | 只看该作者
姚卿芳 发表于 2014-2-4 22:03
3 e* z9 W0 I5 I. r% t% T! c* ]原文章说,”……约至明末时期即以姚泗为始祖的第十世出现兄弟四人。在大黄山村,按照居民住地的特点 ...

4 n* J$ T2 Q1 w  大家分析的很对,这几处疑点可以归纳一下,希望能引起大黄山姚氏的注意!

签到天数: 22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7#
发表于 2014-2-5 00:13:28 | 只看该作者

巨野姚明朝就有谱,并不是顺治年间第一次修谱,现在总共五六万人并不夸大,我们这里好多村子都姓姚,并且我们这里村子人口都很多(我老家一个村子有八万人口),姚焕夫是焕字辈,比我和姚永长一辈,我们是均字辈。

签到天数: 15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14-2-5 00:26: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姚卿芳 发表于 2014-2-4 22:03" ^  U/ @8 o4 N- j7 e  V
原文章说,”……约至明末时期即以姚泗为始祖的第十世出现兄弟四人。在大黄山村,按照居民住地的特点 ...
7 E% a5 v  G3 Z2 k* [/ T! _
卿芳宗亲!那么这支姚偏偏又在清顺治年间修了谱,也就是清初,既然明末是兄弟四人,那么清初又能有多少户?我的另一个疑惑又来了?明亡即修谱!避祸?还是另外有因?

签到天数: 15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发表于 2014-2-5 00:30: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姚奉初 发表于 2014-2-5 00:136 X- ~1 R) C/ a. z
巨野姚明朝就有谱,并不是顺治年间第一次修谱,现在总共五六万人并不夸大,我们这里好多村子都姓姚,并且我 ...
( z) L! k0 ~% B" q4 @$ i
奉初宗亲:大黄山姚和巨野姚是否在明朝就是同谱?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0#
发表于 2014-2-5 10:43:12 | 只看该作者
奉初宗亲:$ l, `7 C) x, @2 C2 V# }6 ?( s5 y; Z
    大黄山姚氏明末第十世至今三十世左右.
5 e2 u, O( H9 @6 H3 @/ Y' F- X5 u    也就是自1628年至2014年.共386年中传了二十世.平均每世不到二十年.是否太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0-8 07: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