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4#

楼主 |
发表于 2014-2-4 17:05:39
|
只看该作者
卢老师医术高。医治过不少商界巨富、社会名流。她对此保持低调。很多媒体采访或做电视节目都推掉。静静在自己会所里呆着,迎人,送人。
& a5 f. q. A3 D% I' v: ?/ E' f M; H6 w) N
有次卢老师特意提起,说现在很多有钱人移居国外,这不好。我就问,看看周围的空气、食物、环境、人心,移民不是挺正常的。她就淡淡说,只有自己根强大了,走出去才会被人瞧得起,这片土壤才是国人的根,我们要建设好它,而不是抛弃它。
+ f2 j6 _: n! h b5 ^3 a, Q& N% K! X0 q2 Y6 H
一句话
/ `& p$ M/ ?5 S8 d, k) D. W4 [) T0 H! e1 v5 n2 x3 K+ ?% J/ A/ `' P/ a
2010年重新上班,2012年就又差不多累病了。因为上班,不能每天去卢老师家里针。实话说,也是因为我羞于去见老师。早已说过的病因,却还一犯再犯,怎么有脸再去。于是就找开中药的老师,周末看一次,一周都有药喝。+ |* L1 M5 I+ [2 j7 Z
# F# p! E, A# D3 a" P4 ]" e. Y真让我对病的反省从知过上升到改过的层面,是遇到高老师。也是一个朋友介绍。这个朋友早年做SP,后来害了场病,反反复复,最后被中医治好了,于是就把公司股份卖给合伙人,自己开中医诊所,办中医学校。之前听这位朋友说高老师如何如何,我将信将疑,那是后话。3 m: H* g8 D3 |1 [& q$ F+ E3 A9 C' @
% L& f! \8 J% A$ h1 `; m4 ^9 g
第一次见高老师,在一家小诊所。他也四十岁出头,但看起来至少年轻十岁,粉嫩嫩,有点稚气。进屋摸完脉。高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全身通电,永生不会忘。他盯着我说:“你为什么不能就傻傻的活着呢”。
- r! R5 ]3 w T6 b% |6 Y$ G
: N! W5 f3 t7 Z/ l& }这也是第一次。一个医生说的话跟身体完全无关,只说心态。而且一句话,就直接插进灵魂里。身病源头,皆有心病。
" J2 M. G5 F7 \3 I! E( m9 n
0 ?2 E: U7 T, A/ Q: P前面说过,我怕输,想赢,聪明,看不惯笨人做事,凡是我做的就一定要尽全力,要出彩,总在思考如何把一个事做更好,把文章写更精彩,哪怕一个用词,一个标点。因此而出类拔萃,安身立命,在行业有一席之地。但也因此一次次累倒。这就是我,别说改变,就是察觉也很难。迷在其中。
( z, g$ W5 h6 \ \, Q a
, ?, r: O ]2 Z$ }8 c$ d也说不出为什么,但当时一下就意识到,我必须要变了。高老师就是那种,你一见到就觉得如沐春风,你叫出“高老师”这三个字就带着满心欣喜和感恩,愿意完全托付身心的那种人。他直接,不回避,尖锐。我对人通常也是这样态度,现在面对同样态度来对我的人,感觉好。) P; S' B; q+ C' o" @( n& U4 K5 O# }
& Z ~1 S/ o9 h# [* [
终于有人一语道破我的病根。而且他正在帮我。3 K. h) j9 r, ]7 z5 j5 `
7 J: ^6 P; \. d8 o
就是在见到高老师5个月后,2012年8月,我从一家海外上市公司投资策略总监的职位上离职了。这在旁人眼里是个好差事。我也离开北京,去南方小镇上买了套房子住下来。那里山清水秀,蛙叫鸟鸣。这也是我“自媒体”的开端,一个自由而不俗的生活的开端。那是后话。这一步走对了。
* n. H+ ~! N3 k& L' ?) ~0 ^5 k2 P& F! b+ ?# Q( G( T1 {
导致这个结果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那句赤裸裸的话,“你为什么不能就傻傻的活着呢”。对此我做了超越以前的反思,然后决定“放下”。
6 G0 {, L6 W7 t o3 ~
( C% n! a9 x! l9 p' K H3 w那一年里见了高老师几次。每次都是摸完脉后,直接说出那一句插进心窝子的话。有时我马上就哈哈大笑,就像全身通电般,爽透。我一直都偶尔会回味这几句话:
# k8 D% }5 r& m9 Y7 H% y, q! U3 S0 ], b8 k% w9 D
“你能不能不要对牛弹琴?这样会反而被牛伤到的。”5 z6 _, D. I" L- J) X
, n+ l6 B8 `) D$ n“你看得开了,醒了。但正因为醒了,看得更真实了,反而更累。要再放下。”
, o% F( Z( O: z8 U( m/ @7 g5 G2 U* R0 A4 d
“你又在想开疆阔土,劳神了。”/ P N& x( @3 _7 E3 V4 x
: S/ }3 |) k- i$ O
“你现在有了些定,但还没有慧。聪明不是智慧。智慧里有更多的宽容,更少的私心。”
, b" S6 ]' ~ T' T7 O8 P& P$ M
- w8 w: T1 X5 |( u, _8 T, `这样的老师,有如黑夜里的指路明灯。父母给我生命,老师给我慧命。没有慧命,生命就是漆黑,没知觉,就算有了点小知觉,也是求出无期。- d5 Z4 [4 K+ Y O$ { [' N
: O6 U) ~ h8 E" |9 U
说说高老师。之前就听介绍的朋友说,他是个“开悟”的人,是借助《道德经》开悟的。什么叫开悟?我也不说不清楚。但从他对我说的那些话,能大概感觉他的境界。. K/ f; t8 s+ K
( y- M6 @# d6 F$ i
一次那个朋友睡觉失枕,一边肩膀动不了。高老师从身后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肩膀,立刻就松了。一次我重感冒,喉咙堵,痛,唾液都咽不下去。高老师就在桌子那头,用手隔空在我胸口比划了几下,说“你再试试”。我扑通一声,一口水就下去了。后来问朋友,这是什么“神通”?朋友说,其实这只是中医的普通治疗手段,叫“气机”,成熟的中医都该会。/ y' Z0 Q, X& i* k) c! H
+ Z7 A# \+ K' c4 [$ ~; f' S
高老师早年学医,年轻有成,在小地方有名。后来为更上一层,辞了工作,整4年到处拜访名师。但4年下来,发现一无所获。于是就把自己关家里,3天没出门,坐在床上想,为什么会这样,把过去30多年所作所为一件一件在脑袋里细过一遍,满身大汗。从那时开始,高老师就“悟”了。
3 C, H a$ a+ V1 U9 m q8 ^" v! m: l# L6 I0 i
那几天的悟处就是,自己过去太聪明、计较、太想成事,是个斤斤计较、自以为是、恃才傲物、不宽容、不尊重人、急性子、焦虑毛躁的人。有聪明,无智慧。正是这些东西阻碍自己。把这些东西悟出来,再换番心态,去包容、关怀、体谅。那之后,高老师的医术一路精进。+ l+ P8 S& [4 `% @
) C. o& d! h8 |6 l1 N2 L
之前只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那一面,后来补齐了“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这一面。才成就了一个圆。1 B( F6 T: r' r( @
% g9 ]% _" l* J. W6 Y; V
高老师说,那时就悟到“傻活”这两个字。所谓聪明人,做事常过激,但过犹不及,所以,我不是一定要帮到别人,但若有哪怕一点帮助,就会发自内心的开心。高老师说,他对我的病情一语道破,其实他自己曾就是那样。4 |5 B# U v5 ]6 ?" o
0 w" E$ f6 ~ p有次高老师提醒一个女病人相同的毛病。她是个佛教徒,发愿做善事,但因此很劳神操心,快把自己累垮了。高老师劝她“傻活”,但她觉得为善事可牺牲自己,这样值得,舍小我成大我。高老师说,我就不会这样做,若这个愿实现了,心里难免生出贪心,反而不美。做善事也要顺其自然。0 X% a3 z# c$ S! {4 l u
4 b+ _+ h" d' b$ Q/ t后来看到净空法师说过类似道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随缘不攀缘,攀缘是执着,执着哪里会开悟,随缘才自在。他还讲过一个典故。8 E- ?# }; f( G8 l
$ X! L2 a. @% i- ?
古时有个居士,唐蕴,得了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他家里富有,开悟后,就把家产换成财宝,放到船上,把船开到江心,给船砸个洞,沉到江底。有人问:你为什么不把钱拿去救济穷人。唐蕴也正等旁人来问这个问题。他说:好事不如无事。1 k$ b" z+ D9 b6 w" O
6 t5 U) o; [3 j/ B# M7 q
耶稣有个类似典故。在一个信徒家,信徒拿珍贵的香水倒在耶稣脚上表示倾慕。犹大就喝止,说该拿香水换钱去救济穷人。耶稣说:穷人永远都在,你可以去帮他们;但我不是永远在这里,让她做想做的。犹大攀缘,耶稣随缘。
- ^, {% B: w, F# S% n$ y! V+ o8 E2 v1 c& ^- ~
% ~3 c5 N, R* u4 Y- \, V+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