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52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晋江各大宗祠(不完全)收录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3 01:4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盛开 于 2009-6-13 01:50 编辑
5 u  s5 b; A6 c( e& A/ a* I
) c$ I5 c5 k# ~$ k/ u  w晋江各大宗祠(不完全)收录集 {续集}
( P0 B+ w; d! K4 X- {http://bbs.mtw168.com/thread-11241-1-1.html$ @% E% q% l: s
晋江钱仓姚氏宗祠 % i( h+ Z0 h2 A* j3 O

; G+ J; @3 q* |  d+ g# n5 N+ \3 P5 ]$ a
姚氏本源出自虞舜大帝,子孙承天逡发,瓜衍椒绵,蕃播昌盛,遍布海内外,姚氏入闽 ,始于初唐、主要是以从戎,仕闽,自然移民等方式入闽,星罗棋布,支分派别,根据〈福 建通志〉〈闽书〉〈福州府志〉等记载,自唐至清以来,姚氏入闽为官有二百二十多人,其 中大多秩满还乡,少部分随职落藉任所,蕃衍后裔,其分布板块。主要有漳、厦、福州地区 ,闽东九县、莆仙及闽北之顺昌、浦城、闽西客家姚氏、源于莆田。以下依入闽时间先后,概述源流。8 t3 v, c( A, e

% ~  F8 ^" U  \0 O   
入闽第一人是河南固始姚廉洁。  唐高宗李治总章二年(公元669)武则天垂帘听政,命河南固始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部 领军征闽南、镇压"蛮獠啸乱"失败,其兄陈敏、陈敷组织固始军校58姓驰援,不料在赵闽 途中病卒,凤仪二年(677)四月,陈政亦卒,陈政子、陈元光时年仅地十岁,代父统领士卒 征讨,经九年苦战,终于平定"蛮乱",武则天垂拱二年(686)陈元光报请朝廷辟漳州郡, 武则天敕准,陈元光为首任漳州刺史,进封颖川侯,府治在漳浦县,当时随陈氏父子入闽者 ,有光州固始人姚廉洁,时任"府兵队正"贞元二年(786)府治从漳浦迁龙溪(今漳州市,这 是见诸志史之姚氏入闽第一人,其子嗣散布在漳州,厦门及台湾。
# k- Q  {# Q7 C7 ~- X) x/ J* G4 l
   
+ v4 F' r$ J% {& N! a4 l% X" W   
入闽第二人姚仁访,唐天宝间任建州刺史〈福建通志〉籍贯,子嗣不详。

. W4 |% B  R; ~; ]0 B6 S1 e8 v1 n
   
入闽第三人,是河南硖石(今三门峡市硖石〉姚启,祖吴兴武康人,唐僖宗光启元年乙巳(88 5)姚启卅一岁,以礼部员外郎,朝请大夫衔,从长安进莅福建,辅佐福建观定使陈岩治理历 经黄巢兵燹之后福建,陈岩卒,王潮,王审知兄弟自泉州发兵攻福州城,陈岩妻弟都将范晕 拒潮,经一年苦战,城破,范晖被杀、姚启逃遁浙江温州府平阳县,其弟四子姚廷义于伪闽 王延钧朝擢任盐铁副使、通政大夫,驻宁德白鹤盐场(今宁德樟湾乡一带)闽国上,辞官隐居 福安东蜀(今湾坞,杞湾一带)松源,其后裔分布闽东九县,福州十邑及台湾省。

  M/ @* W; Y; I4 m3 K7 C, p& t9 N5 B( Y( C
入闽第四人,是姚天明,天明避黄巢乱,自河南光州固始南迁,唐昭宗乾宁初(894)以明官 奉礼郎进莅侯官县尹,秩满择址福蒲交界之韶溪〈今莆田涵江〉居耳,后裔分布莆田、仙游 、泉州、晋江等地,与姚天明同时迁入者,其堂弟姚凤,居莆田八埔尾,分布南安、永春、 安溪、仙游。姚姓是个名人辈出的姓,科第跻显,仕宦济美,有鼎鼎重臣,有封疆大帅,有帝王将相,彪 炳青史,班班可考,不胜悉记,根据中科院遗传研究所人员,杜若甫,袁义达统计,姚姓人 口居当今中国100大姓的第64位。; I0 \2 F+ v' g  R% W

) ~/ f4 |& N& x% P
据韶溪李房姚氏族谱:自舜帝历传至116世朝珍公随父永春令,避乱从居南安八都湖山洋坪 为肇基祖也。朝班公住永春肇发,经历未详,待考。  0 a) C4 J1 i3 o/ |; h

- ^& Z6 ?+ J4 @# W0 c8 h9 c, W9 D
, H: E( ?6 @1 {0 e. j1 D, R
   
肇基湖山洋坪朝珍公第七世孙,是圣祖第123世孙寿昌公,生有三子,长曰添荣、次曰 添华、三曰添贵公,长子添荣往十三都,任开化县左都督、(据湖山洋坪谱载)后经历来详。 次子添华住安溪任安溪县儒学。三男添贵,于明靖闽到南安五都下溪肇基,为霞溪开基祖也,明间输票纳监广东,广州府正 堂,到任经历未几而卒,娶妻黄孺人,棺葬六都溪尾埔林。
5 _6 T- i4 H( }/ o( \$ _* d4 P" z重华舜帝纪 念堂
. \  `" F5 U8 g" y# D: B+ x: }3 A7 l$ @; U

1 q" n& a9 l5 x% Y: G: w) o+ O
闽南与台湾有一句相同的姓氏谚语:陈林半天下。意即陈、林两姓在地方占的人口比例最大。其实,陈氏不仅在闽台,就是在国内也是一个大姓。宋《百家姓》中将陈姓列为第10位。现约有人口6500万人,占全国人数5(一说有7000万人,占全国人口68),按数量顺序排列于第5位。) X' P+ {- E2 K( ]& C+ u  L8 o
陈氏出自妫姓,是舜的后裔。据有关史籍记载,舜的后裔有姚、幕、妫、虞、舜、司徒、濮、仪、蒲、直、柄、陈、胡、满、敬、爰、袁、辕、援、招、偃师、颛孙、胡非、孙、占、田、穰、东郭、胡母、靖、陆、尝、法、第八、第二、第五、车、王、舀、苟、圭、迷、负、夏、研、梧、登、比、癸比48(一说有56)。闽南地区以及华侨最多的东南亚地区,则以当地常见的陈、姚、虞、田、袁、胡、孙、王、陆、车10 姓,或姚、陈、虞、胡、田5姓互称宗亲,结为妫油宗亲会。
" z6 U( W, T/ O( `) H! R: H* J& H' S晋江陈姓分布极广,金井、陈埭、磁灶、青阳、永和、英林、池店、紫帽、东石、深沪、内坑各镇多有陈氏聚居的村落。清代名御史晋江人陈庆镛曾述及:吾陈人闽,据大成谱凡四派:其一始自晋季方公七世孙迈,假福建节度使,居莆仙是也;其一始自南朝伯恭、叔卿、叔文、叔俭四兄弟,封闽,居福州、泉州及建安是也;其来自唐者,一元方公十世孙政,镇守漳州,其子元光世袭为刺史;一太傅公邕,人闽建南院,厥后翻居莆阳,洪进居清源,皆其裔。四派门第各相当,枝叶自蕃衍。虽然陈氏各派人闽时间不一,派系不同,然而提到他们的共祖虞舜,都没有异议。历来泉南陈氏各乡村,将一幅古代舜帝的画像当作圣物,每年卜阄轮值保管珍藏,逢农历四月十五日舜帝诞辰祭祀时,方可把图幅打开一半,供众人瞻仰。还传说,每年虞舜生这一天总会下雨。可见晋江一带虞舜崇拜已历年久远。
# A, x( c: d# c2 H舜帝是中国上古三皇五帝中的一位,以倡导仁德孝道治理天下而得名。他出生于姚墟(今河南濮阳县),以姚为姓。因生来眼珠有两个瞳孔,故取名重华。其父名瞽叟,是个乐工。舜生母早死,父亲续弦后又生下一个叫象的儿子。也许为了财产继承的关系,继母和象对舜很仇视,总在瞽叟面前说舜的坏话,以致瞽叟也想把舜害死。有一回,父亲让舜上屋去修补仓库的顶盖,然后抽走梯子,在下面放起火来,要烧死舜。舜急中生智,双手抓着两顶大竹笠,像鸟张开翅膀那样往下跳,结果安然落地,逃过了一劫。又有一回,父亲让舜去挖井,舜多了个心眼,预先在井边掏了个洞,当舜挖到井底时,瞽叟和象往井里抛下土石,想砸死舜,舜赶紧躲到井旁的洞里,又逃过一劫。尽管他多次遭父亲毒害,却能不违孝道,反而更小心地检点自己,谨慎地伺候父母,善待弟弟,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他们,由此他的孝义闻名天下。那时治理天下的帝王是尧,他即位多年,年纪大了,打算把天下禅让给国内贤能的人。于是臣下推荐了舜。帝尧就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与舜。并让几个儿子与舜交往,由此来观察舜的行为。舜从姚墟迁居妫钠躬耕于历山。原来那里的人们常为争夺土地而相互侵扰不已。舜来到以后,用仁让的德行感化了当地的人,使大家懂得尊让,和谐地生活。舜又往雷泽捕鱼,也一样把仁义之道带给那里的人。舜还在黄河边上制作陶器,教人制出又精美又实用的器皿。因此,人们总喜欢聚集在舜的周围。他居住的地方很快就发展成为城邑。帝尧经过多年考察,认为舜确实可以接任治理天下之位,便让他摄行政事。舜选贤与能,任用才德兼美的八恺八元作治理天下的助手,以政养民。同时提倡教化,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作为教化的准则。并大力惩治凶恶贪邪的四凶。终使天下得到大治。舜六十一岁时,帝尧便正式把帝位转让给他。舜执政到百岁之年,还亲自到南方去巡视,不幸逝于苍梧,人们将他的遗体葬于九嶷山(今湖南宁远县)
+ ]; ~* z* ?* [  l( g3 r8 u舜在世时,言传身教,传播仁爱、谦让、勤劳、孝道等传统美德,不仅教化国内人民能知礼义,移风易俗,而且施行道德,使四夷受感化而归服。因此,历时数千载,舜帝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虞舜故里姚墟、瑕丘、雷泽、历山(在河南濮阳),舜南巡经过的舜江、舜山、舜井(在浙江上虞),以及他的葬地九嶷山至今都留下不少古迹和舜的传说。九嶷山舜帝陵更成为历朝帝王祭祀朝圣之地。舜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一种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 S! j7 c) z( y' K/ b虞舜的传裔历来以至孝笃亲作为祖训。更以此为名成立宗亲会,以弘扬祖德,呼吁伦理社会,联络宗族情谊。早在1900 年,侨居美国的舜裔陈学程就在华盛顿倡立纪念舜帝的亲公所。随后,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陈姓族裔,相继成立各种不同名称的舜裔宗亲组织。 1979年香港至孝亲公所举行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时,倡议筹备召开国际舜裔宗亲大会。遂于19828月在香港主办首届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国际大会。此后又先后于中国台湾台北、美国屋仑市、美国檀香山、中国香港、菲律宾马尼拉、中国台湾台北、泰国曼谷、马来西亚云顶高原一吉隆坡、菲律宾马尼拉、中国台湾台北、中国香港、中国河南长葛、中国福建晋江、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芭堤雅一曼谷、菲律宾马尼拉、印尼北棉兰市召开国际会议。至2005年已经召开了19届。几乎每年举办一届。会议以至孝笃亲,承传孝道,发扬祖训,团结宗亲,联络友谊,促进商贸,谋求发展,世界大同作为宗旨。借海内外舜裔对祖德宗功的敬仰,对血缘亲情的眷念,对宗族群落的依附的感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 `8 n) r' f! {! Z+ D) u$ ^/ s1993
年,旅菲侨胞、世界陈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会长陈炎水倡议在泉州创建纪念舜帝祠,得到闽南及侨居东南亚众多舜裔热烈响应。同年由泉属各县市舜裔代表在石狮港塘、安海后库集会讨论并通过决议,发动各地宗亲出钱出力,于1996年择址于晋江罗山社店,建造泉州重华舜帝纪念堂。     晋江罗山又称罗裳山,与清源山、紫帽山、朋山并称泉州四大名山。罗裳山东侧玉髻峰下有画马石,相传唐诗人罗隐画马于山石,神奇变幻,是一处有名的古迹。山间还有龙湫六井,方志称:有在高原者,有在平地者,泉脉相通,汲一井则诸井之水皆动。时有龙起其间。耗资1000万元、占地60余亩的舜帝纪念堂就建在这座钟灵毓秀的罗裳山南麓。     从晋江高速公路连接线上拐向社店村北区,沿村道盘曲而上,来到山边一处开阔的高地。迎面就见到宏伟的纪念堂围墙大门,一列5个石建圆拱门次第排列,中门最为高大,上筑盖红色琉璃瓦重檐歇山式亭顶,门额横书金字泉州重华舜帝纪念堂,门柱镌联:五千年文化真传至孝;亿万里江山尽是笃亲。" D* ^5 R9 B" m4 z4 G7 x- h: v  n
* \3 g& R" R  l/ [* ~$ G; Q
泉州重华舜帝纪念堂匾、联皆出自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手笔。旁门比中门略低,上亦起盖单檐歇山式顶,镌有名家楹联。门侧红砖围墙,上盖绿琉璃瓦顶,势如长龙腾跃,环绕着依中釉线建成的一层高似一层的殿宇和大片广场绿地。

! w. }- [1 ?9 B, ]2 M& {% ]进入山门,第一眼就会让广场中的大型石雕像吸引——一匹壮硕高大的石象,高扬起鼻子,挺立在花圃中,它的脚下还雕刻着几只腾跃的喜鹊。大象本是和平宽容的象征,又据民间传说,舜当年在历山耕田,他的仁慈不仅感动了周围的人,还感动了山野中的禽兽,以至连大象也跑来帮他耕地,喜鹊也飞来帮他啄虫除草。仰大象而知天下明德,就是设计这尊象雕的用意。绕过石雕,有一个安着白石护栏的…r”型台阶,台阶中间安一堵大型青石,上雕九龙盘曲穿云图案,象征着上古帝王的尊严。迎面高墙上横书崇仰圣德四个大字,是著名书法家陈奋,武的手笔。 历台阶登上第二层广场,这里矗立着舜帝纪念堂前殿,面宽五间,进深一间,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脊,上面堆剪着飞腾的双龙,轻灵的卷草。前廊立一列8根青石透雕盘龙柱,台阶前安一对雄壮的青石狮子,气势十分宏伟。殿堂中安放一尊冠冕整束、手执玉版肃立的重华舜帝铜像,高288。梁枋间悬挂着天下明德祖德流芳德化四方万民景仰等匾额,俱是由海外各舜裔联谊组织敬献的。殿柱间多镌楹联佳句,如立诚率性修其天爵,居敬穷理教以人伦等,多为国内外知名人士墨宝。$ b: ?% ~, V& K) f5 R' n( v" k3 `
由二层广场两侧台阶再往上,是纪念堂的中殿,又称虞舜宝殿。这也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五开间殿亭,深度四间,比前殿更加壮观。门前一样安龙柱、石狮子,石埕两边植有高大苍郁的榕树,掩映其间,增加几许森严肃穆的气氛。殿堂前面悉安装黑红漆雕花鎏金木笼扇,显得古色古香。大门两侧有学者陈存广手书楹联:卿云烂兮,乱缦缦兮;日月光兮,旦复旦兮。这是一首选自《尚书·大传》的《卿云歌》,是古人歌颂舜帝功德的歌词。大殿正中有3座神龛,塑舜帝重华及其裔孙夏禹时封为虞侯的虞思和周武王时封为陈侯的胡公满。神龛两旁还有无为而天下大治,闻风而四夷来宾。等歌颂舜帝功绩的楹联。左右厅壁上分别绘画着生于姚墟孝悌为心历山耕田雷泽捕鱼河滨制陶帝尧试贤纳于大麓舜践帝位举贤任能驱处腐恶施民教化命禹治水身体力行始倡养老长于音乐赋诗作歌禅位于禹崩于苍梧”18 幅介绍舜帝生平的彩绘。使前来瞻仰的人对舜帝的功德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  除了依中轴线建造的大门、前殿、中殿,纪念堂东侧还建了一座重檐琉璃瓦顶的六角凉亭和一座双层纪念馆(综合管理楼),配以3000多平方米的绿化工程、上下通达的水泥车道,成为一处集纪念性、游览性于一体,饶有文化气息而景色宜人的历史文化景区。被誉为世界中华人文始祖朝圣的一处胜地。
, k% R" I3 H) A5 T" L5 _9 Q2000102527
日,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第十四届国际大会在晋江召开,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代表团近600名代表参加。大会以加强联谊,增进团结,推动合作,共谋发展作为主题。会议期间,代表的瞻仰舜帝纪念堂,联络宗谊,进行虞舜学术研讨,还进行经贸洽谈。主办会议的晋江市虞舜学术研究会更以会议为契机,提出建立世界舜裔宗亲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建议。
/ [2 X% f" S; h# ^: _0 C据统计,台湾的舜裔多达310多万人,占总人数135%,其中陈姓占总人数110,是台湾的第一大姓。因此,在台湾的舜裔宗亲组织分布很广,有设于台北市北投区的世界陈氏宗亲会,设于中坜市爱国路的台湾省陈氏宗亲会,有设于台北市北投、三重市、宜兰市、中坜市、新竹市、云林北港、台南学甲、台中zhong shan路、台南中正路的陈氏宗亲会,设于基隆市的陈胡姚宗亲会,设于嘉义市忠义街的陈姚虞胡田宗亲会。在台湾的舜裔,特别是陈姓,多是泉州、漳州移民的后裔,或奉陈季方、陈伯恭、叔卿、叔文、叔俭,或奉陈元光、陈洪进为祖,而上古的始祖舜帝更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台湾台北曾主办了第三届、第七届、第十一届世界舜裔联谊会国际大会,并积极参加历届大会,倡导民族的团结,两岸的互动。台湾著名学者陈大络教授曾发表《天下无二口.华夏无二国——兼谈CSB就任台湾新领导人》一文,谈到:我们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开拓和平的胸襟,创造统一的契机。开诚相见,共同树立爱家、爱乡、爱国的精神,发扬崇尚统一的意志,爱好和平的美德。我们衷心希望CSB先生,就任以台湾新领导人,不要在分裂与统一的十字路口徘徊,茫然不知所以。您应该毅然决然,允宜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认定两岸的中国人,都是手足兄弟,都是骨肉同胞。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同心同德,共同创造和平的气氛;矢诚矢勇,努力促进统一的大业。这位陈氏宗长的话是如此言正词严,语重心长!2 S6 G) y, J3 Y2 {# G
在世界舜裔联谊会第十四届国际大会上,晋江市虞舜学术研究会倡议:成立世界舜裔宗亲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以联系海内外赞同祖国统一的华人华侨及其社团、宗亲组织、港澳台同胞,共同推动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科教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加快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一建议得到与会130名台湾代表在内的全体大会一致通过。孙zhong shan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博士在大会上作题为《加强孙zhong shan思想研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演讲,强调:台湾搞独立,只有死路一条。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同胞同祖同宗,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两岸分歧的解决,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和谐相处,要依靠正确的方针,那就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的陈大络先生则发表《以宗族的亲情,启国族的融合》一文,深情地说:“……现在仍是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迥的状态,假若他日人人得偿还乡扫墓的愿望,这该是多么的欢颜。欲达到此种的目的,也唯有先以至孝,安定天下黎民的秩序,次以笃亲平衡两岸黎民的心理。说到底,今日海峡两岸的关系,还须要五千年前老祖宗倡导的至孝笃亲伦理来维持。舜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此又可得到证明。

- `! f/ J# K4 D: @  @0 n; D9 G( P7 \! V( _4 Y
桔里姚 氏家庙
, K# g6 h8 Y  U$ r
8 d, z& R5 Y% `3 V
姚姓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姓氏,相传为上古时五帝之一虞舜的传裔。" u4 w( _0 P8 H. U+ h3 i; q7 N
虞舜为黄帝八世孙,诞于姚墟(在今山东省濮县南),以姚为姓,因生成目有重瞳,故称重华。天性孝悌聪明,顺天之义,知民之意,仁而有威,惠而有信,修身而抚教万民。帝尧闻其孝德,以二女娥皇、女英嫁之,使九男为伴以观其行。舜耕历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郡。舜教百姓耕种,二妃教妇女织布,一方百姓丰衣足食。尧经多年的考察,终于将天下禅让给舜。虞舜61岁承践帝位,建都于蒲坂(今山西永济县),日有虞氏。以礼乐德行教育百姓,感服四夷。在位39年,得享太平盛世,人称尧天舜日。舜的后裔亦因祖德受到尊重,先后有60 世受封诸侯国君,计享位达1974年之久。著名的如夏禹时封为虞侯的虞思和周武王时封为陈侯的胡公满。传裔分姚、虞、胡、田、陈等48(或谓56)。到汉代,姚姓已繁衍为中原大姓族之一,较多聚居于吴兴、南安二郡(吴兴郡相当于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南安郡相当于今甘肃省陇西渭水流域)。所以姚姓既有以吴兴为郡望的,也有以南安作为郡望的。; I; @8 s7 q& p* x. ~& e0 e
据晋江姚氏族谱记,西汉昭帝时有材略大将军、拜大司农田延年,因坐罪自刎。其子渊,逃往江南吴兴郡,改为妫氏,卜居灵溪之涯。其孙平为溪翼州刺史,始後姓姚氏,为吴兴郡起家之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9-6-13 07:02:49 | 只看该作者
晋江各大宗祠芬芳争艳!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09-9-1 13:05:11 | 只看该作者
自从在姚氏宗亲网上发布”关于发贴准则“告示后,对于一些违规贴子执行屏蔽或者删除操作以来,姚氏宗亲网的网络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某些恶意违规发帖者仍不听众劝告,一意孤行,仍不接受教育和劝告,坚持滥发违规贴子,给姚氏宗亲网带来了不良影响,干扰了广大姚氏宗亲的情感交流和网站的正常运行。根据广大宗亲一致要求和愿望,网站管理团队决定:从九月一日起,对于一些违规贴子执行封闭”IP地址或者“禁止发贴”的操作,敬请广大宗亲给予理解和配合!并请大家给予支持和理解。在此,特别再次申明几点:3 V+ G: ?8 X5 Y& X6 X* x5 s% l
一,发贴者必须使用姚氏真实姓名,否则管理方有权执行相关操作;* w# ~; ?) C2 L, g( q
二,发贴者必须肯有姚氏宗亲身份,否则管理方有权执行相关操作;
# y5 J  |6 \( I3 P7 w! k三,贴子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和姚网的有关法令法规以及相关准则,否则管理方有权执行相关操作;
0 y( H2 |9 J, g  t+ [8 G四,发贴者在线时间必须是“在线时间一小时”者,否则管理方有权执行相关操作;1 l& G+ u3 ^7 }, ?1 s' A
五,相同内容的贴子重复发贴次数不能超过三次以上,否则管理方有权执行相关操作;4 O! C' ~6 s: C, e8 y; o) n
六,贴子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姚网不承担一切法律后果和责任,否则管理方有权执行相关操作;1 _4 I7 A+ W2 i. Z
  以上各条,仅对广告和相关信息有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3 16: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