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3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蒋介石的二夫人姚冶诚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3 20:21: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c, u1 G0 \$ d9 f      姚冶诚何许人?是大名鼎鼎蒋介石的二夫人也。1927年,蒋介石为了获得国内大财团、即江浙财团的帮扶,巩固其统治地位,决定与宋氏家族联姻。在这之前,蒋介石必须与前三位夫人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离婚。一经确定,蒋介石便在上海、宁波等各地大报上刊登离婚启事,声明今后这三人的一切行动均与蒋氏无关……
; V" ?+ y$ D. f" A: Q/ m* `- C7 T8 K1 f
  有关姚冶诚女士的生平,曾有不少传闻。据说,姚冶诚小名阿巧,出生在江苏吴县冶长泾河北古老的南桥小镇上,后又迁居冶长泾河南的庄浜乡。父亲名叫姚阿宝,小叔名叫姚小宝。姚家祖籍安徽,兵乱中逃难迁移江苏,历经数代,族谱称谓是吴兴郡南熏堂。阿巧是独养女儿,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幸父母早故,生活无着,依靠叔叔姚小宝为生。暑来寒往,阿巧出落得十分喜人,虽称不上是绝色佳人,却也生得明眸皓齿,面目娟美,皮肤白皙,修长适度,体态丰腴。加上她心地随和,聪明能干,做得一手好女红,青春妙龄时备受女伴的钦羡、小伙子们的青睐。阿巧到及笄之年时,宝叔膝下并无所出,就将侄女认做自己女儿,准备赘婿成家。漕湖畔上方港村的沈天祥三兄弟子嗣众多,世代以种租田为生,生活拮据。姚宝叔托人介绍撮合,沈天祥同意将次子沈天生入赘姚家,沈天生随即易姓叫姚天生,与阿巧婚后夫妇感情尚好,双双去沪谋生。姚天生在西藏路八仙桥一带跟随叔父奇祥、云祥从事殡葬、脚力等体力劳动。姚阿巧则去做娘姨。这时的姚天生生活较富裕,常到浙江路宁波路口朝阳楼吃茶,吸鸦片烟。他渐渐地染上了这些恶习后,既花尽了血汗钱,又耗身损志,喝醉了酒,稍不如意就对娇妻阿巧拳打脚踢,毫无怜惜之情,由此夫妻感情日益恶化。随着烟瘾越来越大,姚天生入不敷出,终于穷困潦倒。后来阿巧到上海五马路群玉坊的一家堂子里做娘姨(又称大小姐),那爿堂子只有一个“先生”(对高级妓女的称呼,这种妓女能吟诗作词、弹唱应酬,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两个娘姨服侍她,阿巧负责管理“先生”的衣物首饰,为“先生”梳头,并做执行客人等轻巧活,俗称“细作娘姨”。 ' `* h% f+ s& G

6 r6 S0 f0 g1 p  @0 _, k话虽这么说,蒋介石也确与毛福梅、陈洁如断绝了关系,却与二夫人姚冶诚藕断丝连,甚至“金屋藏娇”,恩爱有加。 这是为什么? 8 S, J$ \0 n) s/ K; S- m8 j
% \/ D8 |$ l  m$ f: H& t* T" y
患难之交 : w9 g4 E/ p. S* z: W
1 n( b. x+ E0 `" j" Q5 [" W
  原来,蒋介石与这位二夫人有着一段为常人所不知,非同寻常的交往。 * A' H- W3 x0 x1 P0 y* O

. K+ B9 \& n3 v, d  早在1911年,蒋介石参加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蒋介石一直在上海、杭州一带活动。他当时在上海的革命党首领人物陈其美的领导下展开地下工作,如帮助陈其美营救被关在监狱里的同盟会骨干张恭等人;秘密谋划惩处出卖张恭等人的叛徒刘光汉、何振等人;在上海招募士兵,成立革命军沪军第五团,并由蒋介石担任第五团(该团后改编为步兵第九十三团)团长等等。由于蒋介石的地下工作过于频繁,接触的人员又多,终于被当局所察觉。当局决定对蒋介石等人进行了暗中盯梢,一旦发现便立即逮捕、处置。
% |4 v: [. A  x" N$ D1 z
; ^' ?' y/ [. Y, S2 n  t) m& z2 I  有一天,蒋介石外出活动,突然遭到追捕。蒋介石匆忙逃跑,他东躲西藏,与追兵们捉起了“迷藏”,却始终也甩不掉“尾巴”。就这样,一直相持到天黑。这时,蒋介石躲进了一条深巷。他见有一座深宅大院,便攀墙跳人。当时,追兵们已经赶到,突然不见了蒋介石的踪影,便挨家挨户地砸门搜查。形势十分严峻,蒋介石几乎成了瓮中之鳖。   
" b8 P1 y  A" G
* N5 G4 W8 Y$ M( |# F  蒋介石跳进大院,才发现这里是一家妓院。心急慌忙之间,他跑到后院,推开一间房门冲了进去。只见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从容地站在面前,蒋介石来不及多讲原委,只说后有追兵,要躲藏一下。那女子不由分说,连忙将蒋介石带到里屋的大床后边躲藏起来。那女子则不慌不忙地从里屋走了出来。
& }  L) D" B9 d  t! d4 R# |
. h' ?7 t% V0 ]" O6 c. [  这时,追兵已用枪托砸开了院子大门,闯进来满院子乱翻,一间间房间搜查。查到后院的那一间时,只见那位好看的女子笃笃定定地迎上前来,毫无惧色地回答追兵的盘问,还镇定自若地领着二名追兵察看堂屋和房间,竟然并不费劲地将追兵们打发走了。
3 q( W4 f: v; I3 d: }+ w; _' J7 a' e& ~
  追兵们走后,那女子掩上门,唤呼蒋介石出来。惊魂未定的蒋介石这才从床后爬出来,对救命恩人连连道谢。蒋介石深深敬佩她临危不惧和镇静自如。询问之下,才知道这女子名叫姚冶诚,是苏州人氏。
1 e; V' p0 e* T7 I) F
( F0 _0 W; m! P, F4 |4 J  事后,蒋介石得空便来姚冶诚处会面。这样一来二去,两人之间便无话不谈。原来姚冶诚出身在苏州的一个南桥小镇上。她自幼父母早逝,由亲叔叔扶养长大。早年,姚冶诚嫁给姚天生为妻。婚后,夫妻双双到上海来立脚谋生。这个姚天生没有什么本事,在西藏路八仙桥一带帮人家干干抬轿子、扛棺材等粗杂活儿,捞点“外快钱”。姚冶诚则专门在妓馆里做娘姨。小夫妻两人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却也还算过得去。
) O8 A3 U8 ?# G7 }; B0 O# q( a) Y
9 d0 ^. ]& ^6 [- A1 F  可是,姚天生不学好却学会了酗酒、吸鸦片,久而久之成了恶习。姚冶诚规劝他,他非但不听,还时常对姚冶诚拳打脚踢。日子一长,夫妻关系每况愈下。最后,姚冶诚实在忍 受不了姚天生的凌辱,终于断绝了夫妻关系。
6 [* w$ o. k2 ]$ o) Y
; V6 O! i5 C& T" Y  不久,姚冶诚就到叫“群玉芳”的堂子里做娘姨。因为姚冶诚心灵手巧,很得管家的赏识,很快姚冶诚就不再干粗活,而专门从事管理管家们衣服首饰、梳头盥洗之类的“细活”,故而姚冶诚又有“细做娘姨”之称,还被管家取了个花名叫“怡琴”。
) ]( _8 \% q8 b
, V. m/ K& l2 f  蒋介石与姚冶诚之间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弥深,终于结成了鸾凤。
# z; t0 p/ m' w5 l. u. e) J% \) o
  自从姚冶诚追随了蒋介石后,便一心一意扑在蒋介石身上。她甚至把自己节蓄下来的“私房钱”资助蒋介石。蒋介石始终对姚冶诚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十分尊重姚氏,他常常念叨:“如果没有姚氏相救,我蒋介石决不会有今天……”
" _: ]5 y; S& v& q) r4 F; T# j& ~8 Z/ c/ O- }
  辛亥革命后,蒋介石积极参加反袁世凯的护法斗争,经常长途跋涉,奔波于日本、江苏、浙江与山东等地,踪迹不定,生活时常没有着落。为了不让姚冶诚吃苦受累,蒋介石亲自安排姚冶诚到老家浙江奉化与母亲王采玉同住一起。   
: _. Q; m% i3 p1 y' M0 i) E" p& s5 H7 v
  在溪口老家,姚冶诚对婆婆十分孝敬,婆婆也非常喜爱这个嘴勤手勤的媳妇。更使婆婆感到欣慰的是,这个媳妇姚氏与自己一样,也是个吃素念佛之人,这自然会平添了许多共同的语言。在这个家庭里,姚冶诚对蒋介石的发妻毛福梅也是极其尊重,对蒋经国也视同己出,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一家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 I% c, w% B( z, Z8 E

& o. a, f+ O  v! D  为了报答姚氏的恩情,蒋介石亲自在奉化请了一位极有影响的先生,这位先生是县里女校毕业的陈志坚,专门教授姚冶诚识字习文。姚氏也极聪慧,很快便识了许多字。半年后,有长足之进,她能阅读书信和报章上的许多文字了。 ! b, n" P) X- w2 L0 @* W- ]

; M- w1 E  a7 ^苏州“蒋公馆”的女主人
8 j; O5 x& ]0 l8 [% d/ t! y) K$ J# \
  蒋介石为了达到同宋美龄结婚的目的,不得不与前三位夫人离婚。对于这三位夫人的善后处置,也是颇费蒋介石一番周折的。原配夫人毛氏,蒋介石考虑到她是家乡人,又与蒋母相处惯了,所以仍旧让她留在老家丰镐房。三夫人陈洁如也是苏州人,为了避人耳目,蒋介石给陈氏一笔巨款后,便让她乔迁美国居住。惟独对于二夫人姚冶诚,蒋介石则作了特别精心的安排。
  |) J; p0 M( }5 T3 i' w
! g  E. j( `7 h9 J  为此,蒋介石将姚冶诚连同儿子蒋纬国一起嘱托给留日同学吴忠信(曾任贵州省主席),让他们从上海移居到苏州。   5 {0 p. T& W/ D; I/ C  `2 l1 v
1 U( C* Y/ N+ ]& i' m
  当时,和姚冶诚一同迁往苏州的,有蒋介石的胞妹蒋瑞莲一家人,还有从宁波跟随而来的家庭教师陈志坚和张家瑞。由此,足见蒋介石对姚冶诚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 K6 ^' x/ G2 }5 Q, f' S" L/ I/ Q$ s; y/ b, S9 R) B6 F5 t
  到苏州后的初期,姚冶诚居住在吴忠信的家里。姚氏觉得这非长远之计,何况又有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便想建造一座宅院。姚氏亲自察看地势,在苏州南园的蔡贞坊巷看中了一块地皮,这里闹中取静,环境幽雅,实在是建造宅院的好地方。 % H' `4 }; G  U5 G9 G+ x
8 t1 R) }. ~% Q7 u3 ~# Q
  蒋介石得知此事后,连忙派亲信颜芝卿操办建造宅邸之事。这个颜芝卿是清末江苏省督抚程德全的幕僚,为人忠厚老实,办事泼辣干练,深得蒋介石的信任。在颜芝卿十分用心的督办下,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即于1929年,苏州的“蒋公馆”便告落成。
) U% m8 e* \( e! ~  i
, b1 t* Z; S) A  这座“蒋公馆”占地十余亩,耗资达二万银洋,负责施工的队伍全是宁波帮匠人。“蒋公馆”实际的建筑面积有一千四百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幢三层三开间的青砖楼房。底楼中间是宽敞明亮的会客室,东厢房是书房兼休息室,西厢房是西餐厅和食品室。二楼全是卧室。三楼的房间因比较低矮,但由于通风而干燥,便用作库房,存放箱笼、杂物、书画、衣料之类的物件。主楼的建筑材料均选用上等材料,楔口地板,柚木护墙板,楼梯则平坦而宽敞。主楼的北面还有一幢二层的红砖结构楼房,称之为北楼,主要是女佣们居住的地方。宅院的厨房和餐厅也建在那儿。宅院的东面有平房三间,是姚氏念经诵佛的佛堂,姚氏每天都要手持佛珠在这里烧香敬佛。另有几间平房是男佣们居住的地方。整个公馆由高大的围墙围住,大门在蔡贞坊巷内。平时,门口大门紧闭,并由苏州警察局专门派两名警察值班守护。
, \  N' W/ J* V* H* n) V' O3 ^" j7 ~3 G+ D$ H1 B
  由于整个公馆仿照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馆内假山、亭台楼阁俱全,光大小池塘环绕主楼就建了三个。李、梅、桃、杏、枇杷等果树遍及全馆。这里,春季百花吐艳,夏季睡莲出水,秋季丹桂飘香,冬季则松柏常青。
, K1 E5 e, R3 e+ f
8 P* t1 S9 G" v' l& x# J  人们只知道这里是蒋介石的公馆,但蒋介石究竟在这里露面没露面,就全然不知道了。
3 ]7 P& e. ?6 j! t- Z: L( M. [7 }4 F
  姚冶诚对这座住宅非常满意,日子也就过得清静安逸。姚氏平时很爱干净,穿着打扮也颇讲究。她专门雇用了三个女佣,贴身服侍的梳头娘姨叫新兰,是苏州本地人氏。下厨房做饭的娘姨是吴县光福人,叫阿金。专门干粗重气力活的,如洗衣、揩地板、打扫卫生的娘姨是宁波人,叫阿娥。姚冶诚还特地请了一位当地的私人医生叫庞新声,内科、外科都在行,负责姚氏的医疗保健。后来,此人深得姚氏信赖,便成了公馆里的大管家。此外,公馆里还雇用了黄包车夫、花匠等,共有十多个佣人。
7 z7 a  D5 H$ N) j8 X
& P" X4 \1 `% {! a4 s+ Q  附近的人们都知道这座“蒋公馆”里的女主人,平时,姚氏出门时,左邻右舍都会注意她,只见她面容清秀,皮肤白皙,待人十分和气,见人总是笑眯眯的。逢到菩萨生日或其他斋日,她就让女佣们把菜肴准备得丰盛些,送给左邻右舍尝尝。平时,姚氏也会常让女佣们把煎得喷香的臭豆腐分送给邻居。每逢宅院里的桃子、李子、梅子、枇杷结果后,姚氏会让女佣们采摘下来,分送给附近的孩子们尝尝鲜。
* ?# U) [4 ?/ H( _7 X2 E. L2 a+ D6 ~, s& \6 X
  姚冶诚居住在苏州“蒋公馆”,蒋介石虽然不能直接去看她,但是,经常有书信往返。尽管信中大多讲的是蒋纬国的学业与生活,然而蒋、姚之间却依然情意绵绵,尽在不言之中。有时,蒋介石路过苏州,便会通知姚氏。姚氏连忙带着蒋纬国赶到车站会面。有时,姚氏也会陪着蒋纬国到南京与蒋介石会面。 ( _! n8 H- w4 j$ d7 K
! C. o7 R7 a, ~9 C1 m6 g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姚冶诚心急如焚,生怕丈夫出什么差错或意外。不仅在家中整日烧香,还迈动小脚走到十里以外的灵岩山去烧香。她请求高僧印光大法师为蒋介石斋戒三日,念三天佛经,求佛保佑蒋介石平安返回。后来,蒋介石果然平安返回了南京。姚冶诚欣喜万分,专门派人送重金给印光大法师,请大法师替寺里菩萨添上金身以还愿。从此,姚氏更加信笃佛法无边了。 & k) K. k9 `3 J3 V: X7 @

" K0 b6 U% @2 |9 V- _# h# @0 O  n/ T4 N4 X  在苏州“蒋公馆”,姚冶诚居住了十年光景。
7 `: K5 }8 U( u& q; E3 [" w4 B: G0 a5 @0 v4 y' D; y
' o; g  o# x" o' }9 @6 p# D: 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0:21:16 | 只看该作者
蒋纬国的养母 ; P# l: S' j6 E' n2 r4 k9 k, S
- L! j( ~$ f& p. D! `# g- G4 \
  蒋纬国虽非姚冶诚所生,但姚氏把蒋纬国当成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照护着。早在宁波奉化时,姚氏一眼就看得出来,蒋纬国生得天真可爱,深得蒋介石的欢心。蒋介石经常让蒋纬国骑在自己的颈脖上,一边踱步一边“囡囡”、“囡囡”亲昵地叫个不停。也就是从那时起,蒋介石就将这个儿子托嘱给了姚冶诚,要姚氏好好地抚养幼小的蒋纬国。   
$ o8 n1 `$ T  p0 E! u4 W7 [' f8 k5 `, E) j' w; t
  姚冶诚对蒋纬国辛勤抚育,极为宠爱。蒋纬国在宁波江北岸读小学时,处处由姚氏护着。后来迁到上海殷家居住,又是姚氏亲自安排蒋纬国到当时师资力量极好的万竹小学念书。1921年,蒋介石在广州协助孙中山进行北伐战争,公务十分繁忙,根本没时间回上海。这段时间,年幼的蒋纬国十分思念父亲,姚冶诚连忙写信给蒋介石。蒋介石接信后,速速安排姚氏带着蒋纬国到广州小住了一些日子。
! d: _! e' k- U1 h% U# q6 ]% o  y0 ?/ a, F0 V0 v& Z; W
  姚冶诚虽然对蒋纬国十分宠爱,但处处严格要求,决不允许蒋纬国做出意志衰退、不求上进的事来。有段时间,蒋纬国的古汉语学得不好,想放弃这门学科。姚冶诚知道后,硬是不依。事后,她亲自在苏州物色一位古汉语基础特好的语文老师,为蒋纬国补习,直至蒋纬国的古汉语成绩跟了上去为止。 % W6 v: l" L+ x: V1 `) r" Y3 K  Y0 p
) J/ X( b! ^, R1 _' N5 f9 Q
  当蒋纬国十二岁,以优良的成绩考入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时,姚冶诚自然十分高兴,特地吩咐佣人烧了一桌菜款待蒋纬国。不久,姚冶诚发现蒋纬国与一位叫姚金和的同学往来密切,十分要好,还时常带他一起回家来玩。见到蒋纬国有了好朋友,姚冶诚非常高兴。日子一长,她发现这个姚金和同学人品挺好,便四处打听姚金和的来历。说来也巧,一打听,原来姚金和是自己堂兄的长子,便和堂兄商量,将姚金和接到家里,与蒋纬国同吃同住同读书。放学回来,两人一起做作业,一起玩耍,非常开心。姚冶诚看在眼里也有说不出的舒心。
& f" r# m3 J3 A$ L
2 _; O, q+ A# S* c$ e' J6 O4 n6 i  姚冶诚生怕蒋纬国在上学、放学路上被车子撞伤或被坏人打了,特地雇了一辆黄包车负责接送蒋纬国。有一次,黄包车夫不小心撞了一位老太太,蒋纬国连忙下车扶起老太太,并询问老太太伤着没有,又从身边掏出仅有的两元钱给老太太,对老太太说:“如感到不舒服,可以到南园住宅去找!”当天下午,老太太果然找到南园去了。姚冶诚亲自接待了老太太,耐心地听完老太太的述说,并让自己的私人医生为老太太检查了身体。临走时,姚冶诚又取出二十块大洋给老太太。
4 G9 s# Y; n6 J% n# c
0 q  @7 V2 i1 J1 m8 `7 J  蒋纬国学名“建镐”,因为蒋介石祖上开办“丰镐房盐栈”,为纪念祖业,蒋介石为儿子蒋经国取学名为建丰,蒋纬国为建镐。姚冶诚则经常用这一学名引导蒋纬国,不要忘了创业艰辛,年轻人理应志向远大,踏实奋斗。 ! N7 f5 l- g" ?7 m

3 P8 d8 s8 g: q: n  平时,蒋纬国视姚氏为亲生母亲,十分尊重姚氏。他在学业上刻苦而用功,成绩优良,是与姚氏的教育扶持分不开的。此外,姚冶诚还十分支持蒋纬国参加课外活动,如打球、踢球、田径、演出等。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蒋纬国会邀请许多同学到家里来相聚。对此,姚氏十分欢迎,她总是热情好客,平易可亲,很受同学们的称道。
. \3 \5 e" a+ a3 }1 `3 B
. l9 N7 ^: p5 T* L3 K! O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侵占我东北三省,国难当头,全国各地青年纷纷请求政府一致抗日,并收复东北失地。苏州大中学生也成立了晋京请愿代表团,蒋纬国作为代表也一同前往。姚冶诚认为青年人应当热爱国家,有远大抱负,所以,支持蒋纬国的行动,只是反复叮咛他要注意安全。 . e( u) x9 f9 ~
/ L9 ^2 w  O1 d+ |! D; C
  1931年,蒋纬国中学毕业。举行毕业典礼的那天,姚冶诚作为家长出席了会议,并代表蒋纬国向校方表示感谢。蒋纬国的理想是报考军事学校,然而不巧得很,在他考试前扁桃腺严重发炎,又是住院又是手术,报考军校便落了空。这时,蒋介石和姚冶诚都安慰他,要他先把工科学好,报考军校的机会总是有的。于是,蒋纬国便报考了苏州东吴大学。   
1 O$ m3 s: O: J$ a# P' B5 w% B3 l8 I' {5 E, j3 b
  在东吴大学,蒋纬国先学理工,又学文学,主修政治,兼修经济与社会学。不久,东吴大学要筹建体育馆,又缺少资金,校方便向师生与社会劝募。姚冶诚得悉后,便取出一笔钱,要蒋纬国捐赠给校方。这是蒋纬国以他养母的名义捐赠的。所以,校方将体育馆的人口门命名为“冶诚门”。
. H0 }( Q7 A- }( w. i+ `6 I* Q, ?) B, s9 Q4 a, ?* g2 S
  就在蒋纬国进东吴大学文学院的第二年,蒋介石把蒋纬国送到德国进修。后来,又赴美国受训。
* g2 u' I1 l! b4 M( M% R& Q
1 G) V5 [, @  [+ [' A$ O2 C  1940年,蒋纬国回国后,便担任了少将装甲兵副司令兼参谋长,时年三十三岁。在这段时间,蒋纬国只要一有机会回国或有假期,便会去看望养母姚冶诚。去时,蒋纬国总会买这买那,给姚氏带去许多好东西,把姚冶诚喜欢得合不拢嘴。
$ v1 x. N& h- g* v- J
7 R, q& n8 j( D终老台北
/ H$ P7 w; G7 ?% r7 Y! J* m1 e  p9 n3 E( p1 ^
  1937年年底,侵华日军兵临苏州城下,眼看苏州很快就会沦陷。为安全起见,在蒋介石的亲自安排下,姚冶诚便迁居山城重庆,居住在南温泉。
* F# B7 P4 t4 Q3 d2 @( [
& W$ v* q' X. W( \- P0 l' x  当时,蒋纬国正在德国慕尼黑军校学习军事。从德国回国后,蒋纬国仍旧与养母姚冶诚居住在一起。而蒋介石则以探望儿子为由,经常悄悄地到南温泉与姚冶诚会面。 ! w5 ~5 F+ _- X

) C; f6 p0 X+ s4 z8 ]5 t- [$ M* {  1949年,蒋介石军队兵败如山倒,在匆匆逃离台湾之际,蒋介石仍念念不忘姚冶诚,将姚氏安排到去台湾的军舰上。与姚冶诚一起上舰的还有姚氏娘家亲属,如姚冶诚的弟弟姚明良一家人等。 - Q$ w4 E/ w- |) |& H* ~8 D
* k/ G# w3 i! W2 D
  到台湾后,姚冶诚为避人耳目,居住在偏离台北的桃园。后来,便定居在大溪官邸,成为蒋介石半公开的内眷。   
& b9 p4 n2 R1 F  \5 O7 \, d
( y4 d% k0 K' C- t4 Y- v+ N  在台北,姚冶诚依旧终日烧香拜佛,日子倒也过得清静而安逸。姚冶诚除了同弟弟姚明良一家人常来常往外,最关心她的人自然要算蒋纬国了。蒋纬国在姚氏风烛残年之际,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2 P( c& L" P0 L4 c. i* U+ ]
$ t% o2 X* i" q& y7 m
  蒋纬国的夫人石静宜身患重病时,姚冶诚不顾自己年迈,亲自赴医院探望、安慰,还专门为石静宜拜佛烧香。当石静宜医治无效而逝世时,姚氏悲痛万分,三天没有进食。后来,在蒋纬国的反复劝导下,才勉强吃了点汁液。数年后,蒋纬国与邱爱伦成婚。婚前,姚冶诚反复嘱咐蒋纬国将邱爱伦带回家中。当邱爱伦来到姚冶诚面前时,姚氏左看右看,喜欢得像个孩子似的问长问短,又烧莲子汤,又煮叫化鸡给邱爱伦吃。还非要让邱爱伦陪着,给菩萨烧了三炷清香。   
0 m9 G+ y3 A: H4 q. z$ _# P) u6 f/ d; R9 A5 S! }' d
  在蒋介石去世不久,姚冶诚也谢世人间。现在,姚冶诚居住的台北大溪官邸已改为“蒋公私人资料室”,史家称为“大溪档案室”。
! Z% w- _* B( q/ ~' P* y9 g( `, l' C7 K2 T, t
原文出处:http://xnc.zjnm.cn/zdxx/xwlb/view.jsp?zdid=11822&lmid=8412&id=502813/ B% a  k# }/ O" d( L6 `; r+ [

签到天数: 4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
发表于 2013-11-24 01:09:36 | 只看该作者
站长知识渊博{:soso_e179:}

签到天数: 15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3-11-25 08:24:27 | 只看该作者
这么详细的资料,可见站长做足了功课,用心良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4 00: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