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4-24 20:41 编辑
+ l3 z/ X9 E0 C1 o2 }2 c4 J" s4 D0 j- h
高才先生:
9 A: E; q1 f6 Q 你好。5 i' r, }$ u7 T3 \, w
我向你建议读读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教研室钱群英《大夫第一人——姚僧垣》,想不到竟然惹来有利于“是姚僧垣”的证据" 。南昌姚氏姚绍弦说: “关于僧垣还是僧坦之争论,我没有研究,也谈不上研究。我仅仅是同南昌几个名医谈到过这个争论。他们都说是僧垣,从来没有听说过僧坦。他们说,这是自古口口相传。” 姚绍弦还说:“应该说南昌中医界与浙江中医界关于‘僧垣’的认识是一致的。南昌姚氏从宋朝开始就传承中医,有历史可查的行医时间就超过了900年,《集验方》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都是家常必备的工具书。我想,关于作者的姓名是不会搞错的。这又不是一个很复杂的字,起码,口口相传是僧垣。” 我读史书姚僧垣传,知道老祖宗首先是御医、大医家、善用大黄的祖师爷;也知道他的大作《集验方》至今还在流行。姚绍弦还没有直接确证《集验方》的著者署“姚僧垣”,然而,他的话无疑是有利于“是姚僧垣”说的。你看,姚绍弦的话有没有受中华书局影响? 今天,我在这里仅说一个证据——一本书,第一是白字黑字,明明白白写“姚僧垣”;第二,明明白白写“姚僧垣”的这本书产生于中华书局连影子都没有的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这就是姚家老夫子、清代目录学家会稽姚振宗写的书: 姚振宗,姚氏百世源流考(上下卷) 光绪三十年 快阁排印本 当蓬安姚波在2013-03-31向姚网搬运《姚氏百世源流考二卷》的下卷时,我跟帖说(231#): “能找到上卷吗? 清代目录学家会稽姚振宗,姚氏百世源流考(上下卷) 光绪三十年 快阁排印本 上卷 叙目 三;吴兴第三 九~十二(版心页)对“姚僧垣”和将“僧坦”纠正为“僧垣”有记载和叙述。
/ |: F/ }6 m ]; \. g6 D. Q: g 或者,与上对应的是:
* Q8 t8 G! e9 v$ W" L' L 国家图书馆地方方志家谱文献中心编,清代民国名人家谱选刊31(册) 姚氏百世源流考(上、下卷),影印本1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6月:一三,九七~一O三. [5 ]3 x! \9 a2 o1 D2 N
也就是说,在中华书局出世之前的光绪三十年,姚振宗老夫子已在谈“是姚僧垣,不是姚僧坦”了。
$ a: L7 Z, o. U7 O. F/ ^" j- A 如果姚网有上卷,湖北姚高才先生阅读此书就方便多了。或许高才先生或已读此书。” 迄今姚波未找到上卷,但站长姚尚明找到了,并且将全书上下卷放在“姚图谱”中了。 我已说过“或许高才先生或已读过此书”。而发“答姚高才公开信(之三)”帖,则是半为读者半为君。感谢姚波和姚尚明搬来姚家名著,不光光可读到“姚僧垣”还是“姚僧坦”——这是小事。 此复 顺颂大安 姚钟尧 2013-04-23 2013-04-23 补充: 姚尚明和姚波放在姚网的《姚氏百世源流考》,是光绪三十年快阁排印本原版书页,清清楚楚写着“姚僧垣”达11处:
6 V+ c" l* _$ y 清代目录学家会稽姚振宗,姚氏百世源流考(上下卷) 光绪三十年 快阁排印本 上卷 叙目 三;吴兴第三 九~十二(版心页),上列这些版心页(古书,双面为一页)总共出现“僧垣”11处,特别是吴兴第三 十二(版心页)底面,有“僧坦当为僧垣”的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