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浦东人的饮食文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九品芝麻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31 18:5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浦东民间有许多特色菜肴,例如黄鳝与羊肉。当地有句俗话:“小暑
# g7 }, K0 x! G: X- t7 S黄鳝赛人参,大暑羊肉胜补品。”以前南汇周浦共和园老饭店以炒鳝糊最3 p9 a+ W1 h7 B) D5 u
负盛名,烧时用四末(姜末、蒜末、火腿末、胡椒末)作调料,重油水,口
- l: m( L4 C. e2 q味与众不同。酒店制作的白切羊肉也是又酥又肥又香,无膻味。逢时令季) J2 X) k4 D  C- l
节,白切羊肉的生意特别兴隆,堂吃、外卖均有。如堂吃可奉送羊血汤一% P/ q7 |3 D* c: l( B$ B% [" K
碗,外卖则用荷叶包上,荷叶不沾油,又有一股清香可除羊膻气,另外还( S* o/ R2 ?! G- g, ?
可奉送辅料甜面酱。另外如周浦丁家饭店的传统名菜“糟钵头”(以脏肠等5 Y; b% o! N8 `8 k) e
为原料),新场袁合和饭店的“水晶肉丸”,其烹调技术均出自于祖传,也
4 s! e/ Z( j' O$ U& d9 c颇负盛名。
& m4 U. K. x* d& U; c0 _, a浦东特产正宗“三黄鸡”(黄嘴、黄脚、黄皮),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4 ?  H& E5 P: H* A  o。吃法多种多样,如:白斩鸡、栗子鸡、咖喱鸡、葱油鸡、贵妃鸡、鸡丝" \- h! k- C( N; a+ W
羹、炒鸡片等,也可一鸡多吃,据说上海“小绍兴”鸡粥店中著名的白斩
2 C. l$ P3 j' Q3 K# S$ }" p3 V鸡其鸡坯大部分就是来自浦东三黄鸡鸡种。' T! H4 e+ j3 G& n
当地民间凡有婚丧之事都要举办酒席,酒席场面大小不同,菜肴质量: A, [+ {6 N3 A4 I) w8 e, |. _
也差别甚大。一般人家过去办婚事喜庆酒的菜肴为八炒、八菜、四荤盆、
9 X$ t: e- e: n0 [. N/ a1 y四点心、四插角(西瓜子、金石豆、水果之类)。八炒以羹为主,八菜俗称
+ Y2 a* p& p, ?9 s. H老八样,冷盆有单拼、双拼,点心有八宝饭、馄饨等。大户人家的酒席尤2 H# R+ s' I2 G' a, X$ \! D
为丰富,多用鱼翅、蹄筋、干贝、海参等珍贵原料。当地民间以前办丧事
& g0 |: I1 D5 ?+ j( c$ v$ v,大都也要办酒席,席上多用蔬菜、豆制品、油面筋等净素食品,吊丧者7 I( [0 B; W' i
称之为“吃豆腐饭”,也有称之为“吃白饭”。有钱人家到“五七”隔夜
7 k1 T$ w: x4 S# _, T开始开荤。现在办丧事都以荤菜为主,素菜仅一二种而已,酒水也十分道* N" ?( P, U1 W9 z" m1 z7 o
地。
; d& ]/ J4 M# S1 s/ w# W茶食糕点是深受当地人们喜爱的休闲小吃,四季皆需,老少咸宜。过/ n" ]# _# ^7 N9 \$ i
去浦东集镇上大的南货店中均设有茶点作坊,自行制作传统茶食。其8 o: p, P9 \( x* C3 F3 T0 x- z$ v
中最有名气的要算周浦百年老字号三阳泰特产状元糕(又称饭市糕)、云片
- g  u" J: I# |4 U% E* h& N: n3 I糕、猪油米花糖,这些点心质量上乘,远近皆知。新场百年老店徐福泰生
9 p' B! w8 _# ^; G8 u产的传统品牌椒桃片、小酥糖也很有名气,尤其是椒桃片,曾经在上海第
/ |( I, q$ F6 i8 N3 P& s" [一食品公司柜台和龙华庙会上亮相。其他具有南汇特色的茶食品种也很多* c1 x6 @; n4 k0 I+ h3 R
,如寸金糖、交切糖、豆荚糖、百合酥、桃酥、雪饼、鸡蛋糕、月饼(俗称. f  n0 A) L: q6 U4 @; B
“翻烧”)等。各类茶食或吃口软糯,或香甜松脆,不同品种风味迥异。根. r0 Y  n+ `& S4 Z
据当地老手艺者称,这些传统茶点早在数百年前就已形成,其制作十分讲# o8 Z' F" k5 Q
究,选料掌握一定的质量,加料掌握一定的配比,烘焙掌握一定的火候,
  L2 M% k. b9 {) \4 E6 O, e刀切掌握一定的厚薄,工艺要求很高。
% J# N. ^( N4 Q6 v# r$ A/ m茶食糕点也是当地民间的交际礼品。过去店家的包装和现在大不一样7 T8 ]0 i1 K/ F
,一般是将制成的各式茶食用厚草纸包装成棱角分明、平整挺括的纸包,
4 \) \. x6 f8 m! ]俗称“包扎头”,也有的是装入竹篾编制的篮头内,上面再安放一张标明
5 l3 T8 M$ P9 f* P) g  g9 c) K0 e店号的大红纸帖,这种质朴实惠的包装俗称为“簧篮头”。这些包装虽不- n- Y! G) {$ i* L; ]
像现在袋装、盒装、听装那样的精美华丽,但以往民间用于走亲戚、探病
! }0 x4 i. ?8 X1 u人、望舍姆(坐月子)等,却颇为流行。
6 R/ ?" @  C5 U8 F! j/ L) F- M本地的街摊现卖点心最为丰富多彩,集镇上有各种点心店与面店,通  j' w" g- k) N5 U
常供应馒头、方糕、烘糕、定胜糕、大饼油条、粢饭豆浆等。著名的点心
# Z% b+ L: }/ @6 P9 }  E4 B3 }如下沙三代传人周丽娟所制作的烧卖,皮薄汁多,味道鲜美,在周浦、惠
; M9 N8 s; R7 i/ ^% q; t4 s! f: V南、新场、航头设有供应点十余处。旧时新场徐祥记的福禄饼、擂沙圆,
7 j7 f& O. q, _% U4 F: K) Z袁合和的红羊面、太白园的铜鼓面(秃汤面)、县城南门的老鸭面等,也都
2 L1 c# t/ l* X) \+ O0 \  E  t颇有名气,富有乡土特色。另如沿街设摊的野鸡蛋糕、萝卜丝饼、韭菜饼
+ q) }5 [4 z- \( e5 z* L0 d,挑担叫卖的豆腐花、小馄饨、卜卜圆等等,都很有名。人们有的以口叫9 c: F& _# n8 y" [
卖,有的敲着竹筒、竹板招徕生意。这些点心一般都是随做随卖,并能根
2 }& G6 G& U1 [3 ]2 |据食客要求定制,故颇受顾客欢迎。过去新场有位王阿大自制自卖双酿麻+ I1 J$ D' c5 P  M0 R# O3 N
圆子,经常把圆子放在盘里然后将其顶在头上,双脱手穿街过巷,出没于
3 n6 L3 t3 u1 Z) C$ w4 G车站码头,清脆的叫卖声入耳动听,路人十分欣赏。此人数十年如一日,) A% [$ @: R! y6 x
连头顶中心的头发都顶光了,在当地堪称一绝。
( p# a/ n& |7 K6 W" h2.老八样
- m8 n2 q7 K% q" ?( o3 t' |“老八样”是南汇民间的地方特色菜肴,称它“老”,主要是指传统4 {: \& n  w- `
厨艺老,流传年代早。据农村老厨师称,老八样最初来自民间婚庆喜事筵0 [& V) r' e& H) }
席。. l" Z) y& B; P) |* q1 u& Y$ p
以前浦东地区的酒店中除了冷盆、热炒、点心之外,还有八样大菜为( Z( t; K3 }/ [1 h3 M: e8 v
压台戏(即老八样),具体菜肴为:蹄肉、块鸡、肉圆、蛋卷、三鲜、咸肉3 m5 U4 M( N# W. t: G/ t
片、肉皮汤、红烧鱼。上述八菜,根据各地习俗与厨师手艺、东家进料等6 C. g2 D' g. b4 l5 {) g
情况稍有出入。譬如有的地方用蛋饺,有的则用三丝或茭菜肉丝,三鲜配  s9 |( ?. q* m& F
料也有所不同(名为三鲜,其实不止三样)。' E* h" ~8 V5 U" K. v$ C7 l
以前办酒席大多在春节期间,酒席大都设在自己宅堂中,届时将厨师" G/ g, T- Z2 b8 U, {! t4 l* G7 L% V
茶担(供应茶水、碗盏、炊具等)请到家,场面大的邀请厨师三至四人,一
0 e, O# Y0 N0 e4 `; Z, K0 e般都是隔夜进场提前准备。先开油锅,走(汆)肉皮、蹄肉、爆鱼。油炸要
# }5 B2 ^$ |  f恰到好处,白斩鸡也应隔夜烧好为明天扣鸡作准备。老八样打底以茭菜为3 |: G: v4 t/ w( H# H6 [
主,在各道菜中,茭菜用处最大,可谓菜中的“百搭”。配菜的人员称“
1 L( O! L4 o) o2 W- H砧墩师傅”,主要掌握菜的搭配和刀功。烹饪的人员称“上灶师傅”,主
  O0 ?1 O* ]1 p! G: K要掌握调味和咸淡。
( M& U7 ^- `9 S! S4 l* @八大菜的蹄肉、蛋卷、块鸡、咸肉片等由厨师刀切后整齐地装入汤盅
+ x/ t  ]( h9 a, @% T( B或大碗内,俗称“扣碗头”。扣碗中要数扣三丝(火腿丝、肉丝、冬笋丝或% T5 N* I( K2 q; L, j
香菇丝)最难制作,细如柳丝全凭刀功。扣碗时分别将各丝排列覆于碗周,
; V9 q- V& g) O9 Y中间放一只完整香菇作为三丝顶盖,所有扣碗菜的空隙用预先煮熟的茭菜  J6 A: f- M5 C3 V! c2 @
填满。扣蹄肉不需打底,但外形要保持整齐美观,扣好后全部装入笼格,
# S5 Y6 t) [6 Q! |; B) z置于灶上,入席前开始蒸煮。出菜时,厨师打开冒着热气的蒸笼,将大菜$ m9 h& Y  p1 q! g' U" V6 x
碗覆在扣菜上,此时全凭厨师娴熟手艺将碗快速翻转,使碗中的汤汁滴水
: ]& J) G5 K% T: }8 q3 o! ?$ B+ [不漏,此举非有一定基本功不可。八菜中的红烧鱼多数用鲫鱼为原料,按
; s- a- {# {) U6 @! u' G" F其大小每碗l一2条(称碗头鱼)。不用扣碗的其他大菜则由厨师当场烹调,
5 {% ?& J& m: K6 c) d8 s出菜时热气腾腾。而红烧鱼则要提前烧好,最后上菜,以示“绰绰有余”
; f+ z8 r( C! [' h0 p、“吃剩有余”。) r4 [3 c. \, ]. T( n7 n
现在传统老八样在浦东民间仍然沿用,成为当地人们的美食。惠南、
, Q9 |0 b7 P+ x! q7 V祝桥等地专门开设了老八样饭店,老式的台凳、老式的碗盏、老式的八菜
& Y. N7 f1 i. u: t,农家风味犹存。当地民间居家过节团聚款待亲友之时,也常用老八样作
% v. E9 T* B$ p5 T8 b为主菜,虽不像酒店里那样烹调精湛,但亦能使人大快朵颐。) q5 h. S) Z$ V( a+ e6 Y; M
3.下沙烧卖
) ~" H4 m: m: m6 f  Q9 k: ?/ ]下沙烧卖其名由来已久,相传源于明代。时有皇朝派兵平倭,俚民为  P+ G, w3 M* H1 O( i7 o
驻扎在鹤沙镇东首盐仓仓基的驻军特制宫廷佳点,犒赏三军,遂得“烧卖( x3 g2 S& g) O1 n5 ^
”之名。随后,每逢下沙三月廿八前后,春笋出土季节,庙会上便有“烧8 J2 j' A! o) J
卖”应市。岁月流逝,几经兴衰。到了20世纪90年代,下沙烧卖的第四代
7 g1 K# f) d+ K# w, ~" w传人,原下沙饭店经理周丽娟,瞄准了南汇举办桃花节的大好市场,隆重
; H0 p7 y7 J. t* B2 I推出“下沙烧卖”抢摊邑城,设点供应“下沙烧卖”。桃花节也将下沙烧  k% V5 ^* ^+ E8 H0 {; g5 T* l
卖作为应市特色点心,“下沙烧卖”随之身价百倍,名声大振。
( C  U8 h# r( }, Q: Z4 ?为了打出上海桃花节美食佳点之品牌,“下沙烧卖”制作者从20世纪# X, c' R7 E& `! ^, ]
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现代人的饮食文化,从烧卖皮子、馅头作料,到上笼
) q2 b5 M/ {& v# w6 {! \6 B火蒸,再到制作工艺,都在传统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烧卖皮子,5 G' p1 I2 Z2 v7 X" b
先由机械轧成,再用人工擀薄呈桃花形状;馅料配方,咸的采用春笋嫩料
+ Y. R* U. h. l: v和精瘦猪肉辅以精油和成,甜的以炒制的大红袍赤豆细沙佐以陈皮橘香精
: |5 e2 q* M0 N+ D制而成;成形的烧卖上笼旺火蒸十分钟,即可端出。满街香味飘逸,引来
/ i! m$ `5 `: W四乡宾客。吃过下沙烧卖的游客,无不为之赞叹:“竹笋烧卖满口汤,白5 K* \2 s$ `. N& V  ^1 F' h$ ]' {
糖细沙甜又香。中外游客齐青睐,年年三春想赏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1 05: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