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
2#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1 14:59:35
|
只看该作者
三阳姚氏21~40世有相同的20字辈序,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持“民国十六年(公元1921)姚梓芳统一三阳姚氏辈字”说法者,本身没有什么论据支撑。我不赞同此说,因疑点不少:
①揭阳姚氏和潮安姚氏说法不一致,潮阳姚氏怀疑揭阳姚氏说法。
著者在撰写本文之前,曾经向揭阳姚氏族谱创编者姚端强表达了疑问,后来姚端强电话告知——经再次征询姚梓芳之子,姚梓芳之子说是其父亲统一三阳姚氏辈字。然而还是未说明论据。
②潮阳姚氏,从21世起女人也有20辈字,而揭阳姚氏和潮安姚氏没设女人辈字。
从21世起潮阳姚氏男女都有辈字,照理应当是同时或同时同人定的。而揭阳姚氏和潮安姚氏却没设女人辈字;或者说,两族不知本族有没有女人辈字这回事。不单揭阳和潮安姚氏没设女人辈字,澄海、平远、海陆丰以及广东诸姚氏均如此。
③说“民国十六年(公元1921)统一辈字”,这个时间最令我困惑和生疑。
著者的祖父是廿五世佑字辈,我祖屋和娘宫厅不少廿五世姚氏都用“友”字,“佑”与“友”字是同音字。虽然我不晓祖屋祖父辈的生辰忌日,却知道祖妣们的生日。以先祖母来说,肖牛,生于光绪十五年岁在己丑年,即公元1889年,即在潮安姚氏说法的1888年后1年出生。先祖父在祖屋祖父辈中,年龄居中。
先父是廿六世欣字辈,肖鸡,生于宣统三年岁在申亥,即公元1911年,也即在揭阳姚氏说法的民国十六年(1921年)之前10年出生。先父在祖屋父辈中,年龄也是居中。
现在认为一代25年比较合理,我仍然用一代20年推算,我的廿一世祖大概是1809年诞生,也就是清嘉庆十四年岁在己已。我祖屋这一枝派的藩衍的速度,在潮阳姚氏中不算最快,现已落代到29世;而潮阳姚氏发祥地古埕村,早已落代到30和31世。
如果揭阳姚氏说法是真,便等于:1809年出生的潮阳姚氏廿一世或廿二世,要等待前清举人揭阳姚梓芳在1921年统一三阳辈字后才得以命名。合理吗?
如果潮安姚氏说法是真,便等于:在1809~1888年之间出生的潮阳姚氏21~25世,要等待1888年统一三阳辈字后才得以命名。合理吗?
或者有人会说,潮安姚氏原有18~41世的内世系诗(辈字)和14~36世的外世系诗(见参考文献2-P10),不也是从21世起改用统一的辈字吗?
是的,当年潮安姚氏舍弃原有的辈字,从21世起改用统一的辈字;也正是这一舍弃和改用,才引起潮安姚氏辈分的混乱(2)。而潮阳姚氏,除非是用完了前20个辈字以后没有续定21世以后的辈字,否则,潮阳姚氏却不可能像潮安姚氏那样做,推理如下:
①潮阳姚氏谁参与议叙和统一辈字呢?揭阳姚氏说不出谁,而潮安姚氏只说揭阳和海阳双方议叙和划一,没有潮阳姚氏参与。潮阳姚氏没有参与协商这样重大的事,能跟着做吗?
②潮阳姚氏是大姓望族,在潮阳本地是如此,在三阳和潮汕姚氏中是如此,在粤东诸姚氏中亦然。假设“民国十六年(公元1921)姚梓芳统一三阳姚氏辈字”的说法成立,则潮阳姚氏起码从廿一世到廿六世的辈分便乱了套,你知道涉及6世多少人吗?这样的举措姚梓芳能干或/和潮阳姚氏会答应吗?
③潮阳姚氏的地位是揭阳姚氏和潮安姚氏必须尊重的,即使姚梓芳当时已是潮汕著名人物。我们可以比较三阳姚氏的创谱时间、科举功名人物、人口等几方面来说明潮阳姚氏的地位。
创谱时间——
潮阳姚氏上始祖姚楶在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时(?)或之后到潮阳当县尉,同时带着儿子姚琳和孙子姚孚(两者是父子)一起赴任。后来姚楶和姚琳先后返回莆田老家,姚孚则卜居潮阳江南(练江出海口之南)古埕里,成为潮阳(古埕)姚始祖。经过百年的藩衍,古埕姚成为潮阳望族,七世南江公(族长)和八世大使公父子创修族谱,时在明朝宣德二年岁次丁未(公元1427年)(3,9)。
据说揭阳现在只有揭阳继述堂福源公后这支姚氏,而在我读过的几部广东和福建的姚氏族谱中,似乎曾有异于此支的姚氏。本文的揭阳姚氏是指继述堂姚氏。这支姚氏在姚梓芳当红之时也未创谱,是到了1996年才有由姚端强主编的族谱(1)。
1996年姚应森主编的潮安新族谱,没有提及何时创谱和修谱,也没有一篇老谱原文,但在P7见有“(古谱有载)”字样,可知潮安姚氏有老族谱。姚端强也读过老谱,“昆仲三人创三阳”说来自此谱。
还有一事令我特别费解:潮安姚氏始祖龙集(亷叟)公的来历,是“公元一九九六年端月,清集老族谱中龙集公昆仲三人,一在潮阳,一在揭阳,一在潮安(即海阳),经揭阳鸟围族亲姚端强查访推断,东夫公在创潮州后字为龙集” 我就此询问姚端强,觉得姚端强的推断依据不直接和不够力。主编姚应森已作古。我还是有疑问:龙集公是谁?但愿今后有机会读到老族谱时能解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