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国手彭述圣传奇》 姚世宏的序 8 U+ c2 H% u6 z2 G: Z' |
2 t4 x! w5 g8 k4 V
中国象棋渊源甚久,名家辈出,高手如云。* O! X2 b+ Z8 ?1 V; k
- y, G$ B$ |# z; `; ~) ~/ l* ^ 西北棋王彭述圣,生于晚清,成名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后享誉西北棋坛数十年,终生以棋为生,因棋艺高超,人皆称“彭高棋”。其棋风细腻,长于使马,尤擅长让子棋,所创“盖马三锤局”局,曾轰动弈林。其鼎盛时,以五十八岁高龄东征京华,打遍华北无敌手,遂成就霸业,誉满全国。彭先生的崛起,对我国象棋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西北象棋事业的繁荣,贡献尤大。然其生活年代,兰州偏安一偶,信息闭塞,扬名未远,实为憾事。9 T; Y0 R$ t2 M4 v2 m
7 [; B3 x3 |* P/ K- L! T& O
甘肃棋院院长韩宽,寻史料于浩瀚卷帙,访轶闻于市井田间,潜心数年,历时几载,撰成《大国手彭述圣传奇》一书,开创了为棋人立言之先河,填写了象棋界一项空白。* w: i2 ~" |' ~* W$ c
5 U0 u8 [8 ]! l) F3 J+ N
《大国手彭述圣传奇》一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运用章回体文学手法,全面、细致地记载了彭述圣先生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纵览全书,彭先生天资聪明,才思敏捷,德艺双馨的高大形象栩栩如生。彭先生酷爱象棋,矢志不渝,挫而弥坚,古道热肠的大家风范跃然纸上。书中所附照片弥足珍贵,所附棋局颇具研究深义,很有史料价值。总之,这是一部故事生动,文笔流畅,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佳作。也是对传承象棋文化,弘扬象棋艺术的贡献。
8 R, z# P$ R+ T% t: z- F
- n5 }: a7 Q4 |3 D1 D$ S 该书的出版,是对往者先贤的追忆,是对来者吾侪的鞭策。
/ f8 b. x. U% r0 n. {- [8 L# V- g
我有幸先睹《大国手彭述圣传奇》书稿,读罢掩卷,思绪湍飞。对彭先生之象棋人生,敬意悠然;对韩先生之生花妙笔,赞赏有加。今韩宽先生送稿征序,奈余才疏学浅,惧下笔难点睛反添足,是故不敢贸然命笔。然为共同对棋事、棋人的一往情深,思考良久,还是不揣已陋,敬撰数语,用表赞颂。
! P: Q# M7 D. q5 b" y9 Y m) n+ j, O# o$ c
是为序. 姚世宏
* v" m, M' O; E W* E0 `5 M. F, P# f# ]9 r* G7 ?
(姚世宏先生系甘肃省政协常委、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甘肃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 ^% J1 ?( W& Y' d/ _2 [5 K" p6 \' N/ G+ X: K" }
《大国手彭述圣传奇》作品引子 F2 _$ Q0 o$ Y7 j o- X6 C
1 @9 k+ y9 W1 t9 h4 G. D, j" G" v7 I 有道是:书不尽言。翻开中华历史,有哪段历史是书上能说尽的?政事之正史尚难尽言,况轶事之野史乎!) Y( ]+ z/ n9 X1 H' H3 H
& I: ~: D7 ?1 W9 f3 }4 ]; V( ? 话说六十年前,象棋在民间十分活跃。或竞技博-彩、或设擂扬名、或争强斗胜、或寻趣求乐……虽然没有正规比赛,却也别有洞天。
# d' F+ q# d% W2 V
$ Z* ~+ y& `% q8 L `0 s 过去的棋艺角逐场大都在喝茶(茶馆、茶楼、茶庄等公共场所)的地方进行,偶或相约它所。
& J% \& p' x# }# ~1 W: X: u
: \' _1 F* g" Z; M各地水平高低不一,但都有一个“棋王”坐镇,而每个茶肆也都有一个棋王,殊不知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棋王”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并推动着象棋运动的发展。
T0 j# \) z( z7 Q9 s2 ?& R/ Z
$ O! L# K }4 M: n# l `" P5 ~ 因此,写棋史(无论正史、外史、裨史、野史)不得不写各地乃至各茶肆的杰出代表——大大小小的棋王。
) N, y6 L1 V: [ I9 F
- f, v4 x! Y! U. _! `; S- b 由于年代久远、资料难全,故在借鉴有关真人真事资料的同时,难免渗入某些传闻或“假语村官”,但绝非空穴来风。2 Z7 O6 d2 h0 H3 F
, K2 ~) r! }/ y$ ~2 Y b
棋王成百上千,谁为弈林至尊?众说纷纭,难以定论。
7 z, g8 ^! P& B a/ }% v, T# q" v0 b
若论上半个世纪,杰出人物很多,华南“四大天王”、“粤东三凤”;华东“扬州三剑客”、周德裕、林弈仙、谢侠逊;华北那健庭、张德魁、谢小然、庞霭庭;华西彭述圣、贾题韬、王羽屏等等,个个称得上一方之雄。 4 D% R, T$ ~' ?0 e$ q! ~- M1 _
( L* O5 C) _4 H2 Y, a
纵观上半个世纪的弈林征战,窃以为,最具影响力者首推二人;南方谢侠逊,北方彭述圣。1 g$ Z3 E; g3 ?
2 t2 {0 }) Q. c& H7 A 说到对谢、彭二人的推崇,使我想起了80年代初的一段趣闻。0 D, C8 P/ p0 _; ]: u; {3 o
$ }# x' b5 q2 u% B, H9 k. W 1983年秋,全国三项棋个人赛齐聚昆明翠湖之畔,这可是三棋同地比赛的最后一次,从此后再难聚首,给人印象极深。9 d$ `- x" `9 e9 s
: @& h: t/ I# o2 h" K* u# n7 t 按下赛场风云不表,且说大会安排游西山时,我和刘国斌老师、何连生大师结伴而行。
0 `( ^) z3 x0 x- P: s: [4 M, r
连生兄乃北京知青,当时插队云南,本身就是传奇人物(小说《棋王》的原型就是他),加之他口才好,掌故多,一路上侃侃而谈,既介绍云南的名胜风情,又畅言棋坛的趣事轶闻。8 H) b) i5 h. I! J0 v
0 t# [) ]2 @$ m& q2 R2 a/ {
当谈及建国前弈林中的风云人物时他说台湾当时的 (棋桥)刊物上曾撰文将全国弈林好汉仿照《水浒传》排过座次。; |5 T' |+ ?2 e/ N/ u# j% L( f
* e8 _4 x, F3 _9 b% E) i7 c
排第一把交椅的正是棋坛总司令谢侠逊,他好似呼保义领袖群雄、替天行道;排第二把交椅的则是西北棋圣彰述圣,犹如玉麒鳞行侠仗义,武艺绝伦……
9 [; g' Q' V4 x+ n8 A( F$ X
. X' G s% Z0 G0 g& n 且不论以上传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正如谢老的《盯卯通电》一样,纯属游戏而已。但从中不难看出棋道江湖对谢、彭二老的崇敬之情。8 Q7 s0 D& f4 a3 V" ~) n
4 H, @3 s+ Q j8 A2 E& z8 Q
树高千丈,离不开根,离不开培育它的土壤,离不开破土后的生长。
1 D m' F: x g! _. h6 @/ P# o, W
8 Y0 u6 z! o3 c- a$ R! A# R' c 大家若有兴致,就让我们一同寻寻棋王的根及其周围的土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