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960|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武夷山圆满落幕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004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0 10:1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作者:郑金富
5 D; h" k) Q. f7 V6 _8 G( O1 Z稿件来源:闽北日报5 u" O8 S8 U7 ?$ F1 A  Z: w
上传日期:2012-11-20 07:10:15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1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11月20日讯:18日下午,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圆满落幕。本届茶博会共签约项目77个,签约金额217.78亿,项目范围涵盖全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


1 @/ W" j4 ^9 M5 \% I在签约项目中,投资贸易洽谈会项目62个,签约金额154.1亿元,5亿元以上项目11个;武夷山专场签约项目15个,签约金额63.68亿元。签约项目涉及广泛,除以茶叶种植、观光、精深加工为主的农业项目外,还包括食品加工、林产加工、机械制造等工业项目以及度假、养生、休闲、文化、高档酒店等旅游文化商贸服务业项目。

* _" y6 a6 ]7 k1 t8 |! E3 q
本届展会现场交易十分火爆,呈现购销两旺的良好势头,交易额达56.5亿元,其中现场交易1.16亿元,意向交易55.34亿元。武夷山还举行了总投资22.23亿元的6个项目奠基仪式。


' u; d% B4 d6 k. W据了解,本届茶博会共有来自全国各主要产茶区及海内外地区参展企业520多家(其中台湾参展商94家,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茶商也首次来参展),采购商2000多家参加盛会,与上一届相比,前来参会的采购商增长一倍以上。参展产品包括茶叶、茶具、茶保健品、茶工艺品、茶家具、茶包装、茶叶科技及加工、茶机械等,涵盖了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花茶、保健茶、茶饮料、茶食品等6000多种产品,远超前五届数量和水平。


" O. i, X( U* Z4 ^5 C* Z$ B8 _茶博会以茶为媒,秉承海峡两岸茶文化之脉,充分发挥“五缘”优势,推动海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004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0:19:44 | 只看该作者
两岸及全国茶叶产销区的茶业交流、贸易合作,进一步提升了闽台名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全方位宣传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独特优势、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9 `8 x7 `* \+ E
    满载而归的客商纷纷表示,来年还要相聚茶博,“淘金”茶博。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许正清希望两岸茶人以茶博会为平台携手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促进茶叶经济和茶文化的发展。而茶博会能在台湾举办,更成为台湾客商的共

签到天数: 4004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0:21:21 | 只看该作者
福建省武夷山市高尔夫会展中心# f% j9 W& K5 m& M, O( S
  一、会展中心位于于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占地面积60亩,使用面积2.3万平方米,隶属武夷山风景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
/ I" E+ {) c( K( v" t8 l  二、会展中心是按照现代国际展览功能建设的大型展览场馆,是集展览、商贸、会议、科技、信息、旅游、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中心。整个建筑造型优美壮观,为美丽的武夷山城市增添无穷的魅力。配套设施齐全:强电、弱电、信息及通信可达各个展位;各个展厅可分可合,每一部分都可单独开放使用。中心对面是俱乐部的五星级酒店和高尔夫球场。7 `' j) e: g8 L9 G3 ~
  三、展馆其它配套设施:, K( b9 V8 |  c3 O
  1、库房:右侧为库房及货运区,设有展品存放仓库和临时物品存放区域
* l5 [4 C' z( d# J  2、通讯:有无线通讯及无线网络功能
6 {, q9 @2 ?: U3 P  3、安全保卫:提供24小时的保安巡逻和消防安全监控. b+ l' q8 h' Q
  4、广告宣传:展馆内设有电子广告屏及展馆外的展架广告
2 Y/ k1 Y7 L( t# X( K  5、停车场:有近300个停车位

签到天数: 4004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0:21:54 | 只看该作者
中华武夷茶博园4 q* c7 G) B* w5 _
  中华武夷山茶博园位于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占地面积约7.8万平方米米,总体分为景观园区、地下广场、山水实景演出观赏区、茶博馆和游人用务中心等五部份,集中展示了武夷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精深的工艺“浓缩武夷茶史,展示岩韵风姿”为设计主题,通过历代名人的记叙、历史画面的再现、茶艺的互动表演,让人领略到武夷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诱人的岩骨花香!& ?5 K7 l& {3 s2 C- ^
时间地点
% ^- E6 S- `7 G•        展会名称: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 ' O/ p% k* q7 ]. x9 D
•        展会时间:2012年11月16日—11月18日
* k. h, i$ m) Q5 q•        展览地点:中国福建 武夷山高尔夫会展中心    中华武夷茶博园
( C3 u1 w) z  q; v( a5 e, k" ?摊开历史的长卷,丹山碧水,武夷山胜景以其“日月往来苍翠柯,烟霞舒卷画图中”的独特意境邂逅历史长河里的酽酽茶缘!

签到天数: 4004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0:22:19 | 只看该作者
 武夷山茶文化历史悠久,它不仅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也是台湾冻顶乌龙茶的引种地,更是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历代文人墨客为武夷茶留下了众多的诗文词赋,“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茶历史文化,赋予了武夷山在世界茶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l; Z# w  o! S0 U' ?! b# e
  名山出名茶,武夷山独特的丹霞地貌,其“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大峰”,“山涌千层青翡翠,溪摇万顷碧琉璃”,奇秀甲东南的山水给武夷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且吸引了天下游客,是以茶会友的绝佳境地!
+ A9 J- S+ v7 L: ^& _  在这天时地利人和的良机,来自海内外同胞,特别是海峡两岸同胞,盛情共邀,以茶会友、以茶为媒,缘聚武夷,共同谱写茶和天下!1 G5 n# ]& O  j$ M1 D# D7 g; ~
http://v.qq.com/play/t0011vcnlvt.html?start=35

签到天数: 4004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0:22:59 | 只看该作者
武夷山乌龙茶的茶秀
6 B  k1 V4 {0 }. k: d8 D6 @1 f时间:2011年11月18日 来源:
. H) |8 B8 b8 b; F  风景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乌龙茶的故乡,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写诗赞美武夷茶说:“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自古以来,武夷山人不但善于种茶,制茶,而且精于品茶。请大家静下心来,共享茶艺的温馨和怡悦。功夫茶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  0 o. d7 h" B" w/ q( B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2 }# E) v4 Z- ]. v) F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7 z# J. m( ?3 H" Y: G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2 o, P, W" M% L8 E0 o  C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_" {0 Y& F$ P7 f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 M6 Y$ o) G9 |# r# t) v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 ~& W! l# ]1 `2 t* N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1 C& i$ Z3 p1 Z2 \$ O" s4 y7 h  Q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 |3 V' k2 A, ~0 N/ o0 O7 {) d
  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8 i+ l+ v  U7 f1 t- ?% {! v; O0 k
  “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清沏洁净。 
! ?) S9 {! {0 q4 h& O; p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 i1 l$ r' b3 @3 E" \6 f
  品饮武夷岩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6 T' Q+ n5 n& ~/ c% V: Y$ \8 C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 T( k( Y4 B  Z' Y& u2 a3 _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 a  }/ T% ~$ _! Z  m; X
  冲泡武夷岩茶时要备有两把壶,一把紫砂壶专门用于泡茶,称为“泡壶”或“母壶”;另一把容积相等的壶用于储存泡好的茶汤,称之为“海壶”或子壶。现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壶来储备茶水。把母壶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壶,称之为“母子相哺”。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乘着壶热再冲开水,称之为“再注甘露”。: G) s# ?  Z4 i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 i$ x  x+ {* @& }  K9 U  将海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闻香杯,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8 T7 T5 b, U! e. M7 N  当海壶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将巡回快速斟茶改为点斟,这时茶艺小姐的手势一高一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嘉宾行礼致敬。
4 V) O  P$ X5 A7 s: Y+ ?& k' R  过去有人将这道程序称之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因这样的解说充满刀光剑影,杀气太重,有违茶道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所以我们予以扬弃。 1 S  e) s5 k' S7 F
  第八道:夫妻和合,鲤鱼翻身 
: E; T1 N! z0 s. j  闻香杯中斟满茶后,将描有龙的品茗杯倒扣过来,盖在描有凤的闻香杯上,称之为夫妻和合,也可称为“龙凤呈祥”。0 P$ `$ o3 P" v3 l8 Z) }
  把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 h, ~+ A* t" h- y; }. O9 F1 d$ W- n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跃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宾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 w* Z" R0 Y( h
  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伟盅 $ y; [- W0 [9 G9 `, F+ C
  捧杯敬茶是茶艺小姐用双手把龙凤杯捧到齐眉高,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右侧的第一位客人行注目点头礼后把茶传给他。客人接到茶后不能独自先品为快,应当也恭恭敬敬地向茶艺小姐点头致谢,并按照茶艺小姐的姿势依次将茶传给下一位客人,直到传到坐在离茶艺小姐最远的一位客人为止。然后再从左侧同样依次传茶。通过捧杯敬茶众手传盅,可使在座的宾主们心贴得更紧,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  8 W$ X5 f+ I1 }$ J
  第十道: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6 [0 P2 a- N) Z: I) A, B
  鉴赏双色是指请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龙凤图案的茶杯端稳,用右手将闻香杯慢慢地提起来,这时闻香杯中热茶全部注入品茗杯,随着品茗杯温度的升高,由热敏陶瓷制的乌龙图案会从黑色变为五彩。这时还要注意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呈清亮艳丽的琥珀色。
: @. p: ?7 ?& `4 P6 W) q* X  喜闻高香是武夷品茶三闻中的头一闻,即请客人闻一闻杯底留香。第一闻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8 O& U$ C! r$ Y8 S. w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 H% }& g8 d! [5 O9 g. y  三龙护鼎是请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这样拿杯既稳当又雅观。三根手指头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故这样的端杯姿势称为三龙护鼎。
' D1 j! |: g) v5 F8 ~8 \7 Z3 W1 M. T  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中的头一品。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 m5 E8 b* ?! c# ]1 H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7 ?6 v1 W$ [2 x+ N
  再斟流霞是指为客人斟第二道茶。
; N5 u* @% \6 G9 A, K& O  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二探兰芷是请客人第二次闻香,请客人细细地对比,看看这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 F0 ]" U. N$ J+ u2 V: P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9 Q" ]3 W. S# J4 U" v. S0 n8 i  “云腴”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对茶叶的美称。“二品云腴”即请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2 _7 g; O% U0 V3 a* n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9 h7 j. r2 K7 l5 \" ~! ^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中的珍品,后人常用来代表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品啜武夷岩茶,闻香讲究“三口气”即不仅用鼻子闻,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后从鼻腔呼出,连续三次,这样可以全身感受茶香,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茶人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第三次闻香还在于鉴定茶香的持久性。  5 C' d$ T3 J& S" V3 W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 o& x3 A4 x& E: I; _+ Q  “含英咀华”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华即在品茶时像是在嘴里含着一朵小花一样,慢慢地咀嚼,细细地玩味,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武夷岩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无此美妙的岩韵。  2 c1 t) j( x- j! o8 o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P0 J: s8 e7 A5 Z9 s3 u7 Q1 l9 f
  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玩味,直到含不住时再吞下去。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您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多数人都会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总是真。 & j+ h& a3 C5 j- s5 r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 d0 D+ M" K5 v2 w  好的武夷岩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请客人自己动手泡茶。看一看壶中的茶泡到第几泡还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 u. j% u' p) Z/ P& f7 A; Q  Z0 n  “游龙戏水”是把泡好的茶叶放到清水杯中,让客人观赏泡后的茶叶,行话称为“看叶底”。武夷岩茶是半发酵茶,叶底三分红,七分绿。叶片的周边呈暗红色,叶片的内部呈绿色,称之为“绿叶红镶边。”在茶艺表演时,由于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戏水,故名“游龙戏水。” 4 d- M4 Q2 Y( ^# `) e$ k
  第十八道: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6 p- b- f5 V: O' v) T! i. y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之乐,其乐无穷”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径,友谊的纽带,在茶艺表演结束时,请宾主起立,同干了杯中的茶,以相互祝福来结束这次茶会。

签到天数: 4004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0:23:45 | 只看该作者
武夷山世界遗产地核心的天心永乐禅寺是大红袍的祖庭,自古以来高僧倍出,名贤荟萃,禅风和悦,茶韵幽远,有着源远流长的禅茶文化传统。自唐代扣冰和尚在此结草为庵修行参禅之时,就开始广泛种植岩茶,"
3 G, b9 Z* Y. z0 P, x
/ w  g4 ~/ U: ^/ K! }# g5 h  武夷山世界遗产地核心的天心永乐禅寺是大红袍的祖庭,自古以来高僧倍出,名贤荟萃,禅风和悦,茶韵幽远,有着源远流长的禅茶文化传统。
3 F  C( i4 }( D" T$ ^+ U2 t! M6 h  V& X0 P
  自古禅茶不分家。千百年来,两岸茶、禅文化相互交融,形成底蕴绵长的"禅茶文化".
! P; F; D% h" p8 M5 ], p, r    * a1 V  e1 ]" P6 B
武夷山世界遗产地核心的天心永乐禅寺是大红袍的祖庭,自古以来高僧倍出,名贤荟萃,禅风和悦,茶韵幽远,有着源远流长的禅茶文化传统。

签到天数: 4004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0:24:13 | 只看该作者
唐代扣冰和尚在此结草为庵修行参禅之时,就开始广泛种植岩茶,"茶佛一家"在这里找到了最真实写照,"禅茶一味"由此得到生动的诠解。
+ v+ U: m0 i7 j9 N# I- I
/ D) B/ b! Q$ T) s; B9 x台湾人士谢东闵在畅谈台湾茶史时说,冻顶乌龙茶是从武夷山跨海移植台湾的。一部台湾茶叶史,就是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的见证。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常年云雾缭绕,土质为红土,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其天然环境与武夷山可相媲美。随着台湾大量盛产乌龙茶,茶俗也逐渐渗透岛内。近年来,鹿谷乡长曾多次带领本土茶农前来武夷山考察,认可武夷岩茶是两岸禅茶文化交流的桥梁。6 f6 w! }5 y  U, v( e
    ; r5 O$ U$ X9 c2 g( g3 P' y, s
    茶禅一味 重续茶缘
: |9 h* g) j" r7 x5 N   
2 v+ |  T* p* ~' R    大红袍与冻顶乌龙,同根同源,一脉相承。2007年开始举办的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吸引台胞及日、韩、美等茶界人士的关注,此后每年举办一届,均吸引了两岸各界的广泛参与,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 k' o" `) [$ j# P7 b    ) d, Y5 ?2 A2 p( ?
首届武夷山禅茶文化节上,一瓶取自台湾鹿谷乡和汲自武夷山的山泉水交融一起,冲泡由冻顶乌龙与大红袍拼配而成的乌龙茶,其高香醇厚弥漫武夷山华夏民族城整个现场,用闽台水共同冲泡同根茶在两地茶文化交流中尚属首次。6 Y1 o  ^* W6 A% U
  
1 n% J: Q, M$ [* `# C. a3 _8 Z当晚的"和之夜"晚会上,在梵音禅唱的背景音乐中,经道道禅茶程序,冲泡出杯杯汤色金黄、色泽鲜亮的茶汤,大家饮后,连声称好,400多位两岸僧侣共同见证了这一茶情与茶缘。续缘仪式上,冻顶乌龙茶代表团团长黄丽秋带来了林凤池后裔、冻顶乌龙茶同业公会会长林献堂专为活动的题词"茶香远播",并赠给天心禅寺住持释道法师。: r+ z4 a* C& R  ^: |
  
) y) E- n, Y; U$ K  u" i2 i2009年12月5日举行的"三教泰斗,武夷论茶"成为第三届武夷山禅茶文化节的最大亮点。在风景如画的九曲溪畔,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一同品茗论茶,挥毫泼墨,讲述"茶和天下"的真意,他们机辩纵横,妙论迭出,为"三教名山"再添佳话。一诚会长为"茶和天下"解题曰:以茶净心,心净则国土净;以禅安心,心安则众生安。从而深契古德"禅茶一味"之旨趣,达致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之目标。. V/ ]/ t& z! P6 V& T
  ) q4 v, C# g( U: L
  去年11月17日,作为第四届武夷山禅茶文化节重要活动的,是台湾的德海法师和北京师大着名学者、央视"百家论坛"主讲人于丹,相聚武夷山下,展开思想交流与碰撞。"学术超女"于丹,以"茶和儒释道"为主题,讲述了对茶的品味,对中国茶文化的感悟,诠释茶与儒释道之间相融、和谐的关系。"茶比天地清,所谓茶,是人在草木之间,得以氤氲吸收大地的精神".于丹或引经据典,解读先贤智慧中,启迪人们心灵世界;或借用个个生动小故事,破解人生中的心灵密码。
9 J+ N4 |- M! o" r+ b1 x: h
& R- k! r$ y6 M% a本届禅茶文化节上,台湾传孝法师向大会赠送"禅茶一味"书法作品,天心禅寺回赠书法"茶和天下".传孝法师说,天地非常公平,上天赐给武夷山上好的大红袍,茶最精华的就是禅,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就是禅茶一味。双方还互赠了《大藏经》和"禅味大红袍".两岸佛教界相聚武夷,品茶论禅,不仅对两岸佛教、茶文化进行深入交流,更是对两岸和平发展长久的祈愿。

签到天数: 4004 天

连续签到: 1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0:24:41 | 只看该作者
教你“十大名茶”鉴别方法 ; n6 r5 F9 A' v* R2 h6 l
时间:2010年09月28日 来源:茶博办: X% i! z# `" s, b
近年来十大名茶也出现了很多假冒产品,以下是这些名茶的主要特征和识假方法。
) s* D8 r1 a' D' m& ~! c  1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青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 d% W9 _5 ~+ o% C- n, \- Z* r
/ y7 U) J1 _4 c( K0 ?" o! R2 {3 w
  2 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每500克有5.8万至7万个芽头,芽为白毫卷曲形,叶为卷曲青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5 U& h3 ~0 ^/ {1 t

2 H5 b) O5 R- G+ w6 x3 b  3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银绿隐翠,内质香气新鲜,叶底嫩绿匀整,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假的为卷曲形,叶片发黄。 $ Y, r2 l; B& j& `! F& o6 z. {9 Q

: ^/ i# N4 ~+ I! a  4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时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鲜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假银针为青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 k) L/ d+ v* t# X! N  T
1 i9 O  o) T3 ^+ X, q$ T7 @. z  G
  5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 N$ I  Z$ \: i5 }  y. L
+ v! a4 {: B) a' x* c
  6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茶呈土黄色,味苦,叶底不成朵。
% J* b, g! Z1 y2 u" y% F& T4 j
+ F% s: t) V4 {4 a) b. Y( `  7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茶颜色为棕红色,切成0.6至0.8厘米,味道浓厚,强烈,醇和,鲜爽。假茶一般带有人工色素,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 + R& `: }& u! L" |3 |1 q6 H6 C

" x' ^) \6 T! u6 Z  8 都匀毛尖,产于贵州都匀县。茶叶嫩绿匀齐,细小短薄,一芽一叶初展,形似雀舌,长2至2.5厘米,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毫毛显露,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嫩,新鲜,回甜,水色清澈,叶底嫩绿匀齐。假茶叶底不匀,味苦。
) f) ^' Y# ?+ u4 A( \) x% P2 w& K! ]
  9 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 [3 ]$ k& Y, R: W( m  h
9 }: e- N8 L! D! f5 P% J) N  10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崇安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晴蜒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内质香气馥郁,隽永,滋味醇厚回苦,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6至8次以上。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

签到天数: 402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发表于 2012-11-20 11:4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姚紫洪 # o4 k- X6 T2 j7 h3 A4 R& }

% @( D1 c+ e; m, J0 o, f" s* k: j
   你可以当茶圣了!: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18 00: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