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8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传奇 于 2025-6-19 20:09 编辑
1 M: T# O- v+ J8 ]9 j$ ~$ Q
$ X/ z' ?% y& C) ^& D ![]()
! {4 n; ]% h; U; u* V
- B/ E1 i; ^6 _/ B以土林著称,环境优美的南台村位于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西南部南台村位于玫瑰镇政府西南5公里,220国道路南,青兰高速平阴玫瑰出入口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据传,明洪武年间,姚氏先辈一担子挑来,开荒种地,建房置业,繁衍人口,初为“姚台”,又称“凤凰台”。户数渐多,往东发展,形成东台。改革开放后,又往西扩展,形成“新西台”,原址就是“老两台”。这三个台南为山脉,又在郭套村南,所以称为“南台”。+ L/ F/ D( {7 f* _. ^- b% ]
该村是一个三面环山,北面与郭套村相连,村庄周围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独特的地形特征,造就了一处大山深处的“隐世桃源”,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处于平阴县“翠黛玫香”泉韵乡居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内,是中国传统古村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有古槐、古村落、土林景观、柿子林、西山观音庙、土地庙等文化旅游资源。南台村地理位置独特,三面环山,中间沟壑纵横,土林景象奇特,实具平阴玫瑰甲天下的“玫瑰谷”。种植业发展较好,主要以玫瑰花为主。全村有姚、郭、葛、汝、崔、陈、王、刘八个姓氏,215户、640余人,均为汉族,其中姚氏人口最多。1991年,该村被山东省委授予“先进党支部”;同年,济南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近年来,更是连续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
0 z2 y. G" l6 x1 J1 A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南台村姚氏有2版本年家谱
: S. f) `6 W6 m
; _0 L6 I$ O+ }4 e3 U8 M+ x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南台村姚氏【姚传奇,十四世传字辈】
# H8 }/ x3 f3 l, I- p: q, D 曾名姚台村,位于镇政府西南5公里,220国道路南,青兰高速平阴西互通立交南台出入口,是外地到达玫瑰镇的第一站。村子有别具特色的土林沟壑、柿子林、原生态古村落等自然和人文景观。5 ?1 n# K* U: S/ Y$ _
据传明初姚姓村民定居南山脚下高土台之上,三面是沟,故取名南台。一世祖姚企虞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90),自山西洪洞县东迁,定居东阿郑庄(今东阿县铜城街道办事处郑于村),三、四世祖分居后,始迁祖五世祖克敬迁居平阴南台。现逐渐发展为老西台、东台、新西台三个自然村。村内关帝庙旁石碑上记载了同治三年抗击捻军的史实。
( V$ N* Y1 [ F% G; T$ F8 y 始祖姚企虞,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往今东阿县郑于村,后来分为3支 其中长支迁往今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南台村(姚台村),另一支迁往巨野县。
9 t% p3 R6 [$ p/ q: k姚传奇的世系:始祖企虞→二世祖自贤→三世祖治江→四世祖存忠→五世祖克敬→六世祖文聲→七世祖宗孔→八世祖姚燧→九世祖锡玖→十世祖凤林→十一世殿祥(曾祖父)→十二世培双(祖父)→十三世姚道峨(父亲)。
$ p: V7 K5 q. C8 g/ p# ^" p
) P# g9 `5 ~, h6 x% }' `: L' @6 t( m十一世殿祥老爷爷有3子:培文,培武,培双。培文培武闯关东,迁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平洋镇东胜村,他俩有7子,还有女儿。培文爷爷有五个儿子道选、道玉、道焕、道灿、道葉,培武爷爷有两个儿子道慶、道柱,培双爷爷有三个儿子道峨、道贞、道刚。" ^2 Y6 a9 Y3 z
" p* N3 t7 g) Y# d+ A6 g3 |1 s- @1 ^: B3 M0 y( ?* Q
[山东平阴]平阴县南台村姚氏族谱 民国三十七年,十一世殿元、殿祥、殿学,十二世培休、培秀、培泉,十三世姚道修、姚道荣修撰。/ |" e! \8 k {/ S
[山东平阴]平阴县南台村姚氏族谱三卷 1987年端月续修,姚道瑞作序,姚传执笔。
4 B/ ^7 Q( k/ W8 p% `( ^! A; P8 i/ p4 L
- A+ U2 t# K3 R' p% M
! V4 O2 ?" i7 |! @0 P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南台村姚姓族规要旨
# M9 P5 {3 T& E# j4 i一、以行辈为尊,无论迁居何地,身居何职,不得犯上乱代。并不准本族鸾风婚配和金兰结交,违者,当为一宗叛祖之逆孙。9 F8 s+ L' h5 q0 [) V+ V/ o7 a
二、均应珍惜族誉,明族本,敬长者,知孝悌,学贤良,长者疼爱子孙,为子者孝敬祖父,孝道为荣,否则,即不如禽兽也。
# N$ P3 D9 k+ W5 u- D5 z5 `/ m三、要发愤图强,立出类拔萃之宏志,做建功立业之良才,为民者,守法遵律,勤劳谋生,为宦者,廉洁奉公,为国尽忠,为民造福,以光宗耀祖,告慰祖先。# `4 m# I/ u$ J- k, V% H/ T
族规要旨(公元1987年端月立)8 \% N/ q, I) t9 S) i7 a! F
1. 尊卑有序:以长辈为尊,无论迁居何地,不得乱代犯上。严禁本族内通婚(“鸾凤婚配”)及结拜(“金兰接交”),违者视为叛族逆孙。5 m7 p) Q- O. y* ~5 r* F
2. 孝悌为本: 珍惜族誉,明祖先本源,敬重长者,知晓孝悌,学习贤良。强调“尊祖孝亲”,父慈子孝。孝道为荣,不孝则禽兽不如。
1 L F! K& i: Q/ j# b, R; x5 w3. 奋发有为: 须发奋图强,立志出类拔萃,建功立业。要求:+ B) Y8 }; ~9 {* E" d# K, _' M
❤️ 为民者:守法尊律,勤劳谋生。, x2 I K; v3 [8 a, K9 N' M
❤️ 为官者:廉洁奉公,为国尽忠,为民造福。
- ]4 w) T. q, o+ U* P1 A! G5 a ❤️ 宗旨:以光宗耀祖告慰祖先。0 _& V" h/ R9 j+ p. G, }
& r1 F5 K t" r. i- G" e
补充内容 (2025-6-24 20:41):
$ i! _% C- v4 d5 G3 k当前世代(截至整理时):已落代至十九世“兆”字辈。( Y. }' I9 D8 C3 v) \
: @( G B$ ~8 z5 r! C9 {
补充内容 (2025-6-24 20:49):
- d3 q( ]; |0 _1 I1 b! X# |家族历史(据民国谱序)迁居起源: 明朝洪武定鼎后,自山西洪洞县姚家庄迁居至山东东阿县城北四十五里铜城西郑庄(即今郑于村一带)肇基。历史遗憾:因屡遭兵灾,始迁之祖名讳失考,无碑记、钟簴可征。修谱意义: 为明本源、联属族人,特重修族谱。确立了以企虞为始祖的祭祀体系,旨在“推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之义,使源流永续。谱序时间: 民国卅十七年(公元194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