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7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
6#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0 09:49:15
|
只看该作者
姚汉源著述目录--区域流域或专题水利史研究类
* \, J* X% B# P
6 \- S$ P5 W: j3 O2005年6月16日
. T$ G# h* l C( o
8 o9 g5 h: ~8 V+ O 1.华北水利史简介。1993年11月在《华北地区水利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发表(计14010字)。
; \# o- `) q; r# o, E- n4 R. l
4 }' u1 S2 D: K( ? 2.二千七百年来黄河下游真相的概略分析。1982年2月初稿,1987年10月发表于《黄河水利史论丛》(计12000字)。: w+ O, G& h7 v. V; ~& ^4 `6 D; y" o, U
e( |$ @2 S, V1 j4 { 3.《水经注》中的鸿沟水道。1984年7月发表于《水利史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计22695字)。9 L( ]/ P- x/ R- {/ y/ g
) r+ [* G$ A$ L7 A, M- m
4.《水经注》中之汴渠引黄水口——王景“十里立一水门”的推测。1982年月10月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12集》(计22695字)。5 S7 j8 Z4 p- P3 k( D2 a+ a
3 q3 J4 @; H" P+ ] 5.黄河三门峡以下峡谷段两岸的堆台。原文为一通信。1982年发表于《人民黄河》第4期。
1 t* l! e4 b8 f, z/ u0 f5 v o8 k$ f7 ?- T5 i, `
6.内蒙古河套唐代水利试绎。1988年9月初稿。1989年12月发表于《河套水利史论文集》(计19700字)。& ~' P* P" K2 l' L! y
4 \3 t8 J/ K4 P1 R, T, t9 D
7.金代的黄河下游。1986年4月成稿,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五十周年学术论文集》(计24480字)。
6 M8 z2 d( \- Y, L/ w
8 H! H- A4 R/ t$ K9 v 8.金末元初的黄河下游。1983年9月初稿。1985年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22集》(计19600字)。
6 O M( b" R& n d# i+ N7 u/ |& D0 U
9.十四世纪的黄河入淮。1985年初稿。先后于1987年7月《淮河水利史论文集》(内部出版)和1990年11月《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31集》发表(计26640字)。6 s3 a1 |/ l. D2 n7 }% C
2 p' F3 W9 G( v) W y7 E- b 10.读潘季驯《河议辨惑》札记。1995年成稿。1996年9月发表于《纪念潘季驯逝世400周年,潘季驯治河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计6840字)。 R1 K! N. a: `- I
# G& [% r* u& E5 C
11.清代后期几种治江意见。1987年10月初稿。1990年2月发表于《长江水利史论文集》(计30600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