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04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陕南聆听赣方言,走亲访友一万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0-12 03:28: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3-10-12 03:59 编辑 0 F& Z$ a3 p. L& u( N6 l; M0 w  d
3 ]( t1 r% F) F: T4 q( K! a9 R! X
陕南聆听赣方言,走亲访友一万里3 j; X/ c6 ~3 E1 H3 ^6 D0 k
     1。权威资料上说,全国八大方言区之一的赣方言有5500万人口使用。而江西省总人口是仅4600万。这说明全国讲赣方言的人数超出了江西本埠人口的总人数。* ~+ C: W. w) }/ r- b+ J
    现实的情况是,江西赣州市城区说的是西南官话,而赣州市其他十七个县市共九百万人流行的却是客家话。客家话与西南官话已经各成体系,属于赣方言之外的另外方言。加上上饶市玉山、广丰讲的是吴语系;婺源则是徽州语系。此三县二三百万人口说的语言与赣方言完全不在一个调上。这样统计,江西本埠使用赣方言的人口约是区区3400万,那么,从5500万溢出江西本埠的2100余万人到哪里去了呢?

wx_camera_1692862265307.jpg (85.45 KB, 下载次数: 81)

wx_camera_1692862265307.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0:58: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3-10-12 16:05 编辑
1 T5 i* h4 t" c) n4 Y" j. q' w! i1 o  `7 P) F. A
    2。我曾经应姚郑保会长的邀请多次去过岳阳各地参加活动,发现岳阳话与长株谭为代表的湘方言相去甚远。仔细分辨,临近幕阜山的平江,临湘基本上与江西修水话可以互通,汨罗,岳阳县话留下了以江西宁州府话为代表的赣方言元素。显然,赣方言在岳阳诸多县域影响力、穿透力超越了湘方言。' Z/ k; u. |; g* e9 y) d" A
    无独有偶。我在与湖北赤壁姚善军交谈的过程中发现,赤壁与咸阳,通城,通山一带虽然与大武汉的距离在一百来公里上下,但与武汉话完全不一样。我告诉善军,这一带方言受赣方言的影响远远地超出了武汉话。7 W7 x% e" a, M& ]4 M8 ]. a
有趣的是,宜昌为中心的宜都,松滋等地语言非常特殊。重庆人说他们讲的是湖北话,武汉人又说他们讲的是重庆话。语音上两边都靠,节奏上两边都不靠。我与姚明芳,姚海峰等宗亲交谈,发现他们的语言中夹带着百分之二十的赣方言词汇,终于明白了,原来宜昌话实际上就是一座语言的独立岛。9 }. o7 _9 U7 c+ ~; H' \6 j
     湖北红安县是闻名遐迩的将军县,与大武汉隔江相望。我三次去过红安,发现红安话与武汉话差异甚远。而红安与黄陂话,大悟话可以互相。从红安经麻城,越是远离武汉,语言越来越接近赣方言。广袤的鄂东地区尤其是大别山腹地赣方言大行其道。从武汉东南西北各退出100公里,赣方言居然把大武汉C字环型包围了。
: Q4 Z/ L% h- ~, ]    2014年,我曾经访问过鲁南苏北与合肥,安徽宗亲会秘书长姚大发告诉我,鲁南苏北与淮北语言也可互通,整个安徽他听不懂的话就是宿松与太湖,“象鸟语,不知道他们说什么”,姚大发形象地比喻。此行,因为姚钟尧教授在广州图书馆发现了太湖“熙湖姚氏家谱”,我和卿堂决定去访一访。到了太湖县寻找到了修谱人姚罗保老宗亲,确定了这一支姚是元朝末年从“江右姚湾”外迁安徽太湖县姚家埠。2 h0 c/ d- R: X# c9 Z
      在安徽宿松县,我与姚网上神交数载的姚维平宗亲见面了。他这支姚发源于江西瓦屑坝筷子巷,虽然瓦屑坝是饶州府的移民站,筷子巷是豫章府的移民站。他们未能准确地溯源,但确定宿松姚氏是江西老表的后裔则毫无悬念。姚维平还告诉我,他了解到宿松许多姓氏的家谱,源头指向都是江西。/ x2 s4 q( l5 g1 f& E7 }
     于是乎,赣方言的流行地溢出江西本埠的2200万人口有了方向。虽然福建邵武等地也存在赣方言的蛛丝马迹。我甚至还在湖南的凤凰县确定县城流行的语言居然是江西典型的丰城话。无怪乎湖南,湖北,安徽多地都称江西人为“老表”。老表者,表亲也。出现这种现象的答案便是历史上“江西填湖广”的移民运动使之然也。
! B" x5 t0 q6 o+ M5 A% H2 c 在与姚维平宗亲长期相知相惜交往中,他告诉我,他们这一支在陕西商南有近400人分支。巧合的是安徽太湖县另一支唤作“姚廖”的一支姚也有落籍在陕西的。当然,我在南昌姚氏家谱中也发现了外迁陕西的记载。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关注。
& ?) \. B, F* ]7 h! R     经过维平宗亲的接引,我认识了商南热心姚氏文化的姚明华。春节过后,我有了一次陕西商南之行。8 Q) }* o5 q0 p1 c: k# f" g2 E- q
陕鄂豫交界的商南县,号称是“秦岭的封面”。打开这部封面,秦岭这部厚重的书便一览无余,渐入佳境。
) N# N, u2 \, n! G   商南招商局何局长被我连珠炮的提问有些措手不及。从天文地理,森林物产到建筑风格,宗教民风,民歌文艺,我一一问了一个遍。我只恳请她用当地方言与我对答。她的神态中分明发觉到我提出的问题十分刁钻,跳跃性的思维让她非常不适应。明华知道我是资深记者,见多识广。他在一旁默不出声,笑在心里。0 ^8 T# S7 c+ {: w" n$ t5 V+ f  L
    交谈中得知,何局长祖源地是湖北黄梅,几百年过去了,乡音未改。她啍出来的几句黄梅戏味道正宗,有黄梅戏的韵味儿。我告诉她,黄梅戏起源于鄂东黄梅,发扬光大在安徽安庆。正是语言相近,老幼皆懂的缘故,才能广泛流传。
( E" z, R0 M' }" o( z8 u, j     陕西三大语言中,陕北延安话与接壤的甘肃,宁夏话不分彼此。陕西中部是关中话,秦腔。陕西南部唤作“蛮子话”。
4 u5 `3 j; x- m! H    从语言学上归类总结,“蛮子话”分为“下江话”“下湖话”。“下江”指的是江西九江沿长江以安庆为中心的语言,影响到南京城郊。“下湖”之“湖”分明就是江西鄱阳湖。我对明华与何局长说,你们用商南“蛮子话”到江西北部的鄱阳,都昌,彭泽交流,几乎不会有语言障碍。结论是,陕西商南“蛮子话”,基因上就是赣方言。发源于江西北部的赣方言,在清初的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跨越了整个湖北省,在陕西南部落户了。”范围在陕南约十余县,抑或还在四川北部和河南淅川有少量分布”。商南招商局何局长说。
9 y7 E1 Q' i, c+ s2 y. m 在远隔千里之外的陕西商南,我聆听到了亲切的赣方言,我不由自主彻底地入戏了。
+ S  Y  K0 h2 D" c* `- w3 i

IMG20230323080722.jpg (151.86 KB, 下载次数: 79)

IMG20230323080722.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3-10-12 20:31:31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23-10-12 11:46: C8 f3 e. H* {, t9 D7 @0 K
4。2023 年 9 月 6 日安徽太湖“成务堂”姚氏四人姚金根、姚周明、姚万华、姚万林亲自驾车开启了千 ...

. s5 ~7 j/ I. c" w
' H6 L/ G$ w2 ~  T+ ~1 Q3 Z; _- ^5 a! ^5 u& U+ x' r$ F
引用:
6 V+ Y* V- l+ H. i/ E! x      2023 年 9 月 6 日安徽太湖“成务堂”姚氏四人姚金根、姚周明、姚万华、姚万林亲自驾车开启了千里寻亲访祖之行。根据老谱上记载的老地址从湖北省的十堰、隨县、竹山、竹溪再经陕西安康市,旬阳市、平利、白河二县、商洛市的商南、镇安,郧西县,最后一站直达延安市的宜川县五里沟。一路走来,他们寻尽了老谱上有据可查的老地名,访遍了周边各分支的姚氏宗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 B0 M: ~& \$ _+ f: O" h( u
6 `6 Z8 c" q6 Q8 [* w提问:
% d% Z# w+ w- c$ ^0 R2 x      安徽太湖成务堂姚金根等,在湖北省的十堰、隨县、竹山、竹溪;陕西安康市、旬阳市的平利、白河二县;商洛市的商南、镇安,郧西县;延安市宜川县五里沟;共10县市,都能找到各分支的姚氏宗亲?5 N, d: P6 k/ g% i" Q( S2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23-10-12 18:18: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3-10-12 20:24 编辑 * Z0 p3 X5 a( z; U( R0 S0 \" r
姚绍弦 发表于 2023-10-12 13:141 C& |7 a% H+ d% ^5 k5 D
9。在姚明华宗亲陪同下,“成务堂”一行四人前往几十里外的姚家楼村庄,在那里有二百多姚家人。姚家楼 ...

1 j7 @4 g  B4 k2 v陕西商南县姚家楼村庄姚氏【】(姚绍弦提供:安徽太湖县北中镇成务堂姚氏姚金根、姚周明、姚万华、姚万林四人在姚明华宗亲陪同下,访问姚家楼村)8 W- U, j6 f+ W+ H/ j3 I% K9 x
   现有二百多姚家人。' |, `) p6 V1 u9 D5 E/ d- e. J
   姚家楼之拓荒者,姚辅也,距今五百年。始祖惟中,原居河南南阳,明初避红巾之乱入商南。$ ?( l) |. G, s$ t6 `( {) ~
   经过安徽宿松姚维平宗亲的接引,姚绍弦认识了商南热心姚氏文化的姚明华。) x/ W$ z4 {0 P: q, W
+9 w! r3 _0 _( _% `* F

+ p* ]! ~3 M4 G3 b# y+ D

# M5 `. c0 I& b. P$ I
! x; J* M" t6 {6 {: A! g7 W& H8 D0 y8 A) o. [. H# y
' I8 [  }7 }7 {( v( C* q

) O, r' V' o7 ^  q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1:46: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3-10-12 12:13 编辑
+ C3 B6 `$ c1 Q
" Q* R7 E9 d: }       4。2023 年 9 月 6 日安徽太湖“成务堂”姚氏四人姚金根、姚周明、姚万华、姚万林亲自驾车开启了千里寻亲访祖之行。根据老谱上记载的老地址从湖北省的十堰、隨县、竹山、竹溪再经陕西安康市,旬阳市、平利、白河二县、商洛市的商南、镇安,郧西县,最后一站直达延安市的宜川县五里沟。一路走来,他们寻尽了老谱上有据可查的老地名,访遍了周边各分支的姚氏宗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IMG_20231011_222524.jpg (61.49 KB, 下载次数: 58)

IMG_20231011_222524.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2:30: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8。《商南县志》中记载:乾隆十七年(1752)全县仅有 1500 余户、5900 余人。清王朝在巩固了统治地位以后,开始着手恢复社会经济。为避免土地撂荒,保证财政收入,强化统治、巩固政权,顺治专此制定了《垦荒令》,招来各处流民。优惠的政策和优越的气候环境,吸引了鄂东及安庆府百姓成群结队而来。到清朝末期,商南人口已突破十万人。

mmexport1697033233705.jpg (73.86 KB, 下载次数: 66)

mmexport1697033233705.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1:41: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3-10-12 12:12 编辑
" K& ^% }* q7 I7 _/ T' j
  p3 U) `) t1 S3 v: @! `      3。五一长假,我与宿松姚维平来到大别山腹地的太湖县北中镇,与太湖“成务堂”姚氏分享我在陕南的见闻。维平是一位教了几十年书的中学语文老师,我们共同讨论了赣方言的语音,语法与词汇。适逢太湖“成务堂”姚氏正准备修谱,这次聚会引发了他们一次万里寻亲访友的行动。

mmexport1683513099122.jpg (88.6 KB, 下载次数: 69)

mmexport1683513099122.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1:53: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3-10-12 12:13 编辑
7 a! W5 {& M8 p6 ~6 e
0 T# A6 H! N+ p2 b7 A        5。我一路关注他们的行程,对未能与他们同行深表歉意。绍弦自以为离“读万卷书”尚有一些距离,但尤其是喜欢“行万里路”。这一回实在是分身无术呀。

IMG_20231011_193510.jpg (98.91 KB, 下载次数: 72)

IMG_20231011_193510.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2:10: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3-10-12 16:07 编辑   F  ^, a& Y3 a/ M' ?

9 B, C/ F* H9 ]' i9 F       6。在商南县姚世平宗亲家,他们发现了家谱封面是《紫荆堂吴兴郡》,翻看第一面,记载原籍系江南安
7 X& X+ E7 g; H  ]: Q庆府,怀宁县姚家冲甘泉坂。于清乾隆二十八年迁至陕西入籍商南县。这是自入陕西以来第一次看见有祖谱记载从安庆怀宁搬迁商南的后辈亲人,欣慰之情更不言表。

IMG_20231011_222011.jpg (54.71 KB, 下载次数: 72)

IMG_20231011_222011.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2:1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23-10-12 12:15 编辑 , b$ N4 o; ?9 r( U$ s, N, m

+ V# _9 D. H! S* A/ l$ G) T      7。内容简洁明了。

IMG_20231011_222127.jpg (27.35 KB, 下载次数: 68)

IMG_20231011_222127.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3:14: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9。在姚明华宗亲陪同下,“成务堂”一行四人前往几十里外的姚家楼村庄,在那里有二百多姚家人。姚家楼之拓荒者,姚辅也,距今五百年。始祖惟中,原居河南南阳,明 初 避 红 巾 之乱入商南。
+ P+ }* m+ [; ]1 ?8 W9 e

mmexport1697087288991.jpg (73.22 KB, 下载次数: 73)

mmexport1697087288991.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5:47: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0.  “成务堂”此次寻亲访友之行历时十一天,行程一万一千余里,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各地姚家人的热烈欢迎。充分体现了“天下姚家人一家亲”的理念。“有所行动方能成就事业”,这正是“成务堂”的核心内核之所在。

mmexport1697033214271.jpg (54.11 KB, 下载次数: 66)

mmexport169703321427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9 18: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