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60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源流考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7-3 08:4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k7 b. {; I5 t( ]
帝舜有虞氏派下世系源流考
1 k9 V$ M% z: `0 i/ ]' G8 E+ W
        姚庆礼

6 l; Y7 \( z. e" Q* m; H. d4 h
      帝舜,名重华,传说为黄帝八代孙,父瞽叟,母握登氏,於唐尧壬午年卅九年(公元前二三一九年)感大虹生帝於姚墟(今山西永济县),以姚为氏。性至孝,帝尧闻之,命四岳礼聘之,事以九男,妻以娥皇,女英二女,居於妫汭。帝尧老,使摄政二十有八载。帝尧崩,受禅为天子,国号虞,故曰有虞氏。都蒲坂,罪四凶,举元愷,赏罚大明,天下咸服,有苗来格,凤凰来仪。太史公曰:舜为之德可谓至矣,禅位於夏,而后世血食者历三代,及楚灭陈,而田常得政於齐,卒为建国,百世不绝,苗裔兹兹有土者不乏焉。(录自《中华民国姓氏渊源》)

" e- Z+ a4 R6 e6 z. l& E
帝舜有虞氏支裔众多,子孙繁荣昌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随着姓氏的衍生演变,构成一个十分庞大的巨姓望族。追溯吾舜裔派下世系受姓渊源,错综复杂,不一而足,大致有以下几种:

% |- `0 p- o2 L6 r1 U1 i( P
以出生地为氏:姚氏。
3 |2 g+ E% c5 j% X
以谥号为氏:胡氏。
) b  L5 q6 I: r6 x' Q
以封地为氏:陈氏。
6 |) f) [) O3 \" T, P0 v4 P6 r& T3 a
以号为氏:威王氏。

0 S4 v2 y4 E! c. L3 C2 d0 i
以国为氏:商氏。
2 w8 N- r6 a% X# e+ n# w
以官为氏:司徒氏。

6 Q! |0 H* N; ~
以字为氏:子宗氏。

0 q! u  ?' x6 w3 N
以名为氏:少西氏。

/ Q8 A0 t$ j  n, D: n
以朝代为氏:虞氏。

' C  Q9 m7 l1 B8 v  I9 z6 [
以事为氏:车姓。
5 N* w$ Q3 b( A2 n, d: D: _
以技为氏:甄氏。
自虞舜肇基姚墟,四千多年来蕃衍出后裔无数,散见于众多历史书籍:《通志、氏族略》、《左传》、《路史》、《潜夫论、氏姓志》、《索隐》、《风俗通》、《广韵》、《括地志》、《姓源》、《元和姓纂》《魏书、官氏志》、《世族谱》、《姓苑》、《世本》、《国语》、《论语》、《风俗通义》、《中山著姓略》、《姓氏考略》、《汉书》《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万姓统谱》、《帝系谱》、《太平寰宇记》、《姓考》等。而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更有众多学者,跻身于姓氏渊源的研究领域,他们对舜裔姓氏渊源的探究,甚或成文(成文的有福州姚恩健“姚氏衍生繁姓纂”广州姚钟尧《我也来说说舜裔姓氏》;河南陈氏会刊《舜裔春秋》“舜帝后裔姓氏”;濮阳舜帝宫“舜裔姓氏录”碑;宁远九嶷山舜帝陵《舜裔姓氏系统简图》”碑;闽南陈泽钜,舜裔十姓源流的探索与考证。)甚或成书(王雪樵、郝仰宁编著《舜裔姓源》;何光岳著《舜裔源流》各自说项,各有所本,众说纷纭,纰漏甚多。较为系统搜集舜裔姓氏渊源的,当属清朝姚振宗于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考证和确认并记载于《姚氏百世原流考》的姚姓别出他姓七十余氏(78氏)”,以及尚未论证的“原、鍼(针)、闘門(斗门)、恩、公良、赐、於陵(于陵)”7个,经广州姚钟尧教授考证,姚振宗存疑的7个姓氏,都是舜帝支裔,晋江姚庆礼整理资料补充注解,证实教授的见解完全正确,因此姚振宗的舜裔姓氏有史可查当属85个。福州姚恩健在其编撰的《八闽姚氏源流》“姚氏衍生繁姓纂”一文中,列出舜裔姓氏57个,其中有别于姚振宗的21个,因此姚振宗和姚恩健考证和确认的舜裔姓氏106个。另者,广州姚钟尧教授又补充考证和论述了32个(钟尧教授对其考证和论述的32个舜裔姓氏,未曾注明出处。经庆礼查阅有关资料,就钟尧教授罗列的32个姓氏,对其中29个进行说明,注解其所自,(另有3个,因手头资料厥如,无法认证,期待教授给予明确。)至是,“三姚”(注:“三姚”一词乃姚钟尧教授所创,指清朝姚振宗、福州姚恩健和广州姚钟尧统称“三姚”。)的舜裔姓氏138个。庆礼根据有关材料可增补的有12个,因此将舜裔姓氏增加到148个,除了姚钟尧教授认可,但一时还没有资料得以佐证的3个姓氏之外,对其中145个舜裔姓氏渊源,依有关书籍记载,遂一认证。又根据湖南出版社何光岳著《舜裔源流》列出有别于“三姚”及庆礼的舜裔姓源35姓(原为38姓,因其中象氏、蟜氏、容姓3姓,明确非舜裔,不计其中。)并依原书注解抄录,计181个姓氏源流诠释如下:& ^7 D4 t5 u7 e

/ s" |# o0 i' a, ~4 [6 g
4 R) l( V0 F0 A( p7 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7-6 06:56:22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5 16:15, @: @( U& l7 G1 n( f
公良:陈姓之支族。春秋时孔子弟子公良孺,陈人,贤而有勇。曾以家车五辆跟随孔子。
* `: u2 F. P. V6 j3 b赐氏:齐大夫简子 ...
7 K4 G1 M+ E- _6 s: Q

' U6 j& |* i. s0 o6 `
舜氏圣祖虞舜大帝姓姚,名重华,字都君,国号有虞氏,谥号舜,史称虞舜。虞舜胄裔,或以国号称姓虞,或以谥号命姓舜,于是有了虞、舜二姓。舜姓在今北京等地居多。(《姓源》:虞舜之后,以讳为氏。《元和姓纂》注:见《姓苑》周舜华,晋大夫。宋舜俞咨,嚞兴教授。明舜用禹,刻漏博士。)
  {3 _: k. J3 Q& {. b
濮氏:(《中华民国姓氏渊源》:郡望鲁国,系出虞帝舜之子,散居於濮者,即百濮之族也。又云:卫大夫朖采於濮,因以为氏。《通志、氏族略》卫大夫食采於濮,因而氏焉。其地在澶州濮阳,今新定有此姓。望出鲁国濮阳。宋朝登科,濮俊民,开封人。濮温其,邵武人。《古今姓氏书辩证》:出自卫大夫食采於濮,后世因氏焉。)

) E3 u- L( T. f
     蒲氏起源有二,一支出自舜帝。虞舜践帝位后;建都蒲坂(今山西永济县);禹承舜位建立夏朝、封舜帝子孙于蒲坂;舜帝子孙或以蒲为姓。一支出自西羌族,因其酋长家有菖蒲如竹、以为吉兆,遂以蒲为氏。(《中华民国姓氏渊源》:郡望河东,系出妫姓。夏封帝舜之后於州蒲,因氏焉。又云姒姓有扈氏后,世为西羌酋长。晋蒲洪改为苻氏。据《万姓统谱》载:蒲坂,古邑名,虞舜建都于此。《帝王世纪》载:“舜都于蒲坂。”据《姓氏考略》载:“夏封舜后于州蒲,因氏,”)
7 z8 |0 g0 \% W! h0 ]5 f   
胜屠氏、胜氏申屠。复姓,起源有二:一支出自虞舜之后。夏时为胜屠氏,后改为申屠氏。申屠氏再衍生申、屠、胜。一支出自姜姓申侯,居屠原,支庶子孙因以申屠为氏,非舜脉。(《风俗通》云:“胜屠,即申屠也”。《路史》谓申屠即申徒,舜后。(《古今姓氏辨正》谓:“前汉有河东太守胜屠公”。《姓源》:“舜裔胜屠氏之后。”)
' u3 O& R/ S+ x4 [# x
胜氏出自夏朝之后,是虞舜后代,原为复姓胜屠氏,至西汉仍无改,后省文去屠氏两字为胜姓。今胜姓中一部分为满族人,系清皇室或公族之后。(《元和姓纂》曰:“本胜屠氏,后世避仇,改为胜氏”。周公时有胜书。清朝有国祥。)
# b# i5 ^5 z7 f# ]' Q
滿源出胡公妫满。妫满子孙或以祖先名字为姓,遂有满氏。荆蛮有瞒氏,因嫌其字意不佳,改为满姓,非妫满之血统。(《中华民国姓氏渊源》:郡望河东,系出陈胡公妫满之后,以讳为氏,汉有满昌。)

9 @& W" c  S" Q- l
衡氏起源有三:一出自姬姓,二出自伊姓、三出自袁姓。东汉末大将军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大败于曹操,几个儿子自相残杀,其子孙中有的为避仇杀,躲匿湖南衡山,改姓衡氏。(《万姓统谱》载:三国官渡之战,袁绍败绩,袁绍几个儿子自相残杀,袁姓部分族人避难于湖南衡山,以居住地为姓,改姓衡。(《通志、氏族略》衡氏有三:伊尹为汤阿衡,子孙以衡为氏;又鲁公子衡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又袁氏改衡氏。《古今姓氏书辩证》:又临淄衡氏,袁绍败后,支孙避衡山,改为衡氏。)

+ d+ X( V+ F, L. `1 H! f: n
(柬)束氏出自田姓。战国时田齐踈姓部族,至西汉末一直为踈姓。汉宣帝时踈广为太子老师,在任五年,功遂自退,荣归故里。其曾孙孟达为避王莽之乱,自东海(在今山东枣庄)迁徙沙鹿山(在今山东大名县),并去足旁改踈成束姓。(《通志、氏族略》踈氏避王莽之难,去足为束。踈广之曾孙彦,避王莽于太原,改为太傅。附平声,疏氏。宋登科,束向,扬州人。束长儒,博州人。)
; {) j$ x% y- k0 _$ \  s/ X  y5 W
艾氏源出三支。春秋时齐国大夫田孔封于艾陵(今山东泰安东南)因以地为姓,取名艾孔,亦名艾陵,源出田姓。其余二支均非舜脉:一为禹王后代,始祖汝艾,以字称姓。一为少数民族艾斤氏,改单姓艾。(《通志、氏族略》:艾氏有二:大夫艾孔之后;又《河南、官氏志》艾斤氏改为艾氏。)

, x0 U& [. {; t$ a# E6 {1 f
即墨氏前279年田单在即墨用火牛阵大败燕军,齐襄王命守即墨。田单支庶子孙或以所守城池即墨称姓。(《通志、氏族略》:齐将田单守即墨,支孙氏焉,《汉书、儒林传》:城阳相即墨成。)

- ?3 j8 i( K% |; z& x1 u+ w% _4 m& b
安平氏复姓。公元前279年齐国大夫田单用火牛阵击退燕军,收复城池七十多座。齐襄王任田单为相国,封邑安平,为安平君。其支庶子孙或以安平为姓。(《元和姓纂》:齐将田单,封安平君,因为氏焉。) 《通志、氏族略》:齐将田单封安平君,因氏焉。)

) {5 e* Q! t4 ~& Q
毋丘氏、毋氏出自田氏。齐宣王田辟疆封其弟于毋丘,以奉祖先胡公满之祀。于是,远本胡公,近取毋邑,遂赐姓胡毋氏。其后代分为三支,形成胡毋、毋丘、毋三姓。胡毋、毋丘二姓,后省文为毋姓。至于由毋盐、毋车、毋将、毋楼、毋终、毋知等复姓省字改为毋姓,则非田派血统。(《通志、氏族略》:其行先食采毋丘,因氏焉。宋登科有毋丘会,戎州人。毋丘氏或为毋氏。《元和姓纂》:毋丘氏或为毋氏开元右补阙田煛,洛阳人。)
0 u! s* |( n$ f7 M' `  V
厉氏起源有四:一支由孙姓改为厉姓。三国时吴国有孙姓王族孙秀,弃吴奔魏,投降司马氏。吴主孙皓便下令孙秀族人改为厉姓,不准姓孙。孙秀后代在江东一支遂以厉为姓。二支为春秋齐厉君之后。三支为春秋厉国君主以国名称姓。四是唐宗室李晋之后。(《通志、氏族略》:谨按《春秋》,厉国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楚与国也。其后以国为氏。汉有义阳侯厉温敦,后居东阳,又后范阳。)

$ u& ]3 u8 h- P) c  I' B$ D$ T, ]
丁氏:源头有三:一支出自姜姓,始祖丁公。一支派生自孙氏,始祖孙匡。汉末吴将孙匡烧毁军草,贻误战机,孙权大怒,不许孙匡姓孙,勒令改姓丁,以与其孙氏家族区别。孙匡之后裔遂沿袭丁姓,未复祖姓。第三支是西域回族,始祖元末丁鹤年。(《通志、氏族略》:田完之后有田书,齐景公赐孙氏,子孙凭,孙凭之后有孙武。《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孙权出自孙武之后,故这支丁氏为舜帝后裔。)
: @8 _9 R0 i# j5 _8 r- E6 z6 v) G' ]
苟氏起源较早:少昊氏第三子句芒,子孙承句姓,直到宋高宗时,避其赵构讳,遂加草头成苟姓。古句、勾,相通。黄帝后代有苟宾、苟参,子孙承苟姓。敬姓避后晋石敬瑭讳,去文为苟姓。《路史》:“舜后亦有苟氏”。苟姓源于敬姓,敬姓源于田姓,仅此支为舜血统。近年苟姓经国务院批准改文姓。(《中华民国姓氏渊源》:五代时,敬氏避石敬塘讳,改苟氏。)

: D' }$ o5 N- Q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7-6 08:5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23-7-6 09:04 编辑
6 k) ?6 A" M, J% Z
yqllz 发表于 2023-7-6 08:33  n3 e; |# C9 P# V, j6 F0 J, t; `. r
柄氏:系出夏直柄之后。 (出处《中华民国姓氏渊源》)《古今姓氏书辨证》:引《姓源韵谱》曰:泰山下 ...
/ {7 R, G9 g: M9 A6 k1 L
- l+ u: D9 F! \# f
据《舜裔姓源》列出有别于“三姚”与庆礼确认舜裔衍姓150个之外的(37)个舜裔姓源,序列于后:

4 z: q" s" I8 I# ^  q& a% U9 i
雚氏:雚氏即观氏,后另分为氏。《续通志》载:唐雚璿,中书舍人。明雚永均,光禄大夫。
% \% r" u. ]. i* Z' i- k) F
西虞氏:《路史、国名纪丁》:西虞,齐桓公收西虞者。为舜之后。
6 I. F- U6 H  j  C
募氏:《姓觿》:《千家姓》云:吴兴族。按幕氏所改。

6 S* w5 Y7 h" G" |$ T
因氏:《古今姓氏书辨证》:上平声十七真:因氏:《左传》:遂人四族杀齐戍者,一曰因氏。又引《千家姓》云:齐郡族。
& w  C. {' y5 \" n6 E; D6 l( d  P
因孙氏《舜裔姓源》云:《古今姓氏书辨证》因孙氏。按盖出于因氏。(注:《舜裔姓源》所引非《古今姓氏书辨证》原文)《古今姓氏书辨证》:出《姓苑》。

! ~/ Z8 M# D2 [. g3 @' x
庹氏:《慈利(今划归桑植)庹氏源流考》云:“吾族系出有虞,田和耳孙田亮为蜀太守,田亮子田熙。田熙生二子:长田龙,次田虎。田虎长子田宗朝避难,更姓庹。《永定乡土志、氏族第九》(永定卫即今张家界):则如庹姓一族,在本境约近百户,考其得姓之由,相传其先田氏,世为宋显官,义不臣元,横被诛戳,因惧株连族坐,遂改而为庹。
0 s- q( q8 U0 u: v3 ]8 r) C) z5 a
茵氏:《元和姓纂》茵氏:《姓苑》云:人姓。盖出于因氏。

4 [& `$ h. k- v& w
鍼尹氏:《姓觿》鍼尹氏:《姓考》云:楚大夫有鍼尹,本虞姓鍼无咎(陈僖公裔孙)之裔,因氏。又《路史》云:楚公族之后。
4 _* b" u, \/ `2 s# \2 |
鍼巫氏:《古今姓氏书辨证》:鲁大夫鍼巫氏,庆幸公三十二年,使叔牙待命于家,使鍼季酖之,是也。姓书云:鍼巫,或去邑为鍼氏,盖指鍼季言之。
" o2 s# d3 G  a# `
陈方氏:《姓氏寻源》:陈方氏,《宋濓集》有凤阳定远陈方亮为宣武将军、羽林卫亲军指挥使,升镇国将军,本姓陈,育于方翁,太祖赐姓曰陈方,所以继二家之宗。

" Y  O& ~6 Z8 @  E1 z) E
五父氏:《姓觿》引《姓源》云:陈佗名五父,后因氏。

* c$ I0 o3 u+ N  w* ?
甿氏:马祖常《息甿传》云:“息县有甿氏,妫姓。”

. s' h5 z$ c8 V
罗陈氏:陈氏过继为罗氏之后,乃改为罗陈氏。福建龙岩有罗陈氏。
0 T7 V2 o' d8 K5 @
陆范氏:福建龙岩有陆范氏,乃范氏入赘为陆氏后,其后为陆范为氏。
- s& j0 A, x" d; }7 H8 [) F2 u
稑氏:《姓觹》引《路史》云:田齐之后。即由陆氏所致。
* B" z& o4 J* B0 B
(阝焱)氏:音陆,系陆氏分支,见《太平图话姓氏综》。
: \. d$ Y5 D9 w4 S* N  J
(阝上先下兟)氏:音陆,系陆氏分支,见《玉篇》。

7 ~" n1 Y7 H' S( U' b4 i
坴氏:《姓氏考略》:系陆氏,睦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八》载:见《千姓编》。明崇安县丞坴常。
8 L  w) t8 h, b! n+ B
母仰氏:《新纂氏族笺》:系出田氏。齐宣王封母弟于母仰,以绍胡公之祀。赐姓胡母氏。其后分为三姓:胡母、胡仰、母氏。郡望巨鹿郡。
1 K, g2 l- [) C- _. t
姆氏:见《姓谱》。为母氏所改。

, @' \& E" b; U
姥氏:姥氏亦作妈,见《姓苑》。

' {& S" w# `+ b6 \" ]* t' I* |
胡掖氏:《姓觿》:夷姓。《南蚇录》有胡掖氏,秃发寿阗之母姓也。《姓氏考略》:鲜卑姓。

: y% M) X' e# M1 l
潘氏:《路史、国名纪丁》云:“潘,故县属土谷,《左传》潘获,潘子者,本北燕州,贞观改曰妫州,今妫之怀戎亦曰妫虚。”罗苹注:“《魏土地》:下雒城西南故潘城也。”则舜之后潘氏曾南迁于下洛,后被周武王所灭。又:封周宗子于潘。

0 U* r' Q% e" `1 C
与氏:《潜夫论》云:陈敬仲后有与氏。《世本》陈桓公生子与为子沮氏。与一作舆。今浙江有与氏。
- N4 F: p7 o& _' ^# w
(上⺮下与)氏:《姓觿》:《千家姓》云:吴郡族。疑出于与氏。

/ d4 i* @  J: t+ I, k$ r+ b
苫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出自鲁家臣苫夷,字越,生子曰阳州。
# c, |. u: e) f4 x5 ^9 n; G: F; V
《姓觿》苫氏《千家姓》云:鲁郡族。《左传》有便季氏家臣苫夷。按疑为占氏仁楚后任鲁所改。

0 S' P3 ~( R# w) @
占尹氏:《姓氏寻源》占尹氏:占尹,古主占之官,以世官为氏。按:疑为占氏仕楚后任占尹以为氏。
# z8 \4 V& f  A+ t- Q
靖郭氏:田婴,齐威王子,封于薛地,谥靖郭君。其后裔子孙中,有以王父谥号“靖郭”为姓者,称靖郭氏,后或改单姓靖氏。

! H/ A" x# H  F5 c, C3 q) `5 F
辱氏:据《路史》载:田和之后有辱姓。

/ L* G7 `/ i/ P1 d( T) ~" E4 F/ B
陆费氏:《陆费氏》:陆费氏,澍按,今浙江有此氏。据云:本陆鬻养于处家费氏,后承费姓,遂合为陆费氏。陆费墀是也。犹陈方氏、罗曾氏、黄周氏之类。

0 }# o6 f4 C. Z9 p  w, c8 p
假氏:《古今姓氏辩证》上声三十五假,见《姓苑》汉有陈留仓,字子骄,治《尚书》,受学于平陵张山拊,官至膠东相,骑都尉。《尚书》有假氏学。《姓氏寻源》假氏:《姓苑》:望出陈留。按:或出战国田氏齐王田假之后,今安徽利县有假氏。

# g" u1 t4 m5 K1 X% F; j
田俅氏:《姓觿》:田俅氏:《汉书、艺文志》有田俅子著书。

+ {8 I1 O) W; ~1 Y7 R: `. z
田章氏:《姓觿》:田章氏:《路史》云:郑公族。

1 Q7 `! a/ f$ h2 {6 Q
阳孙氏:《姓觿》:《姓考》云:秦穆公时孙阳伯乐之后。《汉书》有御史孙阳放。《姓氏寻源》:《姓纂》云:秦穆公时孙阳伯乐之后。澍按:姓孙名阳,字伯乐,一曰孙叔,徐错谓即邮良,非也。邮良善御马,伯乐善相马。
& v1 B; T4 I( |4 c
沈陈氏:谭献《复堂文续、沈府君墓志铭》载:钱塘陈祥生嗣处家从沈氏,后遂合二姓为一姓。乃清初时事。

" v  A6 L9 b5 a4 ~. S! ]/ V
象氏:《姓觿》上声廿一马,《姓源》云:舜弟之裔。《千家姓》云:颖川族。《路史、国名纪丁》有虞氏后。《左传》舜弟所封。非舜裔。
4 T+ e4 E% y) J, z
蟜氏:《万姓统谱》高阳氏玄孙蟜牛之后。高阳氏之后,非舜裔。

+ o, @; q( S3 u8 r. `
容氏:《通志、氏族略》记载:虞舜的后裔仲容,其子孙以容为姓。(出处《中华姓氏知多少》)《元和姓纂》:舜举“八凯”,有仲容,或云:其后以王父字为氏。则非舜裔。
1 w8 }& d/ ~8 h# E, E! P3 B8 {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7-7 06:45:50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7 06:42
" q. x" e5 N" T0 D# i- J: s另有《路史·疏仡纪·有虞氏》列为舜裔衍姓,而有关书籍至今尚难确认的36氏,序列以下:
; S; R. u3 u, G+ }2 S传(傅?)、 ...
. e# G6 \. C) k2 p! h
! M8 d% Q) R; M+ Y/ |
附:《路史·疏仡纪·有虞氏》

5 L4 L# Q% S2 w: L
帝舜,有虞氏,姚姓。其先国于虞,始为虞氏(杜预云:虞乃帝之先世,数未闻)。五帝之中,独不出于黄帝,自敬康以下,其祖也。敬康生于穷係(蝉),係出虞幕,后之幕姓宗焉;是生乔牛,乔牛生瞽瞍,天瞢(盲)。幕能平听协风以成乐而生物,有虞氏报焉。舜长九尺,太上员首,龙颜日衡,方庭甚口,面颔(颐)亡耄(无老态),怀珠握褒,形卷娄,色翳露(健按:《庄子·徐无鬼》:“卷娄者,舜也。”卷娄,背项傴凹,翳露,黛黑),瞳重曜,故曰舜,而原曰重华。……以瓦棺葬于纪(原注:纪,即冀),是为鸣条。年百十有一。三妃,娥肓(娥皇)亡(无)子,女罃(英),生义钧及季厘。季厘封缗,为桀所克。义钧封于商,是为商钧,是喜歌舞。禹封均子于虞。虞妻少康,厥后虞君惟专于乐,臣争于权,民尽于利而亡。(健按:罗泌谓“其先国于虞”可能本于《韩非子》所说“虞夏二千年”之说;谓“五帝之中,独不出于黄帝”,此说与江西新昌南宋宝祐状元姚勉《史记》《世本》所持观点同。)
8 q& f- H# r9 I: u) y
(舜)次妃癸比氏,生二女,曰宵明,曰烛光,处河大泽,灵照百里,是为湘之神。庶子七人,皆釐降于齐人(原注:《世纪》云:九人。朝鲜记云:舜有子八人,始歌舞)。圭、胡、负、遂、卢、蒲、卫、甄、潘、饶、番、传(傅?)、邹、息、有何、毋、辕、馀姚、上虞、濮阳、馀虞、西虞、亡(无)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

( q: |7 v7 ^& z
夏之世,有箕伯、直柄、伯戏,中衰,成汤置之于遂,遂世守之,后为齐所灭。箕伯之后箕子事纣,仍谏不入,阳狂为奴。纣败,囚释,为武王陈洪范,去朝鲜,以道义化其民,蔚为君子之国。后有箕氏、鲜氏、鲜于氏。直、伯之后有直氏、圭、卫、蒲、传(傅?),则商灭之。胡、潘,则周灭之。息、负、卢、邹,则春秋时入于疆(强)矣。后各以国命氏(原注:《郡国志》云:卫国,姚姓。亦见《水经注》)。有虞氏、幕氏、司徒氏、申屠氏、信都氏、胜屠氏、胜氏、胜徒氏、舀氏、咸氏、遂氏、须遂氏、合博氏、李氏、胡、有何,皆归姓(原注:王符云:归姓胡、有何。鲁襄夫人胡女共少妇,齐“归”,是。)

8 }' X# G- m8 t# F1 ^
胡公世不淫至虞阏(健按:此句似有语病:阏乃胡公满父,下“至”字不妥),父为周陶正。武王妃其子胡公满以太姬,锡之妫姓,与肃慎之瑶,復之于陈,以备三客(三恪),二十有五世而楚灭之(,)有陈氏、温氏、辕氏、榬氏、袁氏、爰氏、庆氏、卫氏、柳氏、鍼氏、逄氏、歂氏、弱氏、杵臼氏、五父氏、驷氏、恩氏、甄氏、番氏、斗门氏、壶丘氏、偃师氏、司甄氏。

. Z1 g$ [8 L! N
初,齐桓公十四年,陈宣公杀其子御寇,而敬仲奔齐,致陈乐,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敬仲有礼,桓公说(悦)之,以为工政,为田氏。七世成子弑简公,分齐国。孔子沐浴而朝请讨之,哀公不悟,故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 r) b& H% I- m; }/ \9 M- p
又三世,而田和移齐;又六世而齐灭之;有敬氏、皮氏、车氏、恪氏、穰氏、汲氏、稑氏、槈氏、辱氏(原注:《广信》:槈氏、本稑氏改)、薛氏、法氏、王氏、文氏、苟氏、光氏、纥于氏、尉迟氏、司马氏;其复氏则有:少西、子穆、子占、子沮、子于、子献、子鞅、子梧、子坊、子芒、子寤、子尚、丘子石、子夏、子宗、子禽、犨子子仲;颛孙亡(无)宇,五王、安平、广武、即墨、于陵之氏;霸氏先(原注:霸先,实之十七世)亡梁以为陈者,五世而随灭之。
* c& D! B0 H  D
齐宣王封母之弟于母乡,为胡母氏、胡非氏、威氏、慈母氏、慈氏。汉初徙诸田关中而遂有第一至第八氏,沙鹿留(田留?待考),占亶生,元后是育孝、成,四世称制。

* A4 F2 x/ O" _
汉求帝后,得妫昌,为始睦侯,以奉其祀焉(原注:莽封之,又封田封(丰)世睦侯,奉敬仲;后魏孝文诏访舜後,获莱郡民妫苟,之,复其家)。

8 z: @7 Y$ Y( o0 f. [
始,禹分帝之少子于西戎,秦厉公世有无弋爰剑,曾孙舞,生子十七,为十七种,忍九子研,号研种,十三世烧当代,雄洮罕之间,四世孙瑱、良益贫,良卑,湳侵甚,为所败。虞滇岸,滇虞(原注:即吾嗔),生东吴迷吾,后益困,依发羌吾曾孙麻奴妆怨羌复振,溟零大捷。汉,迁那内附,中元间寇西郡马武,有弋仲、襄、苌,是为后秦云。有无弋氏、研氏、滇氏、东氏、迷氏、銚氏。
; t# Z; p* o3 E1 i
赞曰:若昔善化,臧用于民;民由不知,孰识其仁;
      北面朝尧,君臣道盛:斋栗见瞽,父子以定;
      二女嫔降,夫妇以贞;庳贡源源,兄弟以成;     
      形端表正,万邦作孚;能事毕矣,夫何为乎!
  Z" H3 E2 e5 g1 }; y  q/ b# ^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7-6 08:33:07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6 08:26- H5 ?3 e) n. r, R* J
直氏:系出妫氏杜预《左传》注:晋之先有直柄,谓为这帝舜后陈氏之先也。汉景帝御史大夫、塞侯直不疑, ...

; |/ k/ M! x4 g7 _& b) f  k' U3 m% ~) c. r" y& ^
柄氏:系出夏直柄之后。 (出处《中华民国姓氏渊源》)《古今姓氏书辨证》:引《姓源韵谱》曰:泰山下邑名,居者因以为氏。 6 `9 {/ L- f/ h- @. T/ ?& o  z
   
东郭氏:郡望济南,系出田齐公族,桓公之后。孟子公孙丑章有句云: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弔於东郭氏即齐大夫,亦为齐之公族也。《元和姓纂》:齐公族,桓公之后也。齐大夫偃东郭,书见《左传》。又:大陆子方,号东郭贾,齐人。《荘子》:有东郭子。魏文侯时,东郭子恵,见《説苑》。(出处《中华民国姓氏渊源》)   
# `) M  [/ Z2 f# p5 z+ P1 b    符氏:系出蒲氏,晋蒲洪改为符氏。(出处《中华民国姓氏渊源》)

% j, L! _) I1 ]7 _5 h# _9 N' p
耨氏《古今姓氏书辩证》:奴沃切。广信耨氏,本姓陆,避事改为耨。《元和姓纂》:广信府多此姓。本姓陆,避事改为耨。女玉切。(《路史》列为舜裔。)
4 h1 F/ ~. P8 W" i
五里氏:其先齐诸田。汉武帝徙之诸田,以门秩次第为族。田广、田孙、田登,为第二代人。(出处《元和姓纂》)
- Y6 R/ D2 ]% L7 b) s' a
信都氏:元和姓纂》引《风俗通》云:张敖尚鲁元公主于信都,因氏焉。一云:本申屠氏,古信,申音同,故为信都氏,北齐有信都芳。河间信都芳,明算术,为丞相仓曹。贞元初,李纳将,信都承庆,为青州刺史。(注:《路史》将信都姓列为舜裔。)

2 R4 y4 `. D/ Q2 G4 B# T$ U
汲氏《元和姓纂》引《风俗通》云:卫宣公,太子伋之后,居汲,因为氏焉。汉淮阳太守汲黯,其先七代,为卫卿大夫,弟汲仁,亦至九卿,偃诸侯相。《古今姓氏书辩证》:濮阳汲氏,卫公子之后。食采卫州汲县,因以为氏。汉有汲黯,今望出濮阳及清河。(注:《路史》将汲姓列为舜裔。)
/ m2 s; r3 y* u1 D, k) v- [* p" S
黎氏据记载:黄帝的后裔,颛顼的子孙被封于黎,建立黎国,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其族人以国为姓。商周将黎国改封帝舜后裔,后又为晋灭,黎国人即以国为姓。(出处《中华姓氏知多少》)《通志、氏族略》:字亦作犁,子姓,侯爵,商时诸侯。《风俗通》云:九黎之后,尚书西伯戡黎,亦见《毛诗》。今潞州黎城县有黎侯故城,是其地。又齐有大夫黎弥、黎且者,即齐之黎邑也,此以邑命氏者。又有素嵇氏,改为黎,虏姓也。《元和姓纂》:周时侯国。《官氏志》:业黎氏,改为黎氏。

/ V/ T& d& w1 I: b, q% g* z; v, W
子襄氏:《古今姓氏书辩证》:《世本》曰:齐桓公子子襄之后。
/ y0 e% R/ C* d9 K* S8 }
鲜于氏、鲜氏:《路史、有虞氏》:箕伯(《通志、氏族略》:箕氏:夏世箕伯之后,姚姓也。)、伯戏,中衰,成汤置之于遂,遂世守之,后为齐所灭。箕伯之后箕子事纣,仍谏不入,阳狂为奴。纣败,囚释,为武王陈洪范,去朝鲜,以道义化其民,蔚为君子之国。后有箕氏、鲜氏、鲜于氏。《古今姓氏辩证》:出自子姓,(与《路史》不符存疑)商父师箕子,佯狂避纣,为武王陈《洪范》,武王封之朝鲜,支子仲食采於于,因合鲜、于为氏。唐贞观所定高陵郡五姓,其一曰鲜于氏。《艺文志》有《鲜于向集》十卷。后燕翟真司马鲜于乞,翟成司马鲜于得。后赵将军鲜于亮。又鲜于氏之后或单姓,蜀李寿司空有鲜思明。《元和姓纂》:箕子封于朝鲜,支子仲,食采于于,子孙因合鲜于,为氏。后汉有京兆尹鲜于裒。劔南节度鲜于仲。又鲜于氏之后,或单姓鲜。
" ]3 g! ^, m5 t4 c
恭氏:《古今姓氏书辩证》:敬氏,出自妫姓,陈厉公子完奔齐,谥敬仲,子孙以谥为氏。或曰齐高傒,敬仲之后。宋政和中,尝诏民姓犯翼祖庙讳者(翼祖为赵匡胤祖父,名敬),并改为恭。
7 b/ h5 I) Q! F. n4 M. m1 L
(以上是闽南晋江姚庆礼考证皆有出处,应该认可的舜裔姓氏12个。)

. w9 T) T) K; d! v3 w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23-7-3 18:37:44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3 09:37
3 F; M4 ~2 q7 r) L0 ^3 |8 W8 m! z- h' M幕氏:舜有天下,号有虞,子商均因以为氏,其后有虞思、有虞遏父。《通志、氏族略》曰:“虞氏,姚姓。 ...
! a7 g% W7 \* m2 {
0 B9 L, v6 r8 O
陈氏:《元和姓纂》:“陈,妫姓,亦州名,本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封舜后胡公满于陈,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出颍川、汝南、广陵、东海、京兆五望。”《中华民国姓氏渊源》:郡望颍川,系出妫姓。虞帝舜之裔,夏禹封帝舜之子商均於虞城。三十二世虞閼父为周陶正,武王克殷而有天下,大封帝王之后,求帝舜之裔孙虞閼父之子满,封诸於陈,赐姓妫,以奉帝舜祀,称陈侯,卒谥胡公,故曰陈胡公。胡公九世孙陈厉公,生陈完字敬仲,奔齐以国为姓。齐桓公以其贤,拜为工正,食邑於田,后为田氏。十一世孙田太公和,立为齐侯是曰田齐。至六世孙齐王建,为秦所并。建生三子:嘉、良、修。嘉子田安,项羽灭秦,立谓济北侯,谓王家。良八世孙田丰,新莽封为代睦侯。莽败偕子恢,过江隐居吴郡,复姓妫。恢生显,其后奕公传敷公而姓姚。翔公传实公,而姓陈。陈宣帝追封太丘长陈实公为颍川侯,故陈氏奉太丘长为颍川始祖。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鲜卑族一支侯莫陈氏居于库斛真水,世代为渠帅,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称陈氏。《通志、氏族略》云:广陵之陈,实刘氏,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嗣。又白永贵,隋初改为陈氏,是为万年之陈也。则后此三姓皆非舜后。

" N( J9 W& h% I/ g! ^
胡氏:胡:《世本、谥法篇》:“保民耆艾曰胡尔,年寿曰胡。”《元和姓纂》:“胡氏,帝舜之后,胡公封陈谥胡,子孙以谥为氏。”郡望安定,系出妫姓。有虞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也。大舜帝三十二世孙虞閼父,为周陶正,武王克商,赖其器用,庸以元女太姬配公之子妫满,封之陈国,备受三恪,以奉舜祀。称侯爵,卒谥胡公。其后子孙以谥为氏。史载胡氏,汉末隋初,三四百年中,为西夏著姓安定望族,人才鼎盛,冠冕辉煌。三国时,魏阳亭侯胡质,父敏字通达。子平春侯胡威字伯武。历守三郡,卒於安定。又西周初,胡国王族以胡为姓。少数民族纥骨氏改汉姓胡氏。此二支胡姓均非舜裔。

" K& P$ F/ x9 b; L- @, F
袁氏:郡望汝南,系出妫姓。有虞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也。陈胡公满,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惛。惛生仲牛甫。甫生圣伯顺。顺生伯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郑叔。郑叔生仲尔金父。金父生庄伯。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宜仲涛塗。陈宣公时为大夫赐邑阳夏以王父字为氏,曰爰涛塗。五世孙爰颇奔郑,秦末裔孙爰吉,避难居於河洛之间,少子政以袁为氏。其后或为辕氏,汉景帝时博士辕固生。或为榬氏,临安族。汉有榬温馆。袁氏,汉明帝名臣,章帝司徒,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其后四世,居三公位,势倾天下。爰、袁、辕、辕、援、溒,有六字五族之异,本一家也。
9 S- G1 h% u& ?: F) I# d
爰氏:《元和姓纂》:陈胡公九代孙,伯诸之后。晋益州刺史爰邵。唐郜国公子干,代居濮州,《状》云:其后也。
) @1 L$ A  ^& u* P3 U2 C( ^/ {9 L( O) F     
辕、辕、援、溒氏:系出其先,本与陈同姓,系出四十七世辕塗涛,其后或为辕氏, 辕、辕、援、溒同姓异字。

& V' Y2 R5 v8 n
子仲氏:陈宣公子,子仲之后。又《通志、氏族略》:“鲁亦有子仲氏,鲁宣公后。”则子仲氏春秋时有二族:陈宣公子子仲之后,舜裔;鲁宣公之后,非舜裔。《古今姓氏书辩证》:谨按:《诗》曰:“子仲之子,婆娑其下。”则子仲陈国世族。《风俗通》曰:陈宣公子子仲之后,以字为氏是矣。

  A; k* q: F; A- l! N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楼主| 发表于 2023-7-3 08:50:01 | 只看该作者
3 M# e* w: V: j% m! S1 j5 C$ q* a' x
姚氏:《通志、氏族略》曰:以姓为氏曰姚氏,虞之姓也,虞舜生於姚墟,故因生以为姓。《左传》有郑大夫姚句耳。汉谏议大夫姚平。舜后胡公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奉舜后,子恢,避莽乱居吴郡,改为妫氏,五代孙敷,又为姚氏。姚姓另有出自子姓的,据《路史》记载,春秋时有姚国,为商族后代,子孙以国为氏。

" k5 o  S+ l! M
    司徒氏:郡望赵郡,陈成公子司徒招,其后为司徒氏。春秋时,卫有司徒瞒成,宋有司徒边邛,其后皆为司徒。帝王世记》曰:舜为尧司徒,支孙氏焉。《通志、氏略志》曰:”以官为氏者有司徒氏,舜为尧司徒,支孙氏焉。”《潜夫论、氏姓志》:“司徒氏,妫姓。”
' |3 a! G* p. Y) p+ m! A) V
    虞姓:郡望陈留,系出妫姓,虞帝舜继尧而有天下,乃以虞为朝代之号。后禅位於禹,长子商均封於虞,子孙以国为氏。其后有虞遏父。《通志、氏族略》曰:“虞氏,姚姓舜之建国也。舜以天下授禹,禹封舜子商均于虞城,为诸侯,后世国绝,以国为氏。”又姬姓,武王封吴泰伯弟雍仲于河东,亦为虞氏,非舜裔。

/ V- T3 c: D% r! _4 {4 v# D
吴氏:虞吴音相近,故舜后亦氏,吴赵有吴广。《索隐》曰:“孟姚,吴广之女,舜之后,虞吴音相近,故舜后亦姓吴。”又吴国之后,以国为氏,其族非舜后。
8 U; q5 Y- p! z! ~$ b* Y, `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楼主| 发表于 2023-7-3 09:37:02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3 08:50! ^6 W/ }9 r0 S
姚氏:《通志、氏族略》曰:以姓为氏曰姚氏,虞之姓也,虞舜生於姚墟,故因生以为姓。《左传》有郑大夫姚 ...

6 H0 o/ R+ Y* g% a7 j/ I) G) u, o  B& k0 T/ _" @$ {
幕氏:舜有天下,号有虞,子商均因以为氏,其后有虞思、有虞遏父。《通志、氏族略》曰:“虞氏,姚姓。舜之建国也,舜以天下授禹,禹封舜子商均于虞城,为诸侯,后世国绝,以国为氏。元和姓纂》载:贾逵曰:幕,舜后,虞思。《风俗通》:舜祖虞幕,支孙以王父为氏。又姬姓虞仲之后,也为虞姓,此两支非舜裔。               

* i) b2 ~6 G8 `' u
    莫氏:幕氏,舜祖虞幕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左传》:莫氏即幕氏省文。《通志》:莫氏为幕氏。
6 }  \: w1 I: b) z1 Q
甄氏:《广韵》:舜陶河滨其后为氏。《通志、氏族略》曰:“以技为氏者曰甄氏,音真,虞舜河滨,因以为氏。汉末,太保甄邯,生丰,为司徒。
1 R0 r" m1 e! [( ^! Q$ z. ^
商氏:古商国,后有商瞿。《括地志》云:“禹封舜子均于商,故号商均也,后有商氏。”《通志、氏族略》:商,子姓,始祖契,舜命契为司徒,封於商,子孙以国为氏。鲁有商翟,仲尼弟子。又秦有卫鞅,本卫公子也,封为商君,子孙亦以商氏焉。后此二姓皆非舜裔。

6 D; g# Q2 W# H- n  e( D# u& |: B
遂氏:《风俗通》“商封舜之后於遂,以为氏。”《姓源》:“遂,子爵国,齐灭,子孙以为氏。”杜预曰:遂,舜后。盖殷之兴,存舜之后而封遂,言舜德乃至於遂。《左传》:舜后封遂国,在济北,郡望在山东钜野。
' s2 O" J! N- W4 Q4 P  M: @
观氏:有观丁父、观起、观从。《续汉书、郡国志》兗(兖)州剌史部东郡卫公,国本观故国,姚姓,光武更名。
( W6 v9 F. V7 y
釐子(厘子)氏出自釐子观起之后。楚大夫有釐子班。《通志、氏族略》曰:“釐即僖,出釐子观起之后芊姓。”
+ v' r( ^) f) ~" h2 c( x: O
妫氏:《元和姓纂》引《世本》云:帝舜之后,舜生妫汭,子孙氏焉。又曰:妫姓帝舜之后。左昭八年传晋史曰:“舜重之以明德、实德於遂,世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杜预曰:“胡公满,遂之后也,事周武王,赐姓妫,封诸陈绍舜后。”《通志、氏族略》曰:“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而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二姓可通。”

! h* v& F. U) p" }5 E) I! C- ?

签到天数: 814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4#
发表于 2023-7-3 11:04:51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学习。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3-7-4 07:07:23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3 18:378 d# v8 O+ p" q
陈氏:《元和姓纂》:“陈,妫姓,亦州名,本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封舜后胡公满于陈,后为楚所 ...
4 U8 x2 j, V. c* }. r4 R- g
' V( T, l$ b  n( h" k0 X& B# J
颛孙氏:郡望丹阳,系出妫氏。春秋时,陈公子顓孙仕鲁,子孙氏焉。孔子弟子颛孙师,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古今姓氏书辩证》:《风俗通》陈公子顓孙仕鲁,因氏焉。其孙顓孙师,字子张,为孔子弟子,生申祥,娶子游之女。(田齐,陈完者、陈厉公之子也。陈厉公传位于弟庄公,陈完与庄公太子御寇友善、太子被弟宣公所害,,乃避祸奔於齐国,时齐桓公十四年事也。桓公以其贤,拜为工正,赐食采于田。至十一世孙田太公和,继齐姜为诸侯。仍孙因齐,胸怀大志,贤闻诸侯。戊辰岁,受侯称王,号曰齐威王。招贤下士,大放司马欀苴之法,国以大治。宣、涽二王用靖郭君田婴父子为相,国势益张。惟涽王性矫,后不纳孟赏君田文之谏,乃招五国联兵之祸。幸安平君田单,用火牛作阵,退五路之兵复七十余城。迎世子法章於莒,回临淄即位,号曰襄王。子齐王建,以母氏君王后,贤闻诸侯,有四十余年,不事兵革。及秦强暴,欲吞六国,统一天下,韩、赵、魏、燕、楚五国,相继被吞,故於齐王建四十四年,即秦始王二十六年,亦为所并,退居共城。田齐五代称王,凡一百五十八年。自陈完在周庄王十五年奔齐,至王建被秦所并,计四百五十二年。)
, \/ K7 X) }: a0 R7 [   
庆氏:陈桓公五世孙有庆虎为庆氏。左襄七年传有庆虎、庆寅,杜注曰:二庆,陈执政大夫,此陈之庆氏。潜夫曰:庆氏,妫姓。
% L& }$ a( ]+ y- X
(《古今姓氏书辩证》:出自姜姓,齐公族庆克,以王父字为氏。又妫姓,陈桓公五世孙亦为庆氏。皆具《春秋人谱》,至汉广陵庆氏,犹出姜姓。)
- t0 l  R$ l! J2 C0 [0 S
子夏氏:陈宣公生子夏其夷。其夷生御叔巳师。巳师生子南徵舒。徵舒生惠子晋。晋生定子御寇为子夏氏。夏齧、夏区夫皆其后。《通志、氏族略》曰:“陈人,以字为氏者有子夏氏,妫姓,陈公子少西,字子夏,之后也。”又曰:“夏氏有二:禹受舜禅,是为夏后氏,其后以国为氏;(非舜裔)。陈宣公子子夏之后,以字为氏(舜后)。”
3 f: B0 q  c3 S& Q3 M% j
少西氏:夏徵舒之祖少西字,子夏之名,因以为氏。《古今姓氏书辩证》:名世曰:出自妫姓,陈公子夏之后,别为少西氏。

2 R' X5 H9 f4 U6 P% {8 @! v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3-7-4 07:18:30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4 07:07
$ B* G$ F4 `7 M+ p4 ]" c颛孙氏:郡望丹阳,系出妫氏。春秋时,陈公子顓孙仕鲁,子孙氏焉。孔子弟子颛孙师,字子张,少孔子四十 ...

4 \6 N/ n$ p. d" t7 U; g
* n& p0 Y* a8 F/ ~' c
子宋氏:《元和姓纂》:“陈宣公生子楚,其后为子宋氏。”《通志、氏族略》曰:“陈人以字为氏者,有子宋氏,妫姓,陈宣公生子楚,其后为子宋氏。”

! |: s8 v8 I1 a/ ?- b- J
宗氏:陈公族,宣公六世孙有宗竖。《潜夫论、氏姓志》:“宗氏,妫姓。”又有宗氏,子姓。晋伯宗伯州棃之后,则宗氏亦有二族。
8 {8 a. S* M6 N/ y
来氏:陈公族。《潜夫论、氏姓志》:“来氏,妫姓。”  
% m: `7 k9 j0 @% R
仪氏:系出帝舜之后,有仪氏。故禹臣有狄,即首作酒者也。陈公族有仪行父为陈卿。又云卫大夫仪封人之后。《古今姓氏书辩证》:出自卫大夫,食邑於仪,因氏焉。一云《周官》司仪之后,以世官为氏。《春秋》有陈大夫仪行父。《元和姓纂》曰:“卫有仪封人。误矣,封人非以仪为氏。

0 f3 Y; F7 s& ]( m. {& J
孔氏:陈公族有公孙宁称孔宁,其后有孔奂。孔姓有二源:主支为子姓,宋公族,即孔子之族;另一支为陈公族孔宁之后。《古今姓氏书辩证》:陈孔氏出自妫姓,公孙宁谓之孔宁。宁之后有孔奂。又穆公子嘉之后,有孔氏。
$ l: S3 |( A7 `2 r% ]
司城氏:陈哀公之子邾胜,胜(左昭八年传:陈哀公元妃郑姬生悼子偃师;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胜)之后,为司城氏。《潜夫论、氏姓志》:“司城氏,妫氏。”又《世族谱》云:司城氏,公孙贞子,哀公孙。《通志、氏族略》曰:“以官为氏者司城氏,宋以武公名司空,故改为司城,公子荡,世为司城,因氏焉。陈亦有司城氏,哀公之子公子胜,为之也。”则司城氏也有二族。
4 ]$ x8 ~2 b! r4 |+ J8 z; J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3-7-5 07:02:43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4 07:18
( g' M8 t" P8 K子宋氏:《元和姓纂》:“陈宣公生子楚,其后为子宋氏。”《通志、氏族略》曰:“陈人以字为氏者,有子 ...

1 y# V) T3 @: l7 C) {: f0 }) e+ [2 y! M9 K9 I! N
胡非氏:系出妫姓,陈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其子孙为胡非氏。《元和姓纂》:“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后子孙为胡非氏。战国时,有胡非子,著书。”《通志、氏族略》:妫姓,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后子孙为胡非氏。
( `* h" l$ j. `9 H0 h4 c
偃师氏:出自妫姓。陈哀公子悼,太子偃师,其后以王父名为氏。《古今姓氏书辩证》:《元和姓纂》云:“陈悼,太子偃师为公子招所杀,裔孙以父王字(按:字误,为名)为氏。或曰周人食邑偃师,氏焉。”

2 J4 z0 h. b* W# O9 i4 N% \  `
敬氏:系出妫姓,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陈厉公之子。陈完适齐,为齐桓公工正,谥曰敬仲。子孙以谥为氏。敬仲之后,至秦有敬丕,丕生教,为河东太守(《姓苑》云:平阳太守。)子孙因家焉。裔孙敬歆,汉末为杨州剌史。生猗氏侯昌,至五代时,敬氏避石敬塘讳,改为苟氏。唐宰相敬晖,平阳王。《姓苑》云:“黄帝孙,敬康之后。”则敬氏有二族,出自妫姓者有平阳、广平二望。”《古今姓氏书辩证》:出自妫姓,陈厉公子完奔齐,谥敬仲,子孙以谥为氏。或曰齐高傒,敬仲之后。
) A, C  Z0 L, S; u6 I0 P
田氏:郡望雁门,系出妫姓,虞帝舜之裔,陈胡公之后,陈厉公之子,名完字敬仲。仕齐桓公为工正,食采於田,因号田氏,陈田声相近也。至田太公和,继齐为诸侯,六传至齐王建,以母太史氏君王后,贤闻诸侯,有四十余年,不事兵革。及秦强暴,欲吞六国,统一天下,故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即为所并。齐王建退居共城。汉兴诸田,徙阳陵,后徙北平。魏议郎田畴字子泰,二十二世孙,郑州司马田璟,生安东副都護守义,孙田承嗣,魏博节度使,太尉,雁门郡王。汉丞相田千秋、司道田仁、大司农田延年(田延年,昭帝时人)。皆其后也。又据《列卿录》记载:明朝初年辅助惠旁的黄子澄在“靖难”中,被燕王謋死,其子避祸改为田终,后世称田氏。据载诸多少数民族加入田姓。《通志、氏族略》即陈氏,陈厉公子完,字敬仲。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敬仲祸奔齐,遂匿其氏为田,陈田声近故也。* V: D& s$ h, ~" ?# w
    子石氏:《世本》曰:陈桓子生子石难,自别为子石氏。

# }3 i3 C% d# I" x& C9 H
子占氏:《古今姓氏书辩证》:《世本》:陈桓子生书(字子占),书生子良坚。坚子以王父字为氏。杜预曰:“孙书,陈无宇之子,子占也。《通志、氏族略》曰:”陈人以字为氏者有子占氏。”

/ o: f- E! B) j5 B( y* O
占氏:《元和姓纂》:陈子占之后,以王父字为氏。《世本》:“陈桓子生书,字子占,之后也有占氏,亦子占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2 S* j  P6 J2 R8 D3 O) \: H" M7 q
《古今姓氏书辩证》:出自妫姓,陈公子完裔孙书,字子占,后人以字为氏。

$ Q6 k9 w- y. W1 f/ l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3-7-5 07:04:14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5 07:02
/ q5 ]& z! E2 c5 G4 G8 `胡非氏:系出妫姓,陈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其子孙为胡非氏。《元和姓纂》:“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后子孙 ...

' V6 X+ R; p! T/ F/ D7 {* j, N& y( Z& o6 z4 u3 b6 g, a
孙氏:郡望乐安,系出妫姓,有虞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齐田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生二子恒、书。书字子占为齐大夫,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氏,食采乐安。生冯字起宗,为齐卿。冯生武,字长卿,以田、鲍、欒、高四族谋乱,奔吴以兵法见吴王阖庐,用为将。霸诸侯。著有孙子十三篇为兵家所祖。生三子:明、驰、敌。明食采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吴先主孙权即其裔也。明生膑,学兵法於鬼谷子,后为齐威王师。膑生胜字国辅为秦将。胜生盖,字光道为汉中守。盖生知,字万方封武信君,其后蕃衍,不能备载。又云系出姬姓,周卫康叔之后,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乙,以王父子为氏。又云系出芈氏,楚孙叔敖之后。《古今姓氏书辩证》出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无宇,二子:常、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又夏侯婴曾孙颇尚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为孙氏。又出自姬姓,卫康叔之后,子孙有孙氏。

4 @* n' Y7 ?# q% `/ c. N8 _
子沮氏:《通志、氏族略》曰:“陈人以字为氏者,有子沮氏,妫姓,陈桓公生子舆,为子沮氏。”《古今姓氏书辩证》:《世本》曰:陈桓公生子舆,为子沮氏。

' c9 Z: I# ^. \% V. R8 [
子舆氏:《元和姓纂》:陈桓公生子石难,为子舆氏。《通志、氏族略》曰:“陈人以字为氏者,有子舆氏,妫姓。”

9 P3 A" h, K3 D" J: c
子献氏:《世本》陈桓公,孙子献之后,又曰:陈桓子无宇生子亹。亹生子献,献生鞍,后以为氏焉。《通志、氏族略》曰:“陈人以字为氏者有子献氏,妫姓。”《风俗通》云:齐大夫子献之后也。楚文王之时,子献辽为大夫。
! X4 R4 j7 f2 l
讐子(仇子)氏:陈威公(陈威公即陈桓公因避讳改桓为威)生昭,子来将,孙舁为讐子(仇子)氏。雠子氏:《古今姓氏辩证》引《世本》:“陈威公昭子来将,孙卑,为雠子氏。”注:疑讐子(仇子)氏即雠子氏。
) e! m: F) b  ?9 E, Q0 u1 z1 |
子(鞅):《通志、氏族略》妫姓,陈僖公(田釐子)生简子齿,为子鞅氏。子鞍氏:《元和姓纂》:妫姓,陈僖公生简子齿,为子鞍氏。注:疑为子鞅氏即子鞍氏。
0 K; C/ F/ q& W/ b8 ]5 y5 U  f
子穆氏:《古今姓氏书辩证》:《世本》曰:陈僖公(田釐子生子穆安,因为子穆氏。
# N0 J! }! G* m/ f
子枋氏:陈僖公(田釐子)生穆子安,为子枋氏。《潜夫论、氏姓志》曰:“敬仲之支有子枋氏。”《元和姓纂》:作子枋氏。《通志、氏族略》曰:“陈人以字为氏者有子枋氏,妫姓。”
1 \5 i$ o' t6 m2 ~  r
子尚氏:《世本》:陈僖公(田釐子)生廪邱,子尚意兹,因氏焉。《通志、氏族略》曰:“陈人以字为氏者有子尚氏焉,妫姓。”《国语》:郑大夫子尚伯父。

4 O  O' R7 D+ y* C8 B+ ?

签到天数: 175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7-5 07:42:16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23-7-5 07:04
" L) b& G  i' x. v3 \孙氏:郡望乐安,系出妫姓,有虞大舜帝之裔,陈胡公之后,齐田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生二子恒、书。书字 ...
* R: k% S7 L3 s/ q: z( W
; Z; A# ^" [! I8 k9 I- [, s0 Y4 j  z
廪邱氏:陈僖公(田釐子)生廪邱,子尚意,兹因氏焉。《英贤传》云:廪邱充,齐隐者。
: `& P$ a5 N+ H. X2 ]1 Z) R7 t4 ]
子芒氏:《元和姓纂》引《世本》:陈僖公(田釐子)生盈,字子芒,因氏焉。《通志、氏族略》曰:“陈人以字为氏者有子芒氏,妫姓。陈僖公(田釐子)生盈,字子芒之后也”
/ m  S( O4 u& {; B. J' n, d* w
子禽氏:《古今姓氏书辩证》:陈僖公(田釐子)生惠子得,为子禽氏。按《论语》有陈子禽毁仲尼於贡。陈僖子相去未远,必僖子之子字子禽,而其子若孙以王父字为氏。

- a% p& q# a7 [1 j! E
子窹氏:《元和姓纂》:陈僖公(田釐子),生宣子,其后为子窹氏。《通志、氏族略》曰:“陈人以字为氏者,有子窹氏,妫姓。”《古今姓氏书辩证》:《世本》曰:季平子生昭伯窹,其后为子窹氏。
  z) i, x% p. s; |: d. s5 f
胡母氏、母丘氏、母氏:《元和姓纂》:妫姓,齐宣王封母弟于母乡,其乡本胡国,因曰胡母氏。汉有太史胡母恭。秦有太史胡母敬。汉景帝时博士胡母生,字子都,居齐。后汉执金吾胡母班。晋河南令胡母辅之,字彦国。

/ ]; X/ m; o& [9 r*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5-2 17: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