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5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纵贯线』〈转〉[图文]揭秘首位入党的美国人:曾两次蒙冤入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5 11:2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3 j% L: T3 C3 K' H' T
- \' ~2 I1 b3 V- p) y, a  有一位美国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热情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他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35年。期间,两次蒙冤入狱,在铁窗中苦苦煎熬了16年多。获释回到美国之后,耄耋之年仍不辞辛苦,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尽心尽力。这位美国人的中国名字叫李敦白。一部题为《革命者》(The Revolutionary)的纪录片,讲述他的这一历程。这部纪录片的制片人露西·奥斯特兰德(Lucy Ostrander)说,产生拍摄这部电影的念头,是因为读到了加里·里夫林(Gary Rivlin) 2004年在《纽约时报》商业版发表的一篇介绍李敦白的文章,文中详细介绍了希望拓展中国业务的美国企业,争相聘请李敦白担任顾问的故事。从那以后,英特尔(Intel)、Nextel、微软(Microsoft)等公司相继成为了他的客户。
+ O* }& n: i" y, e+ m, c. q* O  1
4 v3 l$ Q) ~8 G- p* {  李敦白,1921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市的一个名门望族,英文姓名是SidneyRittenberg(中译为悉尼·里滕伯格)。19岁成为一名美国共产党员。1942年应征入伍,不得不脱离了党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派去学习中文,做梦也没想到,在中国一待就是35年。1945年9月,二战已经结束,他和战友从印度来到了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担任中文专员。在这里,开明书店的老板给他取了一个地道的中文名字———李敦白,是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字中间加了个“敦”字,代表正直,而且与“Rittenberg”谐音。8 `5 V7 N: L0 k- N9 h
  2
5 v6 n; K4 t: T; ?+ h% k% p  当时,一名醉酒驾车的美军下士,撞死了一个黄包车夫李瑞山的孩子李木仙,甲长和保长去索赔,最后李瑞山到手才8美元。一条命8美元,李敦白怒不可遏。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一定程度上正因为此事他才留在了中国。为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社会状况,他经常找街头的报童购买中国报纸杂志,阅读了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有一次,报童悄悄地问他:“这么喜欢看共产党的报纸杂志,想不想与那些人见见面呢?”李敦白喜出望外,随报童去见了当地的两位中共地下党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11:23:44 | 只看该作者
  3
3 \: J+ g- E. ~# C% G+ T' _( K
) {1 ]$ m+ C) A" D, [. @. w. G- Z  1945年11月,他准备复员了,可他想留在中国,并渴望能到延安去看一看。为了避免退伍回国,他想方设法调赴上海的美军陆军总部工作。经昆明的中共地下党员的介绍,和上海的地下党“接上了头”,并认识了宋庆龄。不久,通过宋庆龄的介绍,李敦白成为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华办事处的救济观察员,任务是把救济粮食送往受灾地区,包括解放区。他非常高兴,从此脱离了美国军队。1946年他把粮食运到解放区的宣化店时,知道蒋介石准备派30万军队围剿只有六万人的解放区,他悄悄把消息告诉李先念,使他们及早做好准备。在这里,他还认识了周恩来,周恩来感谢他的帮忙。后来他去了延安,认识了所有的中央领导,帮助延安的电台办英语广播,再由李先念、王震做介绍人入了党。6 R- C' y, e% ]& Q( r! N% s% {. ^

. W* L. {2 [: T7 o  44 l3 Z( p8 N' g

7 c) D# h& r4 x2 h0 w1 O  可在1949年,苏联指责美国作家斯特朗在苏联搞间谍活动,因为李敦白是属她领导的,要求中共立即逮捕李敦白。结果,这起冤案使李敦白从1949年1月到1955年4月进了监狱。出狱时公安部向他道歉。后来毛泽东对李敦白说:“你被牵连到她的案子,我们犯了一个很坏的错误,你是一个好同志。”1956年,李敦白还找到了他的终身伴侣———王玉琳,两人于2月11日结为连理。( s- h; p9 [: @3 t# a. ]# D8 ]/ @

. a/ P! U) s5 d3 j9 S. H  5
0 K9 U/ D% n; `" q: \) o! l! u
$ ^& I' ^& a/ g- `5 s+ c  1966年10月1日,这一天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周年的庆典。斯特朗、李敦白等6位外国朋友,被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分别同毛泽东合影。他满怀敬意地称呼毛泽东“主席”,毛泽东则用英语说他的英文名字“Rittenberg”。他掏出了“红宝书”请毛泽东签名,毛泽东问写什么,他一愣,就说写您的名字吧。后来,他回忆这件事时还懊悔不已:“我应该要他写下对群众的新指示,或是他的著名诗句,或是对我个人的赠言,要不就是给美国人民的一句话,还是给谁的一句话,但当时根本想不起来。”
- g1 B4 O) u! {# F+ t1 R3 N, [! ?5 `3 r3 m" g
  6
& k% W$ k! {+ |% ], V& Y; @6 h* |' U) D
  1967年“上海一月”风暴夺权后,李敦白以“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身份,参加了广播事业局的“夺权”斗争。“中央文革小组”在广播事业局成立了一个由“整风派”人员构成的“三人小组”,李敦白被任命为名义上的负责人。除了广播事业局外,许多学校、机关、广场的造反派集会,都请他去发表演说,走在街上会被无数市民围堵,争相索要签名。这些都使李敦白的头脑有些膨胀起来。 1967年4月8日,《人民日报》用大半版的篇幅发表了李敦白的文章《中国文化大革命打开了通向共产主义的航道》。) r0 }/ x/ b8 R6 _  o& F6 f" i# Y
6 t4 P8 U8 ~" y
  7- c" D: {) x4 r' [' U: f

2 H- x- ?  X4 P8 M3 ~1 h6 D  这种“风头正健”的日子仅仅维持了六个月。1968年2月21日晚上,李敦白被关押到秦城监狱中。后来才知道,江青和康生早在前一年初夏就开始对他进行秘密调查,决定把过去欣赏、提拔的这个美国人“搞掉”。突然有一天,他发现报纸上“文革”的消息不见了,江青等人的名字也不见了,再后来,听到了江青又高又尖的声音。他知道,江青进来了,他该出去了。1977年11月19日,经过9年零8个月零1天的关押,李敦白被释放出狱,成为了外国专家造反派中最后一个被释放的人。他在中国监狱一共呆了16年。
9 ]( F# ~4 ?  a4 I6 B6 R. H( K- Z" a/ I* J/ P4 o. P3 e
  87 C) C4 u3 V4 X+ F* A% e4 J+ a

& ?. C' e  e4 x! i& J; i2 T" Z' x  1982年,李敦白得到了一份彻底的平反结论。平反结论认为“李敦白同志1945年到中国以来,为中国人民做了许多有益工作,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是有重要贡献的”,并将1968年入狱定为“被错误关押审查”、“纯属冤案”,“应予彻底平反”。1980年3月17日,李敦白携妻子儿女回到了阔别35年之久的美国。晚年的李敦白与妻子在美国注册了一家公司,名称就叫“李敦白有限公司”,专门为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公司做咨询顾问,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一种新的方式,做些实际的、对中国有益的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21 22: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