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g0 A" u0 p+ X
1 m( r7 r6 U. n0 I6 L* k0 Y当代姚姓人口538万,为全国第51大姓。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安徽、广东三省,大约占姚姓总人口的25%,其次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河北,湖北,湖南,这六省又集中了33﹪的姚姓人口。河南为当代姚姓第一大省,姚姓人口突破40万。这个最后的结论得益于绍弦1月19日发表于姚网的《究竟哪一个省份的姚姓最多》,于是我也同步做了更新。! w3 r0 k) R! y6 k; U% {2 J# R
1 |- A! x% G9 r. Y3 J0 w
) {, V$ z8 W# g6 [) |6 F, n# J* Y0 T/ r2 Y
自舜帝诞生得姓之后,姚姓的源流发展经历了非常复杂与漫长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6 {: {; H5 v t( z/ u7 Y8 {2 b/ g& J2 W
1、先秦时期,姚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河南,山东地区。; g7 g% B0 f) r& h
2、秦汉两晋时,姚姓已经播迁到北方各地,江南各省,西北羌族姚姓的兴起和进入中原,大大扩增了姚姓人群的数量,同时甘肃洮水地区的姚姓南下四川和西南地区。. y5 l& ] @1 W- T, d/ ]
3、唐朝的两次南下移民东南,姚姓开始进入福建和广东,明初姚姓进入台湾。
( o1 s V' _0 F4、从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姚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西部的回迁十分强劲,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7 R+ Z' N7 {2 M* w( E5 l3 w8 A
' ]8 }- L) C0 {: D B; ?: f
# d% y& U/ r. r" K而随着姚家杰出人物的迁徙与发展,姚姓逐步在祖国各地稳定并繁衍起来,并形成了南北望族(南安郡和吴兴郡),以及富有舜德文化传统的姚氏堂号。# `9 \3 G: ~% b0 Q$ C: H/ y. [
8 U2 G+ q' |3 d. ?6 p
. w% o$ c$ q2 O3 L" X6 Y姚姓望出之郡:吴兴郡和南安郡 人们提起历史上的一些显姓大族,往往在其姓氏面前冠以地名,如吴兴姚氏、颍川陈氏、太原王氏等,姓氏前面的地名就是此姓的郡望所在地。郡望是家族的祖籍、家庭的发祥地,即望族之郡邑。所谓郡望,顾名思义,就是一郡之望族的意思。因此,郡望是显姓世族的标志,它将同一姓氏中的豪门与寒门、世族与庶族区分开来。 7 u7 k% P l: k' P' m" h( t, Y `+ G
姚姓郡望:吴兴郡吴兴姚氏 浙江吴兴武康姚氏,亦称吴兴姚氏,舜帝姚重华血脉,是正统贵族。自西汉大臣姚平卜居吴兴之后,子孙世代蕃衍昌盛,姚氏成为吴兴大族、望族,吴兴成为姚氏郡望,姚氏成为吴兴郡姓。外迁异地的子孙遂以吴兴标榜郡望,族谱、楹联都标明吴兴望族、吴兴衍派、吴兴郡姓。 & O8 ?+ {# \, ^/ K- k# f @" Q
姚姓郡望:南安郡赤亭羌 晋末羌猷姚弋仲,是一位有政治远见的羌族首领,认为羌人是帝王虞舜少子的后裔,便取姓为姚,姚氏便成为羌族最显赫最尊贵的姓氏。南安赤亭羌王姚弋仲为儿子姚苌建立姚秦王朝(史称后秦)奠定了基础,南安姚也因姚秦王朝而兴起和兴盛。 , s% W$ ?3 g& ^# s6 F! ~
姚氏堂号 祠堂又称家庙,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堂号,即祠堂名称、称号,也叫堂名,是宗祠徽号,命名多用分支居地、族史、典故。姚氏常见堂号有:“仁圣”、“耕历”、“存仁”、“南安”、“世德”、“吴兴”、“藻镱”、“谐孝”、“耕山”、“承德”、“重华”、“上郡”、“历山”等等。 ! N& [% X. c" W
- Q4 q! N* k/ `# X
这些在姚网的微视频号上都有广泛的传播,可以扫码查看。/ s& k9 o* m0 N& l" u; B$ d/ W' p1 \+ V9 v
; V7 @6 V4 \0 v) D" e
J& {3 B1 `3 ]; l, x+ c' L% q( G3 m' H( ?" A, w# G T.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