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8-1 12:14:57
|
只看该作者
引“蛇”出洞+ L3 f1 O5 k' w
6 w" R. c& J* i 偏偏这时,公社下达了兴修水渠的任务。修水渠的地方不在我们生产队,而在10多公里外的红星生产队,各大队都要派人去。0 R7 o& G5 _1 a& q$ U! N1 N
+ y2 c o' h' C 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切都要与政治挂钩,以阶级斗争为纲。公社下发文件,将修好水渠、多打粮食,与支援世界革命、解放全人类联系起来,讲了一大堆兴修水渠的重要性,要求各生产队必须选派根红苗正、思想好的社员去,不能让“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去。为了造声势,还要开动员大会,报名参加者需小队把关,大队审查,最后报公社批准。6 d$ t8 p) O: x4 ~ F& u' Q
) k/ W% S4 J2 ~1 C
知青一听说有修水渠的机会可高兴了,争抢着去报名。知青倒不是思想先进,而是在我们这个小村里待腻了,想借机出去散散心。再则修水渠是集体出工,不但能挣工分,伙食也比知青点好一些。知青们从以往参加过修水渠的社员口中得知,集体出工,生产队会想尽办法带点大米、白面,有时为了鼓劲儿,公社还会杀猪,出工的人都能吃上猪肉——那时,我们这里的农村只有过春节才能吃上一点猪肉。' e/ D9 G) p. [5 {
$ B' J7 D2 \' m
我们生产队的知青们都抢着报名去修水渠,这可难倒了大队领导。让他们去吧,他们跟其他生产队的知青见了面,会不会利用这个机会发展组织呢?不让他们去吧,又用什么理由说服他们呢?修水渠的活儿相对比较简单,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秋收时节,农活忙,各生产队都抽不出劳动力去修水渠,知青去是最合适的。大队领导觉得事关重大,做不了主,便向公社领导请示汇报。
9 \9 K9 Z3 A ^8 L' b$ M5 A
3 N7 F, Z& ^/ j& Q 公社领导询问了这几天发现的新情况。
. w# j; |1 S8 \7 T2 x. a
: e7 B' X, w1 Y7 i( x 支书说:“这几天很平静,没有发现他们有新的联络暗语和行动。”
4 p9 z, g. E$ y' V5 L) ~
! T m/ c& K L) `0 h; ^ 公社领导说:“是不是你们的监视行动被他们发现了,所以他们的活动和联络更加隐蔽了。”
% w9 f: e O5 p, @$ {
0 t/ d" q, A( ^7 _ m; G 支书说:“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我们是很小心的。”: `. }- v8 E7 o9 f4 e
- w0 `$ P8 g& P. ~* V" ~1 `7 i 公社领导说:“也许是这段时间他们停止活动,暂时隐蔽起来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毒草只有让他们长出来,才能除掉!我们不妨引蛇出洞,给他们一个暴露的机会,挖出他们的全部组织,好一网打尽。所以,可以让他们去修水渠,但是要加强暗中监视的力度,尽早发现,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x( S. E" b, i( I2 {5 }4 @2 ?& q) Q- ]0 X: U
有了公社领导的指示,大队决定让知青去挖水渠,但要派人和他们一起去,暗中监视他们。
8 t# A) D2 S1 ~$ ~5 [( ~: k3 I; v+ i2 g# J1 r5 P6 ^% Z8 }
秘密监视
2 y0 o# {* @3 K; Z8 W2 J$ H1 c/ u+ Z n. I5 E
修水渠挖土方是个苦差事,一般都派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去。可监视知青这事只有支书、队长、会计3人知道,也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这暗中监视的任务只有他们中的一人去完成。为了不引起知青的怀疑,去的这个人还要与知青吃住劳动在一起。可支书、队长、会计都是农村脱产干部,多年不干力气活了,谁受得了修水渠这个苦?3人都不愿意去,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决定让年轻的会计去。, Z3 Y t4 f5 b: \
; i; @8 R" ~. Q3 Z7 s5 Y
我们生产队一共去了6名知青,加上大队会计和一个做饭的老头,共8人。由于当地农民家没有容纳8个人住的地方,他们只好分开住在3户村民家里,会计和炊事员住一起,6名知青分别住在另外两处。每天干完活,吃过午饭和晚饭,6个知青不是休息、睡觉,就是聚在一起说话、打扑克牌。这时,会计就偷偷摸摸到知青聚会的房间外偷听。窗户玻璃比较隔音,他听不清楚知青说了些什么。尽管如此,他仍然每天都去偷听,直到知青各自回住所睡觉才离开。会计白天和知青们一起干活,晚上还要去“偷听”,心中有说不出的苦,却又不敢放松警惕,这可是一项政治任务啊!- c2 o' j( b4 K: h
1 U. a7 T- p( R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修水渠的任务完成了,会计带着知青们回到村里。会计向支书和队长汇报说:“这十几天没有发现什么新情况。知青们白天干活,中午吃完饭睡午觉,晚上有时间打一会儿扑克牌。总之没有什么新情况。”; m3 j8 W+ q; U* @2 {* L$ ^
+ Q* {; z1 `: U# Z8 w
真相大白
/ |* I5 ~3 U+ A- i& @7 \7 r( y4 @- W' Y1 o7 `
不久,公社反馈回消息,说知青们讲的那几句话根本不是什么“反动”组织内部的联络暗语,而是现代革命京剧《智取威虎山》中解放军战斗英雄杨子荣化装成土匪,打入土匪内部,上山献“联络图”时与匪首座山雕的一段京剧台词对白。
O5 r# i% D/ D# D( H+ T6 C
, Z& a7 f) @) M5 A 剧中,杨子荣上山见到座山雕,座山雕用“天王盖地虎”(意思是:你好大的胆子,敢来气你的祖宗)这句土匪黑话来问杨子荣,杨子荣则以“宝塔镇河妖”(意思是: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回答。不认识的土匪第一次见面都要用黑话拷问对方,这是土匪识别同伙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接下来,杨子荣向座山雕献上“联络图”,这张图是座山雕一直想得到的,因此非常高兴,就接纳杨子荣入伙,并封他为威虎山“老九”和“滨绥图佳保安第五旅上校团副”。“老九”是杨子荣在威虎山内部的排名,对外则称为“滨绥图佳保安第五旅”(“滨绥图佳”是哈尔滨、绥芬河、图门、佳木斯一带的统称)。最后,杨子荣利用座山雕对他的信任,与解放军剿匪小分队里应外合,消灭了这股残匪。
, {6 a$ G/ P3 }& z
/ M$ Y' `' g+ q+ ?: I8 } 杨子荣和座山雕的这几句对白,之所以在我们那个偏僻的村子里引起一次“反动”组织事件,一是由于当时该剧刚刚上演,只有大城市市民才有机会看到,还没有普及到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那几个北京知青,看过该剧后觉得很新鲜、很好玩,下乡来到我们村后便以开玩笑的形式,把这几句台词组合起来说,以调剂枯燥的生活。二是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人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分析、衡量。加上当时有不成文的规定,某地如果出现了“反动”组织,当地领导又没有及时发现,都得承担政治责任。我们这个东北小山村的大队支书、队长、会计成天害怕挨批斗,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非常紧,才误以为知青们那几句对话是“反动”组织的联络暗语。如今想起来,实在觉得很荒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