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7-31 12:48: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2-7-31 13:12 编辑
; w' u( D) X* w9 @2 Q( n% T
& ]+ q! W- {- ?9 W# b0 Y移平远姚-赣州姚士平的2个关于莆田谱的帖以及我的回复到这里来。
6 A7 n6 w$ r* z G+ R }" V1 s 其一:6 a; V; I, i9 N; E4 F+ w
你是说姚天赐的莆田谱吧,坦率地说,莆田谱并不完善。2 c4 Z& x, V' C5 o& V# b% r
可以推定的是,至少在宋代,姚崇和我祖丰城公之后的族谱都是联修的,彼此记载了来源和去向,我现在很感兴趣的是,(1) 姚崇公的后代家谱是如何记载的,对于祖源的记载是否全面,(2)所谓的会稽山阴派的族谱如何记载,(3)福建的莆阳霓坂派的族谱如何记载,如果把这几支老谱放在一起研究,就能把姚最、我祖丰城公、姚崇等后代分布的大体情况搞清楚。
. Q7 h: B7 p a' z8 p& a( s( N3 N- J
我的回复:/ Y: o- G! d% C" V1 U( X$ V
我是说姚天赐在莆田谱怎样说河南宗亲怎样修谱的。: ?2 W% [0 d9 R- F+ L3 i6 K
姚天赐的莆田谱不完美,但为中沁大孝祠姚氏、为莆田姚氏、为我们天明公后保存和串编了难得的宝贵的宗族文献,甚至为三门峡的姚崇后提供了资料,功大矣!特别在那年,特别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我心怀感激。担心莆田找不到几个像姚天赐者。
' h, n- V7 q- _1 X5 R 姚天赐的莆田谱靠几部族谱的许多旧谱页串编,没有看到旧谱,不敢说“联修”,无法评说“联修”。7 w4 F! m s4 k/ W1 F
关注福建的莆阳霓坡派族人及其族谱。网上未见霓坡派。; w& J/ `; q* ~) V1 A3 h8 K/ F
河南图书馆(?,博物馆?)有姚崇公后家谱,未听河南宗亲提过这谱的情况。要问姚崇公后家谱,可能要找丘墓院南阳姚义宽,他已编了姚才公后几房派的族谱。" ^- |/ {6 s8 H
: s, y" E: J* X' m3 o" r 其二5 b6 e$ _: R% K: `# r, g1 o
江南宗亲整理的我平远姚氏族谱,教授有没有看到过?
$ X8 g. ~+ O2 D 平远姚氏族谱以明天启年间莆田姚斐公所修族谱为蓝本。世系来源中,安仁系(即姚崇支)修到第95世,即到姚合之子这一代。姚最派修到第94世,善道、善忠、善仁。我祖察派一直到修到会稽山阴派、莆阳霓坂派和莆福韶溪派。分别为我祖丰城公、宋代宋祈(奉皇帝命修唐相姚(王寿)年谱)、宋代我祖提刑宗之公、明天启年间姚斐所修。其中派系井然。即是当年至少是宋代联修的证据。$ g* p7 \5 z& } b
& A: \4 O( S- T* D. G6 t 我的回复:
5 w- _# s! O6 a0 j# D) N% Y3 ^ 没有看到江南宗亲整理的我平远姚氏族谱。 ] n4 X+ V/ P
莆田谱没有明天启年间姚斐的序,序和谱我也没读过。你们在讨论,我在听,但我有所认识和判断,不起哄。
' Y, j+ r5 k4 P 我记下你说的这些情况。这些情况在莆田谱有所表现,我还是不能下“联修”结论。我见过几本族谱有类似情况,他们没有联修。大家同姓姚,清代修的番禺深井(今广州黄埔军校所在长洲岛)姚氏大德堂族谱,写了我潮阳姚氏好多名人,他们是仲房,我们是季房;但是也写番禺杨箕村(今广州越秀区)姚氏凤仪堂的名人,是江西新淦(今新干县)下泉村的,与我们共祖思廉公。 |
|